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or不同狀態的人,這個問題其實問的很深刻。 如果給人生加上一個時間軸,類似影片播放器可以拖動進度的那個條,左右滑動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人生畫面,最左邊是出生那一刻,最右邊是死亡離開。 我們會發現,人類的一生細節略有不同,但整個過程大致相同, 不論是華人,美華人,索馬利亞人,亞馬遜叢林裡的土著人。 我們都是從一團包裹著的羊水裡破水而出,帶著幾種基本功能,開始了地球之旅。起初我們依偎在母親的懷裡,後來學會了說話和走路,再融入外部環境,對恐懼我們有同樣的條件反射,對需求我們付出同樣的辛苦努力,到一定年齡會尋求繁衍,對命運的未知都在心中默唸祈禱。 四十歲之後生命變成一個拿走的過程,拿走你的青春,你的家人,你的熱愛,最後也拿走你的生命,就像你從沒有來過一樣。 可能在進度條的某一段我們開始了不同的人生,有的人變成了乞丐,有的人變成了愛因斯坦、科比、周星馳、特朗普、王思聰、翟欣欣…… 更多的人變成了小王、老張、劉師傅、周女士…… 所謂不同的人也就是體現在這些身份標籤上,人們看到喬布斯二十歲出頭就開始改變世界,而有的人五十歲還在開摩的餬口…… 但在時間軸最右邊化為一縷青煙的那一剎那,摩的司機和喬布斯沒有任何不同! 時間軸上有無數個節點,當你在25歲這個節點時,可能你的父母已經在50歲的節點,你們對世界的體驗是不同的,擁有的資本和外露的氣質也是完全不同的,需求也大有不同,你們不可能完全理解對方。 不同節點的人之間有天然的鴻溝, 而這個世界就是同時存在著每個節點的人,而且相同節點的人之間也因不同的外部環境或自身選擇,而產生差異,所以世界看起來就同時存在各種各樣的人。 一個16歲的嘻哈少年不會意識到街邊那個又老又瞎的乞丐多年前也是一個活潑健康的少年,堅信自己和他屬於不同的世界, 我們都受制於眼前即刻所見。 這種對不同節點的即刻所見讓我們對世界有一種固定的錯覺,容易忽略了每時每刻發生的變化, 這個世界既充滿了此時互不相同的人,也充滿了下一刻就可能改變狀態的不同狀態的人, 相同或不同都存在,至少,在時間軸的兩端,我們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的人or不同狀態的人,這個問題其實問的很深刻。 如果給人生加上一個時間軸,類似影片播放器可以拖動進度的那個條,左右滑動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人生畫面,最左邊是出生那一刻,最右邊是死亡離開。 我們會發現,人類的一生細節略有不同,但整個過程大致相同, 不論是華人,美華人,索馬利亞人,亞馬遜叢林裡的土著人。 我們都是從一團包裹著的羊水裡破水而出,帶著幾種基本功能,開始了地球之旅。起初我們依偎在母親的懷裡,後來學會了說話和走路,再融入外部環境,對恐懼我們有同樣的條件反射,對需求我們付出同樣的辛苦努力,到一定年齡會尋求繁衍,對命運的未知都在心中默唸祈禱。 四十歲之後生命變成一個拿走的過程,拿走你的青春,你的家人,你的熱愛,最後也拿走你的生命,就像你從沒有來過一樣。 可能在進度條的某一段我們開始了不同的人生,有的人變成了乞丐,有的人變成了愛因斯坦、科比、周星馳、特朗普、王思聰、翟欣欣…… 更多的人變成了小王、老張、劉師傅、周女士…… 所謂不同的人也就是體現在這些身份標籤上,人們看到喬布斯二十歲出頭就開始改變世界,而有的人五十歲還在開摩的餬口…… 但在時間軸最右邊化為一縷青煙的那一剎那,摩的司機和喬布斯沒有任何不同! 時間軸上有無數個節點,當你在25歲這個節點時,可能你的父母已經在50歲的節點,你們對世界的體驗是不同的,擁有的資本和外露的氣質也是完全不同的,需求也大有不同,你們不可能完全理解對方。 不同節點的人之間有天然的鴻溝, 而這個世界就是同時存在著每個節點的人,而且相同節點的人之間也因不同的外部環境或自身選擇,而產生差異,所以世界看起來就同時存在各種各樣的人。 一個16歲的嘻哈少年不會意識到街邊那個又老又瞎的乞丐多年前也是一個活潑健康的少年,堅信自己和他屬於不同的世界, 我們都受制於眼前即刻所見。 這種對不同節點的即刻所見讓我們對世界有一種固定的錯覺,容易忽略了每時每刻發生的變化, 這個世界既充滿了此時互不相同的人,也充滿了下一刻就可能改變狀態的不同狀態的人, 相同或不同都存在,至少,在時間軸的兩端,我們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