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河入海魚
-
2 # 何上可
去百度搜"文化",就知道中國大陸最中國文化了,老封建習慣具體體現在欽點制度上,大逆地球人當今新穎的票決制,當然,這不表明新穎一定優於古董,但是華人太捨不得古董了。
-
3 # 倔強蛋殼二號
完全不贊同 題目給錯了 文化是個很大的範疇 你要說臺灣保留了中華文化裡面的物質層面裡的建築風格還差不多 但也只限於多 質量也不怎樣 人文文化裡的 中華傳統文化 最簡單的尊老愛幼 西方是人人平等不用尊老愛幼 看看現在臺灣教育出來的跟日本人有的一拼了 出門很虛 回了家或者上網時候 家裡老人都能說成死一死好的外省人 臺灣是一個西不西 中不中的產物 西方個人主義氾濫 國民的政治素養明明還不夠 但是完全沒有一點中國的含蓄的文化 導致有點自大但是還以為是民主和開放是地方 中國過去封建傳統時代強大 導致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最小都是家庭為單位的傳承 從來不是西方的個人主義教育 如果臺灣教育不改 臺灣有點要廢了 補充一下 什麼鄉愁 長幼 內斂 謙遜 民族感 這些咱們華人家庭教育裡都會教的這些 他們現在還在剔除甚至鄙夷 越來越缺失了 還不及日本南韓呢 咱們的十年破壞就壞在沒了秩序大家打破一切 但是咱們停止了這個錯誤 現在是學習西方的科技和應用層面的知識 自我修正和完善 中國一直的風格 而且骨子裡華人的東西咱們是耳濡目染傳下來的沒中斷 臺灣是個人主義到無政府狀態了 還自認民主 這已經快跟原始部落沒什麼區別了 我覺得他們是文化大破壞快30年了 而且還在繼續 真的等老一代人逝去 臺灣就徹底沒文化了 什麼都沒有 他們有的只是世界各地別人家的牙慧
-
4 # JingTa
臺灣沒有中華文化只有日本文化,在臺灣的每個角落都充斥著日本文化,臺灣人對日本文化那種趨之若鶩是昭然若揭的!
-
5 # 老虎131195022
公知的說法。純屬扯蛋。臺灣忙著去中國化呢,這些公知還說中華文化在臺灣,言外之意就是說中國文化是不好的,必須全盤西化。
-
6 # 聊天18205487
不贊同,說什麼素質高,溫文爾雅之類的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大義和小節,光能做到小節,卻將大義拋到腦後,有什麼臉敢說中華文化!
-
7 # 馬釘切克鬧
這種說法非常片面且不嚴謹!臺灣過去所保留的是舊民國獨特的半殖民地半傳統的複合文化,完整的中國傳統文化隨著新文化運動的全面興起,早已支離破碎了,中國臺灣地區只是相對於中國大陸地區,對於舊式半殖民地半傳統複合文化儲存得較多一些而己。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地區經過"破四舊"和文革運動後,我們身上那種半殖民地半傳統的複合文化被沖淡了不少,而中國臺灣卻對那種"十里洋場″的市儈洋奴文化、破落但韌性十足的傳統文化儲存得更全面。所以大陸人普遍不那麼崇洋,至少不那麼媚外,但臺灣人則和我們相反。臺灣盛行小氣但慵懶的"小清新″"小確幸″文化,這便是精緻的日式小富即安和舊式複合文化的雜交品種。反觀大陸則完全不一樣,這裡因為複雜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因素,我們不甘於″小″而更不屑於那種破落的精緻,文革為我們卸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我們雖然失去了很多,但我們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機遇,正所謂兩害相權擇其輕,兩利相衡決其重吧。
在殘酷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臺灣的小清新小確幸如同草原上溫馴的羊群,而大陸的捨棄與進取卻把我們訓練成了食肉的虎狼,搏殺追逐與全身每根毛管裡透出的嗜血狼性,是中國崛起的精神動因。
臺灣儲存了大量舊民國的思維陋習,所以他們敏感、自卑、虛榮、死要面子且非常勢利,總之感性十足,缺乏深刻而理性的文化氛圍,這種風氣一度腐蝕和汙染了我們,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一個理性又勤勞的民族,或許他們不長於能歌善舞、編排小清新,但這一定是個能經受挫折、永不言敗的強大民族!
-
8 # 獨自一人14353878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9 # Gitore
不贊同這種說法:1.在臺灣有那麼多人連自己是華人都不認同了不覺得這個說法很荒謬滑稽嗎?2.中華文化是華夏大地上各地區的各民族文化的綜合體,豈能是某個地方所能代表的?
-
10 # 吞噬152333466
中華文化有尊師重道,有忠君愛國,有禮義廉恥,有一統天下,有和諧包容,有仰慕祖先,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捍衛統一,請問中國臺灣有什麼?
-
11 # 臺灣房產網
臺灣是中華文化保留得比較好的地方,臺灣人對於繁體字的保留是比較好的;還有其他一些方面也比較好,但是也有不足之處
回覆列表
只談論文化本身,很弱智。臺灣只是早發展了一二十年,文化發展由經濟決定的。
我們經濟弱時,認為外國的月亮更圓,貶低自己的民族,鼓吹全面學習西方。現在經濟慢慢趕上了,再談論我們以前被貶的一文不值的文化,還有西方制度時,心態又有了變化。
承載文化的主體是人,以【以人為本】視角再審視文化傳承,你就理解誰是文化的主體。
文化有糟粕、有價值取向的不同、有精華的民族向上的精神。文化分有形和無形的,有形的比如飲食、書畫、舞蹈、領土、不同民族認同等,無形的有制度、道德價值、有民族精神等,誰是主體很好判斷吧!
不要把一時經濟創造的文化繁榮,錯以為民族的先天優越性,日本人就有這種錯覺。
大陸十三億人是中華文化傳承的主體性毋庸置疑!此消彼長的經濟和體量也說明了一切。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看過太多強橫一時的民族、國家衰敗、滅絕,已經證明我們民族文化的韌性,穩定性。
(不過,我們的精華與糟粕融為了一體,需要更先進思想引領我們的民族繼續前行。外部文化可以借鑑、參考,而不是全面學習,去繼承別人的文化。不要把不同的文明當做更先進的文明。)
我們的主體性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華人,何止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