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的印第安人,還過著原始的生活嗎?
3
回覆列表
  • 1 # 幕府青衫

    土著美利堅人,作為一個/幾個民族,是由其特有的文化或者說生活方式所定義的。這種生活方式現在已經完全不可能了,也就是說,土著美利堅人已經沒有什麼“過得怎麼樣”之說了。

    至於曾經的土著美利堅人之個體,或者說“美國印第安人”,有活得非常滋潤的:他們有特權開賭場啊!也許是白人對剝奪他們的土地的一種補償啊,嘿嘿!

  • 2 # RebecaForever

    總體來說,美國的印第安人生活得比較慘。

    我去過印第安人村落,並且在那裡生活過一陣子。先給大家看一下印第安人部落中的一種。

    這是他們居住的房子,這種房子叫做Adobe,在新墨西哥州當地是一種特色建築,但是印第安村的Adobe是相對落後的。村落周圍的景色很美,但是這些房租中不通水和電,生活上十分不便利。下面這張圖是SantaFe市中心高階一些的Adobe.

    帶我們拜訪印第安村的朋友告訴我們,美國的印第安人生活得比較慘。一方面是大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印第安人自己不上進,不願意改變。這是我們和一位印第安人的合影。印第安人是熱情的,友好的,甚至是天真的,但也許就是這種性格讓他們飽受苦難吧。當我們要合影時,圖右的印第安人甚至不知道手機有前置攝像頭,當他看到我們拿出自拍杆時還很震驚。因此,印第安人的生活水準可見一斑。圖中的女孩是印度安村的導遊,她在這個村落里長大。她的衣著也和大部分美國女孩不一樣,可見其生活的貧困。

    從歷史上看,印第安人遭受了深重的災難。現在在美國的印第安人都是以村落的方式居住在一起,因為他們被規定只能生活在美國政府劃定的範圍內。久而久之,印第安人也不願意和白人再有過多的接觸,他們也逐漸不願意走出去。同時,印第安人也拒絕有人走進他們的生活範圍。

    在美國印第安人的地盤,要時刻注意安全。標有印第安人警告的地方,絕對不可以擅自接觸。上圖據說是一個白人的頭髮,因為他擅自闖入了印第安人的山,於是印第安人獵殺了他。所以,印第安人還是有著原始文明的野性。

    黑人在美國雖然也受歧視,曾經一度生活得也很糟糕,亞洲人也同樣如此。但是如今大部分黑人個亞洲人都在美國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自我上進與奮鬥是最重要的。我對於印第安人悲慘生活的理解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3 # BliBli

    美國的印第安人屬北美印第安人,蒙古人種,也是美國的土著,最初由西伯利亞經白令海峽遷徙到美洲。1500年,北美印第安人約為150萬,他們組成部落集團分別從事漁獵、遊牧、採集和農業,但彼此並無聯絡。

    歐洲殖民者於15世紀末最初來到北美,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得以站穩腳跟,但之後便對印第安人進行掠奪並採取種族滅絕。即使在美國獨立後印第安人的狀況也未得到改善,美國的統治集團利用武力和欺詐的手段將印第安人從其世代居住的土地上趕走,並對印第安人部落進行襲擊和掃蕩,印第安人也被驅趕到美國西部貧瘠的沙漠地帶和一些零散的“保留地”。1980年,美國印第安人有136.1萬,僅佔美華人口的0.6%。最近幾十年,有許多印第安人離開保留地前往大城市謀生。說到美國如何對待印第安人就不得不說“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直到1924年,美國政府才承認其為公民,印第安人有自己的法律但僅限於在保留地和印第安人範圍內。對於非印第安人若在保留地犯法而又逃出那便無能為力。美國雖說對少數族裔進行保護可相比於非裔就差許多。在修建達科他原油運輸管道時同時損害了白人村莊和印第安人居住地的利益,結果印第安人的抗議無效。

    再回到“印第安人寄宿學校”這個話題。當印第安人與白人的矛盾已經白熱化時,單純的對印第安人進行屠殺已經不再適用,既然殺不完就馴化其後代,這種溫和的方式或許可以一勞永逸。在1879年由一個退伍軍人建成了第一所寄宿學校,在那裡他們開始接受現代教育,這種現代教育應該說是“文明”對“野蠻”的開化,試圖將“印第安人”變成“白人”。在這裡他們穿白人衣服取白人名字學白人語言和宗教,他們要極力避免表現出任何顯示出印第安文明的行為以免為自己帶來災難。最終到20世紀末這種寄宿學校才被取締。即使到了今天,印第安人仍是經濟最貧困,就業人數最少,健康和教育水平最低,居住條件惡劣,他們也很少與其他美華人有過多交流。對於美國這樣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總量最多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卻還至今存在這種同一華人卻生活在兩個世界的問題實在恥辱,可謂不“美”。

    欺壓無時不在,變的只是身上的“馬甲”。

  • 4 # 不惑喂蚊君

    美國印第安人過得怎麼樣?

    以我們的理解不好。我在重複一遍,是以我們的理解不好。

    但是竟然他們過的幸不幸福,過的好不好,只有印地安人才有發言權。在下不能代為詛咒,也不能代為幸福。說到感受、感覺的時候,因為這是非常個人的問題。在下在很年青的時候,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據今大概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大意為讀者諸君,複述一下。

    有位女作家,沿著川藏線深入生活。有一段非常的艱苦,幾百公里的距離,只有一位藏族的女同胞和他的丈夫開了一間小飯店,為過往的旅客司機服務。這位女作家見到這位藏族女同胞之後,感到深深的震憾,心生憐憫。那位藏族女同胞,見到女作家之後,抓著她的手不放。嘴裡不斷喃喃地說著一句藏語。這位女作家,事後問同行的懂藏語的朋友,她說的是什麼?朋友告訴她:“真可憐。”那位藏族的女同胞認為,一個女人離開家,親人不在身邊是最可憐的。

    當我們認為,那些印地安人可憐的時候,他們可能也正在可憐我們。所以在下說以我們的理解他們過的不好。

    印地安人可以分幾百甚至上千個民族。風俗語言習慣各異。吳宇森拍的《風語者》,小李子拍的《荒野生存》說的都是印地安人。美國的感恩節,就是為了紀念印地安人對美國先驅的幫助。美華人是不是特虛偽?真的不能那樣說。他們是真誠的。

    他們紀念的是幫助五月花號船員的印地安人。其後的屠殺、掠奪、驅趕的不一定是五月花號船員的後人。也不一定是幫助他們的印地安人的後人對嗎?也絕不所有的印地安,都是熱情好客善良的。

    美國建國之後,對印地安人有歧視、偏見、屠殺、驅趕。這些美華人是認帳的。是心懷愧疚的。總想做一些補償。

    印地安保留地當初設定的初衷,有一點像隔離區的意思。

    但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保留區的作用發生了變化。補償、保護的作用,更加的顯著。更像一個特區。對保留區實行一些稅收的減免。讓保留區內發展一些,其他地區禁止的或受限的行業。比如博彩。誰都知道博彩業賺錢吧。拉斯維加斯,大西洋城等。

    還有像是菸草等。菸草行業世界各國都重稅。在美國更是。在印地安保留區內,菸草是免稅的。一些煙癮重,還想少花錢的,就到保留區內買菸草。

    很多的保留區內條件艱苦。甚至不通水電。以我們的標準來看,無疑是悲慘的。但是保留區不是集中營。他們是可以自由來去的。很多的印地安人,不離開。是因為傳統、宗教的因素。大概是十幾年前,非常流行一句印地安諺語:不要走的太快,等一等靈魂。

    靈魂和物質,更加看重哪個。是因人而異的。有太多事,我們理解不了。

    讀者諸君,要理解印地安人,可以看一個電影《賽德克巴萊》。雖然是臺灣拍的,也許可以讓我們理解印地安人。理解印地安人,為何留在保留區不走。

    在下的一點淺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系車的駕駛體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