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天啟-玄華

    高中生,你要知道你為什麼看古文書?

    從問題來看,並非為了學習古典文化

    挑明瞭,為了大小考試,最終為了高考

    考試考什麼?在古代,嚴謹性和文學性

    最高的應該是官方史書,因為皇帝重視

    而據我瞭解,最常考的是宋史,原因不詳

    其次是明史、三國志等,史記倒不常考

    古代小說基本上不考,看是沒用的!

    至於文心雕龍、昭明文選、菜根譚等哲學

    是不可能滴,因為高中你什麼都能學

    但不能學做人,別問為什麼,原因不能說

    應試教育加思想控制害了多少普通學生?

  • 2 # TheKoreanpeoplewi

    古書根據自己愛好來判斷,既能有利學習,又能增長知識,何樂不為。支援請給的贊

    史記 PS: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會考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1]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1]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1]

    資治通鑑 ps:偶爾也會考考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1]

    詩經 ps:對於學習瞭解詩歌很有用,並且寫作可運用。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1]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2]

    論語 ps:從小到大都知道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齊論》則在漢魏時期失傳。[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紹,首輪紅外掃描後,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中發現疑似失傳約1800年的《齊論語》。[2]

    道德經 ps:純屬個人喜歡 裡面部分句子用來寫作逼格相當好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被譽為萬經之王。[1]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3 # 優學優考策略

    如果說應該,《史記》《三國志》和歷代經典散文是最好的。不過這些作品文字難度大,恐怕沒有一定的毅力很難堅持下來。

    如果是處於學好文言文,豐富傳統文化的目的,建議可以讀些故事性很強的作品。推薦《聊齋志異》《搜神記》和唐傳奇等。這些作品篇幅不長,情節非常生動,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材料。

    關於學好文言文,除了課外廣泛閱讀,還應該用好翻譯和斷句兩個有力武器。翻譯看上去是個笨方法,但是效果極好,可以循序漸進。至於斷句,它對提升文言能力作用相當好,此法也受到魯迅的極力推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滿清政府在中後期,統治者滿語水平逐漸退步,底層八旗民眾放棄學習滿語,最終幾乎均用漢語漢字,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