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律界詩者
-
2 # 老街味道
問題:律句三五七句必須是仄聲嗎?前言
題主表達的不太清楚,但是意思應該能夠猜得出。
律句是指格律詩遵循平仄規則的句子,格律詩必須使用律句,而且格律詩的單數句除了第一句以外,必須是仄收,第一句可平可仄,平收必須押韻。
一、律詩誕生之前在齊梁以前,詩人作詩沒有平仄的嚴格要求。在押平聲韻的詩中,白腳(不押韻句子的末字)平收和仄收比較隨意,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平收),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平收),阿閣三重階。
上有絃歌聲(平收),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這首詩的前六句,都是平收,後面十句中,單數句開始仄收。
陶淵明的《雜詩 其三》:
榮華難久居(平收),盛衰不可量。昔為三春蕖(平收),今作秋蓮房。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還復周(平收),我去不再陽。眷眷往昔時(平收),憶此斷人腸。
從陶淵明的這首詩,可以看出,單數句有四句是平收。
雙數句押平聲韻,單數句仄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其實有很多詩早就有這種現象了,但是,並沒有作為嚴格的要求。真正的嚴格,出現在齊梁時期,應為平聲韻出現白腳平收的現象,是八病之一。
二、四聲八病單數句不押韻仄收,雙數句押韻平收,是格律詩的基本要求
格律詩的雛形,出現在齊梁時期。沈約等人開始研究四聲八病,並且依據這種規則作詩。
八病中,有一病叫做上尾。 《文境秘府論》說:
上尾詩者,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上尾詩句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樓”與“齊”相對,同用平聲,故為病。
唯連韻者,非病也 。
押平聲韻的詩, 假如第一句也是平收,一定要押韻(唯連韻者,非病也),否則就要仄收。例如這首李商隱七律《無題》首句押韻:
相見時難別亦難(押韻),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仄收),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仄收),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仄收),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杜甫的《詠懷古蹟》,首句不押韻:
諸葛大名垂宇宙(仄收),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仄收),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仄收),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仄收),志決身殲軍務勞。
格律詩都押平聲韻,第一句可以押韻(相見時難別亦難),也可以不押韻(諸葛大名垂宇宙),但是不押韻的一樣要仄收,和3、5、7句一樣。
三、白腳與韻腳平仄相反的古體詩即使在格律詩規則完備的唐朝,依然很多詩人喜歡作古體詩。格律詩要求嚴格, 古體詩比較寬鬆,但是很多古體詩也遵循這個規則。
1、仄韻絕句
不過,大家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押仄韻的古體詩,其白腳大多是平收,例如《鹿柴》:
空山不見人(平收),但聞人語響(仄韻)。返景入深林(平收),復照青苔上(仄韻)。
同樣,仄韻古體詩第一句要求不太嚴,仄收不押韻也常見:
松下問童子【仄收】,言師採藥去(仄韻)。只在此山中(平收),雲深不知處(仄韻)。
但是第三句,一定要平收。
2、平韻絕句
反之亦然,押平聲韻的古體詩,其白腳大多仄收,這一點和格律詩很相似,例如:
床前明月光(平韻),疑是地上霜(平韻)。舉頭望明月【仄收】,低頭思故鄉(平韻)。
3、白腳與韻腳平仄相反
長篇的古體詩,其實也很注意,白腳與韻腳平仄相反,平仄一樣的單數句一般會押韻:
金樽清酒鬥十千(平韻),玉盤珍羞直萬錢(平韻)。 停杯投箸不能食【仄收】,拔劍四顧心茫然(平韻)。欲渡黃河冰塞川(平韻),將登太行雪滿山(平韻)。 閒來垂釣碧溪上【仄收】,忽復乘舟夢日邊(平韻)。
行路難(平韻),行路難(平韻),
----
多歧路【仄收】,今安在{換仄韻}?長風破浪會有時{平收},直掛雲帆濟滄海(仄韻)。
可以看出,大多會遵循這個規則。後面換仄韻時,白腳跟著換平聲。
四、寬鬆的古體詩李白《古風其四》押平聲韻,就出現了不少平收的白腳:
鳳飛九千仞,五章備彩珍。
銜書且虛歸(平收),空入周與秦。
橫絕歷四海,所居未得鄰。
吾營紫河車(平收),千載落風塵。
藥物秘海嶽,採鉛清溪濱。
時登大樓山(平收),舉首望仙真。
羽駕滅影去,飆車絕回輪。
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申。
徒傷鏡中發,羞彼鶴上人。
桃李何處開(平收),此花非我春。
唯應清都境,長與韓眾親。
可以看出,和“松下問童子”一樣,白腳與韻腳平仄必須相反的規則,古體詩並不都遵守。這僅僅是格律詩的鐵律。
結束語律詩的3、5、7句必須仄收,源於格律詩初期即永明體的八病之說,空海和尚在《文鏡秘府論》中記載了唐朝人的觀點:
齊、梁已來,無有犯者。此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
可見,從那個時候其,這個規則已經深入人心了。格律詩正是從此一步步完善,到了唐朝被納入科舉考試之中,唐詩也漸漸達到了古典詩歌的頂峰。
-
3 # 愛格律吧
問題應該理解為律詩三五七句的白腳必須是仄聲吧。
歷史上七言詩單數句有不用仄聲而用平聲押韻的情況,最早是曹丕的《燕歌行》,以後發展為“柏梁體”,杜甫有《飲中八仙歌》,蘇軾有《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於馮當道者》,雖然其中有律句,但這都不是律詩,還屬於古體詩(柏梁體)範疇。
自漢末魏晉開始,文人們對漢字聲韻有了初步分析與認識,“四聲說”對詩歌用字在聲音上有了明確的分類和規定,人們自覺地利用文字本身的聲音之美來組織創作詩歌。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的創作實踐,使得格律詩成熟定型。從此對於律詩最後一字要求就是兩點:1.韻腳嚴格用韻,2.白腳必須仄聲。
前一點有人嘗試過仄聲律詩的實驗,比如白居易七言《寒食臥病》《空閨怨》五言《秋蟲》,他自己列入《白氏長慶集》的律詩類。元方回《瀛奎律髓》把白居易《西樓月》和宋俞汝尚的《題三角亭》歸類為五律並註明說:“此乃仄聲律詩”。清人趙殿成編撰《王右丞集箋註》也把王維的幾首仄韻詩編入近體詩,還註明說“古、律之分,不當以韻”為標準。這可以看作唐人、元人、清人對律詩的看法,他們並不把仄韻律詩拒之“律”外。
如果承認仄體律詩的成立,則詩句的第三、五、七句不一定用仄聲,甚至多用平聲。以白居易《西樓月》為例:“悄悄復悄悄,城隅隱林杪。山郭燈火稀,峽天星漢少。年光東流水,生計南飛鳥,月沒江沉沉,西樓殊未曉。”三句的“稀”,七句的“沉”都非仄聲而是平聲。
但這應該是很少數的例子,現在一般認為上例屬於古體詩。
當今普遍的看法是格律詩必須用平聲韻腳,單數行(三五七句)的白腳,就必須使用仄聲字了。
從語音上來看,平聲可拖長音,仄聲收音短促。之所以要求白腳必須用仄聲,是從節奏和聲音上追求對比和變化的結果。唯有平仄相間,長短相對,朗讀時方能產生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快慢疾徐、錯綜變化的語音美感。
-
4 # 青龍庇佑我大漢
你說的律句應該是律詩,今體詩的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你說的三五七句必須是仄聲,也應該是指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個字的平仄聲。五言和七言律詩最常見的平仄格式如下,
五言律詩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兩者的首句起式共有4種變化,分別是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但都不影響三五七句的尾聲平仄。另外兩者的每句裡面還有一些變化,即通常所說的一三五不論(五言律詩為一三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律詩為二四分明),也同樣不影響三五七句的尾聲平仄。還有一些變格的句式,引起犯孤平的問題,透過拗救來補救,也同樣不涉及三五七句的尾聲平仄。綜上所述,你就理解為律詩三五七句必須仄聲就對了。
-
5 # 吉祥如意猴爺
律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其文學價值和文明貢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世上之物,有存在就有理由,有理由就有規矩,寫律句也同樣,應該遵循格律詩的規律,否則,就會出乖露醜,貽笑大方了。
但是,律句講平仄是規律,也不是鐵板一塊,不可突破。其實也是講轉韻和補救的。更有一些大家名人,獨闢蹊徑,也自成一派。
有法可循,法無定法,讓形式服從內容,就是不拘一格。
尤其是現在,中國文化受西方衝擊比較大,格律詩已然成為小眾形式。
所以,循矩而不拘泥,大體有韻,朗朗上口,表情達意,就已經很不錯了。沒必要非得用形式來禁錮內容,影響發展。
一家之言,一面之詞。
-
6 # 百味寫春秋
你理解的很對!只要是律詩(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都是四個基本式,逢三、五、七句(最後一個字)都以“仄收”。這是“正格”,否則就是“變格”或是出格了。
這樣回答是有點簡單,但是可能好記點!
-
7 # 封護勝463
七律有幾種平仄的格式,當然也有一些變格的產生,但是怎麼變化,也是萬變不離其中。舉個例子來說吧,七律是很常用的一種文學載體,它大體分成四種基本的格式,今天重點說說前兩種:
第一,先從首句入韻式說起吧,這種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格式,平起平收,第一句的尾字開始入韻,二,四,六,八句跟著押韻。比如說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寫得《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就是這種。
第二,是上面格式下半部的重疊,
因為首句不入韻,所以就是二,四,六,八句尾字要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是平起仄收的一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尾字用了仄聲。
第三,還有兩種基本的格式,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可以自己慢慢的領會貫通。總之,律詩大部分都是押得平聲韻,也有少部分押仄聲韻的,不是很多。
有些為了表達的需要,不按常用的詩詞格式,出現了一些變格,但是它們也是圍繞著幾個基本的格式而稍有變化的。
-
8 # 潯陽隱
律詩:是指按一定平仄韻律要求填寫的詩詞。你所說的三五七句必須是仄韻,這是“律絕”中的律詩,一般多有,五言,七言,6言之分。言:是指一句中的字數,五個字為“五言”,六個字為“六言”,七個字為“七言”!
律與絕的區分:“絕”:四句為絕,八句及八句以上為“律”,
還有七言六句的格式為詞牌【浣溪沙】!詞牌【鷓鴣天】與七言律詩相差一字,初習格律者可以試試寫作,詞的格律要求比律絕寬鬆,不用對仗爾可!
題主問的三五七句必須是否仄韻,這是平韻格律的要求,確實必須是仄聲字。但也有仄韻格律詩,則是與平常所見的格律相反,三五七句為平聲字,一二四六八為仄聲字!其它要求不變!
貼首拙作供參考!
【七言律詩】《送別》仄韻
瑟瑟寒蟬亭外柳,綿綿細雨杯中酒。
斜陽敗草別孤蓬,缺月殘枝憐白首。
離恨那堪妙藥醫,斷腸恰是黃花瘦。
西樓隻影倚霜欄,一夜無眠君曉否。
-
9 # 梧桐樹邊羽
律句三五七句必須是仄聲嗎?
先把問題捋清楚。律句是指遵守平仄相替的句子,不存在三五七句之說。也就是說只要在二四六位置上平仄是交替前進的句子,我們就可以稱其為律句。
律句並非只使用在格律詩中,詞牌、律古基本上都會使用律句,在平仄格律產生之後,即使是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也會在單句中遵守平仄相替,原因很簡單——為了高低起伏、清朗吟誦。
所以說律句是盛唐之後中國所有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格律詩、古體詩、詞牌、甚至元散曲,或者說我們今天的現代詩,無不在使用。不管整體形式如何,單句一般都會抑揚頓挫。這是漢字發音的最佳成句結構。
回到題主的問題,既然提到“三五七”句,那必然是指格律詩的“絕句”或者“律詩”了。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格律詩的三五七句必須是仄聲嗎?”
嚴格的格律詩定義來說,只要在平仄關係上遵從“相替”、“相對”、“相粘”這三個平仄的基本原則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格律詩。從平仄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對格律詩押什麼聲調的韻作出規範。因為絕大部分格律詩都是平聲收尾,配合詩歌的吟誦體韻味,所以我們現在一般默認了格律詩平聲結尾的規則。
從押韻本身來講,詩歌的押韻分為排韻和隔句韻。
排韻就是句句韻,隔句韻就是偶數句押韻。在詩歌中除了漢武帝時期在柏梁臺上作遊戲聯句的時候建立的“柏梁體”是排韻之外,其他所有詩歌形式都是使用的隔句韻。
一聯詩分為出對句,或者說上下句,就必須在單數句使用不同的平仄來斷句,這是為了和這一聯的韻腳做出區別。
所以在絕大多數平聲結尾的格律詩中,單數句(除了首聯可使用排韻)都必須和韻腳聲調不同,以表示這句詩只是斷句,並沒有到押韻完結的地方。實際上這還一個原因,就是在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透過押韻與否來標出“句讀”,押韻的字就是“句”,表示這句話完結,而不押韻的出句斷句,就是“讀”,這也是今天我們稱“逗號”的來歷。
因為題主沒有提到首句,顯然是明白首句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平起平收格式的話,這就必須和全詩保持一致的韻腳,也就是首句在平起入韻的格律詩關係中,是和全詩韻腳的聲調保持一致的,這一點我們就不說了。
另外補充一點,就是很多朋友認為有仄韻格律詩的存在。那麼在仄韻格律詩中,單數句為了區別出押韻,就必須使用平聲韻。
什麼是仄韻格律詩呢?就是前面所說的遵守平仄“相替”、“相對”、“相粘”三原則的仄聲押韻詩。因為這種詩不多,我們一般情況下為了簡化學習,就直接稱之為古體詩也問題不大。
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舉個例子。
五言律句的格式分別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我們一般看到的五絕都是平聲結尾,如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這種標準的四句平仄格式的組成。
但是如果我們使用仄聲收尾的句子押韻呢,是不是還能保證平仄三原則的成立?
比如:“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有沒有可能一首詩遵守這種合律的平仄關係?這是可以的。
很多人喜歡用來孟浩然的《春曉》和柳宗元的《江雪》來佐證,不過我們仔細分析下,就會發現問題所在。
孟浩然的《春曉》:
春眠不覺曉 平平仄仄仄
處處聞啼鳥 仄仄平平仄
夜來風雨聲 仄平平仄仄
花落知多少 平仄平平仄
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這首詩押仄聲韻“十七筱”。單句都是律句,在二四位置平仄是相替的,同時上下兩句的平仄都是相對的,第一句是“平、仄”,第二句就是“仄、平”,第三句是“平、仄”,第四句就是“仄、平”,所以也遵守“相對”的規則。但是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失粘的。也就是說這首詩不僅是仄韻,還是一首折腰體。
折腰體是否歸於格律詩的特例,一直就有爭議。而這首詩不但折腰,還是仄聲韻,硬要往格律詩裡面湊好像也沒有必要。歸於古體詩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這就是一首使用律句的五言古絕,也可以稱之為“律古”。
這樣定義下來,就清晰明瞭,不會產生不必要的疑惑。
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第三句是使用的平聲“聲”字,以示和仄聲押韻的斷句區別。
至於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 平平仄平仄萬徑人蹤滅 仄仄平平仄孤舟蓑笠翁 平平平仄平獨釣寒江雪 仄仄平平仄也是相同的失粘情況,就沒必要往格律詩裡面混淆了——押入聲韻都是其次。
它的第三句“孤舟蓑笠翁”也是使用了平聲字斷句。
合格的仄聲韻格律詩,比較有名的是王維的《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 仄仄平平仄
彈琴復長嘯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深林人不知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明月來相照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 平平仄平仄
杳杳鐘聲晚 仄仄平平仄
荷笠帶斜陽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山獨歸遠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這些就都是遵守平仄關係三原則的格律詩,都押仄聲韻,所以如果從這些個例子來看,題主的問題就好像又有了另外一個答案,誰說格律詩的三五七句都是仄聲的?這不都是平聲嗎?
“青山獨歸遠”的“平平仄平仄”並不是失替,而是“平平平仄仄”在唐詩中的一種常見變革,即“鯉魚翻波”,因為格律詩一般使用在出句,比如王勃的“無為在歧路”,孟浩然的“移舟泊煙渚”都是鯉魚翻波,但是這裡用在結句,就感覺特別奇怪。但實際上說這是格律詩還是能夠說得通的。
是不是感覺頭都大了?
並不是只有你這麼想,所以我們簡單化,把仄聲韻通通劃入古體詩。一了百了。
有朋友就會槓了,你說了算麼?
不好意思,我的文章,我的回答,我就說了算。你不認同,你就自己去一一區分吧。我是可以分清的,但是我覺得沒必要這樣去細分,對學習格律詩的朋友非常不友好。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的回答從格律詩的角度出發,三五七句都是仄聲結尾是正確的。因為我認為格律詩都是押平聲韻。押仄韻的詩在近體詩中雖然有,但可以忽略不計。
回覆列表
準確點說,格律詩押平聲韻時三五七白腳句的尾字為仄聲,上去入,但又不能為單一聲調,否則犯上尾之詩病。
律詩通常押平聲韻,而且必須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
律詩還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講究平仄
律詩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失粘”,就是違反後聯出句的第二個字和前聯的對句的第二個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規則。
漢語雖有四聲,但在律詩中,並不需要像詞、曲那樣分辨四聲,只要粗分成平仄兩聲即可。要造成聲調上的抑揚頓挫,就要交替使用平聲和仄聲,才不單調。漢語基本上是以兩個音節為一個節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後面的音節上。以兩個音節為單位讓平仄交錯,就構成了律詩的基本句型,稱為律句。對於五言律詩來說,它有四種基本句型:(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七言律詩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個節奏單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些句型有一個規律,就是逢雙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與第四字相反,如此反覆就形成了節奏感。但是逢單卻可反可不反,這是因為重音落在雙數音節上,單數音節就相比而言顯得不重要了。因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就是說第一、三、五(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靈活處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後一字的平仄則必須嚴格遵守。這個口訣不完全準確,在一些情況下一、三、五必須論,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
律詩各句的構成規則就是:對句相對,鄰句相粘。
對句相對,是指一聯中的上下兩句的平仄剛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聯,其它各聯的上句不能押韻,必須以仄聲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韻,必須以平聲收尾,所以五言近體詩的對句除了第一聯,只有這兩種形式。七言的與此相似。
第一聯上句如果不押韻,跟其它各聯並無差別,如果上、下兩句都要押韻,都要以平聲收尾,這第一聯就沒法完全相對,只能做到頭對尾不對,其形式也不外兩種:(一)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二)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鄰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來是相同,但是由於是用以仄聲結尾的奇數句來粘以平聲結尾的偶數句,就只能做到頭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聯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一聯的上句要跟上一聯的下句相粘,也必須以平聲開頭,但又必須以仄聲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根據粘對規則,可以推匯出五言律詩的四種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四、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粘對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也就是說,要檢查一首律詩是否遵循粘對,一般看其偶數字和最後一字即可。如果對句不對,叫失對;如果鄰句不粘,叫失粘。失對和失粘都是近體詩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對要比失粘嚴重。粘的規則確定得比較晚,在初唐詩人的詩中還經常能夠見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詩,也偶爾有失粘的,比如《詠懷古蹟五首》的第二首,第三句就沒能跟第二句相粘。
在唐詩中很少見到失對的。現存杜甫律詩中,只有《寄贈王十將軍承俊》一首出現失對。第一、二句除了第一個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為失對。
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表達的需要而不顧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詩《白帝》,第二句的第二字本來應該用平聲,卻用了仄聲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對,又跟第三句失粘。但這是有意要重複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犧牲格律了。
律詩還有一個規律:在一聯之中,平聲字和仄聲字的總數相等。如果在“一三五”這些可靈活處理的地方,該用平聲字而用了仄聲字(或該用仄聲字而用了平聲字),那麼往往就要在該句或對句適當的地方把仄聲字改用平聲字(或把平聲字改用仄聲字),以保持一聯之中平仄數量的平衡。也就是說,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來就叫拗救。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這一句的第三個字是可以不論的,用平聲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聲,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除了韻腳,整句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叫“孤平”,是近體詩的大忌,在唐詩中極少見到。前引杜詩“臂懸兩角弓”即是犯了孤平,像這樣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聲不可,可以同時把第三個字改成平聲:仄平平仄平。這樣就避免了孤平。這種作法,就是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七言詩與此相似,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聲,如果用了仄聲,必須把第五字改成平聲,才能避免孤平。
所謂“孤平”,是專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韻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
在這種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聲字,如果用了平聲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在句尾連續出現了三個平聲,叫做“三平調”,這是古體詩專用的形式,做近體詩時必須儘量避免,而且無法補救。
同樣,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聲,否則也成了三平調。
因此口訣“一三五不論”並不完全正確,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須論。只要能夠避免孤平和三平調,“一三五不論”就是完全正確的。
防孤平的另一種情況是在對句補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這種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聲,往往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平聲來補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變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懷李白》第三句“鴻雁幾時到”第三字該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聲。七言的與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五字改用平聲來補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變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律詩有時也存在拗而未救的現象,這種現象破壞了一聯之中平仄數量的平衡,但是如果發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現孤平或三平調,就是可以容忍的,確切地說不能算拗。另外還有一種拗,出現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但是有一種拗句,在唐詩中用得相當多。如《天末懷李白》,第一句本該是“平平平仄仄”,卻寫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聲,違反了逢雙必反的規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寫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詠懷古蹟五首》,幾乎每一首都用到這種特殊句型。其一的第七句是這種句型;其二的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讀為平,就成了這種句型;其三的第七句還是這種句型;其四的第一句也是這種句型;其五的第五句又是這種句型。由於這種句型用得實在太多(經常用在第七句),幾乎和常規句型一樣常見,甚至不被算成拗句,而被當成一種特殊的律句。詩人們之所以喜歡用這種特殊句型,可能是因為常規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個平聲,雖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調,讀起來還是有點彆扭,所以乾脆變一變。但得注意,在用這種句型時,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不能不論。
要求對仗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每首律詩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