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靈的小鳥

    我沒報任何取勝的想法,只是能盡力就行,不論請來誰當教練,球還要球員來踢,我們的球員體力球技都還差距太大,要讓他們踢出一個東亞冠亞軍實在太難

  • 2 # 德羅西西西

    從本次東亞杯的名單中,多名主力缺陣,取而代之是 許多新面孔,名單中我們不僅看到6名U23球員(包括5名95年齡段球員,以及1名97年齡段球員)被徵調,馮瀟霆、郜林等老隊員都沒有被徵召到本次國家隊。可以看出裡皮這次東亞杯的意圖主要是考察年輕隊員。

    裡皮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這次入選東亞杯的6名球員,肯定是明年U23亞錦賽的主力框架球員,在U23亞錦賽之後,他們會穩步進入國足大名單當中,補充國足的實力。我們可以說,這次補充了6名球員,對他們和球隊都是一種進步和提高,如果能從這6名球員裡湧現出2、3名國家隊的主力,這是更積極的事情。不過時間還很長,在接下來一兩年當中,聯賽裡可能還會湧現出一些新人,我們對於其它人也保持持續的關注。”

    鄭智是國家隊的核心和精神領袖,張稀哲是裡皮最器重的中場組織者,馮瀟霆、武磊則是國家隊後防線和攻擊端的兩個核心球員,郜林也接近於核心的地位,姜至鵬的受傷缺他們不在,國家隊相當於半力出擊。這些核心球員的缺席,帶給這支年輕國家隊的挑戰可謂是前所未有。

    以現在大名單來看中國隊無疑將以東亞杯作為練兵的舞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畢竟中國隊近期沒有重大比賽任務,著眼於2019年亞洲盃和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必須有一箇中期和長期的規劃,近期的國家隊比賽任務都是圍繞這個中期和長期規劃展開的。

      對於這一點,球迷應該充分理解並且有足夠的預期,如果中國隊表現出色,固然值得欣喜,如果成績有所起伏,也不要緊,只要表現出了足夠的精神面貌以及確實看到了一些訓練的效果在比賽裡體現,那麼此次東亞杯就值得肯定。

  • 3 # 13261974877

    一是裡皮只會教輸球。二是由於中外教練不懂如何調整中國人骨架左右對稱,把孩子訓練成殘廢了,加上中國球員從小就踢球知識水平極低,結果是身心俱殘。這樣的實力,結果就一個鐵定輸球,這也是中國足球三十年模式。中國足球訓練,必須懂中國人體結構及氣血經絡執行,球員骨架只有左右對稱才能在球場上跑的快,撞得過洋人。只有球員具有大學知識才能飛躍到文化,即空間思維方式。這兩點的融合,才能實現人球合一,人人合一,才能打贏世界。中國足球三十年鐵定輸球,不是中國人輸球,是一小撮把持鐵定輸球的垃圾在輸球,他們不代表全國人民。還是我的承諾,而且負責任不耍賴,中國文化力量無窮用上一絲在足球上,踢進世界盃,簡單,訓練兩年就成。球員從沒踢過球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裡選。

  • 4 # 石頭綠茵歪說1982

    2017年東亞杯跟往屆的不同在於剛好是安排在世界盃年之前進行,相比較2010年高洪波帶隊在東亞杯上實現了首次擊敗南韓隊的突破,現在的中國隊似乎不需要在任何世界大賽上要再次證明能擊敗太極虎,畢竟真正意義上的突破南韓攔路虎已經在今年3月底的長沙世預賽上完成了。對於裡皮而言,本次東亞杯上完成對中國隊初步重建和換血是其更重要的工作,至於東亞杯的成績,並不是中國足協和球迷們所看重的。而從南韓和日本在本屆盃賽的組隊人員來看,雙方旅歐球員基本都不參加,更多的是鍛鍊和發掘自己的後備力量。所以最後中國隊的成績哪怕只是最後一名,直接的影響只不過是FIFA的短期排名罷了。而長遠看,能否形成新的國家隊的人員儲備,讓陣型和打法基本成型,才是本次比賽的看點。不過結合過去幾屆東亞杯的情況來看,中國隊最後的成績相信不會是太差。

  • 5 # 菱鏡頭

    征戰東亞杯的國足,並未派遣全部主力出戰,包括曾誠、鄭智、郜林、武磊和馮瀟霆等主力球員,皆被排除在外,同時啟用大批年輕球員出戰。這也可以展現出裡皮的訊號,那便是成績並不重要,鍛鍊新人成為最重要的任務。

    對於這支國足來講,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備戰2019年亞洲盃賽。雖然裡皮未能率隊闖入俄羅斯世界盃,但他帶領國足征戰亞洲區12強賽時,取得3勝2平1負的戰績,距離附加賽只有咫尺之遙,這也贏得球迷們的信心。

    隨著世預賽落下帷幕,沒有世界盃任務的國足,唯一的目標便只有亞洲盃賽。儘可能的鍛鍊新人,為亞洲盃儲備可用之才,也成為國足熱身賽的最重要目的。相信不只是這屆東亞杯,包括明年的中國杯,以及其他的眾多熱身賽裡,裡皮同樣將招入大量新人。老將逐漸淡出,新人頂上,國足面臨著新老交替,這也是所必須的一步。

    其實相比於國足來說,我們的老對手南韓和日本隊,征戰東亞杯同樣以新人為主。常年來,國足都是以主力球隊,對陣對手的二隊乃至三隊,這實際上也勝之不武。朱廣滬和高洪波,皆率隊奪得過冠軍,但到了正賽卻全無用處,兩人皆在亞洲盃小組賽出局。

    中國足球已經不是當時的情形,飢不擇食到需要東亞杯的冠軍來為己正名。隨著恆大連奪亞冠,國足在世預賽的高光,東亞杯的成績也已經到次要的位置。

  • 6 # 觀足樂

    有人說,這次國家隊並不全是主力。首先,我認為,現在東亞杯的國家隊就是主力。國家隊一定行,一定有好的表現。支援國家隊!信任裡皮!!!

  • 7 # 冰冰394團

    拼命薩球,可能會有冠亞軍,因為小日和棒子害怕受傷踢不了世界盃。所以,招入年輕球員是有意思的。去吧,拼了有機會贏小日和捧子,北韓就難贏了。

  • 8 # VV體育

    本屆東亞杯,皮爺的目標還是很明確的,重中之重自然是考察人員,為國足輸入新鮮的血液,挖掘人才。國足現在最需要的是可造之材,將來都是要成為國足主力的。鑑於目前國情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樣的東亞杯對於裡皮來說,選材方面肯定受限,但是相信裡皮眼光不會錯的。

  • 9 # 國足奇蹟

    對於這支征戰東亞杯的年輕國足來說,鍛鍊意義大於結果。

    眾所周知,目前的國足已進入更新換代。隊中很多年齡30+的球員如郜林、蒿俊閔、鄭智、馮瀟霆、趙旭日等都會慢慢退出國家隊。特別是37歲的鄭智,他已瀕臨退役的邊緣,但是卻一直沒有主動申請退出國家隊,除了因為自己狀態保持得還行之外,最主要還是國足後備無人。

    國足面臨無人可用的尷尬,其實早在10多年前就已埋下伏筆。由於要舉行北京奧運會,所以中國提前10年左右的時間,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培養一支具有很強實力的國奧隊,也就是05年世青賽上那支。那支隊伍確實培養出來大量的人才,如陳濤、蒿俊閔、趙旭日、董方卓、馮瀟霆等球員,特別是郜林、趙旭日、馮瀟霆和蒿俊閔,時至今日他們仍是國足的棟樑之才。然而之後呢?北京奧運會一過,中國足球政策紅利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了政策的推動,中國足球一下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的中國足球,徹底陷入了迷茫,不知道為何而活,不知道如何發展。從2008年到2012年左右大約5年時間,也就是恆大尚未進入中國足壇之前,中國足球一直在原地踏步。沒有青訓,不重視聯賽,由此帶來的就是青訓的荒廢、人才的枯竭。

    中國足球目前有一個數據很刺眼,2017年的中國足球註冊人口8000人,青少年7000人,而女足只有400人。我們再看看其他足球發達國家,德國足球註冊人口650萬,義大利460萬,英國450萬,就算我們的近鄰日本,他們18歲以下的註冊球員也多達67萬。相對於中國13億的總人口,中國足球註冊人數只有8000人,這是多令人寒心的數字?換句話說,德國足球是從650萬人當中找人,而中國只能從8000人裡面找人。如此大的差距,我們在短時間內怎麼可能彌補。所以,正視現實,才有助於瞭解中國足球目前落後的真正原因。

    這一屆東亞杯,裡皮為了讓一些常年征戰國足的老將得到休息,特意召入了一大批年輕球員。說是年輕球員,但是放在歐洲國家來看卻已經不能算年輕了。裡皮的用意很明顯,透過東亞杯鍛鍊年輕球員,讓他們透過比賽獲得實質性的成長,透過與日韓這樣的高水平交手獲得更快的進步。培養年輕球員是一條見效慢但卻方向正確的道路,但是中國足球一直以來都沒有重視。直到裡皮的到來,他才迫不得已幫中國足球幹起這些原本不應該由他來乾的活。一句話,若國足在東亞杯輸球,千萬不要太意外。在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都需要經歷坎坷。不摔碎的人,又怎能學會走路甚至奔跑呢?

  • 10 # 天地間走開小小的我12

    裡皮如果不打比賽,那國家隊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東亞杯,國足贏了,舉國歡騰,說裡皮不愧大師,慧眼識人,調教有方;國足輸了,眾人唏噓,裡皮已經盡力,良心教練,為國育才。東亞杯贏也罷,輸也罷,都不過隔靴搔癢。練兵的意義不大於作秀,裡皮這場東亞杯必勝無疑,最大的影響該是喚起國家與球迷對足球的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想要分手會有什麼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