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北大腫瘤醫生曹長琦

    1. 什麼是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產生的異常物質或是人體對腫瘤反應而產生的物質。

    2. 理想的腫瘤標記物

    人們希望透過檢測腫瘤標誌物,就能確診腫瘤,瞭解患者的療效和預後,監測復發。也就是透過“一滴血”來診斷腫瘤,判斷療效,和用於複查。

    人們希望腫瘤標誌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3. “很骨感”的現實問題

    真正特異性的腫瘤標記物,比如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數量很少

    胃腸道方面的腫瘤標記物,特異性和敏感性都不高

    即使是最常用的CEA、CA199,也僅僅作為參考指標

    目前胃腸腫瘤標誌物不能單獨作為篩查或診斷標準

    很多單位把胃腸腫瘤標記物納入職工體檢專案,如果化驗結果升高,常常會引起恐慌。因為前面提到的原因,腫瘤標誌物升高,通常是“一場虛驚”

  • 2 # 胡洋

    腫瘤標記物其實和腫瘤並沒有必然的聯絡,查出來腫瘤標記物升高的正常人有之,查出來腫瘤但腫瘤標記物正常的人有之,其他疾病查出來腫瘤標記物升高的也有之,因此,腫瘤標記物並不能最為腫瘤診斷的依據。

    “腫瘤標記物升高,請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體檢報告出來,其他的檢查項都ok,唯有這項結果,使人憂心忡忡,真害怕自己得了腫瘤!!!

    腫瘤標記物升高,那就是得了腫瘤?

    腫瘤標記物,事實上是一些在胚胎期調節胚胎生長髮育的細胞因子,可以說沒有這些腫瘤標記物,胚胎就不能生長成人。但是,當嬰兒出生後,這些腫瘤標記物就會降低或停止分泌,所以正常人來說的話,腫瘤標記物的水平是很低的。

    為什麼腫瘤標記物會升高?

    其實,很多因素都會引起腫瘤標記物的升高,比如:感染、炎症、外傷等。當然,腫瘤就是引起腫瘤標記物升高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是不是腫瘤標記物升高就一定得了腫瘤呢?

    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情況下,腫瘤標記物只是一過性的升高,在身體狀況好轉後,又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只有在腫瘤標記物多個專案,都持續成倍升高的情況下,才對腫瘤的診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 3 # 小邱牙醫也有大情懷

    家裡有癌症病人,久病成良醫,對癌症有關問題也經常關注和研究。

    腫瘤標誌物有很多種,就不一一列舉了,但無非是兩大類,一類是腫瘤活動過程中在人體內產生的特性物質,一類是人體為對抗腫瘤而產生的特性物質。但是不一定標誌物高了就一定是得了癌症,有些炎症也可能會導致指標升高,確診得了癌症也有標誌物不敏感的,所以指標只能作為臨床醫學判斷的一個重要參照物。

    確診的癌症患者如果開始的時候標誌物升高,經過手術或者藥物治療,標誌物下降,說明腫瘤的活動程度下降了,醫學上可以作為產生療效的依據之一,但是標誌物即使迴歸到正常值,並不代表病好了,還需要透過ct等其他手段綜合判定。

  • 4 # 營養師程咬金

    癌症腫瘤指標一共有5個,分別是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癌抗原19-9測定CA19-9,癌抗原125測定CA125,這是臨床醫學對於腫瘤指標的檢查,只要某個指標有異常,就需要做進一步的確診,比如CT或者增強CT等等,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前端的這幾個指標:1,癌胚抗原CEA(1)正常參考值<5ug/L(2)臨床意義:增高見於60%結腸癌,直腸癌患者,也見於肝癌,胃癌,肺癌等等,吸菸會引起升高。CEA動態觀察對患者的診斷,監視癌細胞是否轉移有一定價值。2.甲胎蛋白AFP(1)正常參考值:陰性(2)臨床意義:陽性見於原發性肝癌,敏感性70%-80%,特異性>80%,另外也見於睪丸癌,肝硬化及肝炎,消化道腫瘤等等。3.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1)正常參考值:0-4ng/mL(2)臨床意義:前列腺癌時90%-97%患者血清PSA水平明顯升高,外科手術後患者PSA水平降低,若在升高就是轉移復發可能性。4.癌抗原CA19-9測定(1)正常參考值:<3.7萬U/L(2)臨床意義:CA19-9是癌細胞所含的一種糖蛋白,主要與消化道的癌症有關,以胰臟癌和膽囊癌的陽性率較高,有部分的良性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膽石症,肝硬化等有可能出現CA19-9的升高,若結合CEA檢測,胃癌的診斷符合率可達85%!5.癌抗原CA125測定(1)正常參考值:<3.5萬U/L(2)臨床意義:CA125也是癌細胞所含的一種糖蛋白,對卵巢癌的診斷有很高的陽性率(97%),故一般視為卵巢癌的標記,尤其對觀察治療效果和判斷復發較為靈敏。另外在子宮內膜症CA125也會呈現升高,陽性率為78.8%。CA125在宮頸癌,胰臟癌,膽道癌,肝癌,胃癌,結腸直腸癌,肺癌時可呈陽性。良性卵巢腫瘤也有可能陽性,但多數不超過10萬U/L。

  • 5 # 市場監督員

    體檢報告中的腫瘤標誌物檢查,大多包括: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50(癌抗原50) 、CA125(癌抗原125),CA15-3(癌抗原15-3)、CA19-9(癌抗原19-9)、CA72-4(癌抗原72-4)等,怎麼看這些數值?

    讓我們一一分析他們都怎麼去看

    afp(甲胎蛋白):正常參考值0~15 ng/ml

    對於早期癌症的檢查非常敏感,比較特異性的指標,可以檢查肝癌可能性,afp指標越高表示腫瘤程度越惡劣,呈上升趨勢表示逐步病情惡化、愈後差等。

    cea(癌胚抗原):正常參考值0~5 ng/ml

    這個指標與癌症有密切關係,70%—90%結腸癌患者都會出現cea為陽性。而正常人血液中很難檢測出cea數值。

    ca50(癌抗原50):正常參考值0~20 U/ml

    胰腺和結、直腸癌的標誌物,在胰腺、結直腸、肝、胃、膀胱、膽囊、子宮等廣泛存在,屬於普遍腫瘤標誌,大多癌症都可檢測到ca50為不同陽性率。

    CA125(癌抗原125):正常參考值0.1~35 U/ml

    卵巢、子宮內膜癌的標誌物,對於卵巢癌早期診斷、療效、愈後、轉移的重要指標。

    CA15-3(癌抗原15-3:正常參考值0.1~25 U/ml

    乳腺癌的標誌物,其數值升高和治療效果掛鉤,對於疾病復發、療效觀察都有意義。

    CA19-9(癌抗原19-9:正常參考值0.1~27 U/ml

    胃癌、胰腺癌和結腸癌的一個標準,數值和腫瘤大小有一定關係

    CA72-4(癌抗原72-4):正常參考值0.1~7 U/ml

    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標誌物,與胃癌分期有明顯相關

    CYFRA21-1(非小細胞肺癌相關抗原):正常參考值0.10~4 ng/ml

    屬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最有意義的指標,對鱗狀細胞癌患者診斷。檢測和浸潤性膀胱癌監測病情提供支援。

    指標作為一定的參考,但是並不是絕對的,需要採取更多檢查綜合診斷,單個指標的升高未必確定是癌症,一些區域性器官炎症,小病變也會出現數值升高現象。因此體檢時要注意:

    1、最好去三甲正規醫院檢查

    2、檢查要寫好姓名個人資訊,避免誤診等情況

    3、生化檢驗時必須空腹檢查,血脂檢查在餐後12小時可採血

    4、針對不同化驗專案問清醫生,區別對待,有空腹檢查的和餐後檢查的,餐後檢查避免飲食油膩等

    5、抽血做生化指標檢測時有感冒症狀等好了再查

  • 6 # 藥事健康

    體檢表中,腫瘤標記物檢查中出現的上升箭頭,讓大多數人都感到了惶恐甚至絕望。如果腫瘤標記物異常,總是會不自覺的在心裡問:“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已經患上癌症了呢?”

    檢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不要太過於恐慌。拿常見的腫瘤標誌物CEA為例,一般來說,除非檢查中癌胚抗原指數達到正常值的 5 倍、10 倍以上,明顯高於正常值,才提示有癌症的可能性,否則,通常情況下,一次檢查結果稍微超標一點不用過於緊張,因為這也可能是身體某個部位產生炎症等造成的指標波動。”蔡楓教授表示,一些良性炎症、息肉及吸菸喝酒多時也都會引起癌胚抗原指數輕度增高。而如果體檢發現癌胚抗原增高後,首先不要隨便給自己亂扣癌症的“帽子”,其次可定期檢查大便常規、腸鏡、胃鏡、胸片等,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飲食及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

    但是呢,檢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也不能太輕視。畢竟,作為腫瘤標誌物,指標的升高也在提示著一些問題。比如,筆者就遇見過一名40 多歲的直腸癌患者,只是因為體檢發現CEA高一點,然後做胃鏡腸鏡檢查,就發現了早期腸癌,因為切除得早,所以目前康復得非常好。也等於是這個指標救了他一條命。

    所以總結的來說,腫瘤標誌物的異常,不能作為評價患癌的是與不是,只是作為一個提示指標。現在唯一的判斷患癌的鐵證就是取組織做病檢啦。

    如果患者確診為癌症,癌症指標就可以用來評價治療效果了。例如癌症患者術前癌癌症指標升高,切除腫瘤後,指標水平可能會下降,直至正常人水平。若患者術後癌症指標水平不下降,或者先降後升,則說明患者體內仍然存在癌細胞。這種情況既可以見於癌瘤區域性復發,也可以由癌症遠處轉移引起。

    癌症指標有很多種,分別對應著部分癌症,甚至是廣譜的指標,網路上有圖可以借鑑。筆者搬圖來這裡,方便大家查閱。

  • 7 # 杏仁健康

    癌症指標包括哪些?你知道嗎?它包括查血腫瘤標誌物檢查,彩超檢查、影像學檢查明確是否有佔位性病變,必要時穿刺活檢明確病變的良惡性等等。下面我分開以肝癌舉例來說:

    比如,肝癌,最常見的腫瘤標誌物為甲胎蛋白AFP,查血就可以看到結果。甲胎蛋白診斷肝癌的標準為1.AFP>500ug/L,持續時間為4周;2.AFP>200ug/L,持續時間為8周;3.AFP開始為較低濃度後來持續升高後不再降低者。

    彩超檢檢視是否有肝硬化,肝癌等問題。彩超能發現直徑2公分以上的腫瘤組織。但是太小的可能就無法發現哦!

    腹部CT等影像學檢查來輔助診斷是否有佔位性病變。可以發現2公分的腫瘤,如果結合肝動脈造影檢查,可以發現1cm以下的腫瘤組織。

    必要時穿刺活檢來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可以在超聲或者CT引導下,用活檢針穿刺癌組織,是目前診斷2 cm直徑以下小肝癌確診的有效方法哦。

    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 8 # 醫聯媒體

    癌症指標指的是腫瘤標誌物CEA等的數值。這些指標數值的升高,則是提示體內有癌症的可能。不少人一拿到體檢報告,看到那幾個數值有異常,就被嚇到半死,馬上就給了自己下了定論,認為自己就是一枚癌症患者了。其實事實並非你們所想的那個樣子。

    就以CEA為例,一般來說,除非檢查中癌胚抗原指數達到正常值的5倍、10倍以上,明顯高於正常值,才提示有癌症的可能性。如果是一次的檢查結果數值偏高了一點,大不用過於緊張。另外像有炎症、或者飲食的緣故也會導致指標的波動。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可以做出進一步的檢查,才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上面提到說,不用過於緊張癌症指標的數值,但不是叫各位輕視這個指標。像一些癌症患者,正是因為對這個指標重視,及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自己是患上了早期癌症,因為做完手術之後,恢復得還不錯,可以說是發現得很及時。

    總的來說,癌症指標的異常不能直接告訴你,是否得了癌症。但是可以起到一定提醒的作用。判斷癌症的金標準還是活檢,取身體組織來做病理檢查,而不是癌症指標。癌症的指標有很多種,實在搞不懂的朋友,可以直接諮詢醫生,而不是拿到體檢報告之後,自己在那裡亂猜,先不說會不會得癌症,反而是先被癌症嚇到半死了。

    指導專家:李家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獲得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長期從事腫瘤與血管微創介入治療。

  • 9 # 老徐說事兒

    現在在很多體檢當中,都有腫瘤標誌物的篩查這一項。一般來講,體檢當中,我們一般查的都是腫瘤十項標誌物。這十項標誌物,包括CEA,ca724, ca199, AFP,ca125等等,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有很多人在拿到檢測報告後,發現有一項增高,就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惡性腫瘤。在這裡要說明的是,腫瘤標誌物的篩查結果,只是作為腫瘤發生的參考指標,而不能夠作為確診指標。就是說如果單項增高,並不一定能夠代表患上了惡性腫瘤。所以在拿到檢測報告後。如果單項增高,則不必恐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舉一個例子,身邊的一個朋友,在常規體檢腫瘤十項標誌物篩查的時候,發現有一項增高: CA724。當時心情各種不好,然後體檢報告給出的建議是:這一項增高,有可能是卵巢癌、胃腸道腫瘤及肺部的炎症、風溼,類風溼,還有就是其他炎症也有可能引起這一項增高。那就查吧,不然怎麼辦?總不能等死吧

    於是,胃鏡,腸鏡,肺CT,風溼類風溼因子,查了個遍,沒事兒。還剩下一個,婦科彩超做一下附件檢查,結果問題來了。卵巢真有異常,因為是在縣城的小醫院查的,不確定是什麼問題。沒辦法,去省城的大醫院吧,畢竟真有問題在那裡直接就住院手術了。結果費了好大勁兒見到了權威的教授,教授一看腫瘤標誌物篩查的報告單直接說:這沒問題,我們婦科的惡性腫瘤不查這個,我們查ca199和ca125,這兩項你都不高,不是婦科的事兒。哪尼,感情嚇個半死是白嚇了~

    後來教授說,要是實在擔心,就再去做一個彩超。然後果斷去做,拿到報告單,清楚寫著:卵巢囊腫。教授說不超過5釐米不用找我,一年複查一次。就這樣,幾個人灰溜溜的從醫院回來了。啥事兒沒有。

    中國有句成語,我最喜歡:虛驚一場。哪一個成語都不及它帶給人們的幸福感強烈。其實,如果在腫瘤標誌物的篩查中,有一項增高,不必恐慌,像被判了死刑一樣。我們要遵醫囑,該查的一定都要查,沒事兒最好,萬一有事,退一萬步講,因為是體檢篩查出來的癌症,應該處於早期,對於很多種癌症來說,治癒率還是很高的。

  • 10 # 腫瘤專科醫生

    大家所說的癌症指標,我想指的就是所謂腫瘤標誌物,有的人乾脆說成是癌細胞,有的人一看這指標升高了,就說我有癌細胞了。無論是癌症指標還是癌細胞,這種說法都是不科學的,也極容易誤導人,會帶來不必要的焦慮,可以說是徒增煩惱。

    關於腫瘤標誌物的概念以及相關科普,可以說已經寫得很多了,在這條回答下面也已經有很多人寫了,我這時重點說幾點,希望幫助大家正確理解。

    1、腫瘤標誌物儘管有“腫瘤”二字,但千萬不要簡單地看成是腫瘤(癌症)的指標,更不能把它對應成有癌細胞或癌細胞的多少。

    2、腫瘤標誌物可能是腫瘤引起的,也可能是非腫瘤因素引起的。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得了癌症也不一定會有腫瘤標誌物升高。

    3、體檢不建議常規查腫瘤標誌物,更不必要一查一整套,費錢還可能徒增煩惱。

    4、某些情況下的腫瘤篩查可能有參考價值,比如肝癌篩查查AFP。

    5、腫瘤標誌物對已經得癌症的病人,可能更能參考價值,可以協助診斷、療效監測、病情隨訪複查等,但也只能作為參考。

    6、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應該怎麼辦?前面說了,千萬不要認為就是得了癌症。建議找專科醫生諮詢,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分析。如果升高明顯(要排除檢驗錯誤的可能,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機器有時會有出錯的時候),應進一步安排其他檢查;如果僅輕度升高,可以定期隨訪複查,進行性升高(也就是一次比一次升高)要引起重視。

    7、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可能會增加不必要的焦慮煩惱;而腫瘤標誌物正常,則可能會誤事,因為很多人以為查了腫瘤標誌物,指標全都正常,就認為是沒有得癌症,於是高枕無憂,這可能是耽誤事了。所以,如果對腫瘤標誌物不能有正確的理解,乾脆別查。提醒大家,腫瘤標誌物正常,不能認為肯定沒得癌症,想要篩查腫瘤,建議找專科醫生進行評估,有針對性進行相關檢查,別指望簡單地抽個血查腫瘤標誌物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系統的健脾排溼補充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