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有輸不起的時候。他們一旦輸了,就大哭大鬧,或者生氣;或者逃避;或者想辦法去阻止對方贏。孩子在競爭中輸了的表現真的是五花八門,打罵都不聽,家長既無奈又苦惱:我的孩子怎麼這麼玻璃心?
1.我們的孩子正在變得脆弱
不知大家是否感覺到,在我們身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考試考了98分,沒拿到100分孩子就不敢回家;比賽得了亞軍,孩子都會懊悔痛哭,流淚不止;考試成績稍微不理想,有些孩子居然會選擇輕生自殺……孩子們似乎正在被一種“如果我沒有徹底贏,我就一無是處,父母就會嫌棄我”的恐懼縈繞。
電視真人秀《最強大腦》曾出現一個情景,將我們孩子對失敗的恐懼暴露無遺。12歲中國男孩李雲龍與同齡義大利男孩安德烈展開競爭,看誰能用最短時間記住102位新郎新娘的排列順序,然後用人偶復位。
按照比賽規則,由安德烈先行報出自己的排列,結果是完全正確。就在同時,李雲龍開始低聲啜泣,繼而號啕大哭,“我擺錯了,可是我記對了呀!”哭泣的李雲龍一遍遍重複這句話,整個人幾乎是癱倒在座椅上,患得患失之心重到令人匪夷所思。
最後經過家長和現場嘉賓百般勸慰,李雲龍才帶著哭腔報出自己的排序,結果卻是完全正確!甚至因為用時較短,他成為最終勝者。
同樣是12歲,安德烈的表現則令人刮目相看,比賽過程中他從容淡定,在最後結果顯示李雲龍並沒有擺錯贏得比賽時,安德烈還給對手送上了大大的擁抱。
看著兩個孩子巨大的反差,李雲龍的脆弱實在令人擔憂,在他誤以為自己擺錯人偶的時候,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大家看著都心疼。很多人認為,李爸爸的高壓教育讓李雲龍變成了天才,卻也讓孩子失去了小孩應有的快樂。人生路漫漫,競爭比拼無處不在,我們的孩子連一場比賽都輸不起,以後還要怎麼存立於社會中呢?
2.孩子太小強化競爭是一種禍害
比起英美德國家,中國家長似乎要更崇尚競爭,而且很多人認為競爭意識需要從小培養,輸什麼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攀比競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無處不在。
我們不可否認競爭意識帶來的積極作用,它激勵著人們不斷向上,變得優秀。希望孩子有出息,長大成人能在社會競爭中勝出固然沒錯,可是家長是否想過培養孩子競爭意識,就是等於直接推動孩子參與競爭事務嗎?這樣做對小孩子來說合適嗎?
種子萌發,從細小的芽長出參天枝葉,需要源源不斷的Sunny雨露滋養,期間要經歷漫長的歲月積累,生長的固定順序不可逾越。而嬰孩向成熟的社會人過渡,同樣是一個內在能量積累的過程。一個人只有內在力量強大,才能更好地處理好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以後在社會事務中掌握主動權,這才是提高競爭力的正確邏輯。
而在孩子體內能量本身就很少的情況下,家長為緩解自己的焦慮,從小給孩子灌輸弱肉強食的道理,用外部一切可量化的得失評定孩子的價值,考試排名如何,是否上重點名校,擁有多少課外技能,自以為這樣就可以勝人一籌,然而不過是短視。
在攀比心驅動下,家長不僅引導孩子和別人比較,更是推動孩子和自己較勁,當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各種“比”的事情上,內在的自我成長力量已經開始分散,孩子的好奇心、幸福感、自由意志被破壞殆盡。
同時競爭帶來的焦慮感又讓孩子更多地消耗精力,漸漸地孩子內心變得無比羸弱。越是從小給孩子強化競爭意識,孩子越看重輸贏,患得患失反而使他們在以後的競爭中變得不堪一擊。
3.孩子輸不起怎麼破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他們身上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的也是家長的問題,孩子習慣沉溺於失敗的情緒,那麼父母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更“輸不起”。
一開始孩子哪知道什麼輸贏,他們為輸傷心、憤怒和難過,更多也只是根據大人的反應來定義和理解自己的行為。如果父母覺得孩子已經盡力,那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覺得,過程盡力其實也和結果一樣重要。
所以要端正孩子輸不起的惡習,解鈴還須繫鈴人,父母先從端正自己對待孩子失敗的態度開始。
共情和接納孩子的失敗情緒
其實沒有人喜歡“輸”,大人在爭取一樣東西得不到的時候一樣會鬱悶、抓狂。可孩子不像大人,我們可以透過購物、喝酒、找人傾訴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而孩子唯一能表達情緒的方式就是哭鬧,以此尋求關注。此時父母若不懂得理解孩子內心的難過,一味向孩子表達不滿和失望,只會將他們推向更絕望的心理處境。
孩子在脆弱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陪伴,他哭了,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憤怒了,我們可以在一旁靜靜聆聽;他沮喪,我們可以暗暗給予鼓勵。接納和理解孩子的失敗情緒,和孩子站在一起,是幫助孩子進行自我調整,走出失敗困境的最好方式。
多肯定孩子在行為過程中的努力
事情的結果固然重要,可是家長不應該只關注孩子最後成功與否。無論孩子做什麼事,在事情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堅持努力,所展示的態度,都值得父母關注與認可。所以當孩子沒能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描繪一些他在處理事情過程中,做得很好的具體點,例如“這個東西雖然沒做好,但是這個想法真的很棒”;“你剛才做……的時候,真的很認真”;“你還是堅持到了最後,特別勇敢”……
家長懂得了關注孩子在行為過程中的成長與進步,潛移默化中孩子也跟著將注意力投入在做事的過程,不再只是依賴輸贏來評判自己的價值,那麼孩子面對失敗時,心態也會更加放鬆自在。
跟孩子說說父母曾經失敗的經歷
孩子的各種情緒可能源自對於失敗和未知的恐懼,父母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爸爸媽媽也曾經失敗過,當時我有怎樣的感受和情緒,我是怎樣度過的等等。以自己為例子示範、引導孩子瞭解、觀察別人是怎麼應對失敗的,幫助孩子將來再次面對失敗時積累經驗。
孩子會慢慢認識到失敗並是什麼難堪的事情,連自己心中的偶像(爸爸媽媽)都曾經失敗過,自己的失敗算不了什麼。
多教孩子說這幾句話
正向的鼓勵和驅動,也許不能立馬見效,卻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心態,平時不妨多和孩子說說這幾句話。
當孩子怕輸時——“我可以很強大”
當孩子覺得自己試了也不會成功時——“我嘗試過就是成功”
當孩子輸了難過時——“我要來找一下不能贏的原因”
當孩子覺得“我快輸了,我想放棄”時——“我想休息一下,呆會再來”
當孩子覺得“這件事我做不到”時——“我先試試再說”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有輸不起的時候。他們一旦輸了,就大哭大鬧,或者生氣;或者逃避;或者想辦法去阻止對方贏。孩子在競爭中輸了的表現真的是五花八門,打罵都不聽,家長既無奈又苦惱:我的孩子怎麼這麼玻璃心?
1.我們的孩子正在變得脆弱
不知大家是否感覺到,在我們身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考試考了98分,沒拿到100分孩子就不敢回家;比賽得了亞軍,孩子都會懊悔痛哭,流淚不止;考試成績稍微不理想,有些孩子居然會選擇輕生自殺……孩子們似乎正在被一種“如果我沒有徹底贏,我就一無是處,父母就會嫌棄我”的恐懼縈繞。
電視真人秀《最強大腦》曾出現一個情景,將我們孩子對失敗的恐懼暴露無遺。12歲中國男孩李雲龍與同齡義大利男孩安德烈展開競爭,看誰能用最短時間記住102位新郎新娘的排列順序,然後用人偶復位。
按照比賽規則,由安德烈先行報出自己的排列,結果是完全正確。就在同時,李雲龍開始低聲啜泣,繼而號啕大哭,“我擺錯了,可是我記對了呀!”哭泣的李雲龍一遍遍重複這句話,整個人幾乎是癱倒在座椅上,患得患失之心重到令人匪夷所思。
最後經過家長和現場嘉賓百般勸慰,李雲龍才帶著哭腔報出自己的排序,結果卻是完全正確!甚至因為用時較短,他成為最終勝者。
同樣是12歲,安德烈的表現則令人刮目相看,比賽過程中他從容淡定,在最後結果顯示李雲龍並沒有擺錯贏得比賽時,安德烈還給對手送上了大大的擁抱。
看著兩個孩子巨大的反差,李雲龍的脆弱實在令人擔憂,在他誤以為自己擺錯人偶的時候,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大家看著都心疼。很多人認為,李爸爸的高壓教育讓李雲龍變成了天才,卻也讓孩子失去了小孩應有的快樂。人生路漫漫,競爭比拼無處不在,我們的孩子連一場比賽都輸不起,以後還要怎麼存立於社會中呢?
2.孩子太小強化競爭是一種禍害
比起英美德國家,中國家長似乎要更崇尚競爭,而且很多人認為競爭意識需要從小培養,輸什麼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攀比競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無處不在。
我們不可否認競爭意識帶來的積極作用,它激勵著人們不斷向上,變得優秀。希望孩子有出息,長大成人能在社會競爭中勝出固然沒錯,可是家長是否想過培養孩子競爭意識,就是等於直接推動孩子參與競爭事務嗎?這樣做對小孩子來說合適嗎?
種子萌發,從細小的芽長出參天枝葉,需要源源不斷的Sunny雨露滋養,期間要經歷漫長的歲月積累,生長的固定順序不可逾越。而嬰孩向成熟的社會人過渡,同樣是一個內在能量積累的過程。一個人只有內在力量強大,才能更好地處理好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以後在社會事務中掌握主動權,這才是提高競爭力的正確邏輯。
而在孩子體內能量本身就很少的情況下,家長為緩解自己的焦慮,從小給孩子灌輸弱肉強食的道理,用外部一切可量化的得失評定孩子的價值,考試排名如何,是否上重點名校,擁有多少課外技能,自以為這樣就可以勝人一籌,然而不過是短視。
在攀比心驅動下,家長不僅引導孩子和別人比較,更是推動孩子和自己較勁,當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各種“比”的事情上,內在的自我成長力量已經開始分散,孩子的好奇心、幸福感、自由意志被破壞殆盡。
同時競爭帶來的焦慮感又讓孩子更多地消耗精力,漸漸地孩子內心變得無比羸弱。越是從小給孩子強化競爭意識,孩子越看重輸贏,患得患失反而使他們在以後的競爭中變得不堪一擊。
3.孩子輸不起怎麼破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他們身上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的也是家長的問題,孩子習慣沉溺於失敗的情緒,那麼父母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更“輸不起”。
一開始孩子哪知道什麼輸贏,他們為輸傷心、憤怒和難過,更多也只是根據大人的反應來定義和理解自己的行為。如果父母覺得孩子已經盡力,那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覺得,過程盡力其實也和結果一樣重要。
所以要端正孩子輸不起的惡習,解鈴還須繫鈴人,父母先從端正自己對待孩子失敗的態度開始。
共情和接納孩子的失敗情緒
其實沒有人喜歡“輸”,大人在爭取一樣東西得不到的時候一樣會鬱悶、抓狂。可孩子不像大人,我們可以透過購物、喝酒、找人傾訴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而孩子唯一能表達情緒的方式就是哭鬧,以此尋求關注。此時父母若不懂得理解孩子內心的難過,一味向孩子表達不滿和失望,只會將他們推向更絕望的心理處境。
孩子在脆弱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陪伴,他哭了,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憤怒了,我們可以在一旁靜靜聆聽;他沮喪,我們可以暗暗給予鼓勵。接納和理解孩子的失敗情緒,和孩子站在一起,是幫助孩子進行自我調整,走出失敗困境的最好方式。
多肯定孩子在行為過程中的努力
事情的結果固然重要,可是家長不應該只關注孩子最後成功與否。無論孩子做什麼事,在事情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堅持努力,所展示的態度,都值得父母關注與認可。所以當孩子沒能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描繪一些他在處理事情過程中,做得很好的具體點,例如“這個東西雖然沒做好,但是這個想法真的很棒”;“你剛才做……的時候,真的很認真”;“你還是堅持到了最後,特別勇敢”……
家長懂得了關注孩子在行為過程中的成長與進步,潛移默化中孩子也跟著將注意力投入在做事的過程,不再只是依賴輸贏來評判自己的價值,那麼孩子面對失敗時,心態也會更加放鬆自在。
跟孩子說說父母曾經失敗的經歷
孩子的各種情緒可能源自對於失敗和未知的恐懼,父母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爸爸媽媽也曾經失敗過,當時我有怎樣的感受和情緒,我是怎樣度過的等等。以自己為例子示範、引導孩子瞭解、觀察別人是怎麼應對失敗的,幫助孩子將來再次面對失敗時積累經驗。
孩子會慢慢認識到失敗並是什麼難堪的事情,連自己心中的偶像(爸爸媽媽)都曾經失敗過,自己的失敗算不了什麼。
多教孩子說這幾句話
正向的鼓勵和驅動,也許不能立馬見效,卻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心態,平時不妨多和孩子說說這幾句話。
當孩子怕輸時——“我可以很強大”
當孩子覺得自己試了也不會成功時——“我嘗試過就是成功”
當孩子輸了難過時——“我要來找一下不能贏的原因”
當孩子覺得“我快輸了,我想放棄”時——“我想休息一下,呆會再來”
當孩子覺得“這件事我做不到”時——“我先試試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