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本昌談歷史
-
2 # 屠醫生
失眠症的辨證論治
本指南征求眾多專家意見,參考有關文獻,列出下列證候型別。
8.1 實證
8.1.1 肝鬱化火證
主症:心煩不能入睡,性情急躁易怒,或入睡後多夢易驚。
次症:胸脅脹悶,善太息,口苦咽乾,目赤,小便黃,大便秘結。
舌脈: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機:肝失疏洩,鬱久化火。
治法:疏肝解鬱,清熱化火。
推薦方藥:龍膽瀉肝湯(《衛生寶鑑》)
藥物組成:龍膽草、生梔子、黃芩、醋柴胡、生地黃、車前子包煎、澤瀉、燈心草、淮山藥、煅磁石(先煎)、當歸、生甘草、人參、天門冬、黃連、知母等。
8.1.2 痰熱內擾證
主症:失眠時作,惡夢紛紜,易驚易醒。
次症:頭目昏沉,脘腹痞悶,口苦心煩,不思飲食,口黏痰多。
舌脈:舌紅、苔黃膩或滑膩,脈滑數。
病機:痰熱內盛,擾亂心神。
治法:化痰清熱,和中安神。
推薦方藥:溫膽湯《備急千金方》加減
藥物組成:竹茹、枳實、陳皮、清半夏、雲茯苓、生薑、大棗、焦檳榔、生甘草。
8.1.3 陰虛火旺證
主症:虛煩不眠,入睡困難,夜寐不安,甚則徹夜難眠
次症:手足心熱,盜汗,口乾少津,健忘耳鳴,腰痠夢遺,心悸不安。
舌脈: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機:陰精虧損,虛火亢旺。
治法:滋陰降火,清熱安神。
推薦方藥:黃連阿膠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組成:黃連、阿膠烊化、雞子黃、白芍、生薑、大棗、牡丹皮、地骨皮、黃芩。
8.1.4 胃氣失和證
主症:失眠多發生在飲食後,脘腹痞悶。
次症:食滯不化,噯腐酸臭,大便臭穢,納呆食少。
舌脈:舌紅苔、厚膩,脈弦或滑數。
病機:氣機阻滯,胃失和健。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降逆。
推薦方藥:保和丸(《丹溪心法》)
藥物組成:神曲、焦山楂、雲茯苓、清半夏、陳皮、萊菔子、藿香、佩蘭、連翹、紫蘇葉、川厚朴、甘草。
8.1.5 瘀血內阻證
主症:失眠日久,躁擾不寧,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夜多驚夢,夜不能睡,夜寐不安。
次症:面色青黃,或面部色斑,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乾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忡,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熱。
舌脈:舌暗紅、舌面有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脈澀或弦緊。
病機:氣滯血瘀,脈絡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推薦方藥: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藥物組成:當歸、生地黃、桃仁、紅花、川芎、柴胡、桔梗、川牛膝、枳實、赤芍、甘草、牡丹皮、香附。
8.1.6 心火熾盛證
主症:心煩難眠,五心煩熱。
次症:頭暈耳鳴,口舌生瘡,口乾腰痠,夢遺滑精。
舌脈:舌紅、苔幹,脈細數。
病機:火熱內盛,擾亂心神。
治法:清心瀉火,養血安神。
推薦方藥:導赤湯(《小兒藥證直訣》)合交泰丸(《韓氏醫通》)加味
藥物組成:生地黃、木通、黃連、肉桂、茯神、夜交藤、杭菊花、白芷。
8.2 虛證
8.2.1 心脾兩虛證
主症:頭蒙欲睡,睡而不實,多眠易醒,醒後難以復寐。
次症: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納谷不香,面色萎黃,口淡無味,食後作脹。
舌脈:舌淡苔白,脈細弱。
病機:心血不足,脾氣虛弱。
治法:益氣健脾,養心安神。
推薦方藥:人參歸脾湯(《正體類要》)
藥物組成:人參、白朮、黃芪、當歸、遠志、酸棗仁、茯神、木香、龍眼肉、生薑、大棗、甘草。
8.2.2 心膽氣虛證
主症:心悸膽怯,不易入睡,寐後易驚。
次症:遇事善驚,氣短倦怠。
舌脈:舌淡苔白,脈弦細。
病機:心血不足,膽氣虛弱。
治法:益氣養心,鎮靜安神。
推薦方藥: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方藥:人參、茯苓、柏子仁、遠志、當歸、酸棗仁、石菖蒲、乳香、琥珀粉沖服。
如因病後體虛,汗出傷津,而見夜寐不安,則可選用酸棗仁湯《金匱要略》加減:酸棗仁、川芎、知母、炙甘草、茯苓、燈芯草炭。
8.2.3 心腎不交證
主症:夜難入寐,甚則徹夜不眠。
次症:心中煩亂,頭暈耳鳴,潮熱盜汗,男子夢遺陽痿,女子月經不調,健忘,口舌生瘡,大便乾結。
舌脈:舌尖紅少苔,脈細。
病機:陰液虧虛,陽氣偏亢,既濟失調。
治法:交通心腎,補血安神。
推薦方藥:交泰丸(《醫方集解》)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藥物組成:生地黃、玄參、丹參、人參、茯苓、遠志、五味子、桔梗、柏子仁、黃連、肉桂、蓮子心。
-
3 # 仁濟仁愛888
失眠有虛實之分,虛證多由於思慮勞倦致心血不足,實證多由痰熱內擾所致。實證病久,精神萎頓,食慾不振可轉成虛證。分三型:①心脾兩虛,方用歸脾東加減主之。功效:補養心脾。②腎虧肝旺型。治宜滋陰降火,相交心腎。方用天王補心丹加減主之。③痰熱內擾型。治宜清熱化痰,方用溫膽東加減主之。
-
4 # 龍興超人
輕度失眠患者通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醒來後不易入睡等,嚴重者則整夜不能入眠。失眠者都有夜晚睡不著白天精神不振的體會。這樣不但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引發其他疾病,很不利於健康。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從中醫角度看,基本分為五種情況。
一、肝鬱化火
特點:整晚睡不著,失眠多夢,甚至徹夜不眠,急躁易怒,可伴有頭暈頭脹、口乾口苦、眼紅耳鳴,食慾不佳,大便幹,排便費力,小便短黃,舌紅,苔黃。一般會選擇龍膽瀉肝加減來治療。
二、痰熱內擾
特點:入睡困難,失眠、胸悶、心煩、噁心、噯氣,可伴頭重,目眩,口苦,舌偏紅,苔黃膩。臨床用黃連溫膽湯來加減。
三、陰虛火旺
表現:早醒,醒後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多夢,心煩,頭暈耳鳴,還有口乾,潮熱、盜汗,手腳心熱,舌紅少苔。治療原則是清營涼血寧神。
四、心脾兩虛
特點:夢多,夜間睡不安穩,時睡時醒,同時感到口淡,有厭食,胃脘不適,大便不成形,健忘,精神不振,神疲食少,頭暈,四肢倦怠,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等症。選方可以用歸脾東加減。
五、心膽氣虛
睡中容易驚醒為特點。心煩失眠,膽怯心悸,遇事易受驚嚇,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安神定志丸這個方就針對性此證型。
注:
1、失眠者千萬別依賴於安眠藥物,而應選擇中醫整體調理,正本清源,輔助加強自我調理。
3、患者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到正規醫院問診就醫哈!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速,一個暢快覺能讓人整天精力滿滿,可是睡不好的人卻大有人在,這可怎麼辦呢?別急,為睡眠焦慮的你可能忘了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在閉眼前先養心。睡眼先睡心是中醫的概念,名醫孫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早已提到“能息心,自瞑目”,也就是說在睡之前,要讓自己心情平靜,切勿想入非非,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自然就會進入夢鄉。渴望好眠的我們臨睡前又該如何養心呢?以下幾個辦法可供參考。
呼吸冥想冥想可謂是養心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上床仰臥,閉目,全身放鬆,雙手平放兩側,呼吸均勻,緩慢,想象呼吸清新空氣,從百會穴緩緩流向兩腿,最後從湧泉穴流出體外。
2.泡搓腳
睡前泡腳也是一個容易讓心情放鬆、平靜,助於睡眠的習慣,睡前可以用微燙的熱水泡泡腳,水最好泡在足踝關節以上,直到泡到額頭微微出汗為宜。泡腳後,還可以再用手搓腳心10至20分鐘,直至發熱。
臨睡前,用手指輕輕按揉眉頭和眉梢處,舒緩眼部,也能提高睡眠質量。有條件的話,睡前做做有氧健身走、進行中醫針灸治療、太極拳及按摩。這些都能幫助緩解心理壓力,進而擁有一個好睡眠。
3.食補法
對於本身就心脾虛弱的小夥伴,有的食物也可以作為養心助眠的小助手。有一款食湯,其中最主要的食材是酸棗仁。
酸棗仁是有名的安神中藥,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的作用,適用於虛煩不眠、體虛汗多、驚悸多夢、口渴津傷等證,主要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和各種失眠症。再配合養陰清心安神的百合,養血安神的大棗和滋陰養血的龜肉,這款湯對於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失眠、心煩、心悸、神經衰弱的人群尤為適合。
回覆列表
失眠不用管分幾個型別,原因都是因為受壓力丶憂愁丶刺激等因素導致腦神經興奮所致,這就需要安神,而酸棗有神奇的安神作用。分享下我的經驗:
前幾年我物件抑鬱症厲害,整夜睡不著,最早吃安眠藥,管用是管用,但只管當時,治標不治本。於是我請教了當地的一位老中醫先生,先教了我這個方法,結果效果很好,現在物件睡眠改善了,自然抑鬱症也好了。其方法很簡單:
把酸棗仁炒熟(帶殼),磨成粉,每天睡前沖服一小勺即可,長期服用,最多一個月就能改善睡眠。注意,生酸棗仁不行,酸棗仁的藥性是熟安眠,生提神。服生的會越睡不著。
方法二,酸棗根煮水喝效果也很好,你就權當把它當茶喝丶湯喝。
方法三,酸棗葉蒸熟後和蜂蜜,睡前吃點,也安眠。
可見酸棗樹渾身寶,治安眠,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