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聞大雜燴123
-
2 # 拾柒手記SHIQI
99%不靠譜,我來分析。
區塊鏈火的是技術!
你要想想比特幣為什麼那麼值錢,它憑什麼值錢,難道它使區塊鏈技術就值錢了嗎?
現在,網易開放了黑鑽競拍,很多人懷疑網易暗箱操作,排名榜更新了,但不是之前的人,拍價實在高,之前榜單最高是78但有人拍下了79但不是之前排名排第一的那位。如果網易真的是暗箱操作,那真的是不靠譜了,網易能改變客戶黑鑽數,那很可怕。
你在別人地方挖礦,不費一力一錢,還想坐等收錢,別想了。
網易出的黑鑽,你挖了,然後拿去跟網易交換商品。商品這筆錢,算誰的呢。
區塊鏈雖然很火,但是各大平臺挖的礦都不是同一種電子貨幣,也僅限其平臺流通,不能大範圍的流通。
即使其電子貨幣值錢,也得客戶買單,也就說客戶跟客戶用其電子貨幣交換商品,不可能拿在別人平臺裡挖礦得到電子貨幣去跟平臺交易,況且那些電子貨幣,還是平臺發放給我們挖的,平臺怎麼可以再買商品的單。比特幣之所以能火,是因為它統一,而且量少。
在各個平臺挖的都是同一種比特幣(是不是在各個平臺挖的都是同一種比特幣,我不知道,我猜的。),而不是那個黑鑽,那個什麼狗,什麼貓。
比特幣能值錢在於客戶與客戶用比特幣交換商品,使它具有流通價值。而不是客戶拿挖到礦與平臺交易,那樣任何一個平臺也不會買單,因為那樣不具有流通價值,即使有也僅限該平臺。
現在,國內各大平臺都在試水,還沒有真正開放,也沒有統一電子貨幣。各家都想獨吞區塊鏈這塊蛋糕。首先,國內關於區塊鏈的各個平臺都推出屬於自己的電子貨幣,只要誰的推出電子貨幣能進行商品交易,誰就能吞下區塊鏈這塊蛋糕了。
區塊鏈火的是技術而不是那些什麼鑽,什麼狗。
-
3 # 懂財帝
3月27日,網易星球開啟了為期4天的黑鑽競拍活動,使用者可以用“黑鑽”來競拍黑豬肉、藍芽耳機、掃地機器人等獎品,由此引發了網友廣泛的關注。
那麼這個網易黑鑽是不是代幣呢?網易黑鑽到底是不是虛擬貨幣呢?黑鑽到底是個什麼呢?
一、虛擬貨幣的特徵?
虛擬貨幣,顧名思義,不是真實的貨幣,但是可以參與流通的一種代幣,市場上常見的網路虛擬貨幣大致有三種:
第一類是大家熟悉的遊戲幣。一般是使用者用來購買遊戲中的裝備等等所必需的,可以是遊戲裡贈送的,也可以是玩家透過真實貨幣進行充值的;遊戲幣可以在玩家中進行流通,玩家可以互相贈送;遊戲裡的點券也屬於這類。
第二類是入口網站或者即時通訊工具服務商發行的專用貨幣,用於購買本網站內的服務。比較突出的就是騰訊的Q幣、會員等。
第三類網際網路上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BTC)、萊特貨幣(LTC)等,比特幣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也有人將比特幣意譯為“位元金”,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主要用於網際網路金融投資,也可以作為新式貨幣直接用於生活中使用。
一般貨幣由央行決定,而虛擬貨幣則是由個人決定。根據這些定義,網易黑鑽並不是代幣。
二、解讀網易黑鑽
根據網易的官方訊息,網易對於黑鑽的定位是:
黑鑽是依託於區塊鏈技術,基於個人行為貢獻產生的價值。使用者能夠獲得黑鑽的個數取決於使用者在星球上獲得的“原力”的數量,在星球上進行瀏覽、交易、社交等所有活動,可以增加原力值,原力越高,獲得的黑鑽越多,而黑鑽只限於使用者本人使用,並不可以交易流通。而且網易黑鑽不涉及交易與流通,不會是代幣。另外根據網易的訊息,這次的活動是一次市場運營活動,“每天放出來的拍品都是前期規劃好的。網易星球也會持續創新星球生態價值的回饋方式,為居民手中的‘黑鑽’回饋價值”。
也就是說,網易黑鑽是基於市場拍賣的一種運營活動,其目的在於推廣網易星球。而這種不能流通、不能交易、不能提現、僅限於退還的“黑鑽”,本身沒有貨幣價值,而且,這些拍賣出價都屬於使用者的自助行為,雖然和虛擬貨幣的個人決定有一定的相似,但是由於其不能參與市場流通,所以不是貨幣的一種。
因此,網易黑鑽不是代幣。
以上言論均代表個人看法~
-
4 # 使用者8622204905419
靠譜無非是以下四點: 1:成本高低 2:收益高低 3:提現體驗 4:持續性與增值型 考慮維度:1、產品背景是否專業 2、產品業務模式是否合理 3、產品上手成本與回報是否值得 如 app產品:小鳥WiFi 幣名:BDC 匯率:與RMB 1:1 產量:50-200/DAY 成本:0 背景: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有自己的品牌。 業務:賣CPA+賣廣告,有ARPU支撐。 是否入場:YES
回覆列表
區塊鏈越來越熱,病毒般蔓延到世界各個角落。
甚至吃個燒烤,都能聽到空氣裡飄來數字貨幣、漲幅、跳水、區塊鏈等高深莫測的詞彙。
當然,我又跟大部分小白韭菜不一樣。
畢竟我懶。哦不對,是忙。
在看一個區塊鏈專案的時候,我會去看白皮書,但不會去研究。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真能理解白皮書的內容的話,基本上我可能就成為了那些金光閃閃的投資者了。
據不完全統計,要看懂一份區塊鏈白皮書,你要掌握:
大學英語,至少六級;
計算機知識,至少會Java程式設計;
密碼學,基礎知識必須要了解;
經濟學,要懂基礎知識,比如貨幣銀行學的知識;
……
你看,這不在一個普通小韭菜正常的攻擊力範圍內吧。
現在的區塊鏈如雨後春筍,而只要和網際網路有所沾邊的專案,基本都披上了區塊鏈外衣(感覺韭菜都不夠用了。)
那麼,作為一個小白韭菜,要如何判斷一個區塊鏈專案是否靠譜呢?
我們無法像專業的評級團隊那樣去分析專案、研究商業邏輯、判斷可行性。但我們可以調動自己豆腐渣一樣的知識結構,在有限的認知能力裡面,尋找可參考的底層邏輯。
馬克思教導我們說,看事物要抓主要矛盾。杜甫小哥哥也曾經說過,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這也很符合一個管理學理論,人是最大的變數。
“人靠不靠譜”才是重點。
所以,我們看一個專案靠譜與否,就看這個專案的創始人靠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