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樣有情天

    清朝總督是兼管兩到三個省,總督這個官職在清朝是正二品官員,但當總督的這個人一般都是從一品官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朝廷為了總督方便對地方官員的管理和節制,所以都會兼受兵部尚書銜和都擦院右都御史銜,受兵部尚書銜是為了總督,可以管理和節制自己轄區內的軍事力量,而受都擦院右都御史是為了多轄區內的所有官員實行監察。而清朝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都是從一品。所以說清朝當總督的官員都是從一品,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現在說說巡撫,巡撫基本只管一省,有點像現在的省委書記,對比現在省長的是布政使。巡撫就官員品級來說是從二品官員,但是當巡撫這個人會兼受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而這兩個官銜都是正二品,所以一般當巡撫的官員都是正二品。雖然總督管幾個省,而且是從一品,而巡撫是正二品,而且只管一省。名義上是上下級關係,但是總督一般也不敢為難巡撫,因為這兩個官員都有互相監督對方的能力,都可以在皇帝面前打對方小報告的權利。所以他們基本上都不會輕易得罪對方。當然也有一些沒有總督,比如山東,河南,山西,這些地方都是巡撫最大,沒有總督和巡撫的互相掣肘。就拿兩廣總督來說,管理的是廣東和廣西,但是兩廣總督的駐地基本都在廣東廣州,所以他基本不會干涉廣西巡撫的事情,而因為駐地的關係,他與廣東巡撫難免在一些職權上會有交集和摩擦,這是就看兩個人性格怎麼樣了。如果關係不和,不但兩人會痛苦,朝廷也會頭痛。但一般情況下總督和巡撫表面上都會搞得和和氣氣,反正兩個官職在清朝都是封疆大吏。這麼說吧,地方上總督是一號人物,巡撫二號人物。這兩個官職位高權重,屬於第一檔。可以節制和監督轄區內的一切官員。第三號人物應該算佈政治使,管理全省的民政相當於今天的省長,第四號應該是提督,管理全省的綠營士兵(漢族士兵)。雖然提督品級上是從一品官員,從品級來說跟兼受了兵部尚書的總督同一級別,品級甚至比兼受了兵部侍郎的巡撫還高一級。但是權利比總督和巡撫小的多。提督在總督7和巡撫面前都自稱下官,提督受到總督和巡撫的節制,接受總督和巡撫的領導。兩外還有一個官職叫駐防將軍,是統領各省的滿族士兵的軍事長官,跟提督一樣也是從一品。但因為統領的是滿族士兵,所以地位特殊。雖然權利沒有總督和巡撫大,但是如果有什麼大事和總督一起給皇帝上奏摺的時候,這個駐防將軍的名字往往在前面,總督的名字在後面,可見其特殊地位。這些駐防將軍基本都是朝廷的心腹,暗地裡監視各省其他軍事力量的動向。此外還有都統這個武官,權利很大。清朝有八旗,每一個旗,又分為滿旗,蒙古旗,漢旗。滿旗有滿旗的都統,蒙古旗有蒙古旗的都統,漢旗有漢旗的都統。這樣就有24個都統。每個都統擁有自己旗內的一切軍政大權。我知道有人會說不是有八旗旗主嗎?其實八旗旗主的權利,都被這些朝廷派的都統架空了,當然都統都很尊敬各旗的旗主。旗主的一些建議他們還是會聽的,雖然後來的旗主的實際權利不如各個都統,但是地位擺在那裡。

  • 2 # 小蟲讀史

    清朝在地方上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

    總督和巡撫,都是省級的最高軍政長官。而總督、巡撫這一官職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了,但是明朝的總督和巡撫大都是以監察官或軍事官員的身份特派的,雖然在實際上統領省政,但是在名義他們並不是地方的最高長官。

    到了清代就不一樣了,清朝明確規定總督和巡撫為省級軍政長官。而總督一般來說能夠管轄兩個省或三個省,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總督“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不僅如此,總督一般還兼任督察院右都御史和兵部尚書的職位。如李衛、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都做過直隸總督。

    巡撫管轄一個省,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巡撫“掌宣佈德意,撫安濟民,修明政邢,興革利弊,考核群吏,會總督以詔廢置”,而且巡撫一般兼任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和兵部侍郎。如左宗棠、曾國荃、林則徐、李衛等均做過巡撫。清朝設總督八人,而巡撫則為每省一人。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二者都是封疆大吏。

    關於二者誰的權力更大的問題,前期督權遠過於撫,如兩江總督按例兼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兩撫即不再聽命於總督。

  • 3 # 小草根學歷史

    這個看級別就可以了。總督如果不加兵部尚書銜的話,是正二品,加銜的話是從一品。而巡撫(不包括山東巡撫)不加兵部侍郎銜,是從二品,加了銜是從一品。

    除了四川總督,其他總督都管著至少兩個省。比如兩江總督就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閩浙總督管福建、浙江兩省,兩廣總督管廣西、廣西。巡撫呢?只能管一個省(山東巡撫只管山東,但和總督平級)。

    看上去,自然就是總督權力比巡撫大了。但是,有句老話: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如果該總督駐地,和某省巡撫的駐地在同一城市,那就熱鬧了。總督和巡撫同駐一城,在全國有四例,分別是:福州,駐有閩浙總督與福建巡撫。武昌,駐有湖廣總督與湖北巡撫。昆明,駐有云貴總督與雲南巡撫。廣州,駐有兩廣總督與廣東巡撫。

    可有趣的是除兩江總督駐在南京外,駐在江蘇南京的,還有安徽巡撫(1760年以前),而江蘇巡撫,駐在蘇州。所以,當兩江總督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不用把精力放在和巡撫無休止的勾心鬥角上。

    以兩廣總督為例。兩廣總督衙門在廣州,廣東巡撫衙門也在廣州。那麼,在廣州城,誰的話語權更大呢?總督說我級別高,當然要聽我的。巡撫則不然,廣州首先在廣東巡撫治下,其次才輪到兩廣總督管,當然要聽巡撫的。

    嘉慶九年,1804年,那彥成出任兩廣總督。那彥成的家世可不簡單,他的祖父是乾隆朝大學士阿桂。不久後,原廣西巡撫百齡調到廣東任巡撫。那彥成和百齡向來不對付,二人管理區域在廣州城重疊,爭權奪利,鬥得臉紅脖子粗。那彥成級別高於百齡,可在廣東地面上,他說的話,還真不一定有百齡管用。那彥成要想管好兩廣,必須扳倒百齡。

    百齡為人正直,但有時用刑過猛,出過人命。那彥成就以此事攻擊百齡,說他法外用刑,給朝廷抹黑。嘉慶帝是百齡的政治恩人,但百齡畢竟做錯了,不好護短,就罷掉百齡職務,到實錄館抄書去了。那彥成以為自己在廣州可以呼風喚雨了,可新來的廣東巡撫孫玉庭同樣不是省油的燈。孫玉庭清楚,不搞掉那彥成,自己就是百齡第二。孫玉庭開始蒐集那彥成的把柄。

    那彥成在兩廣政績卓著。但是,他卻和百齡相反,濫賞無度。在剿滅了廣東海域的海盜後,為了收服這些人,那彥成花錢或以許官的方式,招降五千多名海盜。這本來不算壞事,畢竟平定海盜事大。可是,孫玉庭卻抓住這件事,猛攻那彥成慷朝廷之慨,為自己撈好名聲。孫玉庭知道嘉慶心疼錢,火上燒油的說:這些冥頑不化的海盜不是真心悔過,而是貪圖朝廷的血汗錢。嘉慶帝覺得孫玉庭說的有道理,就把那彥成給罷免了,發配到新疆伊犁。雖然不久後,那彥成又升了官,但卻沒有再回兩廣。

    兩廣總督是誰呢?吳熊光、永保之後,竟是百齡。按理說,那彥成搞掉百齡,孫玉庭又搞掉那彥成,百齡應該感激孫玉庭才對,可百齡是總督,他必須搞掉巡撫,否則自己坐不穩。百齡攻擊孫玉庭對朝廷不說實話,結果,孫玉庭被罷了官。

    客觀講,不論是那彥成,百齡,還是孫玉庭,都是能員幹吏,對朝廷都很忠誠。但他們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們在總督位置上,必須搞掉巡撫;在巡撫位置上,必須搞掉總督。這樣的督撫惡鬥,在這四個省城經常上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現在的青訓球性訓練非常多,球員在比賽中會不會養成多運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