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豬蝦002

    一堆年輕人教老人家怎麼不怕死。有意義嗎,死亡是一個過程,怕與不怕都要面對。怕就等著,不怕就該吃吃,該喝喝!

  • 2 # 阿才記

    說到死應該每個人都會感到害怕 但這又是自然規律不可避免 只有多讀中醫書籍等明白到人體生理結構便知道什麼叫渡百歲乃去的生命學真理時心理就能釋懷“即是所謂的壽終正寢” 死亡是世間萬物繁衍輪迴的必然結果也是新生命開始的正常現象 但今天能達到壽終正寢的人並不多 這與人世間的相互欺騙有著莫大關係 一個偽醫學作假便能讓無數人英年早逝而不自知 因偽醫學可以借科學之名直接甩鍋於疾病或病毒兇險繼而脫責 所以 真正的自然死亡並不可怕 讓人驚恐的是被那些庸假醫堂而皇之的合法給治死了家屬還要向他們的虛偽付出感恩戴德般道謝 這才是最為可悲也!!

  • 3 # 使用者牛滿山

    你屬於什麼階級的,如果是上流社會高福利收入的達官貴族,享有不盡的豔福榮華,年事已高將入天國,的確對世榮多有不捨,你若和我們是一樣的社會底層無產者,勸君別怕撒手人間,樹立有前生來世有神論信仰,生活艱辛對一命嗚呼看似一種解脫,就象打完一排麻將重新洗牌丟色子,說不定來世投生一戶富貴人家及重抓了一手好牌,另則,天國繁花似錦,美女如雲,也令幾多凡人神往。不過,又有一代官九代牛之說,即便如此,也不必過於恐懼,做頭非洲或蒙古大草原公牛,悠閒自在,成天和諸多多情叫春的小母牛玩耍,牛意濃濃,不枉牛生。

  • 4 # 卡特176347126

    怕也得死呀,如果都不死,地球豈不是要爆炸,活的時候好好對自己對家人不做對不起他人的事,不做昧良心的事,心安理得即可

  • 5 # 大千狐

    有些回答真的令我大開眼界,什麼叫該吃吃,該喝喝?題主這麼熱愛生命,當然會注意享受好晚年人生;還有讓題主安排好後事的,我真的服了,題主沒被嚇死,都要被你們氣死。

    下面我說一下我的見解,想到死很害怕怎麼辦?

    ①玩一款適合老年人的遊戲

    日本漫畫泰斗小池一夫先生於2019年4月去世,享年83歲,他人生的最後五年是與一款網頁遊戲相伴度過的,除了每天玩遊戲,他還給自己喜歡的遊戲畫漫畫,對遊戲的熱愛,連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由於老年人視神經不斷衰弱,是不適合進行高強度的閱讀,也不適合打麻將這種重度依靠腦力的娛樂方式,找一款適合老年人遊玩的慢節奏遊戲,每天適度遊玩,是一種不錯的娛樂方式。

    它最大的功用,就是能讓你跳出對死亡的思考。

    ②構思一個關於“輪迴”的故事

    輪迴轉世當然是不存在的,但不妨礙它進入你的想象空間,這個過程其實是非常快樂的。

    說個有趣的故事,2004年,作家李敖69歲,身體還算硬朗,有人給他算卦,說他的前世是雍正朝時期的名臣孫嘉淦。李敖頗為不屑:“孫嘉淦怎能與我相提並論?”

    於是,李敖專門錄了兩期節目,講了許多他對孫嘉淦的看法,羅列了很多孫嘉淦不敢做但他敢做的事。

    看得出來,一個純粹鬧著玩的話題卻讓一輩子玩世不恭的李敖這麼認真,可見李敖的晚年也很寂寞,有一個前朝古人在精神世界裡與自己作伴,還是頗有樂趣的。

    人上了年紀,睡眠時間會越來越少,一天睡五六個小時就足夠了,那不睡覺的時候乾點什麼呢?

    1933年的報紙登過這麼一個故事,說重慶有一個叫李慶遠的人,出生於1677年,此時他已經活了256歲了,見證了整個清朝的興衰。

    而報紙也寫了點他的養生之道,說他每天不吃飯,就用開水煮枸杞。

    現在來看,256歲純粹瞎扯,但枸杞泡開水確實被醫學證明能抗氧化,防衰老。

    所以,題主與其恐懼死亡,不如多去探索一點養生方式,越探索越長壽呀。

  • 6 # 金老五1945

    我認為老年人到了這些年歲都會有這些想法和害怕我也跟這位老先生樣大歲數也同樣害怕死這都正常的但有啥法呢?怕也怕不了的。

  • 7 # 神州星輝

    生、老、病、死此乃自然規律,無一倖免。怕死也得死,不怕死同樣也得死。任何一個物種來到世間,或遲或早都會消失在世上。人類是從黑暗中誕生出來的,就是為了短暫而棄暗投明,待你活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必須為了永恆而棄明投暗。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本來活著就很不容易了還怕死?怕死也沒用,那你就只能怪你父母把你帶來這個會死亡的人間了。如果你確實很怕死的話,我可以向你提供一個辦法,看你是否能辦得到:一是祈求上帝賜你一副仙丹;二是想辦法跑到萬壽山五觀莊,看看鎮元大仙睡著了沒有,趁機摘取一個人參果;三是盡力打探唐僧住在哪裡,前去把他灌醉,然後從他身上割取一塊肉;以上三種東西都是能讓人長生不老的,只要你能服用其中一種,你就能長生不老不用死了!祝你好運!

  • 8 # yigeng123456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記得我姥爺去世的時候也是76歲。1976年我們一家跟隨父親專業來到地方。那年暑假,我和哥哥兩人回老家。到了老爺家,那時候,政府正號召村民施行火葬。老爺就問哥哥:“人死了火化是不是很疼啊?”哥哥說:“是啊,聽說一火化,死人就坐起來”。嚇得老爺飯也沒吃好 。

    兩年後,老爺去世,大舅小舅央求村支書,不要火化老人。村裡大發慈悲,姥爺還是土葬。

    我覺得,死是不可挽回的,我們就要正視它。過好當下的生活,自理長壽是我們的福份,也是孩子們的福份。安排好身後事,過好每一天。

  • 9 # 雯臣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都七十六了歲了,還沒有把生死看開,可見悟性還是不足。事物都是必然走向反面的,生命從誕生的那刻起,就必然走向其反面,那就是死亡。那麼反過來看死亡,也必然走向其反面,那就是重獲新生。生生死死不過是迴圈往復的過程,死亡的是生物的肉體,而非我們的靈魂,因為靈魂是不滅的。與其懼怕死亡,不如提高自己的修為,何苦為了不可抗拒的規律擔憂呢。如果害怕有用的話我們所有人一起害怕,那樣就不用死了?心中有光明又何懼死亡呢,用坦然的心態面對自己即將到來的新生,何必留戀根本留不住的舊皮囊,還有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所謂財富與地位。我們心中有愛,故而無所畏懼。

  • 10 # 雲中一擊

    你的感覺,有異於常人。

    一般來說,最怕死的時候,應該在當小孩時,那個時候對死亡充滿神秘感和恐怖感。

    人生依始,來到這個世界,時值少年,心氣高昂,那時候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人最終將有一死。所以,那時特別渴望能長生不老,把死亡拋得遠遠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磨鍊出看破紅塵的成熟,這時,對生死反倒不再懼怕,心理的承受力變得強大起來。

    借力成長,很多是非利弊隨著衰老,而變得淡漠,再沒有那麼多的功利思想,自然會淡看生死,笑對夕陽。

    你如此留戀黃昏時節,想必還有不少夢想沒有實現,還有一些承諾沒有結果。

    其實,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存的質量。

    老過自主行為時,

    人生已無殘存值;

    身困病榻磨星辰,

    不如永沉長夢日。

    老年如果健康,那是最為美好的晚年,但人的器官,終會因累而罷工。一但與醫院建立聯絡,就是病患的磨難之始,這時,晚年的病體就會讓人盡失生命的意義,而不再貪戀人生。

    所以,健康時,多活幾年。患病起,人生已無意義。

    想開點,反正都得走,只是希望走得輕鬆,不累他人,乾乾脆脆地走下人生的舞臺,了結本該結束的大戲。

    不想走,反而給自己平添擾愁。走和留,其實還真不是自己說了算,只能被動接受,不如坦然面對。

    既然來了,

    就有結束,

    坦然面對,

    天命作主。

  • 11 # 高山上青松

    應該找心理醫生諮詢,如果屬非正常就該吃點藥。如屬正常,就要心寬點,達觀一點,想想英雄人物視死如歸的精神。人生歸家,自然法則,大人物小頭百姓無一難免!這樣想開些,日日樂觀,會長命百歲的!

  • 12 # 蘇小坡

    人害怕死亡一是對未知的恐懼,二是對親人的留戀,

    多讀些哲學書籍,可以辯證的看待這個世界,死伴生而來,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規律,平日多修煉心性,

    對身後之事,早做安排,對當下時光多多珍惜,減少私意,去掉執著,人與人總會別離,只是時間不同而已。

  • 13 # 王九苓15613612136688

    76歲年齡不小了,對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規津還看不開嗎?再者,黃泉路上沒老少,年青的意外死亡的有的是,你這己經算長壽的了,怎麼還看不開呢?死亡的路誰也逃不掉,旦然面對吧。活的輕鬆,保持樂觀的心態,忘掉年齡,返到活的年齡更長。

  • 14 # 退休雲遊戲說天下

    人生自古誰無死,臨死也要瀟灑死。

    讓自己的有生之年隨心所欲,該吃吃,該喝喝,儘可能滿足自己力所能及的慾望,讓走在臨秋末晚路上,別讓人走了留著。

    怕就能不死是不可能的,該死誰都留不住,珍惜每一天,快樂每一刻,能走別閒著,能吃別吝嗇,能玩別停留。

  • 15 # 水滿自溢

    我就不明白了,雖說76歲高齡了,為何非得要想死呢?生活不美好嗎?兒女不省心嗎?還是身體有重症疾病?儘管有點點兒不合心意的事兒,也不要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人固有一死,只不過時間有長有短,但不能老把死掛在嘴邊上。該來也來了,該走也得走啊!沒啥可害怕的。過於害怕還是不想死,但啥時候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16 # 皖舒老李

    人類最公平公正的一件事,就是不管土豪還是乞丐,必須面對死亡,誰也逃不掉。人過70古來稀,還有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你已經熬過了73,已經不容易了,如果再熬過8年,你可能活到99

  • 17 # 國國漫行記

    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在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就是死亡,無論你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最後都難逃一死,對待死亡的恐懼,人人都曾有過;尤其老年人,他們可能是處於對這個世界的留戀也可能是對家庭等方面的過分牽掛原因而不想過早離去,但都是無濟於事的,一切都在自然當中,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往寬處想,不要鑽牛角尖,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每天想這些問題,由於過重的思想負擔可能真的會過早的離去,再說關於死亡,世界上有很多這方面的學者、專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對瀕臨死亡的人做過一些實驗,也得出了一些結論,例如,人死亡後體重都會減少21斤,那麼減少的分量可能就是靈魂的遊離;還有維度說法,就是說我們在這個維度死亡後,就到了另外一個維度繼續生存;再就是轉世之說。總之,這方面的猜測有很多,但起碼目前還沒有揭開死亡之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定會揭開死亡之謎。所以不要懼怕死亡,要有信心和能力去戰勝對死亡的恐懼。

  • 18 # 婉如林

    給您老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己故的香港著名愛華人士、慈善家曾憲梓先生在鳳凰衛視一個訪談節目中,講述了他自己在病重期間,醫生對他緊急搶救期間發生的事。

    曾憲梓先生的口述:在一瞬間,另一個我從我的身體飄了出來,迅速地飛向了天空,我看到了天上金碧輝煌的宮殿,還有很多金光閃閃的天神,他們相貌莊嚴,身材非常高大,當時我有一種感覺,我從這裡來,現在又回到這裡了……也許是塵緣未盡吧!曾憲梓先生那一次被醫生搶救回來了,多年以後,2019年9日20日曾憲梓先生永遠離開了人間。

  • 19 # 走自己的路182757971

    好死不如賴活,怕死之心人人都有。76歲的年紀,應該是什麼事都經歷過了,能看得開,但確又很怕死,說明了你還有未了的心願,亦或你的自身條件很優越,每每想到這些及你的年齡,會從心底升起一股寒意。其實有什麼好怕的,人常說生死由命,快樂的過好每一天即使死又何妨?兒孫自有兒孫福,他人的事終究是他人的事與你何干?心中牽掛太多對自己的身體是沒有好處的。死對一個人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怎樣死去。看開點,不去想它,一切隨緣,努力過好每一天。

  • 20 # 網名墨寶

    我今年64歲了,也有很強烈的怕死感,這大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年性綜合徵吧,我曾經詢問過不少同齡人,大多數都說有怕死感,沒法子,人一到老年了性格都會變得憂鬱了,甚至有種提心吊膽的感覺,如果身體不好話,甚至會感到活的很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天的小貓不愛喝水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