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細水伴你長流

    你可以去看看法國卓爾禮儀,我覺得有點用。

    但是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中式的教育禮儀。畢竟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

  • 2 # 培優教育

    1、用餐前(長者先,幼者後),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後,方可動筷;

    2、學習正確端碗、吃飯:幼兒大拇指在碗邊緣、其餘四個指頭放在碗底(龍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勢;鳳點頭,右手拿勺筷吃飯的姿勢),並養成習慣;

    3、用餐過程中,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4、用餐時,細嚼慢嚥,餐食在口中不說話;吃東西,喝湯不出聲;

    5、不翻撿盤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不可揮動餐具指人;

    7、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費;

  • 3 # 益達Vlog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歸結以下幾點: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著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第三:進餐時不要,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對不起;."請原涼".之內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 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著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第五:吃到,,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裡,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著,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著.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第九:最後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 4 # 文海說職場

    就像是很多家長關心孩子穿得暖不暖,而不太關心孩子心理健康;家長總是關心孩子吃得營不營養一樣,卻很少家長會關心孩子在飯桌前吃得得不得體,似乎這對於小孩子來說,只要她乖乖吃下了飯,其他的都不太重要。其實,孩子在餐桌前怎麼吃飯,反映的就是一個孩子的教養問題。

    1

    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教養問題

    週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6歲的小男孩,席間小孩子一直沒消停,沒吃幾口就到處亂跑,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自己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彷彿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在聊天的時候,那位媽媽說了很多孩子學習的事,老師也都常常表揚他。說打算給孩子報一個外面的培優班。

    似乎按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在媽媽眼裡孩子之後就是一個很出色的人才。但即便這樣,我也還是覺得他會被像今天這樣的行為給“拖累”,給拉後腿。

    民間有俗語“龍勝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我無意將人進行等級的劃分,只是認為人的秉性是會代代相承的。父母們你決定了你的孩子未來~

    2

    孩子的教養影響他的未來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講了他們公司招聘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有個應聘的新人,名牌大學畢業,簡歷漂亮極了,筆試高分錄取,被邀參加公司高管出席的面試飯局。飯局中,這個新人高談闊論,唾沫星子橫飛,視其他客人為無物,令人大失所望。

    最後,公司告訴他:雖然他能力優秀,但是不懂得尊重別人,沒有教養,不能錄取他。其實有很多這樣的案列,就是敗在了一些生活的細節上。

    餐飲禮儀非常重要,因為餐飲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會活動。我們和同事一起吃飯、和朋友一起吃飯、和家人一起吃飯,在飯桌上談生意,在飯桌上聯絡感情,在飯桌上發展關係。

    可以肯定的說:養成良好用餐禮儀,這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3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父母必須重視

    我們見慣了孩子吃相上的不雅:有趴在桌上把盤裡的食物翻江倒海掃了又掃的,有看到喜歡的菜不顧一切往自己碗裡夾的,有喝湯時吧唧著嘴呼呼有聲的……

    對此,家長卻見怪不該、習以為常,甚至寵溺的一笑置之。當你忽視了孩子的這些細節的時候,你就關閉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門。

    餐桌上,孩子透過的坐姿、動作、神態、表情、目光等,已經用無聲的、豐富的語言在告訴人們你是誰、你有什麼心態,你尊重他人或者目無餘子,你是對生活充滿自信的成功者還是消極對待人生的失敗者。

    4

    培養孩子餐桌上好的肢體語言

    家長幫孩子他矯正一種散漫失敗者的壞習慣,養成一種得體、有度的成功者習慣。像在用餐前要告訴孩子長幼有序,特別是在家庭聚會的時候,就要讓孩子知道讓爺爺奶奶先動筷子,之後才動筷子。

    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動手動腳,不要在吃飯的時候一直說話,不翻撿盤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夾菜一定夾自己面前的,不要在別人面前夾菜,更不要從盤子中間夾菜。吃飯時不可揮動餐具指人。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5 # K12教育家

    具備基本的禮儀,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禮儀是被眾人所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禮儀是給人提供愉快的體驗、替別人著想的一種習慣,而餐桌上的禮儀,可以適用於各種禮儀。具備基本的禮儀,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禮儀是被眾人所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那麼我們如何來培養孩子好的餐桌禮儀和規矩呢?禮儀絕對不是到了一定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長在身上的東西。只能透過別人的傳授,而滿懷愛心來教給孩子的,只能是父母。教孩子禮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懷著一顆愛心,溫柔地去教。最好不要在剛吃飯還餓的時候去提醒他這樣那樣,吃完飯後父母和孩子都比較放鬆的時候再去說比較好。

    培養孩子用餐禮儀為何重要?

    用餐禮儀是最基礎的禮儀,在未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接觸到。

    用餐時舉止得當,會被周圍的人認為是有品位、為他人著想的人,會被大家所喜愛與尊敬。

    未來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機會,就隱藏在這樣的許多細節之中。

    然而,由於現在雙職工家庭的增多,家長們平時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相處,只有在晚上或週末一起吃飯的時候,可以與孩子交談。

    孩子還沒開始吃飯,家長就詢問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常常是喋喋不休、甚至有時會指責批評,孩子用餐的心情沒有了,帶著難過或厭煩的心情吃飯,也不利於腸胃的消化,久而久之也就不願意好好吃飯了。

    另外,用餐禮儀是家庭規則意識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積極生活態度的體現。用餐注意守規矩,體現出了家庭的教養、對生活的尊重與熱愛。

    孩子應掌握的12個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1、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我們的每一頓飯。

    這種感恩包括對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各種當季的美味,包括對培育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給我們補充營養和能量的這些食物。這種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飯的坐姿,更應該作為一種家庭的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2、請長輩先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做好示範,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3、吃完飯之前不要離開座位

    除了飯前洗手外,最好讓孩子養成吃飯前處理完上廁所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安心、放鬆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這樣不但好看,而且還有利於消化。

    5、正確地拿筷子

    其實只要1個小時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用筷子,單單是一個用筷子,就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教養,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筷子,一種道具可以用於各種食物,蘊含著深厚的以不變應萬變、以簡單應對複雜的傳統文化精髓,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

    6、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聲喧譁。

    7、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

    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別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

    8、吃飯的時候儘可能不要發出聲音

    教育孩子嚼飯的時候儘量閉著嘴,喝湯的時候也慢慢等湯涼了再喝,不要上來就西里呼嚕地喝。

    9、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事情。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孩子也會有很多事情想與爸爸媽媽分享,請珍惜這段時間。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吃飯時也儘量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再忙也不要在吃飯時長時間接手機了,畢竟在這麼繁忙的現代社會,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擾地在一起吃一頓飯,其實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10、飯後對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

    11、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

    餐桌禮儀要從平時開始訓練

    對大部分家長來說,春節期間,跟家人、客人一起進餐的機會比平時多很多,而這也是對孩子進行餐桌禮儀教育的極好機會。每個家長都希望帶孩子出去時獲得朋友的讚賞,不過,家長的功課要做在前面,要從平時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餐桌禮儀,這樣到了一定的場合,才不會出現一些本不應有的尷尬。

    培養餐桌禮儀的方法:

    1、一起用餐。孩子與父母一道用餐的機會越多,越會學到應有的禮儀。

    2、不要求快。在同一時期內有計劃的教會一個或兩個禮儀。

    3、目標合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儘量瞭解孩子的能力,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齡的差別。

    4、要有彈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對勁,就放鬆一下,延到第二天。

    6、經常操練。父母帶孩子到餐館用餐,在公眾場合讓孩子熟悉平時所學的禮儀。

    7、正面教導。孩子對禁止他們做的事易生反感。與其在他們做錯事之後批評他們,不如事先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8、善用機會。在節假日或節慶場合,抓住時機教導孩子穿著、餐飲及應對的原則。

    9、解釋原因。在任何時侯都儘量向孩子解釋要遵守禮儀的原因,這樣做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覺性。

    10、樹立榜樣。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學習,也可藉助錄影帶、書籍、圖片等進行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永遠跟著孩子,也不可能守著他們一輩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禮儀這些細節幸福的積累,一定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也一定可以成就他們更加美好的人生。

  • 6 # 馬麻麻

    具備基本的禮儀,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禮儀是被眾人所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禮儀是給人提供愉快的體驗、替別人著想的一種習慣,而餐桌上的禮儀,可以適用於各種禮儀。具備基本的禮儀,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禮儀是被眾人所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那麼我們如何來培養孩子好的餐桌禮儀和規矩呢?禮儀絕對不是到了一定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長在身上的東西。只能透過別人的傳授,而滿懷愛心來教給孩子的,只能是父母。教孩子禮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懷著一顆愛心,溫柔地去教。最好不要在剛吃飯還餓的時候去提醒他這樣那樣,吃完飯後父母和孩子都比較放鬆的時候再去說比較好。

    孩子應掌握的12個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1、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我們的每一頓飯。

    這種感恩包括對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各種當季的美味,包括對培育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給我們補充營養和能量的這些食物。這種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飯的坐姿,更應該作為一種家庭的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2、請長輩先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做好示範,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3、吃完飯之前不要離開座位

    除了飯前洗手外,最好讓孩子養成吃飯前處理完上廁所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安心、放鬆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這樣不但好看,而且還有利於消化。

    5、正確地拿筷子

    其實只要1個小時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用筷子,單單是一個用筷子,就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教養,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筷子,一種道具可以用於各種食物,蘊含著深厚的以不變應萬變、以簡單應對複雜的傳統文化精髓,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

    6、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聲喧譁。

    7、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

    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別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

    8、吃飯的時候儘可能不要發出聲音

    教育孩子嚼飯的時候儘量閉著嘴,喝湯的時候也慢慢等湯涼了再喝,不要上來就西里呼嚕地喝。

    9、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事情。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孩子也會有很多事情想與爸爸媽媽分享,請珍惜這段時間。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吃飯時也儘量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再忙也不要在吃飯時長時間接手機了,畢竟在這麼繁忙的現代社會,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擾地在一起吃一頓飯,其實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10、飯後對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

    11、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

    餐桌禮儀要從平時開始訓練

    對大部分家長來說,春節期間,跟家人、客人一起進餐的機會比平時多很多,而這也是對孩子進行餐桌禮儀教育的極好機會。每個家長都希望帶孩子出去時獲得朋友的讚賞,不過,家長的功課要做在前面,要從平時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餐桌禮儀,這樣到了一定的場合,才不會出現一些本不應有的尷尬。

    培養餐桌禮儀的方法:

    1、一起用餐。孩子與父母一道用餐的機會越多,越會學到應有的禮儀。

    2、不要求快。在同一時期內有計劃的教會一個或兩個禮儀。

    3、目標合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儘量瞭解孩子的能力,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齡的差別。

    4、要有彈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對勁,就放鬆一下,延到第二天。

    6、經常操練。父母帶孩子到餐館用餐,在公眾場合讓孩子熟悉平時所學的禮儀。

    7、正面教導。孩子對禁止他們做的事易生反感。與其在他們做錯事之後批評他們,不如事先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8、善用機會。在節假日或節慶場合,抓住時機教導孩子穿著、餐飲及應對的原則。

    9、解釋原因。在任何時侯都儘量向孩子解釋要遵守禮儀的原因,這樣做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覺性。

    10、樹立榜樣。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學習,也可藉助錄影帶、書籍、圖片等進行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永遠跟著孩子,也不可能守著他們一輩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禮儀這些細節幸福的積累,一定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也一定可以成就他們更加美好的人生。

  • 7 # 媽咪Jane黃靜潔

    聖誕、元旦、春節、元宵,孩子們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熱鬧鬧、最頻繁吃吃喝喝的日子。我覺得餐桌禮儀,應從家中開始。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在自家人面前可以隨隨便便,沒大沒小,出了門再換另一種待人接物和用餐的方式,這其實對小孩來說是做不到的。而且,久而久之,孩子就變成一個"兩面派"了,兩面派的行為其實是掩蓋不住孩子的真正的修養。只有在自家人面前就講禮貌,懂互相的尊重,那麼他到了公眾場合也會如此。

    在家庭裡邊怎麼做呢,第一,讓孩子瞭解吃飯就要有吃飯的樣子,和大家一樣首先要坐定,不能隨便起身走動,以免打翻湯汁影響別人,也可能傷了自己。第二,如果孩子吃好了,要問問爸爸媽,我吃完了可以離開嗎?第三,吃飯時不能張開嘴巴大叫,如果嗆了噎了,髒物都必須放在自己面前的紙巾或者面前的盤子裡。第四,如果準備了公筷、勺子,夾菜盛湯時要使用這些公用餐具。所有這一些,我們不希望孩子在公共場合對別人做的,不希望孩子被別人看到的弱點,都要在家裡進行提前練習。

    那麼這樣的練習,其實也把自己家庭的用餐環境給建立好了,比如用餐的時候可以輕聲說話,但不能大叫大嚷;尤其家長不要在用餐的時候去討論特別激烈的對錯問題。用餐就是用一個愉快的心情來進行三餐,同時教會孩子怎麼正確在使用筷子等餐具以及餐巾紙,這些其實都是禮儀的一部分。

    再有,教會孩子對自己碗裡的食物要尊重。不搶拿食物,拿多少吃多少,吃完了可以再拿,但是不能多拿又剩下。對於食物的尊重也是孩子禮儀的一部分,尤其是現在的經濟越來越好的時候,孩子更是需要有這個意識。

    最後就是爸爸媽媽們都明白的道理:家長如果能做到,孩子也一定會做到!

  • 8 # 西安萬通汽車學劉老師

    在家吃飯時,等大人全部上桌坐下,再開筷。如果說話,要說好聽的,有意思的話,不破壞進餐情緒。吃飯不要發出響聲,不要把萊,湯掉上桌上,不要快吃,以免飯菜沾在臉上,不要滿碗去挑選,有洗筷之嫌,千萬不要眼晴久盯著菜,扒飯時眼晴不盯著菜,適當移開菜的視線,不要過多的說鹹了淡了,如果有人說了,不要附和,做菜人不易。(飯店吃除外),先吃完者,在放筷時說,大家慢慢吃,然後筷子放在碗邊的桌上。如果倒數第二吃完就說,不急,我陪你。如果倒數第一吃完,要加速,在撿碗筷人到來之際結束進餐。個人之見,不求相同。

  • 9 # 時尚育兒圈子

    丹妮媽媽:帶寶寶去吃飯的時候,她把自助區的聖女果端了兩盤子來,挨個兒捏了把汁滴進水杯裡,足足弄了十幾個番茄,我根本制止不了。時隔不久,我們和同事一起去了同一家飯店,寶寶故伎重演,而且聯合同事家的寶寶兩個人一起胡玩,看著被寶寶搞亂的餐桌,面對服務人員疑問的眼神,我感覺十分尷尬。

    藉此事,我決定對寶寶進行餐桌禮儀教育

    首先,我跟寶寶講了簡單的餐桌禮儀:吃飯的時候不要大聲喧譁,要耐心等待食物的到來,不要浪費糧食。比如,要是別人拿走了那麼多聖女果玩耍,寶寶自己想吃聖女果的時候沒有了會很傷心。聽了這個,寶寶很贊同,然後我趁熱打鐵,讓她判斷行為的對錯。

    我還藉助古詩文和繪本,給她講述了食物的生長過程,告訴她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糧食,看著她吃飯的時候都學著把灑落的飯米粒撿起來,知道主動給家人夾菜,我肯定並讚揚了她的行為。

    同時,為了保護寶寶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給她演示用榨汁機榨汁的過程,告訴她那樣是榨不出汁的,還從網上找來用石磨製作豆漿的圖片,給她一一講述,給她買了一套廚房塑膠玩具,讓她體驗玩過家家的樂趣,透過這樣的延伸教育,寶寶知道了很多知識,食物的生長製作過程,也懂得了很多餐桌禮儀。

      

    我覺得在教育過程中不能掉以輕心,縱容輕視寶寶的錯誤行為以後想修正就難了。家長要有一顆敏感的、善於洞察的心,教養好的寶寶成人後也會贏得更多的人脈和尊重。

  • 10 # 郝韶昌

    一個孩子是否在餐桌上吃飯的形象,直接代表著家人的教養。我個人認為,首先小孩子要座有坐相,站有站相。在吃飯時不在巴啦嘴,不要用筷子敲盤子。如果大人給孩子夾菜,要說有稱呼的謝謝,要把飯吃完,不要剩下。利開飯桌說聲不吃了,不要不聲不響離開。這是我個人的建議,謝謝!

  • 11 # 珩媽談育娃

    餐桌禮儀是禮儀的一大部分,而且餐桌上是非常能看出人家教的一個場所。

    吃飯前,要注意長幼之分。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做好示範,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吃飯時,要注意正確拿碗筷和吃飯時的坐姿,而且用餐時的儀態也很重要,不可狼吞虎嚥。還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而且家長要教育孩子嚼飯的時候儘量閉著嘴,吃飯時不要發出聲音。

    同時,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和隨意走動,更加不可以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最重要的時,要珍惜食物不要剩飯。

    最後,飯後要對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而且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我吃好了。”儘量養成孩子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的習慣。

    一個人的習慣對其影響一生,加油

  • 12 # 那方人的家

    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確實非常有必要。以前和一個十歲的男孩一起就餐,孩子餐桌禮儀非常差,夾菜的時候總是在盤子裡挑來挑去,直到挑到自己滿意的一塊才夾出來。盤子裡的菜幾乎都是他筷子碰過的。他的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整頓飯讓人吃得相當不舒服。

    怎麼培養呢?這不是短時間內培養起來的。應該從小就培養。

    1、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把幼兒專用的餐椅買好。這樣他在心理會形成一個就餐的秩序感,覺得就餐是自己的事,不須要成人追著喂。這一點特別重要,一開始追喂的孩子很容易養成不按時吃飯的習慣。稍大一些也會吃飯時滿地跑。不利於餐桌禮儀的形成。

    2、多問問孩子的意見,能吃多少盛多少,但是一定要吃完(特殊情況除外),讓他養成吃完飯再下餐桌的習慣。

    等孩子大些時,他已經脫離幼兒專用餐椅,可以要求他做到以下幾點。

    1、長輩先入座。如果長輩經常拖延,孩子又趕時間,可以讓他先請示一下,經過允許後再就餐,這樣孩子才不會養成自我中心的毛病。

    2、 夾菜夾自己那邊的,不要用筷子挑撿,這樣非常沒有禮貌。

    3、 吃完飯及時收拾碗筷。

  • 13 # 文阿哥Vlog

    餐桌禮儀看似是小事,實則反應出一個人的教養問題。生活中有許多典型的例子,一些人在餐桌上的行為讓人非常反感。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了,我們有時候在一起吃飯。他的一個習慣讓我無法忍受,那就用筷子在菜裡面扒來扒去,挑著吃,讓人頓時沒了胃口。

    餐桌上的禮儀包括很多。尊重長輩,等長輩開吃了再動筷子。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口水四濺。雙臂要收攏,以免影響別旁邊的人就餐。筷子不要指著別人,更不要搓戳著別人。夾菜的時候要夾自己這一邊的,不要在菜碗裡扒來扒去,挑著吃。吃完飯要把自己的碗筷收走,殘渣收拾乾淨,把座椅挪走。如果可能,事後還可以幫忙洗碗收拾。

  • 14 # 幼兒教育

    學會感恩,好好享受每一餐: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感恩我們每一餐給我們做飯的父母,朋友,及親人,我們更要感恩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美味的食物,當我們拿起筷子的時候,要回想起這一頓飯的來之不易。我們更要好好珍惜。

    先讓長輩入座,並給他們盛飯: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做父母的就要給孩子做好典範。吃飯時先讓長輩入座,然後並給長輩們盛飯,在長輩未動筷子時晚輩不應該動起筷子來,長輩給我們拿碗的時候,我們應當雙手接住。等等一些美德。

    吃飯之前不要先離開座位:

    在我們吃飯之前千萬不要先離開座位,這樣在座位的長輩們就會覺得你這個人多沒有教養,不要因為你個人的原因而影響大家的情緒,因此,在我們吃飯之前,如果有什麼事等吃完飯在去解決。

    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不要在盤中挑來挑去:

    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客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作父母的應當要告訴孩子們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做其他的事情:

    吃飯是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互相培養感情,互相瞭解彼此的生活,好不容易在一起吃個飯,不要在這個時候,有些孩子突然開啟電視看電視,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做父母的就應該提前跟孩子們說,讓他們明白這樣做的危害性。不要影響到其他人吃飯。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5 # 辣眼睛的大腦斧

    一、孩子應該知道這些用餐禮儀

    一般來說,在孩子開始學會自己吃飯的時候,爸媽就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教一些簡單的餐桌禮儀了,比如吃飯前要先洗手、飯前要把玩具放下、要使用自己的餐具等等。等到孩子開始上小學的時候,爸媽可以再慢慢的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用餐規範,特別是在外出和其他人一起用餐的時候要注意下面這些小細節:

    1、等到大家都開始吃前再動筷子。

    2、把餐巾放在腿上,用它來擦嘴巴。

    3、小口吃飯,咀嚼的時候要閉攏嘴巴、不要吧唧嘴。

    4、正確使用刀叉切開食物。

    5、學會選擇正確的餐具,例如小勺子用來吃蛋糕,大湯匙用來喝湯。

    6、對好吃的食物進行讚美,特別是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

    7、當餐桌上的人跟你講話的時候,不要一邊嚼食物一邊說話。

    8、拿取飯菜的時候要適量,吃多少拿多少。

    二、爸媽教孩子餐桌禮儀的具體方法和技巧

    1、爸媽給孩子做良好的示範

    爸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孩子都非常喜歡模仿爸媽的行為,所以教授餐桌禮儀最好的辦法就是爸媽親自示範。吃飯的時候,爸媽自己首先不要看平板電腦、手機,不要煲電話粥、看電視,這樣孩子就會知道餐桌禮儀的第一點就是尊重與你一同進餐的人。

    2、教孩子使用餐具的時候多重複幾次

    重複多次的行為能夠幫助孩子養成慣性,在教孩子具體吃什麼用什麼餐具上,爸媽教一次兩次孩子可能記不住,比如吃甜點的時候要換小叉子,爸媽就可以每次都遞給孩子小叉子讓他養成習慣,多重複幾次孩子就會知道吃不同的食物要使用不同的餐具。

    3、不要給予寶寶過分的表揚

    當孩子在餐桌上表現的很好,比如吃飯吃的很認真,需要別人幫他拿食物時很有禮貌的提出請求,爸媽最好不要當場給予孩子過分的表揚,否則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是被關注的焦點,反而會感覺到不自然。更好的做法是在用餐完之後適當的給予孩子表揚,爸媽可以跟孩子說今天的表現說明你已經是個小大人了,也很懂得禮貌,這樣你長大以後不管去什麼場合吃飯大家都會很喜歡你的。

    4、孩子表現不好時的處理方法

    如果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是在飯桌上搗亂,爸媽可以先適當的提醒孩子。如果他還是沒有改變或者變本加厲的話,爸媽就可以要求孩子離開餐桌,並告訴他們這種不好的行為是不能被接受的,下次吃飯的時候他必須改正自己的行為才可以。

    但是如果是在外面吃飯的話,爸媽最好不要當眾訓斥孩子,否則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樣也是先給提醒,如果提醒無效或者孩子的行為已經打擾到別的用餐者的時候,爸媽就最好把孩子帶到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跟他好好的講道理。

    5、在家裡舉辦茶話會模擬學習

    最後小編想要補充的是,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家庭聚餐的時候大家可以穿著睡衣,沒有太多嚴格的規範要求,有的家庭就必須要求大家穿戴整齊。但是不管怎麼樣,餐桌禮儀的關鍵點在於吃飯的時候也要保持基本的禮貌,在一些形式上的小細節上可以不用那麼在意,但是舉止行為一定要得體,不能冒犯到別人。如果孩子在家裡就能夠學會餐桌禮儀,那麼孩子外出就餐時也能保持很好的禮貌。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6 # 創業路人甲

    身教勝於言傳,小孩子模仿能力強,他的禮儀來源於父母的行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說教不能完全理解,更不能理解禮儀的含義,只能從形式上模仿,所以,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跟我學,讓父母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家風 家教習慣,成為禮儀的執行者。

  • 17 # 潘姨愛生活

    對於幼兒,在餐桌日常生活中的禮儀,不僅僅是灌輸規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直影著孩子。父母的行為告訴他們與人相處的方式。

    飯前要洗手講究衛生,吃飯時注意坐姿,要等長輩到齊了再動筷,不要隨意在盤中挑食,吃飯時不大聲說話,隨地吐殘渣。

  • 18 # 記錄生命中美好的瞬間

    從小教育孩子在用餐時,儘量不挑食、不偏食。咀嚼食物時不說話,咀嚼脆生的食物時控制聲音,可細嚼慢嚥來控制聲響。在餐桌上,用手指扣牙齒啊、撓癢癢啊,會影響到一起用餐的人,是不禮貌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蛋灌餅鼓起來的氣泡皮太厚,戳不開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