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605826

    寶騰不可能救活,既沒有市場,也沒有技術,品牌在馬來西亞也屬於口碑最差的。寶騰屬於馬哈蒂爾的私產,天天需要政府救濟,只是政府救濟的錢都被轉移了,基本屬於糊弄政府,騙錢的玩意,買它就是給馬哈蒂爾送錢,正好馬來西亞政府甩鍋

  • 2 # 58讀書

    都不是吧,多半是寶騰的股東不願意讓吉利控股。吉利不可能願意花大價錢收購49%的股份,這不是倒插門麼,不是倒貼麼。

    但是如果寶騰不讓吉利控股,又想讓吉利出錢出技術,那就把路特斯賣給吉利。這樣吉利才不算是冤大頭,旗下有多一個跑車品牌,還是可以的。路特斯本來就半死不活,寶騰留著用處也不大,根本沒那個實力去研發超跑。吉利卻可以做活這個跑車品牌,至少中國市場會支援。

    所以最後的結局就是,寶騰要麼全賣給吉利讓吉利控股,要麼吉利花很低的價入股寶騰,並控股路特斯。

    不然,又想讓吉利出錢出力,又不讓控股,那這冤大頭吉利可不會幹吧!

  • 3 # 今天又二了8

    搞不懂吉利收購那個馬來的垃圾車企做什麼?什麼寶騰,華人聽都沒聽說過,吉利自己在國內還沒站穩腳跟,人家都是收購路虎捷豹高階品牌,你卻收購垃圾,和聯想收購摩托一樣,後面還要瘋狂貼金,你自己大老婆沃爾沃你都養的喘氣還收一個破鞋繼續敗家,我不懂你吉利哪來那麼多錢

  • 4 # 木子恰當年

    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準備禁購燒油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再說寶騰既不是名牌也沒什麼技術專到,而且馬來西亞人還不樂意出售,吉利應把錢投到研發新能源車上,否則會被淘態

  • 5 # 平常說車

    3月22日,吉利CEO安聰慧對外證實了這一說法。此事當真是讓人始料未及,因為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體爆出,吉利收購寶騰一事已是毫無懸念,雙方正在做收購後的一些接洽問題,就在大家以為好事將近之際,“劇情”卻出現了驚天逆轉。

    其實由於連年虧損,寶騰希望透過公開“招婿”的方式來吸引外資。吉利也在“迎娶”沃爾沃之後,傳出再續“二房”的打算。兩家共結連理可說是各取所需。但吉利為何卻在此時突然“不辭而別”呢?

    棄購寶騰,吉利或有“欲擒故縱”之嫌

    關於吉利退出收購的原因,外媒表示主要是因為寶騰的母公司多元重工業集團(DRB-Hicom)對於二者的潛在合作很不安心。

    這從吉利方面也能看得出來,3月初李書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我們不做了,他們老變。他們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沒想好。”

    但今年2月21日,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副部長突然表示:“政府不會放棄對國家財產的權利。我們正在檢視幫助寶騰更高效成長的機會,將與外國車企平分所有權。”如此寶騰母公司多元重工業集團也開始動搖了最初的決心。這也就是安聰慧說的寶騰方面頻繁修改商業計劃書的原因。如此,寶騰的反覆變化終於讓吉利“累覺不愛”。

    當然,這一方面的原因固然存在。但車哥們認為,吉利此舉似有“欲擒故縱,以退為進”之嫌,原因有三

    據知情人士透露,吉利高管和寶騰洽談收購股份已有數月時間。要知道此前通用和PSA合力收購歐寶一事雖有政府幹擾,但從媒體曝光到協議達成也就半月有餘。而吉利牽手寶騰一事自媒體報道以來,如今已有2月有餘,吉利已經耗費了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又怎會輕易放棄。

    不僅如此,日前多家媒體向吉利方面求證放棄寶騰的具體事宜,但並未得到吉利方面答覆。既是已經“和平分手”,為何不大方對外開誠佈公,而是避而不談此事。

    如此,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吉利的用意何在,如果寶騰就此“懸崖勒馬”,與吉利擰成一股繩,那麼兩家或能共結連理。但如若寶騰依然“反覆無常,猶豫不決”,那吉利或許就真的要“假戲真做”,與寶騰分道揚鑣了。

    氣走吉利,寶騰當真窮途末路了嗎?

    隨著吉利的退出,PSA順理成章成了寶騰最佳接盤手。但車哥們看來,PSA接盤寶騰之路也未必就是大道坦途。

    先來看看此前寶騰公開“招婿”的三個原則,一要戰略互補:雙方共同開拓東南亞和全球市場;二要運營互補:雙方產品、架構等優勢互補;三要文化互補:實現理念上的相互融合。

    此三者皆與PSA背道而馳。眾所周知,PSA立足於歐洲,是享譽全球的汽車製造商,其創立之初就一直崇尚的是法國浪漫奢華的文化理念,並且其產品定位基本都處於中高階水平,這從其高階品牌DS在華失利卻依然“不改初心”便能看得出來。如此都與寶騰相去甚遠,二者結合存在諸多“不相容性”。

    再有,隨著吉利的負氣而走,寶騰便陷入讓人了絕對被動。此時寶騰可說是板上魚肉,任人宰割。如PSA偏偏在此時“趁火打劫,坐地起價”,提出股權不平等或者發展不符合寶騰要求的條件,寶騰此時又該如何應對。

    當然,也有聲音表示,如果PSA無法接盤,那後續會有其他人取而代之,寶騰大可不必擔心,靜觀其變即可。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寶騰銷量每況愈下,處於連年虧損狀態。根據英國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最新報告,2016年馬來西亞乘用車市佔率最高的是Perodua,達到39.9%,排名第二的是17.6%市場佔有率的日本本田,寶騰以12.6%的市場佔有率屈居第三。並且根據寶騰所有方集團——馬來西亞重工業巨頭DRM-HICOM的2016年年報(2015年6月~2016年5月),該報告期內寶騰總共就賣出了10萬輛汽車。

    寶騰的困境也直接導致DRM-HICOM集團在上個財務年度虧掉了8.7億林吉特(約合1.95億美元),萬般無奈之下,寶騰只能尋求政府支援。馬來西亞政府也在2016年6月給與了寶騰12.5億林吉特的軟貸款支援,這筆錢被用來償還債權方、經銷商與供應商的欠款。但馬來政府也給寶騰開出了條件:“在一年內找到一個外國戰略合作伙伴來幫助寶騰做研發,從而成為全球具有競爭力的汽車製造商”。

    如今一年之期將近,寶騰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東家”,但寶騰的工廠依然在持續運作之中,也就是說對目前的寶騰來說,多一日等待便多一天虧損。

    這對它是極其不利的,隨著其債務的逐漸增加,屆時若真有買家想接盤,恐怕也會因為其巨大的資金缺口而望而卻步。如此說來,寶騰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再“優柔寡斷”。

    當然,這一切吉利無疑是洞若觀火的,這或許也從另一個方面解釋了為什麼吉利會有恃無恐,選擇作壁上觀的原因。

    車哥們雖不敢斷言氣走吉利之後,寶騰就一定窮途末路,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吉利無疑是寶騰最適合的“東家”,吉利離開之後,寶騰的前景更加不容樂觀。

    總之,吉利牽手寶騰可謂是“好事多磨,險象環生”,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敢妄下斷言,或許後續“劇情”再次逆轉,吉利與寶騰又“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未嘗可知。究竟結局如何?最遲今年6月便有分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暖分水器回水只有兩組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