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擺攤哥陳瑞
-
2 # 大興安嶺四海農人
一畝田直接在四面圍網養殖,可以模仿生態養殖,平均方苗1公斤每平方米,如果生長好的話,一畝田放苗667公斤。如果每平方米2公斤,可以投放苗種1334公斤。
如果改用水泥池無土養殖的話,可以按照每平方米2.5公斤來投放苗種,即可投放1667公斤。
-
3 # 喬克叔叔o
當然不好,首先養殖業是一片光明的,搞養殖也是有學問的,不要盲目投資,現在都提倡科學養殖,可以先考察學習,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在做起來心裡也會有底氣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
4 # 堅果林twmr168
黃鱔在養殖過程中,放養的野生鱔種由於在籠捕、運輸過程中受傷、繁殖的鱔苗吃了不乾淨的水蚯蚓及鱔池水質變壞等因素常會導致鱔病的發生,有些鱔病還會出現黃鱔大批死亡,密度過大會缺氧死亡,還容易出現各種病害
-
5 # 黃宇vlog
黃鱔在自然條件下,有很強的抗病能力,很少發病。只是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由於放養密度的加大,致使水環境發生了許多變化,加之營養不平衡、操作的傷害等因素,使黃鱔的發病率增加,引起黃鱔死亡。以下詳細介紹黃鱔容易生病的原因,黃鱔常見疾病防治方法:
黃鱔容易生病的原因
一、引種、投放工作把關不嚴:
1、引進了受傷或帶有病原的鱔種。這類鱔種在日後的養殖中,攝食強度小,或根本不進食,即使進食也爭不過體質強壯的個體,這將導致營養不良,個體瘦弱,病傷越來越嚴重,甚至對健康的個體傳染疾病。
2、鱔種規格不同。規格不一、大小懸殊的鱔种放養在一起且密度高,易引起互相咬傷,尤其是尾部,從而引發細菌或黴菌感染。
3、鱔種投放前未消毒或消毒不徹底。
二、養殖環境不良或惡劣:
1、鱔池引起的原因:剛建的新鱔池,若馬上投入使用會使鱔魚不適而患病;老鱔池長期不清整,腐殖質過多,易造成病原體繁殖浸染;沒有獨立的進排水道,生產中容易造成一池發病,多池感染。
2、水溫引起的原因:黃鱔適宜在15-30℃水溫中生長。水體太深時,黃鱔上下活動頻繁,體能消耗過大,體表粘液分泌失調,易感染髮病;太淺時,尤其是夏季易造成水錶面溫度長時間偏高,有時高達40℃以上,從而導致黃鱔攝食量下降,甚至出現“燙死”等;秋季易發生溫差過大而擾亂了黃鱔的正常生理機能,降低免疫力,如水溫陡降4℃左右,常導致黃鱔“感冒”或大批暴病死亡。
3、pH值引起的原因:黃鱔生長適宜的pH值為6.5-7.2。如pH低於5或高於9.5會引起池鱔死亡。一旦池水pH值在5-6.5之間,鱔魚生長緩慢,並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
4、有害物質引起的原因:在高密度養鱔池中,投飼量較大,大量黃鱔的排洩物和死鱔的屍體的分解會導致產生危害黃鱔的微生物、一些病害的中間宿主和硫化氫、沼氣等有害氣體。此外,工廠中有毒廢水、農田中的農藥、生活汙水、自身防治鱔病過量的用藥等,這些都會引起黃鱔中毒、畸變、生病或死亡。
5、其他原因:黃鱔養殖密度過大;換水不及時;沒有及時將病鱔撈出;水草不足,不利於黃鱔穴(隱)居和調控水溫;水草腐爛變質等也會導致鱔魚生病或死亡。
三、操作不慎:
1、長途運輸的鱔種如密度過高,易擠壓,若不適時處理,使容器中的水溫急速上升,鱔體體表粘液的防禦功能遭到破壞,引起鱔種急速感染有害致病
-
6 # 踏火逍遙說魚
鱔魚養殖密度太大是否會導致鱔魚死亡?
黃鱔也稱鱔魚因其營養豐富越來越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需求量的增大,野生的黃鱔已很難滿足人們對黃鱔的需要量,因此現在養殖黃鱔的養殖戶一直地增加。別看野外的黃鱔生命力,很易存活下來,但是在人工養殖過程中我們平時稍有不注意則會引起黃鱔出現死亡,那麼黃鱔養殖密度太大時會不會導致黃鱔死亡呢?
對於這一問題,在踏火看來在養殖黃鱔的過程中,黃鱔出現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種,而養殖密度過大則是導致黃鱔出現死亡的原因之一,但這一般不是主要原因。因為養殖密度過大時只要用適當的方法將水質養好,做到合理投餵,一般對黃鱔的影響不大。但問題是養殖密度一大則很難將水調好,因為黃鱔的密度一高之後,黃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有害物質總量會增多,這種情況下水質變化會加快,平時我們稍不注意都會導致黃鱔出現問題甚至是死亡都有可能。
另外黃鱔的養殖密度大了之後,黃鱔身上所帶的病原其密度會增加,這種情況下黃鱔也易生病。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動物在自然環境下很少生病,但一旦採用人養殖之後,只要密度一高就易生病的主要原因。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黃鱔的養殖密度過高之後,其對氧氣的需求量也會增加,這樣就很易讓養殖水體出現溶氧不足。黃鱔耐低氧的能力很強,輕微的缺氧可能對黃鱔本身的影響不大,但是長期處於缺氧狀態下的黃鱔其抗病力下降。同時因溶氧不足時,水中的有機質分解受阻,這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這對黃鱔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如處理不當也易導致黃鱔出現死亡。
綜上,在養殖黃鱔的過程中,如黃鱔的密度過大時,很易讓黃鱔出現死亡,因此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如想養殖黃鱔則建議儘量將養殖密度放稀一些,以降低養殖過程中的風險。
回覆列表
如果密度過大會導致死亡
放養的密度可根據養殖水平、養殖水體的質量、鱔種供應量、餌料供應量以及養殖時間等方面確定。放養量一般每平方米為2千克左右,也有放5~6千克/平方米的。若每千克20~40尾時,可放40~80尾或100尾左右。有人指出,鱔种放養視規格大小而定,在50克/尾大小時,每平方米放160尾;在25克/尾大小時,每平方米放250尾;在15克/尾時,每平方米放450~500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