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里路
-
2 # 上峰說
OPPO不僅請明星,而且越請越多,有一種說法,因為OPPO,導致中國的明星不夠用。現在,oppo的代言人有李易峰,楊冪,迪麗熱巴,陳偉霆,周杰倫,楊洋,tfboys等等。有人說,請這麼多明星,做這麼多廣告,消費者的每一部oppo手機,都有大量的廣告費。不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都得由消費者來買單,有人認為,消費者總有一天會覺醒。
但是,事實上卻並非這樣。只有精明的消費者,才會把廣告費算進去,比如小米的使用者。大部分消費者是不會這樣去計算的。尤其是oppo的消費者,他們都很年輕,以女性消費者為主,他們對價效比沒有概念。購買手機,可能只是因為某個代言人。我認識一位高中生,她很喜歡王俊凱,叫王俊凱老公。因為tfboys代言oppo,她購買了oppo的手機。而且,她還叫家人和朋友去購買oppo手機。這就是oppo,為什麼要花大價錢去請小鮮肉的原因。
透過這些小鮮肉,這些明星,將他們的粉絲,轉化為OPPO的粉絲,這就是oppo要達到的目的。oppo在國內每年花幾十個億的廣告費,但是有人為它買單。
-
3 # 歷史的浪花
很多人都認為,OPPO就是捨得砸錢,請明星打廣告帶動群消費,所以很成功。可是別的廠商複製OPPO的模式,也找明星當代言人、比方說榮耀9,魅族,他們為何沒有取得oppo的成績呢?
OPPO之所以成功,在營銷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可以說別具一格,它們的產品線比較少,不隨大流,堅持做好一條產品線,這樣,廣告預算都放在一款產品的宣傳上,再加上擁有大量的明星代言人,用不同的代言人宣傳著同一個核心訴求,狂轟濫炸,讓人們在耳邊總是迴響,以至如果問拍照最好的手機,一下就能想到oppo,還有它的拍照功能和閃充,都能很快被人們所接受。
同樣,OPPO也非常清楚自己產品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使用者群在哪裡,使用者想看到什麼代言人,喜歡什麼機身的顏色,這些oppo都預算好了,無論他們將廣告往哪個地方投放,都不會偏離“年輕”這個主體。他們請周杰倫作90後的偶像;TFboys作00後的偶像;李易峰,陳偉霆作女生心中的白馬王子,全民男神,同時,還贊助各種各樣的娛樂節目,把形象往時尚、娛樂上靠攏,讓年輕人很容易接受,OPPO的營銷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選對代言人真的很重要。OPPO的營銷十分專注,不管是跨界還是明星合作,都圍繞年輕去展開,這也看出OPPO非常懂自己的使用者,產品理念也更深入人心。
隨著手機研發的更技術化,專業化,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幾年不少的手機廠商就倒在了路上,如果oppo一如繼往的在手機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功能更強大,繼續請明星代言,增大廣告投資,還是會有消費者追捧的,因為oppo已經有了好的名氣,有了很多忠實的粉絲和消費者。
-
4 # 網際網路觀察家
這個問題得分兩點看,一個是OPPO為了要投大量的品牌廣告,為何要請明星代言。另一個是消費者還會不會為OPPO的這種做法買單。
首先,OPPO一直的品牌策略就是明星代言加品牌廣告,這一點十年前從步步高時代就如此。所以對於OPPO來說,這是一個一以貫之的做法,過去是,現在是,將來肯定還會堅持。
其次,OPPO主打的是線下渠道,線下渠道講究的是看得見,摸得著,買得起。其中看得見是重點,所以一定需要大量的品牌廣告。OPPO另外,主攻的消費者是三四線的使用者,而這些使用者對品牌的感知大部分來自於電視,尤其是綜藝節目和熱門電視劇,而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的絕大部分流量都來自於明星,所以請明星代言也是必須和必然的做法。OPPO不得不這麼做,而且也必須堅持這麼做。
第三,至於消費者會不會買賬,得分兩說。
第一種,以過去成功的經驗來看,肯定還會繼續買賬,原因有四。
一是使用者都是視覺動物,對於明星代言和品牌廣告,不是免疫的,只要看得見,就一定希望摸得著,如果買得起,也一定會嘗試一下。
二是OPPO的產品本身質量也很好,不僅顏值突出,而且穩定性很好。另外,在拍照方面很好的滿足一些愛美人士。
三是消費者挑選手機的時候,首先關注的還是品牌,OPPO不斷地花重金去塑造品牌,就是為了佔據消費者的第一認知,方便在有購買手機需求的時候首先能夠想到這個品牌。
四是大部分人購買手機都有從眾心理,再加上明星的推薦,幾乎沒有抵抗力。跟著明星買總不會錯的。
所以,理論上消費者還是會繼續買單的。
第二種,消費者可能不會再買單。原因大約有三個。
一個是競爭加劇,更多的手機也和OPPO一樣,在渠道方面大規模鋪開,甚至比OPPO做的還出色的時候,使用者就會有更多的選擇。這種情況下,使用者有可能會遷移。
二是OPPO在選擇明星代言的時候,眼光出了問題,選了不合適的明星,結果不但不起到推動作用,還降低了品牌口碑。比如,這次的pgone事件,對於OPPO來說,就非常不利,一旦消費者哪根筋不對,糾結這個問題,那對OPPO來說,就適得其反了。
三是OPPO的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這種情況下,打再多的廣告,請再大牌的明星也於事無補。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OPPO還會繼續投廣告請明星代言,消費者也會繼續光顧OPPO的生意,除非有意外情況出現,比如競爭對手太厲害,比如OPPO自己的產品出了問題,比如請的明星出了問題等。
-
5 # 蘭金晨
並不是隨便請的在相應的裝置和潮流時期請不同風格的明星代言能帶來視覺的美感還有加深品牌效應還有更加有品牌魅力和價值的,所以吃這一套的大有人在,同時不吃這一套也是有的,既然有為什麼不選擇,你說是不是?是,既然能賺取更好的錢為什麼不願意投資廣告市場提升品牌的傳播量呢!
-
6 # 動腦思考
謝謝邀請。OPPO線下營銷的成功,在剛開始,大量請明星做廣告就是為了讓消費者記住這個品牌,就像當年腦白金一樣,讓你一想買手機首先想起來的就是OPPO,到各大賣場尤其是手機店裡買手機,看到的也是OPPO,這就是他的目的,雖然現在線上手機出貨量很大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熱衷於線下購買,畢竟能看到實物比較放心,而且有的人對配置什麼的也不瞭解,店員的介紹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比較直觀。再說粉絲效應,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情,現在的粉絲都是很狂熱的,都是我家愛豆用什麼手機我就用什麼手機。這就是剛開始OPPO能夠成功的原因。
上面這些原因成就了OPPO的銷量,但是也讓人詬病它的低配高價,這也是根網際網路手機對比得來的結果,這是不可否認的。它的配置確實一般,尤其處理器方面,旗艦機用的都是別的品牌次旗艦的處理器,但是要認清它主打的是拍照,可以認為是一個細分類的手機品牌,針對的就是那些喜歡自拍的人群,這個群體只在乎拍照怎麼樣,不會去關心別的配置,所以消費者準確的說這一部分消費者是買賬的。
再說下OPPO的低配高價,現在說來其實OPPO在漸漸地再不是低配高價的手機了。配置方面慢慢的都和網際網路手機看齊了,價錢比網際網路手機貴4、5百,但是拍照效能最佳化的越來越好,這就值得一部分消費者購買。這是因為一方面網際網路手機基本都漲價了,千元機的處理器都是聯發科或者驍龍低端處理器了,網際網路手機價效比的代表小米手機價錢也在上漲;另一方面是需要搶購,經常沒貨,也就是傳說中的耍猴,是被消費者詬病的。在家裡有這麼個說法,好不容易買個小米手機,還要加個兩三百,這不成傻子了,我還不如去買OPPO,最起碼統一價,不會加錢,花的舒服。
個人觀點,非喜勿噴。
回覆列表
明星效應一直是商品營銷裡慣用的一招。
明星有知名度這是毋庸置疑的。
產品和明星進行捆綁自然可以博取眼球。
至於oppo繼續投放廣告,請明星消費者能否買賬需要分兩塊來說。
第一,如果產品功能夠好,體驗夠棒,不論是請明星還是草根都會被消費者認可。
第二,如果產品差強人意,體驗不好,那麼請玉皇大帝也不好使。
其實當前的手機營銷領域,大家都在用著各自的手段吸引市場眼球。但最終能夠勝出的不是那種明星代言的,而是體驗好的,消費者認可的最終才能夠長久。
還記得不,當時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等手機,當時大家以品牌為驕傲,後來智慧手機的出現就是安卓和蘋果系統了,現在是系統的天下。
若沒有穩定的系統和記憶體,說其他的都有點費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