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夥計610322

    前不久我上蘇南孩子家過了些日子,飯後離家賞花觀景少不了乘坐公交車,登車打卡(孩子市民卡)前門上人後門下客。車上分綠色與黃色座位(愛心座位),我坐在綠色椅上,幾站過後,上來許多人,走道站滿了人比較擁擠,其中一位70多歲的大娘帶著7、8歲揹著書包上學的孫子,我好心好意讓座給老人家,而其大娘不客氣地坐下,並無謝意口中還唸唸有詞。我經常在孩子家與當地鄰居閒聊,當地話能聽懂些但講不來,這位臉無表情的大娘大概說:老傢伙,早該讓座了……

  • 2 # 科普新人

    有沒有南京的朋友,我要開始說我的經歷了。一次秋天和我老婆去南京玩,坐南京的公交,大約要半小時的路程。

    我倆上去就都有座位,都在中間(不是孕婦座),過了一會,我讓了一個老人。在過了一會,有個大約五六十的老頭從前門上來,前面沒人讓他,他走到我倆這,嘴裡嘟囔沒人給他讓座。我老婆準備讓,我說不,一是我們爬紫金山很累了,我自己累點就算了;二是我看他身體健壯的很,怕是打架我都不是對手。違背了我讓座的基本原則,因為我要是讓他了,就等於讓前門的那些年輕人了,我就偏不讓。

    等到我倆下車,我說麻煩讓一下,他不讓,我那個氣就拉著老婆擠開他,這下還得了!他頓時來了精神,用南京話開罵,說我們踩他腳了,還拉著其他人評理,我老婆說對不起,我一句也沒反駁,就用眼蹬住他。我就這樣考量著他低廉的靈魂,他還拉住我老婆的衣服,說要拉我去派出所評理。我毅然決然地甩開他,然後我倆就下車。

    打那以後,我倆再也不去南京玩,我呢再也不願坐公交,有時候寧願走幾站路,也不願體驗。

  • 3 # 農民萬歲

    謝君邀,公交車是城市交通工具,也代表著現在化城市的文明,作為一個農村人,農民工,一般都不坐公交車,都是車接車送,10來個人擠在一個小麵包車裡,到那裡卸貨,爭搶著坐在貨物的商品上。要說道得綁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次剛卸完水泥,頭戴一個日本耳朶帽,上車後走到車的後邊,坐位閒著沒人坐,都在前邊擠著,使我好尷尬呀!五個坐位空著,聽說公交車要離擁擠的地方。不給小偷留下空間,我作到了。

  • 4 # 宋二狗的雜貨店

    謝邀!對於這種我只想說,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你不冷嗎?尊老愛幼的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公交車上年輕人給老人兒童讓座是值得被尊重的,但是,也沒有哪一條法律寫著就一定要這麼做,所以對於讓座,我們應該帶著感恩的心情去看待,而不是在沒讓座的時候,對別人的批評!年輕人有的時候也真的很累的,也會需要短暫的休息一下,而且,我覺得吧,在年輕人方便的時候基本大家都會讓座的!所以,別對別人道德綁架了!

  • 5 # 清晨78660565

    公交公交是每一公民公平公享場所。不分貧富貴賤和職業高低,對不對?在對待老弱病殘孕都有禮讓的義務,此處最能體現公德最講公德,義不容辭。小公交,大社會。文明禮貌流行色。你禮讓,我感恩。和諧社會人人有責!回答完畢敬請笑納。

  • 6 # luoqb3366

    公交車的道德從來沒有綁架,傳統的道德也不能懷疑,尊老愛幼應該傳承,但是就如網上說的,壞人變老了,小孩變嬌了,最主要的還是社會的道德取向變了,以權勢以錢財作為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成為了無論富有階層還是貧窮弱小階層共同的意識,於是我有錢我就是老大,我有權我就應該支配一切,而真的沒錢的人窮不與富鬥,民不與官爭,我躲還不成嗎?講了這麼多好象與公交車綁架道德的事無關,看似如此,其實不然,錢的老爸老媽們,權的老爸老媽的平時送禮給他們的人多了,求他們辦事的人多了,他們就認為天下都讓著他們,所有的一切他們就應該優先,這些人當然不是錢很多權很大的那些,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是,一部份人是跟風的,我以前被欺壓我不敢出聲,因為我還需求低廉的工資養活自己和家人,雖然看不貫你的所作所為,可為了飯碗我得低聲下氣,現在我老了,退休金不多但不至於餓死,孩子們打工也能養活自己了,你老了做得的事我也做,依樣學樣,再就是壞人變老,不講了,扭轉歷程漫漫,當權和錢為人所接受才好說!

  • 7 # 風吹草低見小貓

    對於公交車上的道德綁架本人真的很反感,,也決不會做這種事(不要以為我說大話,因為我身體不好,在公交車擁擠時是不坐車的,有空位才坐),

  • 8 # 挖掘機中的戰鬥機

    感謝邀請,首先,公交是帶有公益性質的交通。對於生理上處於弱勢、需要照顧的老幼病殘孕群體,公交公司透過設定專座、提醒乘客為他們讓座等方式以保證這些群體的優先權,體現的是人道主義關懷。對乘客而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有需要的人讓座可謂舉手之勞見美德。令人擔憂的是,“道德綁架”論已經造成了不良後果。最近和別人聊起讓座的話題,就是以這種“票款權利”論和“道德綁架”論來為不讓座的行為辯護。因“讓座”引發的討論,反而使不讓座的人更加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氣壯,這對社會風氣的好轉有利還是不利?公共輿論要弘揚公序良俗,為不文明行為尋找理論根據不是有正義感的專家學者應當做的。公交讓座“道德綁架”論可以休矣。

    社會生活從來都是複雜的,人的品德、性格更是各有不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少部分“倚老賣老”的老人家開始理所當然的要求年輕人為其讓座,並振振有辭,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獲取一個座位,實在大失風度。讓本是“善行”的讓座變成了被逼無奈的選擇,說到底,讓座是公德、是精神,但從來都不是義務。法律尚且沒有強制規定要讓座,個人或是群體又怎能要求乘客一定要讓座呢?倡導讓座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旦越過了臨界線,發展為“強制”性的讓座,即便是全了尊老愛幼的表象,實則與其本意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已完全背道而馳了。

  • 9 # 土家面孔

    我不好評價、我總覺得愛心和道德都是要自覺自願的、不是因為在公交車上就應該提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座的孩子最終受不了道德的譴責,將座位讓給了婆婆。這位婆婆心安理得的坐上了愛心座位,她是不是忘記了給她讓座的是個獨自去上學的小姑娘?

    近年來,有關公交車上老年人逼著年輕人讓座的事件層出不窮,各方對於事件的態度也是眾說紛紜。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將“尊老愛幼”這一美德放到現如今的“逼著讓座”這件事情上,是不是有種道德綁架的嫌疑?

    當今年輕人壓力大,來自工作的、家庭的,朝九晚五再帶個加班,柴米油鹽醬醋還得買房,使得他們必須去拼搏,或許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時間才可以休息休息、放鬆放鬆,為什麼不能多點理解和包容?

    公共交通資源,誰都有權利乘坐,年輕人有義務為老年人讓座,但是老年人沒有權利要求年人人讓座。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逼著年輕人讓座,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不會給老年人讓座,但是總是有那麼一個小群體在,這個群體惡化了“老年人”“年輕人”這兩代人的關係,對於這樣的群體,我們可以說不!絕不讓道德綁架了年輕人!

  • 10 # 時代桌布

    不請自來。引用百度百科對於“道德綁架”的定義:

    道德綁架: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個群體思想道德低下,認為資源多的人就必須幫助資源少的人,才能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也順帶達到了自己幫助別人的虛榮感。

    “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

    其實他自己是談不了什麼道德的,當然,你也不要想著跟他講什麼道理。遇見這種事情只能躲,躲得過初一就能躲得過十五,不然呢?一個老人,你跟他理論你是說不清的,到最後自己還會落下一身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留學怎樣選擇語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