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十一瀾
-
2 # 孤心的痛
謝邀,零基礎啊!我建議你頭半年先把字認認,知道什麼意思和怎麼讀,後半年如果認為字常用的會差不多了,就讀點小文章,然後第二年你找一個會說中文也會說日文的人,引導你一下,讓你學會禮節和什麼時候該怎麼說話,第三年自己出去跟陌生人交流,比如說便利店的工作人員等等
-
3 # 水一把
日文不同於英語。它是個要求極高的精緻的魔鬼語言。英語有一點單詞,語法錯誤,老外也懂能聊。日文不行。不知道你說的這個水平具體是怎麼樣的。反正作為一個在日本生活了12年的人告訴你過2級基本還是傻逼一個,聽說讀寫有很大問題,只能進行有限的基礎交流,連最簡單的日劇也看不懂一半。1級剛夠生活水平。要隨心所欲,能在公司做發表,做正事書面資料,隨便聽懂專業新聞。隨便和日本人交流,開日本式玩笑,讓他們不覺得對你有外華人感覺的水平,在中國很難達到。在日本要10年,還要有天賦努力的人才行。
-
4 # 貓本克拉拉桑
剛開始跟著老師系統的學還是很必要的。我是十年前大學裡日語二外,那時候三級過,二級因為忙著實習找工作什麼的差了點。現在重新撿起日語八個月了,因為之前的基礎,自學恢復起來再有學新的東西很快的。我覺得日語最難的就是根據說話物件不同,在幾種型之間切換自如—簡單型/禮貌型/超級禮貌型/謙虛型。這也是評判你是否地道的標準吧。
先說件事,三個歐洲揹包客到越南旅遊,路上他們租借的摩托車壞了,荒郊野嶺,人煙稀少,好容易遇到路過的車輛,卻又對越南當地人表達不清他們的意圖。後來,加上他們在越南旅遊的其他經歷,痛定思痛,回國後三個人創辦了一個網站,並專門售賣他們發明的圖示語言T恤。
他們的官網上這樣寫道:在世界上最遙遠而偏僻的角落,我們常常會啞口無言,有時是因為周圍美景攝人心魄,令人驚畏,有時則是因為語言不通,不得不沉默……
……這種情況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內突破語言障礙呢?在越南一處窮鄉僻壤的奇妙經歷給了我們答案:圖示。有了圖示,它們就可以替你說話了,你就可以對世界說話了……
說到這裡,您可能懂我的一點意思,就是:所謂交流,其實是一種可繁可易,全方位,各個層面,意味深長或者資訊量很大的一個綜合性的東西,包括語言,語氣,音量,文字,手勢,眼神,肢體接觸等等等等。生活中,即便是相愛的一對夫妻之間,天天在同一屋簷下,還常常互相抱怨無法交流,無法溝通,是不是啊,哈哈。
言歸正傳,日語從零基礎開始到能跟日本人進行日常交流,最關鍵的是您的語言環境。
假設您在中國國內,從五十音開始,一天學習八個小時以上,使用『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或者外研社的『大家的日語』作為教材的話,多聽多讀多寫多看多說,穿插著日劇日本綜藝和NHK新聞的聽力鍛鍊,態度端正,充滿激情……那麼,一年時間,頂多一年時間,完全可以和日本人進行日常交流。因為,這一年下來,您的單詞量應該在三千以上,句型和語法也掌握了不少,關鍵還有上文說到的眼神,微笑,手勢等等輔助工具,加之日本人和您,這個外華人交流時,也會刻意放慢語速,簡化語法,揣摩猜測您的話語,綜合起來看,一年完全沒問題。
當然,如果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達不到上述條件,時間肯定要順延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古今如此。
如果,您是在日本,比如公派出差,或者伴讀,在日本呆上半年以上,方法又大不相同。更多的是實景學習,到處去找日本朋友日本人交流,創造環境:比如逛街,超市,看電影電視,聊天,聚會,公園,甚至討價還價……在那種身臨其境的語境下,口語進展完全和在國內學習天差地別,只要您是真心想學好日語,尤其口語,去交流去了解去融入日本文化,三個月到半年,零基礎到日常交流,冇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