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12教育家
-
2 # 孫洪鶴在當今社會任何有的心理都會有問題,這就像每個人都會生病和小感冒一樣,適當的放鬆和必要的治療,就會好了。
其實我心理也是病態的,心事亞健康,比如說我關門時一定是要反覆關2次,比如我的危機感,不安全感,比如我的失眠與多思,比如我總是在對待專案過程中聯想到“事實上很多事都不會發生”的悲觀情緒,這些都是心理問題。比如你的多疑,易怒,比如現在的網路動不動就噴,這些都是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人人都有,只不過重視不重視而已,未來的心理醫生越來越越普及,但心理的問題可以排解,並沒有發展成為“精神病”的地步儘量放鬆,自我調節,不要追求完美,也不要過於自責,淡然些……一切都會好起來……
-
3 # 小K說
不是。來個不嚴謹但是簡單易懂的類比吧:
心理問題之於精神病,相當於生病之於生大病。
一個是生理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
很多人都容易把精神病和心理疾病弄混,認為他們是一樣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精神病並不等同於心理疾病。下面來和大家談一談關於精神病與心理疾病的區別。
那麼精神病與心理疾病的區別是什麼呢?心理疾病在心理學上也叫做神經官能症,又叫神經症.患神經症的人,思維正常,意識清醒,有自知力(發病期間內心有很痛苦地體驗)和自制力例如失眠的人睡不著覺的時候,就會體驗到一種焦慮和痛苦。
而精神病患者最典型的一個特徵是發病期間喪失自知,沒有痛苦的體驗,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其他人都是變態的,他的內心是外人無法體味的個人世界。另外,常見的一些判斷標準是思維破裂(語言明顯不具有連貫性,外人根本無法理解其講話的大意)、意識模糊、無自制力(這也是他們發病期間殺人都不用負刑事責任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求助者的知、情、意是否是統一的.如果統一就是心理疾病而非精神疾病.如果患者沒有自知力,不能主動求醫,思維邏輯混亂,感知覺異常,經常出現錯覺,妄想等精神病症狀,可能患有精神類疾病.
所以精神病是和心理疾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但是它們二者是相互影響的,心理疾病長期下來會造成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的長期治療,社會不認同,又會造成心理疾病。這也是精神疾病容易復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