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方說歷史1990
-
2 # 談史論新
政治上擁有至高權力的慈禧太后,為何生活中喜歡各種零食?哪種零食是她的最愛?西逃路上,什麼又是她最愛的美食?
慈禧垂簾聽政以後,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可她沒有用這些權力去治理國家,反而一味追求個人享受,毫不顧及天下百姓的疾苦。就拿零食來說吧,她每次喝茶前,都要上十幾盤零食,您說她一個人哪能吃得了呀?今天,我們就透過一組盛裝零食的圓盒,為您講講慈禧的零食。
紫禁城內的儲秀宮,是慈禧常年居住的寢宮,在她日常休息的條山炕上,總是擺著一個小炕桌,炕桌上的小捧盒裡,盛裝著各種宮廷特製的蜜餞。
今天,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紅漆描金桃式攢盒、畫琺琅纏枝蓮八寶攢(cuán)盒、淡黃地粉彩花卉紋攢盒,以及充滿喜慶色彩的龍鳳紋圓盒, 就是當年慈禧用來盛裝零食的器具。
每次開啟這些零食盒子,慈禧不揀酸的,也不挑特別甜的,只吃那些酸甜適中的桃脯和蘋果脯。
我們今天說的北京果脯,實際上跟清代宮廷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清代入關之前呢,在東北這一帶,以採摘、漁獵為生,夏天吃不完的水果就用蜂蜜把它泡起來,保持原味,又不愛壞,這個習慣一直帶到了關內,就是歷代在秋天要用鮮果做一批果脯,泡在蜂蜜裡做,每年都要在年底年三十這天,擺出來很多做為貢品。不但是北方有,南方也要進一些,南蜜棗,南柑橘。后妃們喜歡吃,慈禧也不例外。由於吃的這個蜜餞比較多,攝取的蜂蜜和水果比較多,對她的養目保肝都有好處。
慈禧因為腸胃不好,晚年時很少吃水果,用水果製成的蜜餞,就成為慈禧經常食用的零食。在清代宮廷,零食小吃的歷史由來已久,不僅慈禧愛吃零食,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歷朝皇帝,也都會適時享用美味的零食小吃,這一飲食習慣,源於一種特殊的用餐制度。
清代宮廷的飲食習慣是一天兩餐,兩正餐,早晨九點吃早膳,下午一點多鐘開始吃晚膳,但是在兩正餐以後,要有兩次酒膳,這是在乾隆那時候的規矩,因為他要喝酒,檔案記載得比較豐富,到慈禧這時候呢,沒見慈禧喝酒,但兩次小吃那是肯定的,她在這個時候要吃一點零食,喝一點粥啊,湯啊,吃點點心。
特殊的用餐制度,催生了清宮零食的發展。據清代宮女回憶,清宮的零碎小吃非常有名,秋冬的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簡直是精美極了。
暑熱天氣裡,慈禧午覺醒來,宮女們照例會給她呈上甜碗子。甜碗子是一種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蓮子、杏仁豆腐等等。甜瓜果藕,並不是簡單地把甜瓜切了配果藕,而是把新採上來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後,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
偶爾,慈禧也會用甜碗子賞賜宮女。夏天的一個清晨,李蓮英給慈禧送來了兩籠子鳥,慈禧從中選出了兩隻最滿意的,舒適地靠在倚枕上,聽著鳥叫。然而,慈禧的兩隻緬甸貓大白和二白,看到鳥後,再也不肯安心睡覺了。看貓的宮女娟子和翠兒,就跪下對慈禧說:“啟稟老祖宗,我們請李總管給看著貓。”
李總管就是李蓮英。慈禧一聽這話就樂了,知道這是兩個丫頭在給李蓮英出難題呢。於是微笑著說:“娟子,翠兒看好大白,二白,回頭我有賞。”
隨後,慈禧吩咐壽膳房送些甜碗子來。很快,四名太監把四副蓋碗捧到慈禧面前,那是四副精緻的瓷蓋碗,每副有託碟、碗、蓋和小銀勺。慈禧指哪個,太監就開啟哪一個,略微嘗一嘗,就賞給宮女了。
甜碗子再好吃,慈禧也不多吃,因為她腸胃不好,不能貪涼。但有一樣東西,她就管不住自己了,那就是糖食。慈禧曾經說,我喜歡糖食,甚至超過對肉的喜愛。她每餐飯前,必吃糖食,每次喝茶,也一定要吃糖食。關於她吃糖食的故事,聽起來都非常令人吃驚。
糖食,是糖制食品的總稱。慈禧每次吃的糖食都非常豐富,有蜂蜜花生、核桃粘[zhān]、花生粘[zhān]、蘋果軟糖、菠蘿軟糖、水晶軟糖、芝麻南糖、冰糖核桃等等,據曾經侍奉她的女官德齡回憶,有一次她為了搬運慈禧喝茶前吃的糖食,一連搬了九次,每次拿兩盤。吃剩下的糖食,她就賞給宮眷們吃。
對於吃剩下的糖食,慈禧也非常珍重。有一次,宮眷們因為忙碌,忘了吃慈禧賞賜的糖食,放在走廊裡的糖食,被幾名太監給偷吃了。慈禧恰好看到了這一幕,生氣地命人把糖食重新拿回來,查問都有誰偷吃了糖食,並剋扣了偷吃糖食的太監們三個月的工資。
在慈禧喜歡的糖食中,蘇州的粽子糖聞名於世。
慈禧晚年脾胃不和,就向全國招聘醫生,據傳說,蘇州有個叫曹滄州的醫生,他被選中了到宮裡為老佛爺治病,當時曹醫生就想,去見老佛爺,要帶一點蘇州的土特產,所以他就帶了兩種,一種是蘇州的絲織品,再有他就帶了蘇州很有名的一家糖果店,叫採芝齋產的一種粽子糖,就是糖熬好以後,把松子仁剝了皮以後裹在裡面。結果慈禧看到這個糖以後,很高興,就問這叫什麼糖果,曹醫生就說是粽子糖,結果他一緊張把粽子說成了“眾子糖”,因為清代晚期,同治和光緒都沒有後代,宮裡頭冷清人少,結果一聽,眾,人多,就很高興,讓人拿過來嘗一嘗,結果香香的,甜甜的,就提筆讚道“半片藥店”,心裡一高興,很長時間不吃飯,就有胃口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適當吃些糖食,可以保護肝臟;過量食用,則可能危害健康。慈禧很注重飲食養生,但只有吃糖食這件事,她由著性子任意享用。
慈禧最喜歡的是奶製品,她經常住頤和園,頤和園裡就有一個專門做奶製品的膳房,據說能做一百多道奶點心,奶酷,奶幹,奶餑餑,都是她常吃的,另外還有些傳說是慈禧吃的仿膳小吃,像豌豆黃,驢打滾,小窩頭,肉沫燒餅,說這是宮裡傳出來的,其實也是引進的民間小吃,她嘗以後好吃,讓廚師做的,做出來以後只不過比民間做得細緻一點,個頭小一點。
慈禧錦衣玉食,每天的零食換著花樣吃。做糖食和點心的廚師更是想盡辦法討她的歡心,研究製作各種美味的零食小吃。其中,慈禧喜愛的肉沫燒餅的由來,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肉沫燒餅,實際上叫圓夢燒餅,慈禧晚年腸胃不好,所以吃東西沒味道,所以廚師也很著急,因為每頓飯,慈禧吃了哪個飯,廚師就很高興,要是哪個菜原封不動端下來呢,這個廚師就得考慮了,為什麼會這樣?所以想盡辦法讓慈禧多吃。有一個做麵點廚師就做了一種燒餅,做得特別小,捲上麻醬,結果做燒餅的時候不小心把油碗打翻了,油濺到烙燒餅的鍋裡去了,他沒洗鍋就把燒餅烙出來了,做了以後慈禧吃著特別可口,很好吃,她就覺得改變了以前的做法,慈禧就問,這是誰做的,當時這個廚師特別緊張,還以為腦袋要搬家了,沒想到慈禧賞他四兩銀子,燒餅非常好吃,心裡一下子踏實起來,當慈禧問他你為什麼要做這種燒餅呢?他說這是圓夢燒餅,你吃了以後好夢成真。這樣就把這個燒餅流傳下來了。
享受慣了榮華富貴的慈禧,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帶著光緒皇帝倉皇西逃,一路上風餐露宿,別說零食,吃飯都成了問題。這個時候的慈禧太后,真是狼狽極了,一路上只能以豇豆和煮玉米充飢。走到河北省懷來縣時,終於可以吃到豆粥和鹹菜了,卻因為沒有筷子,只好用秫秸[shú jiē]杆來吃飯。
喝完豆粥,慈禧可能沒有吃飽,於是有些難為情地跟懷來縣令說:“能找幾個雞蛋來,才好!”縣官非常為難,當時兵慌馬亂,各家各戶人都跑了,上哪兒去弄雞蛋呢?沒辦法,縣令只好挨家挨戶去翻,終於在一家抽屜裡找到了五個雞蛋,煮好後獻給了慈禧。慈禧對這種平時在宮裡不屑一顧的食物,竟然一口氣吃了三個雞蛋。
您看這慈禧老佛爺,平日做威做福,只管享受美食,關鍵時刻,卻把家國丟在身後,只落得以豆粥、鹹菜充飢。
-
3 # 不點愛生活
酥炸玉蘭花就是慈禧太后最愛的一道宮廷小吃,其做法也不難。把玉蘭花花瓣清洗乾淨,在花瓣上裹一層薄薄的蛋液衣,炸至鬆脆可口,便可食用,喜歡甜口的就放糖,喜歡鹹的可以放鹽和胡椒粉,鹹甜隨已哦,味道都不錯的。
-
4 # 紅小豆館主
慈禧太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是出了名的,為了能吃得更順口些,便在宮裡給自己單獨成立一個小廚房,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西膳房。我們現在吃到的很多宮廷美食,都是從西膳房流傳至民間的。西膳房的機構設定基本仿照宮廷御膳房,有葷局、素局、飯局、掛爐局和點心局。其中的點心局和餑餑局正是負責出品老佛爺日常愛吃的小零食,比如薩其馬、鍾果條、芸豆卷、驢打滾等,都在此列。
都說女人吃甜點會有另一個胃,從慈禧太后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此言不虛。在她統治的48年中,眾多的御廚裡有一位御廚謝二,應該是其最寵愛的麵點師傅了,據說他有兩樣拿手的美食,頗得老佛爺的心意。一個叫油性炸糕,從記載來看,和我們現在常見的炸糕非常相似,也都是油和麵,包餡兒後炸酥。跟今天的桂花豆沙餡不同,西膳房的炸糕餡兒是白糖、芝麻、山楂和少許奶油。齊如山說滿人喜食奶油,咱們從老佛爺的炸糕裡也可見一斑。說完了炸糕,再說說另外一個,就是燒麥。從記載上來看,謝二的燒麥皮薄餡鮮,用的是豬肉口蘑,從食材上來看,豬肉加口蘑既鮮美又不膩口,肯定是零食裡的翹楚了。
除了上述的油性炸糕之外,還有鬆軟香甜的小窩頭、鮮美多汁的炸三角、粘糯細膩的愛窩窩、入口即化的豌豆黃、冰涼柔滑的糖蒸酥酪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很多小零食我們今天依然能夠吃到,儘管和當年老佛爺所吃的還是小有差距,卻仍然很值得嘗一嘗。
-
5 # 時拾史事
1884年,慈禧發動政變,大權在握,一直到去年的1908年,慈禧都可以稱得上是大清權勢第一人,慈禧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一方面她支援洋務運動,一方面喪權辱國,說句直男的話,慈禧真的是把女人的矛盾性表現的淋漓盡致。
對於慈禧有很多爭議,但是其窮奢極欲卻是眾人公認的。最為誇裝的莫過於吃西瓜,夏天慈禧每天居然要吃兩百多個西瓜,當然不是她吃完的,而是每個西瓜慈禧只吃一口,對,和很多影視劇表現的一樣,慈禧確實是有每道菜每個東西只吃一口的習慣。慈禧用膳的規制和皇帝類似,數量上,每日兩頓正餐,照規定需上100碗不同的菜餚。另有兩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平常總在40至50碗左右。整個清朝歷史上,也就乾隆和慈禧是每頓飯要上百道菜的。
慈禧的日常零食種類很多,但因為太后腸胃不好,而且清廷的飲食習慣是正餐為早膳(早6時至7時)和晚膳(午12時至下午2時),晚上6時另有一次晚點。所以慈禧其實零食吃的並不多,曾在慈禧身邊任職人女官德齡,在她所著的《御香縹緲錄》一書中,對慈禧有下列評語:"……每天有兩餐是規定的"正餐",在這兩次正餐上,便得按照規定,把那一百碗菜齊齊整整地端上來了。除掉這兩次正餐之外,還有兩次小吃,即稱小吃,當然不會再像正餐一般的富麗了。可是皇太后總是不過分隨便的。所以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常總是在四五十碗左右。" 當然,慈禧吃不了這麼多,"……至多不過三四品,餘下的那些,或即棄去,或女官、宮女和那些上級的太監們依次享用。"
種類:果脯蜜餞;甜品如甜瓜果藕、百合蓮子、杏仁豆腐等等;糖食,有蜂蜜花生、核桃粘[zhān]、花生粘[zhān]、蘋果軟糖、菠蘿軟糖、水晶軟糖、芝麻南糖、冰糖核桃等等,其餘的但凡聽說民間有什麼好吃的,也自會叫御膳房來做出更精細的。
要說最喜歡的應該是奶製品,慈禧曾經專門闢出一個膳房來給她做奶製品。
另外,慈禧飲食上居然還喜歡吃臭豆腐,最愛的主菜是鴨子,尤其是鴨皮。
國寶檔案有一期專門寫過慈禧的零食,網上可以搜到,不嫌麻煩也可以去看看。我總覺得,有錢有勢到了慈禧,也沒什麼真正喜歡不喜歡了。
-
6 # 麋鹿說
慈禧最喜歡的是奶製品,她經常住頤和園,頤和園裡就有一個專門做奶製品的膳房,據說能做一百多道奶點心,奶酷,奶幹,奶餑餑,都是她常吃的,另外還有些民間小吃,像豌豆黃的改良版,豌豆黃、芸豆卷,驢打滾,小窩頭,肉沫燒餅,比民間做得細緻一點,個頭小一點。
慈禧非常注重養生,經常吃珍珠粉,還每天含化人參。她胃不好,很少吃水果,皇宮御膳房就將各季節所產的水果,分類泡在蜂蜜裡,製成蜜餞,好讓慈禧隨時食用。慈禧還愛吃用栗子粉和玉米粉做的小窩頭。
御醫李德昌特意為慈禧開出了“八珍糕”的食療方案——就是用人參、茯苓、蓮子、薏仁,山藥等八種補益性藥物製成糕點,做工精細,香甜可口。慈禧吃過後非常喜歡,還將八珍糕作為常備藥物常年食用,直到晚年,從不間斷。
-
7 # 東阿阿膠
慈禧太后晚年的另一嗜好—喜食胡桃阿膠。《清宮敘聞》倒是切實記載說:“西太后愛食胡桃阿膠膏,故老年面板滑膩。”
想嚐嚐胡桃阿膠膏,這裡也有製作方法:最常見的構成是,紅棗(去核)500克,胡桃肉、黑芝麻(炒熟)、桂圓肉各150克,阿膠、冰糖各250克,黃酒500克。
製作過程比較簡單,分兩步:先將紅棗、胡桃肉、黑芝麻、桂圓肉研成細末;阿膠浸於黃酒中10天,然後與酒千毫置於陶瓷容器中隔水而蒸,使阿膠完全融化,再加入紅棗、胡桃肉、黑芝麻、桂圓肉細末,攪拌均勻,加入冰糖融化即可。
此膏為護膚美容珍品,具有補腎養血、潤膚美容功效。如此簡約易行,愛美女士不妨信手為之。長期服用,或許也來個“鉛華洗盡依豐盈,魚落荷葉珠難停”,青春風采長在。
-
8 # 武漢壹周
據史料記載,慈禧日常最愛吃的宮廷零食就是: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
當年慈禧也都老大不小了,一個是牙口不好,二來一年四季對水果都有需求。當年可沒冰箱來零度保鮮,所以御廚們就想出個法子:將四季產的水果,分門別類地泡在蜂蜜裡儲存,這樣密封狀態下,水果果真可以儲存半年之久了。
後來隨著皇宮的技術部門刻苦專研儲存難題,透過煮制等工藝,終於產生了最初的果脯!
再後來,果脯的製作方法從皇宮流傳到民間,天資聰穎的勞動人民製成了桃、杏、梨、蘋果的果脯以及金絲蜜棗。在這個時期,果脯和蜜餞這兩種零食也有了詳細的區分:用鮮果去皮去核切塊切片後,經糖泡烘乾製成的果脯,以及是用濃糖漿、蜂蜜等浸漬後製成的蜜餞。
據《宮女談往錄》裡的記載,蜜餞果脯被譽為清末的“紫禁城第一零食”。
聊完了慈禧的最愛,現在再說果脯蜜餞的今生,雖然北京果脯在今天更多時候成為一種北京當地土特產的存在!但不可否認,你在每年的某個時候依然會想感受一番它滿口的甜蜜。
據說,北京果脯現在還成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製作工序也提高到接近30道,洗果、挖核、去皮、擰形......說實話,這麼多麻煩的工藝要換成我來做,我只想說一聲——
最後,果脯蜜餞代表生活過得甜甜蜜蜜!祝大家萬事如家!
-
9 # 陪你看更大的世界
知乎一位大拿-龍泉,曾整理出皇城根下稻花香的特色糕點,而我們從現存的北京宮廷糕點裡,可以看出,原來清皇室,他們點心的樣子,
1、/ 山楂鍋盔 /
稻香村的混糖糕點裡挑一個最喜歡的,我想一定是 山楂鍋盔!
濃濃的麥香味和酸甜適口山楂餡融合得非常好,偶爾還能嚼到極富口感的南瓜子仁兒。不必擔心過甜或是餅體過油。鍋盔這種食物起源於關中地區,因為像頭盔而得此名。乾硬耐嚼,是價效比非常高的乾糧。稻香村這款糕點在形狀上和正經鍋盔有幾分相似,口味上肯定是要“小資”很多了。
2、/ 蓮蓉酥 /
餡料太甜了,但是皮非常好吃。
這款蓮蓉酥內餡的質感和傳統的廣式蓮蓉月餅非常相似:細膩、有濃郁的蓮蓉香味,但就是太甜了。相比而言外皮倒是好吃,酥鬆又有很濃的麥香味。整體來說不出彩,但是買了也不是特別虧。
3、/ 豆沙酥 /
一口咬下去齁甜,早餐配牛奶或是無糖豆漿是不錯的選擇,整體味道無功無過。餅體較硬,烤制時頂層刷蛋液,但餅皮蛋香味、奶香味不重。皮的整體甜度不高,比較適口,不像一般混糖糕點的溼潤口感,稻香村的混糖糕點普遍表皮油脂少,屬於酥硬口感。豆沙餡非常甜,也非常細膩,能吃出豆香味,但並不濃郁。
4、/ 鳳梨酥 /
雖然叫鳳梨酥,但好像和鳳梨並沒有什麼關係。鳳梨餡呈淡黃色,纖維較多,但看得出主要是冬瓜起的作用,入口一股香精味,回味還有些發苦,可見果肉含量很少。鳳梨酥里加冬瓜是比較常見的做法,臺灣傳統的鳳梨酥中也要新增適量的冬瓜降低甜度和纖維感,也降低成本。至於不加冬瓜的“土鳳梨酥”,則是近些年才活躍於市場的高階產物。話說回來,雖然鳳梨餡兒里加冬瓜很正常,但是稻香村這塊實在太抖機靈了,反正我不買賬。
5、/ 黃油棗泥餅 /
整體甜度比較適中,做早餐非常合適,棗泥愛好者應該會喜歡。餅皮沒有刷蛋液,隔著皮也能聞到淡淡的棗泥香氣。內餡棗泥有沙感,雖然甜度較高,但甜中帶有淡淡的酸味和苦味,很是解膩。棗泥中添加了核桃碎粒,堅果香氣比較足,味覺層次豐富。插句題外話,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棗泥餅,常被調侃為“老年人口味”,這麼多年它還是一樣好吃呀,一本滿足。
6、/ 麻香酥 /
隔著餅皮就能聞到濃濃的黑芝麻香氣,口味也是一樣的好。芝麻內餡稍微有點幹,沒有油潤感,但是調味非常好。不會過甜,能吃出淡淡的奶香味。隨著咀嚼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黑芝麻特有的香氣直衝鼻腔。喜歡!
7、/ 棗泥酥 /
這款是稻香村的棗泥製品,但這款的味道明顯不如棗泥方酥。棗泥這東西,味道特別濃郁,不適合做特別大的餡兒,顯得甜膩。外皮也不是酥鬆得入口即化,不甚喜歡。
8、/ 慄蓉酥 /
貝殼形狀有點可愛,但可以說是非常難吃了。
餅皮是鹹的,很硬——大概是放了好幾個月的月餅的硬。內餡很甜膩,甚至有點粘牙,能嚐到一點點的栗子香味,但是在如此詭異的口感之下,誰還有心情在意那一點點栗子香味?
9、/ 杏蓉餅 /沒切開之前就能聞到濃濃的杏仁味,入口更加濃郁,不喜歡杏仁味道的人可能會嗷嗚一聲跑掉。口味不討年輕人喜歡,老人可能接受度高些。皮呈金黃色,口感酥鬆。餡兒的味道比較奇怪,像是蓮蓉加上了杏仁香精,有人說是固體露露,簡直太恰當了。
10、/ 綠茶酥 /
整體還不錯,聞起來比吃起來味道好。餅體是淡綠色的,一樣的酥鬆,底部能聞到綠茶的清香味,可能是比較高階的綠茶香精吧。嚐到現在有點餓了,加上綠茶的味道還挺吸引人,不由得咬了一大口,然後被齁得一蹦。剛入口不甜,隨著綠茶的香氣擴散會越來越甜。實在想吃的話,別配飲料了,就配白開水吧。
11、/ 金豬餅 /
看起來蠢蠢的,有一種“切爆豬頭”的快感,吃起來甜度適中,屬於不驚豔但也不會出錯的點心,小孩子應該會喜歡。亮點在於餅皮裡添加了蛋黃粉,吃起來能感受到明顯的鹹香,和南瓜餡的甜味中和得比較好。南瓜餡中規中矩,能吃到南瓜的香味。如果稻香村能出一種蛋黃餅,沒有餡只有皮那種,我可能會給它送錢。
12、/ 南瓜餅 /
南瓜餅和山楂鍋盔在我心裡是典型的稻香村點心,所以每次路過都會各買上一塊,我對它的喜愛可想而知。叫南瓜餅,其實南瓜的味道並不很重,但勝在不甜,非常適合嘴饞的時候吃上一點。客觀地來說,味道不算優秀。
13、/ 狀元餅 /
棗泥組又添一員大將!豆沙組和椰蓉組要加油了!毫無疑問,這是棗泥組實力最弱的選手。餅皮很硬很乾,內餡不但沒有堅果點綴,而且還有些粘牙。如果為了考試討個好彩頭可以買來嚐嚐,平常饞棗泥這口兒,還是買棗泥方酥吧。
14、/ 椰子酥 /
甜度比較低,相對於其他種類來講,不嗜甜的人應該也可以接受。餅皮顏色很淡,屬於稻香村糕點中的小清新品種。外皮不出彩,勝在椰子的清香味很足,香精味道也不太重,能吃到椰絲咯吱咯吱的口感。據說稻香村的椰子味點心都還不錯,麥豐椰絲球的好評也很多。
15、/ 烏梅酥 /
吃過鳳梨酥之後,對稻香村的果餡兒點心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
烏梅酥也是毫無例外的難吃,內餡齁甜,能吃出明顯的冬瓜感,烏梅本身的味道就不算討喜,這麼一來更是難以下嚥。1分,當之無愧。順便問一句,有人覺得烏梅酥好吃嘛?來來咱們交流一下,說不定性格互補呢。要我說,稻香村不如出個冬瓜系列好了,鳳梨酥就叫“白金冬瓜酥”,烏梅酥就叫“黑金冬瓜酥”,蘋果酥就叫“黃金冬瓜酥”。
16、/ 稻香通寶餅 /
豆沙餡,整體口感偏甜,外皮和內餡的融合度也不高,不推薦。
外皮呈金黃色,比金豬餅更硬,奶香味比較重。內餡的紅豆能看到亮晶晶的豆皮。在豆餡的選擇上,有人偏好除去豆皮的細膩款,有人鍾愛能吃到豆皮的顆粒感,我是喜歡有豆皮的,感覺更像家裡樸實的手作。這款點心的豆沙餡能隱約聞到蜂蜜味,雖然有點小驚喜,但卻更加甜膩。如果取其“通寶”的寓意,過年的時候倒是值得一買,真為了好吃的話還是算了。
17、/ 香芋餅 /
實在是沒什麼味道的一個餅。不算太甜,餅皮也只是一般的酥鬆,可以肯定沒有加香芋糖精,因為連假香芋味都沒有……嚐了很久甚至以為自己失去味覺了,最後不得不肯定,確實是沒什麼味道。餅皮有些厚,口感特別幹。
18、/ 棗泥塊 /
19、/ 麥豐椰絲球 /
非常期待的一款,味道也沒讓我失望。
金黃色的一個小圓球,溼潤緊實。咬開沒有內餡,但椰子味非常濃郁,每一口都是咯吱咯吱的椰絲,味道不會過甜,不管是當做零食還是早餐都非常適合。整袋賣,小巧的個頭也不會讓胃口小的姑娘有吃不完的擔憂。
20、/ 雨水望春蜜餅 /
切開能聞到濃濃的蜂蜜味和淡淡的柚子味,大概是固體的蜂蜜柚子茶。餅皮比較硬,入口柚子的清香非常明顯,也能咬到柚子果肉和醃漬的柚子皮,味道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這也太!甜!了!吧!簡直是突破天際的甜,不是特別嗜甜的人肯定很難接受。
21、/ 山楂酥餅 /
如果你吃過老北京的自來紅月餅,併為之傾倒的話,這款你一定會很愛。
餡料用酸甜的山楂餡代替了傳統的白糖,口感更妙。自來紅和自來白都是傳統京式月餅,自來紅是燙麵製成的,自來白則是冷水面團,所以呈現不同顏色,內餡以五仁居多。
和先前嘗過的混糖糕點不一樣,山楂酥餅的餅皮略有分層,但又不像酥皮那麼纖薄,而是一種紮實的口感。山楂微酸開胃,驚喜的是餡料中添加了瓜子、核桃仁等堅果,大寫的喜歡!
22、/ 龍福餅 /
非常美的紫薯餡料,整體甜度不高,整體入口特別幹。外皮很乾很硬,能看出是餅皮原料不同導致的,而不是儲存不當。內餡也很硬,嚼起來有些黏牙。紫薯本身就是富含澱粉的食物,如果餡料不是溼軟的質地,真的很難說是好吃,不及格。
23、/ 豌豆酥 /
餅皮微鹹,內餡甜度有些高,能吃到豌豆的沙感,味道和紅豆沙有些相似,反倒是和老北京點心豌豆黃的滋味大相徑庭。
24、/ 芒果酥 /
如果不是為了測評我可能永遠不會買的一款,但其實比起各種口味的冬瓜內餡,這款已經好很多了。非常奇怪,雖然蘋果酥、烏梅酥、鳳梨酥都是富含纖維的內餡,這款芒果酥確是某種豆類作為基底的口感,再摻上一點芒果香精。雖說不好吃,但也沒有難吃得那麼滲人。
25、/ 小豆包 /
和先前嘗過的豆沙點心不太一樣,我總能在小豆包裡聞出一點棗泥味,但吃的時候又消失了。
26、/ 黑糖紅棗餅 /
有些過甜,但不算難吃。
27、/ 蘋果酥 /
能吃到明顯的果肉纖維,餡料也不過分甜膩,總體是高於期望值的。受過了鳳梨酥的摧殘,一度並不想吃這個,下了狠心咬一口,比鳳梨酥好點有限。餡料酸酸的,能吃到蘋果香精的味道,不過味道還算真實。但是答應我,有錢咱還是別吃它了。
28、/ 棗泥方酥 /
本棗泥愛好者覺得,這款比黃油棗泥餅更好吃。餡料中還是帶有細碎的堅果,口感非常豐富。最出彩的地方在於餅皮,白白嫩嫩,表面也沒有油脂,非常乾爽。口感酥鬆,會掉細碎的渣渣,像在吃不膩人的曲奇。好吃!
29、/ 法式鬆餅 /終於找到個沒有餡的。
能吃到非常少量的椰蓉,鹹味比較重,酥鬆感也不十分明顯,甜味比較重,算不得好吃。
回覆列表
現在的北京果脯和宮廷有很大關係。清朝入關之前以採摘漁獵為生,夏天吃不完的水果用蜂蜜泡起來製成蜜餞,這個習慣一直帶到關內。慈禧喜歡吃酸甜適中的桃脯和蘋果脯,由於在這些蜜餞零食中攝取水果和蜂蜜比較多,對慈禧的養目保肝都有很好的作用。
慈禧因為腸胃不好,晚年時很少吃水果。用蜂蜜製成的蜜餞就成為慈禧經常食用的零食。清代宮廷的飲食習慣是一天兩餐,兩正餐:早上九點是早膳,下午一點多是晚膳。其他時間都是零食、糖粥、點心以供使用。
夏天午睡起床後,宮女們會給慈禧盛上“甜碗子”。這是一種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蓮子、杏仁豆腐等等。甜瓜果藕並不是簡單的把甜瓜切了配果藕,而是把新採上來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嗎,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了後塞進藕片冰鎮了吃。偶爾,慈禧也會用甜碗子賞賜宮女。慈禧由於腸胃不好,不能貪涼。甜碗子再好吃也不過是嘗一嘗就賞給宮女了。但是慈禧對糖食的愛好超過了對肉的喜愛。
慈禧每次吃的糖食都非常豐富,有蜂蜜花生、桃仁粘、花生粘、蘋果軟糖、菠蘿軟糖、水晶軟糖、芝麻南糖、冰糖核桃等等。宮廷女官德齡回憶,她有一次幫助搬運慈禧吃的糖食,來回跑了九趟,每次搬兩盤。吃剩下的糖食大多都賞給宮眷。有一次慈禧賞賜給宮眷的糖食被小太監偷吃,恰好被慈禧看見。小太監因而受到罰了三個月俸銀的懲罰。
慈禧常駐的頤和園有一個專門的奶製品膳房,據說能做一百多道奶點心。像乳酪、奶幹、奶餑餑或者其他奶製品。慈禧還常吃豌豆黃、芸豆卷、小窩頭、肉末燒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