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鷹鴿分析

    殲-20尺寸真的太大嗎?

    航母機庫搭載艦載機不僅僅考量機長還有翼展,通常機頭、機翼、尾翼都是都是摺疊的,中國殲-15就實現了相關摺疊。再看看翼展,殲-20的13.5米與F-35C的13.1米相差不多,也就是將殲-20的摺疊後寬度大致與F-35C相近,只不過機身略長一些。

    此外,普遍認為,殲-20由於較大的體型,因此其作戰半徑是同類級以及三代艦載機中最大的,對空作戰航程一般認為在驚人的5600多公里(個人對於這一資料持懷疑態度);保守計算艦載版本的作戰半徑也不會低於1200公里,這是個很了不起的資料指標了,也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FC-31腿的確有點短

    航展資料顯示,FC-31各版本的作戰半徑在1200-1250公里之間,空中也在28-25噸之間,載彈量為8噸,其中內建彈艙2噸,外掛6噸;基於上述資料結合美製F-35的公開資料來看,FC-31在1200-1250公里之間的作戰半徑有很大水分在裡面,也就是說這一資料應該是內建彈艙載重空優作戰或是加掛副油箱之後的資料,並非原始的作戰半徑資料。

    綜合來看,網路上盛行的500公里作戰半徑很可能是FC-31滿載狀態下的資料,但比較可信的是FC-31可能甚至達不到F-35的水準。

    海空軍對大長腿情有獨鍾

    但殲-15上艦以彌補中國前兩艘航母沒有彈射器的缺陷,最大限度的彌補了航母艦載機在無法滿載滿油起飛的情況下,艦載機的控制範圍,且在作戰半徑上相較美國F/A-18E/F以及法國陣風-M有顯著的優勢,僅此一點就遠比打字啊數量更多的艦載機來的實在一些。

    FC-31外貿之路漫漫,能否順利參軍還有較大變數,當前主要還是輿論炒作的意思更多一些。雖然FC-31上艦似乎更順應國際艦載機中型化發展潮流,但其短腿將成為能否上艦的致命缺陷,願望雖好還需同志努力。

    綜合考量,殲-20上艦的更具有優勢,FC-31則更是眾望所歸,兩者各有優劣,最終的選擇還是要看海軍未來的作戰環境需求。

  • 2 # 資訊所長

    我們知道,一般某個國家進行某項裝備的研發,都會進行競標設計,有競爭才會出好產品!殲20和殲31戰鬥機就是這樣一對競爭產品,最後的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殲20戰鬥機勝出,殲31戰鬥機落選了!

    不過前段時間突然有一則訊息,讓大家重新注意到殲31戰鬥機,那就是殲31的總設計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大家就可以看到關於殲31戰鬥機的好訊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設計公司沒有放棄對殲31戰鬥機的研製,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就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宣佈!

    對於殲20戰鬥機和殲31戰鬥機,誰登上航母的可能性大一些這個問題,您的看法是?

  • 3 # 英雄光

    我個人認為,兩者上艦的可能性都不大。不過如果J-31能夠解決身份問題,那麼J-31上艦的可能性要遠遠高於J-20,因為J-20在海軍,尤其是艦載機來說侷限性很大。

    我們都知道,在總體的氣動外形方面,J-20的鴨翼+三角翼,大長細比機身都是優化超音速波阻,我們完全可以說J20是為超音速而生,J-20天生就適合截擊任務。

    但是航母上的艦載機如果是J-20的話就未必合適了。我們知道航母一般有三種:以打擊為主的,以制空為主的,打擊任務和制空任務都能完美勝任的全能型的。

    我舉個例子,俄羅斯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使用蘇-33作為艦載機。蘇-33屬於蘇系戰鬥機的一種,本身是由空優機改制的,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自然對於空優任務更加拿手。當然這也與美國一向強大的海空力量有關,俄羅斯的航母偏向制空是完全符合其需要的。前蘇聯甚至在航母上加裝了大量的反艦武器用來counter美國的海空力量。

    可變後掠翼的巔峰機型F-14的出現就是為了艦隊防空,專門搞的截擊機

    這就是典型的航母自身對於任務用途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J-20這架飛機非常適合截擊任務,原因之前也說過了。但是打擊任務J-20不擅長,五代機使用的內建彈艙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和大小,那麼很多彈種是無法裝配的。別說反艦能力了,J-20的對地能力都不一定很強。

    這一點J-20和F-22極其的相似,兩者的對地能力都不強。不過F-22還能扔1000lb的JDAM,SDB和SDB2。J-20目前還沒有成熟可靠適用的對地武器,畢竟出生時間很晚,這也是正常的。

    而且任務用途覆蓋的問題,J-20上艦本身也就很有難度。鴨翼+三角翼的確在超音速階段更適用,但是在低速階段三角翼的誘導阻力更大,更何況J-20的鴨翼與主翼在一水平位置,這樣的鴨翼一般來說是用於超音速配平(不過,遠距耦合鴨翼的位置要比J-20鴨翼的位置更靠前。J-20可能是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設計),並不重於提升升力係數。如果要上艦,那麼J-20八成是要改裝的。

    那麼顯而易見的問題就出現了,J-20在低速情況下的升阻比可能並不是一個樂觀的數字。參考世界上其它航母的艦載機,都是在低速狀況下擁有優良機動能力的。

    所以J-20上艦自身的定位問題和本身設計都是很有難度的。

    至於J-31目前很大的問題就是立項問題,J-31現在也有很多問題,不過這些大多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在軍方的幫助之下)

    所以說比較二者的作為艦載機的可能性的話,我個人認為J-31的可能性更大。

  • 4 # 狼煙火燎

    2、氣動佈局上不合適!殲20拉長了機身,翼展比很小,這樣的的戰機起飛的滑跑距離和降落距離都是非常大,殲20的滑跑起飛距離超過300米,降落更是超過800米,即使彈射恐怕也會比較困難,降落攔阻索更怕拉不住,即使換裝WS-15其實也無濟於事!重型戰鬥機的通病就是起降距離過長,F-14作為艦載機不得不採用可變後掠翼設計,才可以在艦上起飛。

  • 5 # 海事先鋒

    個人認為,殲20上艦可能更大,殲31上艦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最終,中國很可能要為未來的第五代艦載戰鬥機重新研發一個型號,就像美國那樣,F22A作為空軍獨用的,而F35C則是海軍獨用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殲31已經被賦予了FC31的代號,根據中國的武器命名規律,FC開頭的戰鬥機都是外貿戰鬥機,比如FC1梟龍戰鬥機,FC20是殲10戰鬥機,現在殲31獲得了一個FC31的代號,意味著他要進入國際市場。FC31作為一款外貿戰鬥機,他的技術可以用於國內自用型號,但是他本身肯定不會用於國內自用型號,這樣可能導致我們的戰力被公開。

    既然FC31不可能,那麼殲20有沒有機會呢?中國海軍確實是需要一種重型艦載機,而且是劃時代的五代機,從這個角度來看,殲20是有機會的。有人說殲20可能尺寸太大了,但是根據近期空軍釋出的殲16和殲20在一起的畫面能夠看出,殲20不見得在尺寸上比殲16更大,他們的長度基本一致,翼展殲20還更小,如果摺疊機翼,肯定比殲15佔據的空間要小。

    但是殲20也有他的固有缺陷,那就是機體強度問題。殲20採用的是拉長機身的中遠距離耦合鴨翼+無尾三角翼+全動垂尾的氣動佈局,這個佈局雖然非常適合超音速機動和高速作戰,但是也確實導致機體的強度不是那麼足。艦載機一定要結構強度足夠,即便是殲15在蘇27這個常規佈局戰鬥機上進行艦載化改進,也在起落架、機體中部、發動機吊艙、機尾等部分進行了加強。

    現在我們基本清楚了海軍對五代艦載機的需要,也就是一種重型的、常規佈局、雙發戰鬥機,這樣的戰鬥機不是殲20,也不是FC31,反倒是像一個放大的FC31,而FC31又是沈飛開發的,沈飛同樣研發了中國第一代艦載機殲15,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沈飛很可能會結合艦載機的特點,結合五代機的特點,開發出一種基於FC31的放大型號,換裝更強力的發動機,增加側彈倉,增加EODAS合成孔徑系統,增加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研發一種海軍專用的五代重型艦載機。

  • 6 # 浪尖的飛魚

    就目前發展下一代艦載機前景來看,殲-20和殲-31應該都不會上艦。

    其實殲20就本身尺寸來說,確實比較大,但是其機身尺寸其實和殲15大致相當,要作為艦載機,其首要任務就是改進機翼,改裝為摺疊翼來節省有限的甲板機庫空間。其次海上由於氣霧較大,海水有較高的腐蝕性,這對艦載機的機身材料和蒙皮塗料也有特殊的要求,對於殲-20來說,上述的僅僅是外形上的改進已經是很大了。

    另外就殲20目前的產能來說,尚且還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殲-20的定位主要是空優,類似於美國空軍F-22戰鬥機這樣,主要用來空戰奪取制空權,而海軍艦載機部隊除了擔負艦隊防空任務以外,更多時候是要執行一些反艦、對地目標的打擊任務,兩者之間的側重點必然會有一定的差別。

  • 7 # 戰鬥機解說家

    目前來看,J-20上艦不太可能上艦,FC-31上艦的可能性要比J-20略大一些

    關於殲-20,要上艦的話硬性條件至少包括2點:

    1,航母起降

    2,可維護性

    問題主要出在航母起降的“降”上面。

    艦載機著艦時的迎角一般在10-12度之間,低了和高了都不行,著艦迎角越小則著艦速度越大,而著艦迎角太大會擦屁股。

    殲-15的著艦迎角普遍就在10-11度之間。空速224km/h的時候迎角是10.5度,此時的下降率約在4m/s,算是一個比較標準的著艦狀態。

    而殲-20的降落迎角會比殲-15更大。原因也不復雜:鴨翼佈局的飛機,鴨翼對主翼造成下洗,當鴨翼距離主翼較遠的時候,這會同時降低小迎角飛行時的迎角和升力係數。

    所以殲-20這個降落迎角當艦載機用是很有問題的,恐怕很難滿足複雜氣候高海況環境下的起降需求。至於FC-31嘛,雖然說它在上艦方面比殲-20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本質上還是矮子裡找的高個子。

    FC-31在最近巴黎航展上亮相的心模型,說實話看的我頭疼。這個屁股的處理粗糙的不行,還長胖了,胖的能跟F-35比一比了。

    中國艦載五代機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於:發展太晚了。

    殲-20首飛過去8年之後的今天,艦載五代機都沒有什麼太明確的訊息。這說明什麼?考慮到2000-2010年間的國際局勢,國家戰略,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產五代機的立項時間在2010年後。

    如果確定是以FC-31作為平臺發展艦載五代機,那麼這個專案的立項時間至少也是2018年!因為光靠FC-31 1.0和2.0那兩架原型機不可能定型的!要知道殲-20的原型機都快一箇中隊(接近10架)了!

    (殲-20是發展最快的一款五代機,2006年立項,2011年首飛,2018年擁有初始作戰能力,這也花了12年)

    然後參考殲-20的發展速度,也就是說最快我們也得在2025年才能看到中國產艦載五代機,2030年這玩意才差不多服役。而這個時候,美軍已經全面完成了F-35C的換裝工作,他們的艦載六代機都快出來了。

    (根據F/A-XX的專案進度計劃,2030-2035年之間完成首飛)

  • 8 # 孔乙己亂彈

    從“J-31”驗證機的外型設計上同樣實現考慮了現代版作戰飛機的隱身技術運用、採用雙發以及雙輪前起落架設計、具備了上艦的條件,既然是技術驗證機、上艦也是沈飛肯定會考慮的(殲-15艦載機也是沈飛生產的)沈飛積累設計艦載機的經驗。

    那麼?按照現代作戰飛機發展趨勢“一機多型”、“多用途”未來新型號航母列裝後會不會也同時配備新型號艦載機?

    會不會是“殲-31”艦載型號飛機?

    一切皆有可能。拭目以待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部經典懸疑電影,燒腦些的,最好大家沒看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