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然公創業者
-
2 # 矽釋出
很多人理解“資本寒冬”,覺得初創企業融資喃是因為資本沒有錢了,但是曾經有專業 VC卻不這麼認為,“資本寒冬”不是說投資人或者說資本方那邊沒錢了,而是沒有好的企業可以投資。
從創業模式來看,中國基本十幾年都是模仿之後再創造,基本是把美國的網際網路+手機的商業模式模仿了個遍,而在沒有可以模仿的東西之後,中國創業者就需要找到突破點,去做真正的創新,這種時候,投資者也會暫停下來,等待有破繭而出的創業者和創業專案出現。
再看創業者素質,創業者 2.0 時代的素質普遍不如 1.0,這是為什麼呢?理論上現在海歸、人才都是越來越多,為什麼創業者素質反而變差了?EMBA 今年學院素質,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現在商學院太多了,辦學質量不如以前,也可能政府叫停了官員們參與EMBA,結果很多高階企業家就不再去 EMBA,精英們都不知道去哪兒了,而創業者們可能也太忙,真正充電的不多,創業者素質的下降也就讓資本方信心不足。
2010-2012 年可以說中國創投傻錢多的時代,創業環境浮躁,投資效果不佳,前景也難說,這都讓投資人心有餘悸,在之後投資就更為謹慎小心,所以創業者們也就覺得錢沒有前些年好拿了,見了一波波的 VC,還是融不到錢。也許等到好專案又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後,大家就會發現資本寒冰也就過去了。
-
3 # 奚戰
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中國都已經進入資本寒冬了。
第一:從政府之前的萬眾創新,地方補貼扶持。相信幾個園區之前曝光的創業公司付出不起月租,應該清楚哪些園區的結局和目的了。
第二:以各種天使為首的,中關村創業咖啡冷清了,秋天那會時不時還有一點外地人來一下睡在外面的過道上,冬天直接冷了。
第三:各種真正為找專案的會議少了,以投資為名實際騙錢的會議多了。
第四:各種以前咖啡館都是談投資創業的人少了,連帶一般咖啡店生意都不好了。
第五:甚至一些投資公司開始對LP(投資人)動歪心思,甚至開始出現一些潛規則對接豪華團隊複製專案騙錢了。
還有各種光怪陸離的場面紛紛上演,讓人瞠目結舌啊。
-
4 # 一見財經
這實際上是市場體制發生了變化。
一類是想上市的企業面臨在 A 股市場上市變得更加困難,導致了資本退出的通道受阻。
另一類是A輪、B輪……等直接融資不容易融到。
在資本寒冬做出同樣的決策,投資者們往往需要更堅定的信心來做支撐。
但是從大環境的角度來看,這又是資本市場起起落落過程中的一次自然選擇。網際網路企業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井噴式發展後,到了清洗泡沫的時候。能在寒冬期生存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強者。
-
5 # 拙筆淡靜
答:吾理解,空手套白狼般的虛擬炒作並實際摟錢的“夏熱”瘋狂已使經濟實際被折騰到了極致,再這麼玩下去,一是再沒得玩的實際東西了,二是很快泡沫就要被玩破擠爆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它的“寒冬”就自然而然地到了。所有玩在“資本運作(炒作)圈”內的人,退也退不了,處也出不去,只能眼睜睜地盼著“解套兒之春”的到來,祈福著自個兒不會在這寒冬中被凍成具殭屍。
-
6 # 凱恩斯的貓
資本寒冬這種現象突出表現為初創企業融資難,投資人意願不強,於是在全社會層營造出一種資本不足,投資人沒錢了的氛圍,但是資本真的出現寒冬了麼,出現的原因又主要集中為哪些方面,未來的資本走向如何呢?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思考。
一,寒冬會進一步延續,中國經濟整體速度放緩,投資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問題十分嚴重,原來撒網式的融資方式變成了更加謹慎,精耕細作,ipo受限,上市企業規模遠少於納斯達克和香港,前五宗融資規模較去年減少了44%,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均出現下滑,融資額度也相形見絀,監管及一步加強,堰塞湖現象仍舊嚴重;其次,投資人迴歸理性,很少看見一把火燒紅半邊天的情況,融資後輪融資偏向,隨著專案輪次跟進,融資更是舉步維艱,比例十分之低,千分之一的成功率,融資界馬太效應凸顯,共享單車紅遍半邊天,佔據了超越6成融資額度;以及零邊際成本的當下,資本之間競相競爭,融資結構的不完善,融資模式的同質化,大眾創業的浪潮全民創業的浪潮等都一定造成了供給的不匹配,不均衡。
二,融資也存在足夠的空間,政府部門相繼透過規定,擴大稅收優惠範圍,降低投資門檻,創業公司可發行債券等等,宏觀政策上向好,居民消費交易更加活躍,收入平穩增長,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微觀主體具備較強盈利能力,經濟一片向好的趨勢,正如馬雲所說,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是你的實體不行了。為此,找準資本的轉向,從創業專案融資減少的區域,例如AR,VR,無人機,機器人轉向人工智慧,教育,醫療服務等。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以來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吸納了大部分的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過去更是高速增長,眾多投資者,創業家投身炒房,盈利高額且回收快,風險有託底,可謂是吸乾了實體經濟的血液,也進一步壓縮了企業創新的能力和發展。同時投資理財工具的使用者爭奪,共同助力資金緊張。
找準行業風口,人工智慧,消費升級,醫療服務,知識付費,人臉識別等依舊是本年度融資熱點,反觀社交,電子,遊戲出現下降趨勢,投資人愈發理性,商業模式受限,技術創新,消費和體驗升級必將進入新的時代,畢竟資本自始至終都是逐利的。
-
7 # 一天一節資本課
“資本寒冬”簡單來說,就是釣魚的餌不再吸引魚了。又或者性工作者變老了,變醜了,不再吸引嫖客了,這是一個道理。
“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近期表現略為突出: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 們投資意願不強,於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
之所以出現所謂“資本寒冬”,不是因為資本方沒有錢了,而是企業層面出了問題,沒有值得投資的好企業了。
對於資本寒冬的好壞,不同的人總是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那些習慣了資本運作模式的人來講,資本寒冬的來臨對於他們來講無疑是一劑毒藥,因為缺少了資本的支援後,他們的發展舉步維艱,不僅在資本風生水起的時代積累起來的優勢會蕩然無存,在未來的發展中同樣優勢不再。
從積極意義上看,資本寒冬的來臨預示著以平臺和流量為主導發展模式開始終結,新的世代將會開啟。
拒絕套路,掏心掏肺。
提素財金憑藉注會團隊專業視角,數十年從業經驗,傾心回答,只為博得您的認同。
瞭解提素財金更多走心問答,CFO專業課程。
-
8 # 明辰財經
“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略為突出: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 們投資意願不強,於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
之所以出現所謂“資本寒冬”,不是因為資本方沒有錢了,而是企業層面出了問題,沒有值得投資的好企業了。
大環境。中國的經濟下行不是危言聳聽,連續下行不是每一個經濟體都能承受得住的。暫且不論改革如何,不論政策如何,單就民營企業的同比增長,這讓再好的投資者都不得不考慮一下暫停腳步,看看哪個創業者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持續增長?
商業模式。中國經歷了近 15 年“模仿+再創造”的商業時代,幾乎將外部,特別是美國輕資產行業(網際網路+手機)商業模式複製了一個遍,在幾乎全行業複製殆盡的今天,中國創業者需要找到下一個突破點,也許是複製 2.0,也許是自我創新 1.0。
目前的時期,就是大部分創業者在環顧、尋找和嘗試的階段。於是投資者們不得不暫停腳步,看看哪個創業者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破繭而出。
創業者素質。發現了一個顯著變化:商學院越辦越多,辦學質量下降導致高階創業者沒有興趣;又或許是創業者們實在太忙,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再充電。
“傻錢多”時代之後。更深層次,還有一點:在經歷 2010 年-2012 年中國創業投資基金“傻錢多”的時代之後,大部分創業基金面臨前期投資效果不佳,浮虧有餘,而導致心有餘悸,後期保持謹慎,甚至為特別謹慎階段。於是創業者會覺得,見了好多 VCs,怎麼都不願意投錢呢?
真的不是不願意投錢,而是還沒有看到真正值得投資的專案,不管從團隊建制,到商業模式。
回覆列表
資本寒冬近幾年提得比較多,尤其好多想融資的創業者,大多石沉大海,沒有得到資本的反饋及投資。近年來,出現了好多概念性的專案,且跟風嚴重,加上好多創始人越來越會講故事,甚至“造資料”,導致好多投資機構專案失敗,現在資本機構相對理性了,但資本永遠急需好專案,只要創業者準備好,練好內功,仍然有好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