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妙月幽
-
2 # 元韜者
一切取決於先是經濟因素、次是人口因素,東漢末年漢朝的政治體制面臨崩潰,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經濟體制的崩潰,大貴族、士族、官僚對農業經濟的兼併達到臨界點,稍微有點對農業經濟不良的影響,比如天氣就會使得社會的最下層農民食不果腹,黃巾之亂自然就誕生了。曹魏的屯田制和武力的洗牌,有效的解決了,當時政治經濟問題,吞併袁紹統一北方後,經濟能力自然首屈一指。
當時的蜀中和東吳的人口並沒有中原地區多,農業經濟自然收到影響。長江以南的大規模移民墾殖是在南北朝時期,知道隋唐朝時期才有長足發展,更是到南宋達到繁榮的程度,此時只是限於浙江附近江西一部分,蜀國更是可憐人口更少。所以劉備必須放棄江夏與孫權聯合,不然根本無法競爭。
華人眷戀故土就是因為農業經濟造成的,所有計程車族豪門都是依附於土地的,誰能控制最富庶的土地,誰就能控制土地上的人口!曹魏一自然能一統天下,不然晉初的奢靡是那裡來的?
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魏國與蜀漢政權之間本來就有正統之爭。魏國道統最正,因為他是繼承了漢家道統。蜀漢血統最正,漢景帝閣下玄孫,金枝玉葉,雖然是自立,但劉備宣稱受了衣帶詔並且漢獻帝死了(實際沒死),漢室正統由他繼承。而吳國在道統和血統上都沒有優勢,所以吳國是先稱王,然後再稱帝。魏國和蜀漢可以說是道統之爭,誰勝誰就是正統。但是兩國實力相差懸殊,如果蜀漢被滅,那麼魏國軍隊可以從西面和北門夾擊吳國,吳國勢必難以支撐。本著唇亡齒寒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所以基本上是蜀漢和吳聯合抗魏。至於夷陵之戰那是因為蜀漢佔領漢中後膨脹了,準備擴充勢力,結果失敗,並且劉備死後,諸葛亮立即變更政策與吳國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