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影流年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值得研究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受到儒道佛的影響,所以在人生的風雨裡,總能如此曠達,總是如此豪放。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不仕無義”。這裡的“仕”指的是做官,君子讀書是為了做官,這才是君子的義。因此在古代,“學而優則仕”。

    1056年,父親蘇洵帶著21歲的蘇軾和19歲的蘇轍,從偏遠的西蜀到京城汴京上京趕考,蘇軾一考即中,還受到了主考官歐陽修的讚賞。後來蘇軾歷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等職。在杭州,蘇軾帶領人民修西湖,如今的蘇堤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勤政愛民的地方官而命名的。在密州,蘇軾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其中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是表達了蘇軾關心國家邊境安危,想為朝廷分憂的願望和志向。這正是儒家的治國安邦的思想在他身上的體現。

    1079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這一年,他43歲,正是人生盛年。蘇軾到了黃州,只掛了一個閒職,黃州團練副史,生計都成問題。於是在一片山地上開荒種地,後來把這片山地叫“東坡”,他自己稱自己為“東坡居士”,從此,文學史中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蘇東坡。

    黃州歲月,如果沒有道家佛家的思想的影響,歷史上早就沒有了蘇軾。初到黃州,他住在一個寺院裡,每天和寺院住持談論交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他這一階段思想的反應。等到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他才慢慢思考人生,這一點在他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所體現。這一階段,道家思想佔了上風,他也有過“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念頭,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會歸去,做個閒人,整天面對一壺酒一張琴一溪雲的。

    他有出世的念頭,更有入世的行動。否則華人不會這麼多年喜歡他。三種思想影響著蘇軾,讓他無論處在怎樣的人生低谷裡,都不失其曠達本性。他在出世與入世之間遊刃有餘,笑看人間坎坷,他感念歷史上的風流人物,他也悲嘆自己生不逢時。

    但是,蘇軾永遠能讓我們在陰雨天裡心中還懷著太陽的熱烈!假若陰雨連綿,那就“一蓑煙雨任平生”!

  • 2 # 百味寫春秋

    蘇東坡是我最喜歡的“達人”,在他身上有儒、佛、道教的影子,其影響也反映在他的詩詞中。下面分三個層次與您和大家一聊。

    蘇軾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著名詩詞人,他對儒釋道三種思想都有吸收,且有獨到的見解,認為三者相通。他將三者相互通融,注入自己的生命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形態,為後人欣羨和敬仰。

    一,蘇軾對儒家思想執著

    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仕子的文化根基,“聖賢書”培養了他們的思想根基。蘇軾信奉儒家“仁民愛物、經世濟民”的政治理念。

    蘇軾性情溫和,心地光明,自言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隨卑田院乞”、“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對塵世人間懷有熱愛,對人世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

    蘇軾有一腔正氣,因而對官場弊端不姑息,敢於批判社會現實。如《吳中田婦嘆》所述: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里招羌兒。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勇於為百姓發聲,揭露時弊,其根基為儒家的一股正氣、致力於除弊的執著精神。

    二,蘇軾的道家灑脫

    蘇軾的仕途並不順利,一生受到兩次嚴重的官場迫害。一次是在45歲那年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一次是59歲被貶惠州,後又貶至儋州。對他是極大的摧殘。

    外來的挫折,使蘇軾需要向內尋求心靈的慰籍,道家思想無疑是撫慰心靈的良藥。

    蘇軾是四川人,李白也是少居蜀中,巴蜀地區道教風氣較濃。蘇軾少年時期曾拜道士張易簡為師,年少時就愛讀《莊子》,曾說“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道家注重自然,將儒家的視野從社會人生延展到浩渺宇宙,讓心靈倘徉於天地萬物之間。

    蘇軾吸收了道家順應自然的基本思想,他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寫道:

    “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即使在逆境無可奈何的時期,也持心寧靜,隨遇而安,順其自然。人生多歧路,面對不幸遭遇,蘇軾能以道家思想自我調節、自我解脫。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

    逝者(水)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月)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而又何羨乎?

    蘇軾這段賦文的意思是說: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不斷流失的就像這江水,其實並沒有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並沒有增加或減少。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

    他化用了莊子相對主義的思想,突破人生有限的觀念,將境界擴寬至宇宙萬物的無限時空,不必為現世的短暫而徒然感傷,不必以自己的一段人生為衡量尺度。放眼天地萬物,無所畏永恆與短暫。

    人亦是自然中一分子,本與萬物同化。

    這種超然物外的灑脫,使他獲得心靈的釋然,以樂觀曠達的精神笑對人生。

    三、蘇軾與佛家的圓融

    蘇軾並非佛教徒,但與佛門弟子有密切的交往。他本人的坎坷人生經歷,也使他在佛教思想中尋求精神的皈依。

    蘇軾曾在《南華寺》詩文中寫道: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練。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由此可見,其受到佛家思想的浸染。

    蘇軾學禪,並非是虛談佛理,或是學佛家的清規戒律,而是深深地融入生活,與自己對社會人生的體驗相融,增加思想的厚度,昇華人生的境界。

    他在《和子由澠池懷舊》中寫道: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出: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其詩意都流露出佛家萬事皆空的思想。有時想想,人生如夢,世間苦難也就不足縈懷,不妨持平常心,豁達觀世相。

    蘇軾在《答畢仲舉書》中曾說:

    學佛老者,本期於靜而達。靜似懶,達似放。學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為無害。

    他這段意思是說:研習佛道的人,本來是追求寧靜和曠達的。而寧靜近似於懶惰,曠達近似於放誕。求學的人或許沒有達到期許的境界,卻先得到了那所相似的東西,不是沒有害處的。

    他這是吸收了佛家有益於人生的思想,嚮往“靜”與“達”的人生境界,破除偏執,圓滿融通。

    結語

    蘇一軾的思想融匯了儒家仁民愛物、濟世安民的精神;道家的順應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佛家的持平常心的境界。既有儒家的執著、道家的灑脫、佛家的圓融,又有執著於現實人生、做入世事業,還能跳出來,不執迷於塵世。即使身處逆境,依然能保持達觀精神和盎然的生活情趣。

    蘇軾之所以魅力耀千年,是因為他以儒家為根基,融合道、佛家的思想,將三家的精神資源融入了本人的人生,成為了一種理想的生命正規化,為後世之人所稱道和嚮往。

    解題至此。

  • 3 # 竹子的推薦

    蘇軾身上有道教、儒教、佛教的影子,他的作品有很多都體現了這些思想。

    蘇軾這位大文豪,自由出入於道教、儒教、佛教,這三教之間,他並不是去學習那些艱澀的教義知識,而是巧妙地將教義中的精華進行吸收,並結合自身的經歷,指引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以至於他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到起起伏伏時,能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積極樂觀地開導自己,面對各種難題。

    道教:獨立自由的人生

    《莊子》是一部道家經典之作,書中體現了人與自然合一的思想。莊子認為人應該獨立自由,不被外界任何意識所束縛。宇宙是無定界,要尊重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自主性和獨立存在性。莊子主張順其自然,樂天安命。而且,莊子還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對的,美、醜、善,都沒有固定絕對的標準,因此不必太在意,對錯、苦樂都在一念之間。

    蘇軾從小就喜歡讀《莊子》,莊子的這些思想深深影響了蘇軾,因此後來在蘇軾的仕途上,出現不順時,他常常會想起這些有哲理的思想,來安慰自己,心頭常常會豁然開朗,輕鬆很多。他的一篇《後杞菊賦》,就寫出了他從《莊子》中得到的啟發和思考: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或糧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後杞菊賦》節選)

    人生活在這世界上,就像手肘一樣能伸直也能彎攏。什麼叫貧困,什麼叫富有?什麼叫美豔,什麼叫醜陋?有的人吃粗糠照樣長得白白胖胖,有的人整天山珍海味卻還是長得很瘦。

    這是蘇軾被調到密州所寫,密州的生活艱苦,但是蘇軾卻能夠漸漸地自我開導,樂觀地去生活。

    儒教:積極入世的信念

    儒教思想勸導人“積極入世”,倡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學追求的是仁義,是內心的仁厚,是對家人,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蘇軾無論遇到了什麼艱難險阻,都一直積極入世。在執政時,總是為老百姓著想,關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徐州的一場大水過後,蘇軾去鄉村,看到了鄉村的場景寫了這首《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他擔心老百姓在青黃不接時的困難,不知道豆子幾時才能黃,這些豆子是否可以幫助百姓度過饑荒。

    任職杭州時,當時官鹽價格特別貴,很多百姓都買不起,在一些偏遠的地方,許多人已經數月不知道鹽味了,他憂心不已,寫下這首:《山村五絕》(之一)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蘇軾深深同情這些百姓,可惜他卻無力改變,內心憂鬱傷感。

    蘇軾遭遇了仕途上的起起落落後,他並沒有厭惡國家,厭惡社會,他反而是反省自己的種種過錯。他覺得自己一定會在將來,一身清白,一定還會在社會上大展宏圖。

    佛教:澄靜空明的心境

    佛教是從人的內心,進行開導和勸解,讓人學會放下,進行自我修持。心境澄靜空明,才能讓自己達到解脫。蘇軾的家庭有著濃厚的佛教氛圍,蘇軾自幼受到薰陶,成年後也喜歡讀佛書。而且,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找時間去當地的佛寺轉轉,聽一些高僧講經說法。

    蘇軾曾在去鳳翔任通判的路上,路過澠池。五年前,他和父親、弟弟也曾路過此地,在一座寺廟中借宿。可如今再來,已是物是人非,寺廟裡的老和尚已經離世,蘇軾有感而發,寫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詩中表達了對人生無常的悵惘,但是人生中的遭遇卻是偶然的,我們應當正確地去面對。樂觀多一些,煩惱少一些,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未來。

    被貶黃州後,蘇軾一度不想外出,但是不久之後,他就來到當地的國安寺進行學習,聽長老的指點。每天早出晚歸,一堅持就是五年。他在《黃州安國寺記》中寫到:“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從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靜,染汙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

    可以說佛教思想對蘇軾來說還是影響很深的。

    豁達樂觀的態度

    隨著蘇軾人生經歷越來越豐富,對人生的感悟越來越深刻,他的道教、儒教、佛教的思想,已經慢慢融為一體,他從中汲取精華的部分為自己所用,幫助自己度過一個個精神萎靡的時刻。以致後來寫出了更加經典的詩詞,如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詞的上片寫氣勢如虹的赤壁,下片寫對歷史人物的緬懷。蘇軾並沒有因自己老來無成而絕望,他把自己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與前人對比。在現實和歷史的對比中,他找到了答案,人生如夢,何不舉杯賞月,忘卻各種憂愁煩惱?

    另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的風風雨雨,蘇軾並不怕,他穿著一身蓑衣,就可以阻擋風吹雨打。人生不會絕望,風雨過後,便是彩虹。

    無論榮辱得失,無論風雨悽苦,蘇軾都慢慢走下去,不害怕,不憂傷,多麼豁達的人生態度啊!

  • 4 # 馬上皇

    《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體現了學士意氣奮發,建功立業的儒家思想。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體現了學士道家的世界觀:人生亦如是,只有從塵世中退出來,才能看清塵世裡的本來面目。

    《廬山煙雨浙江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便無事,浙江煙雨浙江潮。體現了學士悟到佛家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第二重:到得還來便無事。第三重:廬山煙雨浙江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W左右,阿特茲藍天運動,君威GS精英,508L駕控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