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南曉曼
-
2 # 李萍醫生
7個月寶寶每天拉兩次稀便,如果寶寶不哭鬧,無拒食,小肚肚不脹,應該是正常的,新增輔食,濃度由稀漸稠,如果食奶粉,濃度也稍微加濃點,如果母乳餵養,寶媽注意自己飲食,儘量少吃寒涼食物,再者,可以給寶寶查補充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鈣鐵鋅以及AD。後續觀察寶寶其它生理現象,如有不適,就醫。
-
3 # TT社會問答達人
我家兒子小時候就是每天兩次拉稀,很煩人,我曾經去看醫生,醫生做過檢查後說孩子很正常,每天兩次拉稀,是孩子腸胃好,孩子的體質問題,有的孩子一天一次,有的孩子兩天一次,如果長期是這樣,都是正常的。記得一一次買了一身漂亮的連衣裙,抱著孩子去逛街,結果孩子拉稀,給我的新裙子拉了一身,順著衣服往下流,現在想起來還很尷尬,我還經常拿這件事取笑兒子呢!
-
4 # 媽媽網
一、寶寶吃母乳拉稀一般有兩種原因造成:
1、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較高,促進小腸平滑肌運動,增加水和電解質的分泌而產生稀便。
2、可能是寶寶對乳糖不耐受,體內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耐受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可用醋酸鉛法測定患兒糞便中乳糖量以初篩,再用去乳糖飲食後迅速見效來證實。
出現所謂寶寶吃母乳拉稀現象時不要為了大便成形而改喂牛奶。嬰兒機體會逐漸適應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會逐漸發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並隨著增加輔食逐漸好轉。另外注意小兒不要捂奶頭,每側乳房基本吸空後,如繼續吸吮,乳汁中脂肪量會增加,容易引起脂性消化不良,主張要吸就吸,不吸就停。每次10分鐘左右,飽滿的乳房即可基本吸空。
二、寶寶吃奶粉拉稀多數都是因為換奶粉造成的。那麼究竟怎樣給孩子轉換奶粉?
有些媽媽建議,先在老的奶粉裡新增1/3的新奶粉,這樣吃了兩三天沒什麼不適後,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兩三天,再老的 1/3、新的2/3 吃兩三天,最後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但應注意轉奶的那幾天不要新增其他新的輔食,寶寶生病(感冒、發燒、起皮疹等)及接種疫苗期間不要轉奶。
也有些媽媽認為,寶寶出現不適應的狀況,是因為媽媽們轉奶的方法不對,有的是馬上換新奶粉,有的是新舊一起摻,那更不對,況且兩種奶粉配方比例都不一樣,這個一勺,那個一勺,更加容易引起寶寶腸胃的不適應。正確的轉奶方法是第一天最中間那餐吃新奶粉,其他吃原奶粉,第二天最中間兩餐吃新奶粉,其他吃原奶粉,第三天最中間三餐吃新奶粉,其他吃原奶粉,以此類推,直到都轉成新奶粉。
以上做法都可以參考,但也不是絕對的方法,家長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對待,總體而言,轉奶之後一天大便在五次以下的話,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堅持給孩子喝一段時間也許就轉換成功了,當然,兩天沒大便也不必焦慮,因為孩子偶爾的便秘屬於正常現象。
-
5 # 生活你我他她它
這個要看到底有多稀,以及寶寶一直以來的排便習慣。
如果稀到不成形的話還是需要去醫院化驗一下大便,如果不至於不成形,而且寶寶一直以來就有每天兩次大便的習慣,便便氣味也正常的話,就沒有問題。
-
6 # 豐沛一家人
正當爸爸媽媽沉浸在寶寶出生的喜悅中是,卻被寶寶的第一託大便(墨綠色)給嚇到了,嚇得爸爸們趕緊跑去叫醫生。爸爸媽媽們不要急,這都是正常的哦!接下來就跟著寶Bora瞭解一下吧!
也許爸爸媽媽們會詫異,寶寶剛出生還沒吃東西怎麼就拉大便了呢?而且還是墨綠色,看你這心裡就犯嘀咕。這是因為寶寶很會體惜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為了不把自己每天生存的環境(羊水)給破壞了,寶寶強忍著九個多月才把積存的臭臭在出生後的幾天裡陸陸續續的排乾淨。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由於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吞入了羊水和寶寶脫落的上皮細胞、胎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無等,使得寶寶前幾天的臭臭都是沒有臭味、狀態粘稠、顏色接近墨綠色。
1、母乳餵養的寶寶的糞便呈金黃色,大便質地會很稀軟,偶有細小乳凝塊。氣味可能有點發甜或酸味但不臭,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都是正常。寶寶的大便裡也可能會有顆粒,就跟有顆粒的花生醬差不多。由於質地稀軟,新生兒大便還經常會被誤以為是腹瀉。
2、人工餵養的寶寶的糞便通常是黃/棕色,黃綠色或者綠色,通常是固態的,比母乳餵養的寶寶的糞便要多一些;聞起來味道要重一些;而且人工餵養的寶寶的糞便比母乳餵養的寶寶的糞便要硬一些。
3、混合餵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新增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異常大便 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
在接下來的吃奶日子裡,寶寶經過三到四天後臭臭顏色會呈現出黃綠色,這是過渡期的便,之後隨著胎便的逐漸排出,大便顏色也會逐漸呈黃色糞便。正常過新生兒寶寶每天排便2-5次,如果次數或多或少,只要不偏差太多而且寶寶吃奶好、精神好、不嘔吐、那就沒有是什麼問題,寶媽要勤喝水,多喝水,給寶寶少喂、勤喂,喂完奶豎起拍拍後背,可以吃醒脾養兒顆粒調節胃腸功能。
-
7 # 海洋幸福島
我家小孫子,10月的時候拉肚子便稀,到18個月拉的噴了,去上海兒童醫院檢查,牛奶和雞蛋過敏,換了醫院開的奶粉就不拉稀了。
-
8 # 哈爾濱宏博教育
小兒綠色稀便是寒症、熱症還是驚嚇?還有人說是消化不良,到底是哪一種?首先呢,對小兒排便,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大便是腸道健康與否的晴雨表。大便正常也就代表著腸道功能正常,如果大便不正常,也就代表腸胃功能不正常。所以說,透過排便就可以判斷出腸道的健康狀況。
大便顏色直接體現了寶寶消化系統是否正常!關於大便顏色的問題,咱們要知道食物在腸道里存放時間過短,大便顏色就會變綠。存放時間正好顏色就會發黃,存放時間過長,顏色就會發黑。所以,小兒綠便預示著食物在腸道里呆的時間太短,也就說明腸道對食物吸收程度不好。
大家常說的驚嚇、閃腰也會出現綠便?還有人會說,小兒綠便不是受涼、驚嚇,或是閃腰了嗎?這些都有可能。小兒受涼以後,脾胃受寒,運化不利,會導致對食物的吸收變差,出現綠便、稀便的問題。驚嚇會導致腸道蠕動速度加快,迫使腸道內的食物加速排洩而出現綠色稀便問題,而臨床中常見的綠色稀便多為一歲以內的孩子,為什麼大的孩子就不容易出現綠色稀便,而小孩子就出現綠色稀便?
原因嘛很簡單,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腸道功能越來越強,脾胃功能也越來越有勁了,運化起來越來越快,吸收功能也越來越好,所以綠色稀便就少見。小孩子,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小孩子,脾胃功能比較弱,對食物的運化功能比較差。所以出現大便發綠的情況。
寶寶出現綠便情況該怎麼辦?那麼針對這些情況怎麼治療呢?首先要補脾,增強脾胃功能;其次,要用溫法,腸道有個特點,在受到冷空氣、冷東西刺激的時候,腸道蠕動明顯加快,受到熱東西刺激的時候,腸道蠕動明顯減慢。所以,想要孩子大便不綠,要熱敷。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少吃,孩子出現綠便的時候,說明脾虛了,吸收功能不好,少吃東西就是減輕脾胃負擔,幫助脾胃功能的恢復。
回覆列表
每天都是兩次嗎?寶寶是母乳還是奶粉?初步看來是有點拉肚子,如果是長期的拉,就是入口的東西太油膩你看下,它吃的奶粉配方表中的脂肪含量,換奶粉時選擇脂肪含量比它低的,寶寶就不會在拉稀便了,如果是偶爾的拉,則是受涼的可能性大些,溫水沖服媽咪愛,奶粉衝的稀一些,一般就算很嚴重的兩天就會好
如果是母乳寶寶,想一下,寶寶第一次拉稀便的時候,是不是自己吃的有點油膩了,寶寶腸胃不適應,還是要喂媽咪愛,調理寶寶腸胃,我家老二小時候,逢過年在老家,寶寶太太燉的老母雞湯,上面一層好多油,說我喂娃,讓我喝,當時我就心裡擔心,這麼油寶寶可別拉肚子了。。。
結果寶寶真的拉肚子了,而且一直拉了一個多月,每天都是四五次,水樣噴出來的,大人小孩也都忌口了,那時他剛剛一週歲,還是拉,後來去醫院化驗大便,說是寶寶腸胃對母乳起反應了,就是開的媽咪愛,吃了兩天就好了,之前餵過蒙脫石散都沒用
以上僅是個人經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