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得舍
-
2 # 遺產君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開國功臣大肆殺戮,透過“胡惟庸案”、“藍玉案”等大案,將功臣們斬殺殆盡,這兩起大案在明朝正史中確有記載,其真假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火燒慶功樓”就值得商榷了,長久以來,明清兩朝民間一直流傳著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故事,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關於“火燒慶功樓”的傳說朱元璋坐穩江山後,對開國功臣實在是不放心,加上太子朱標太過於宅心仁厚,恐難駕馭這些功臣,於是朱元璋命人在南京崗上建了一座慶功樓,並埋下火藥硫磺,樓外埋伏軍兵、大火炮,準備在宴請功臣時將他們一窩端。
聽到建造慶功樓,凡是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無不深受感動,稱讚皇帝英明,只有軍師劉伯溫憂心忡忡,他早就識破了朱元璋的計謀,於是進宮向朱元璋請辭迴歸故里,朱元璋再三挽留,劉伯溫執意不肯,朱元璋之後應允,取出許多銀兩送給劉伯溫。
劉伯溫出了皇宮後,來到徐達府上,向他辭行,並再三囑咐徐達,在慶功樓慶宴之日,要寸步不離的緊隨皇上,徐達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問個究竟,劉伯溫告誡他照此行事,日後便知。
慶功樓建成了,這座樓樓身又寬又矮,窗戶又高又小,看來很安全,朱元璋擇定吉日,邀請所有功臣前來赴宴,這一天,太陽剛剛落山,慶功樓裡一片歡聲笑語,燈燭輝煌,赴宴的功臣們互相恭喜、道賀,好不熱鬧,徐達心裡時刻記著劉伯溫的臨別贈言,哪有心思與眾人寒暄。
他舉目望望樓頂,雕樑畫棟,再低頭看看地面,方石成格,平滑如鏡,忽然,他把耳朵緊貼牆壁,用手對牆敲了幾下,覺得聲音“咚咚”發嗡,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劉伯溫的意思,嚇得青汗直冒。
這時朱元璋駕到,百官肅立,躬身行禮,朱元璋昂然走進大廳,笑容滿面,來到席前,與大家舉杯慶賀,熱鬧非凡,徐達平日裡酒量不小,但今天卻怎麼也不敢多喝,一直盯著朱元璋的一舉一動。
酒宴正吃到興頭,朱元璋忽然站起身來,向門邊走去,徐達連忙隨後跟上,朱元璋發覺身後有人,回頭一看,見是徐達,問他為何離席,徐達趕忙說特來護駕,朱元璋連忙說不必不必,徐達又說,皇上真的一個也不留嗎?朱元璋知道徐達識破了他的機密,就同意他跟著自己。
他倆剛走出幾百步,突然“轟隆隆”一聲巨響,慶功樓瓦飛磚騰,火光沖天,可憐滿樓功臣全部葬身火海,徐達死裡逃生,慚愧得門都不敢出,沒多久便憂鬱成疾,背上還長了個瘡,人也瘦骨嶙峋,這時朱元璋命太監送來了一隻燒鵝,他知道皇上的用意,含淚吃了下去,沒多久就去世了。
其實是抹黑朱元璋的謠言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因為明朝開國功臣的死因各部相同,常遇春死於北伐班師的途中,李文忠建國後病死,劉伯溫病死,藍玉被賜死,還被剝皮,傅友德也是被朱元璋賜死的,湯和善終,病死,徐達病死等等,沒有一個是被燒死的,因此可以得出,朱元璋火燒慶功樓是謠言。
事實上,朱元璋確實在南京建過一座樓,名將忠勤樓,也沒有埋藏炸藥,這裡是朱元璋和群臣商討國家大事的場所,由於一些詩人寫過這座樓,將其稱為“慶功樓”,這就清楚了“火燒慶功樓”完全是捏造。
“火燒慶功樓”為何在清朝大肆傳播呢?這有兩方面的原因,朱元璋濫殺成性,朱標深表反對,說“陛下誅戮過濫,恐傷和氣。”據說朱元璋聽了朱標的勸說並沒有反應,他命人找來一根帶刺的樹枝,讓朱標握住,朱標怕被刺傷,就沒有握,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你怕刺不敢握,那我就幫你把刺去掉不好嗎?一些文人發揮無限的想象空間,想當然的造出了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驚悚新聞。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滿清入關後,對朱元璋的大肆抹黑,他們將“火燒慶功樓”大肆渲染,事實上,滿清抹黑朱元璋向來已久,僅從目前存世的朱元璋畫像就可見一斑,在所有的存世的朱元璋畫像中,朱元璋都是豬腰子臉,而且臉上還有無數的麻子,這都是抹黑的行為。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事情,正史上並無記載,最早出自於《大明英烈傳》。這是一個評書,這個評書從什麼時候開始說的,現在已無可考證。
(慶功樓,網路模擬圖)
“火燒慶功樓”說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擔心功臣們造反,威脅明朝的江山,於是建造了一座慶功樓(這種做法,有點類似於唐朝建立的凌煙閣)。接著,他把所有的功臣們請到慶功樓去擺宴慶祝,並在慶功樓下埋上火藥及一些易燃物,準備燒死所有的功臣。朱元璋的意圖被劉伯溫發覺了,於是他去向朱元璋辭官歸隱,並把這個猜測告訴了徐達。徐達在慶功宴上,一直注意著朱元璋的動向。中途,見朱元璋起身準備上廁所,於是藉口保護皇帝的安全,緊緊跟上。朱元璋說,他不需要保護,讓徐達回去。這時徐達流淚說:“真的一個都不留嗎?”朱元璋發現徐達察覺了,只得讓徐達跟隨。等兩人離開慶功樓後,瞬間慶功樓爆炸聲響遍,火光四起。慶功樓裡面的大臣被燒個精光。
很顯然,這是一個虛假的事件。為什麼呢?
第一,正史《明史》裡並無記載。休說燒死了那麼多功臣,就算燒死了一個人,正史上肯定都是要記載的。對於那些王侯將相,其來龍去脈,史書上都會詳細記載。沒有記載,肯定這件事一定沒有。事實上,明朝的那些開國功臣,每個人的去世都記載得清清楚楚,沒有一個是燒死的。
(朱元璋畫像)
第二,這種說法,嚴重低估了朱元璋的政治智商。朱元璋雖然出生於草莽,但是,其政治智商是一流的。不然,一個草根也不可能最終從亂軍中殺出,做到君臨天下皇帝。一個很絕大政治智商的人,怎麼可能做出用火藥炸慶功樓這樣的事情!炸了以後,怎麼向天下人交代?還有,徐達竟然對他說:“一個都不留嗎?”果真徐達說了這個話,他還不馬上就殺徐達滅口,還留著他,讓他回去!還最後多此一舉地送什麼鵝肉!總之,這種做法,這種情節設計,只有那些沒有當過皇帝的人,以及那些編故事的好手,才會想得出來。但那已經不是政治,而是傳奇。
第三,朱元璋的很多功臣確實都被殺,朱元璋也確實逃不過殺功臣的嫌疑。但是,所謂“殺功臣”,從來沒有這樣簡單,必定要找到充足的理由。比如因“洪武四大案”而殺掉的功臣,那是以整頓吏治為藉口的。而且,他這種整頓吏治,確實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讓那些被殺的人,就算有冤,也不能不服。這也就是我上面說的政治智慧。
(徐達畫像)
至於一些網友(包括百度百科)說的,這是清朝人抹黑朱元璋的做法。我倒對這個說法有懷疑。為什麼呢?首先是《明史》裡面並無記載。《明史》才是代表官方的,既然官方沒有,就不存在抹黑。其次,那說唱評書的,也並不能說他就是站在清政府的立場上。再說了,他都淪落成一個說評書的了,為什麼還要代表清政府說話?而且這樣的人,多半是漢人,一個底層的漢人,卻幫滿清抹黑漢人老祖宗,有這個必要麼?
(參考資料:《明史》《大明英烈傳》)
-
4 # 七追風
朱元璋在慶功樓燒死所有功臣?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先說說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評書《大明英烈傳》裡面說,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他自己琢磨著,這些個功臣們都很厲害啊,會不會威脅自己的統治?
於是朱元璋專門建造了一座“慶功樓”,把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們都叫了過去,擺個大宴會,喝酒慶祝慶祝,於是大家都去了。
其實朱元璋早就計劃好了,在慶功樓埋了火藥和易燃物,準備趁機燒死所有人。但是這個計劃呢,讓劉伯溫發現了。劉伯溫也不敢多說啥,於是明哲保身,主動辭官歸隱了。
走之前,劉伯溫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徐達。徐達也不敢聲張啊,於是在宴會這一天,時刻注意著朱元璋。大家吃喝的正高興,朱元璋起身要去廁所。
徐達一看,也站起來跟了過去,說要保護朱元璋的安全。朱元璋連忙拒絕,徐達哭著問:“真的一個都不留嗎?”
朱元璋一聽,哎呦,你徐達知道這件事情了?那算了,跟我一走吧。
兩人一走出慶功樓,立刻爆炸聲起,慶功樓被火焰吞噬,裡面的功臣全部被燒死。
是不是很精彩?不過,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很簡單,第一點是朱元璋沒有這麼笨,剛剛繼位,一切都不穩定,身邊需要一些相信的人。要是把功臣全都殺了,對初期的穩定並沒有好處。
退一萬步說,朱元璋真想殺功臣,也不會一次性全燒死,這個太明目張膽了。殺功臣需要時機和理由的,他後來殺的功臣,也都是基本穩定之後,找了整頓吏治等等理由殺掉的。比如著名的“洪武四大案”,殺了很多人。
再者說了,明朝的那些開國功臣,正史當中都是有記載的,每個人的結局如何,一查就知道,說一次性燒死,戲劇化太強。
當然,最重要的是,《明史》當中完全沒有提及這件事,可見,這只是一個故事。
-
5 # 煮酒戲說歷史
都知道朱元璋從一個和尚到皇帝的轉變,僅僅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除了朱元璋自身的能力之外,也多虧了身邊的眾多的謀士和驍勇善戰的將士。得了天下之後的朱元璋,在大明王朝漸漸安穩之後,就大開殺戒,屠殺一些功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從漢高祖劉邦換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權柄之上了。
而,“火燒慶功樓”事件,更是讓後人品論紛紛,可是,這件事情在正史上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記載,最早出現這樣的記載,是出現在一本叫《大明英烈傳》的評書上,具體真實性,早已無從考證,究竟是否有這麼一件事,已無從知曉。
“火燒慶功樓”說的是,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後,擔心從前一起打仗的臣屬,那些淮西嬌兵悍將將來造反,威脅到朱家天下,於是就造了一座慶功樓,然後,他把所有打天下的功臣們一起請到慶功樓擺宴慶祝,且在慶功樓下早已埋上火藥和一些易燃物品,計劃燒死所有的功臣將領,而後,朱元璋的意圖被劉伯溫所發覺,於是他去向朱元璋辭官歸隱,並把這個才想告訴徐達,知道朱元璋的意圖後的徐達,顯得格外的小心謹慎,在慶功宴上,一直注意朱元璋的動向。
中途,朱元璋起身藉口要去如廁,這個時候徐達看見急忙跟了出去,朱元璋看到徐達也跑出來了,說不需要人護駕,讓徐達回去吃慶功酒。這時候的徐達流著淚說;“真的一個都不留嗎?”見徐達說此話,變知道他已經知曉了自己的意圖,於是朱元璋只得讓徐達跟隨。等兩人離開慶功樓後,瞬間慶功樓爆炸聲響徹四方,到處是一片火海,慶功樓瞬間被化為灰燼。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感覺這個事件有些假,甚至就是虛構出來的呢?不信,筆者給你分析分析——
一:明朝的正史中,並沒有“火燒慶功樓”的這個相關記載,且不說燒死這麼多的功臣,就是燒死一人,都會引發其他的連鎖反應,要知道個個都是開國功臣,又都是王侯將相,個個身份尊貴的不得了,一人出事,朝廷不得立馬調查清楚,再說,明史上對明朝的開國功臣均有記載,並沒有一人是被燒死的。
二:朱元璋能從一個泥腿子到開國皇帝,他的智謀和才能是絕對非常厲害的人,一個擁有政治智慧的人,你說他會明目張膽的集體性的殺戮功臣?這樣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難道不怕引起連鎖反應,引發兵變?所以,想想這件事的真實性,絕對是後人的虛構的
三:朱是殺了很多的開國功臣,但是,殺的全是那些嬌兵悍將,壓榨百姓的臣子,雖然有些人是為了後世之君能安穩做皇位而殺,每個新朝開國之初,一些開國有功將領均會居功自傲,為所欲為,所以,很大程度上,朱的嗜殺也是為了整頓吏治
明史上對“火燒慶功樓”這件事均沒有正面上的記載,而個個功臣最後的結局史書上也分別有紀錄,但是可以猜測的是,每個新朝建立後的王朝,均會隨意的抹黑前朝的一些人和事,然後美化自己,捧紅自己,這是每個朝代更替都會出現的潛規則吧。 -
6 # 武威王
“火燒慶功樓”只是民間傳說,在一些戲劇曲目中也存在,據說是清朝為了醜化朱元璋而編撰的。事實上,朱元璋確實殺了很多功臣,但並沒有用燒死這種拙劣的方法。
“火燒慶功樓”的民間傳說是這樣的:相傳朱元璋奉玉皇大帝旨意下界,當時帶了滿天星宿,也就是後來幫助他成就帝業的二十八功臣。等待朱元璋做了皇帝,年老體邁的時候,深知輔佐自己的文成武將都是當世俊傑,擔心他們在自己死後“黃袍加身”,而自己的子孫鎮壓不了他們。於是就建造了一座慶功樓,在慶功樓建成那天,大宴文臣武將。表面上君臣一團和氣,朱元璋背地裡卻安排侍衛在樓下安排了大量的炸藥和易燃物,想要在酒酣之後,引火燒樓,將這些功臣一網打盡,以不幸失火為由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不料被軍師劉伯溫所識破,劉伯溫自己留了心眼,在朱元璋離開的時候也跟隨出來,最終很多人葬身火海,而劉伯溫得以保全。只有4人不是死於朱元璋之手,他們是軍師劉伯溫、信國公湯和、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
真實的歷史並不是這樣,雖然朱元璋忌憚文武功臣,但還不至於如此簡單粗暴地害死他們,不過事實上,追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們,確實很多都死在朱元璋前面:其中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朱文正都是病死;朱亮祖、周德興、廖永忠、傅友德等被朱元璋賜死;處死南韓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自此,開國功臣宿將幾乎消失殆盡,也為後續靖難之役建文帝無人可用埋下伏筆。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封建王朝幾乎是普遍的真理,真正能夠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鳳毛麟角。
-
7 # 古今通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可以肯定的告訴您,這是沒有的事。相應的小說、故事、評書、戲曲劇目倒是有。所謂慶功樓(功臣樓)應該是脫胎於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忠勤樓,朱元璋經常與身邊的文臣武將在此討論軍國大計,他可不會點火把自己的辦公室燒了。不單如此,開國元勳中的文臣武將也沒有一個是被燒死的。
細節和措辭我不想照搬,只攏個脈絡,網路上故事版本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這個故事大意如此:
劉伯溫深知朱元璋生性薄涼,為保命就向朱元璋乞骸骨,朱元璋自然假意挽留,在劉伯溫的堅持下,最終賜予金銀送出宮外。
劉伯溫和徐達關係不錯,就跑到徐達處叮囑一番,功臣樓慶宴之日,你要緊隨皇上,寸步不可離開。徐達自然非常納悶,請問緣故,劉伯溫也不說直接就走了。
徐達到了功臣樓,想起了劉伯溫的叮囑,看了看房頂看了看梁,看了看地面敲了敲牆,咚咚聲響起,徐達心裡直髮涼。牆是空的,自然明白了劉伯溫的意思,這是兔死狗烹、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一條妙計,一個殺招呀,要想活得久,跟著皇上走!酒席宴中徐達長了個心眼沒敢多喝,一直盯著朱元璋,突見朱元璋站起就走就直接跟上去了,老朱問徐達為啥跟著,徐達說了-保護您的人身安全,老朱回-不必,你回去喝酒吧,徐達一語雙關的問-您真的一個都不留麼,老朱暗自心驚,聰明如斯這徐達竟然識破了我的奸計,不,妙計,於是就帶著徐達一起離開了功臣樓,前腳剛走,只見炮轟功臣樓,磚瓦亂飛,火光沖天,可憐整座樓的功臣全部殞命,外加幾千侍衛、宮女不死炸死就是燒死。這瞎話編的也沒誰了。
也有說-是自宴會起,劉伯溫察覺,即如上故事掐頭只取中間部分把徐達換成劉伯溫。
火燒慶功樓是清廷對前朝開國皇帝的一種公然詆譭,雖然康熙曾經誇讚過朱元璋和朱棣的文治武功,但是下面的人未必都能服氣,而且如若不能壓制前朝在民間的感念情緒,對於清廷的執政基礎也是有影響的。據查證,這個說法最早出現是在滿清時期流傳的《英烈傳》評書裡,而《英烈傳》是滿清當局在配合文字獄、改毀古書等文化滅絕措施而授意一些文人篡改了前朝所流行的歌頌明朝及朱元璋的小說《皇明英烈傳》而成,莫名加入了很多詆譭和抹黑的情節,“炮打慶功樓”就是其中內容之一。
另起一段提示大家,明代版本的《英烈傳》可是沒有這些詆譭內容的,都是清廷授意更改的,為了抹黑前朝。比如《明史》中徐達是病死的,野史中是被朱元璋毒死的,傳記裡是不能吃鵝,朱元璋賜給他鵝吃,最後死了······開過元勳是被朱元璋拿下不少,但是各有取死之道,朱元璋搞起來都費勁,自己的後代更無法壓制這些膨脹到極致的開國元勳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
8 # CKF剪影
相傳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擔心那些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持功奪權,於是造起一座慶功樓,並在建成那天邀請功臣們前來赴宴慶功,但是卻暗地裡在樓下埋好大量火藥和乾柴準備藉機引火燒樓,以除後患。很多人都相信了這個傳說,實際上這些都是假的,是滿清偽造的。火燒慶功樓是清朝文字獄的一種汙衊,偽作《皇明英烈傳》,而遺留明朝版本的《英烈傳》並無此事,正史亦無此事,大多數的功臣是病死,老死,犯法而死的。
回覆列表
在歷史上,總是有著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一個事情,而這個也是為了殺害功臣的悲慘悲劇,對於這起事件,也是有人說是清朝所詆譭朱元璋的一個“事實”之一,而這些是否在背後的真相都是這樣的嗎,一起來看看歷史上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真相到底如何吧。 火燒慶功樓 火燒慶功樓又叫火燒功臣樓、炮轟功臣樓,是民間傳說明朝朱元璋為了殺害功臣製造的一場慘劇,後改編為晉劇劇目《火燒慶功樓》 。 對此事件未見史書記載,而小說《大明英烈》、《明英烈傳》等評書裡都講到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得了天下,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就對和他同甘苦共患難的開國大臣起了疑心,深恐他們謀反,奪取他的皇位,擔心那些與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們恃功奪權,於是建造了一座慶功樓。 慶功樓建成那天,他擺下宴席邀諸位文武功臣們前來赴宴慶功,暗地裡卻派人在樓下埋好大量火藥和乾柴,準備藉機引火燒樓,以除後患。這事雖然做的很隱秘,但卻被劉伯溫看穿了。席上,劉伯溫坐在了朱元璋旁邊,悄悄將朱元璋龍袍的一角壓在自己的坐椅上。當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時,朱元璋悄然離席。由於有衣角牽動,劉伯溫頓時警覺,於是跟隨皇帝出了門。果然,朱元璋下樓以慶功樓便籠罩在滾滾烈焰中。赴宴功臣以及侍衛宮女數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只有4人不是死於朱元璋之手,他們是謀士劉基、大將湯和,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 歷史上關於志願張的火燒慶功樓 宋濂《張中傳》記載,朱元璋的確在南京建過一個樓,叫忠勤樓,他經常與身邊的謀士武將在此討論軍國大計。汪廣洋、陶安等人的詩文裡就寫到過這座樓。慶功樓的故事據此而來。 明朝開國大臣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李文忠、鄧愈、朱文正、湯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興、廖永忠、傅有德、馮國用、馮勝、沐英、藍玉等。 (風水www.azg168.cn) 徐達:病死。 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 劉伯溫:病死; 李善長:坐藍玉案被殺; 李文忠:建國後病死; 鄧愈:建國後病死; 朱文正:因違法被囚禁,病死於監獄; 湯和:建國後病死。 朱亮祖:建國後犯法而死; 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 周德興:以兒子亂法連坐而死; 廖永忠:被朱元璋以逾制理由殺死; 傅友德:因請賞田被朱元璋賜死; 馮國用:死於軍中; 馮勝:坐藍玉案賜死; 沐英:病死; 藍玉:建國後犯法而死 開國大臣沒有一個是被燒死的。 關於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真相 火燒慶功樓是清朝詆譭、妖魔化朱元璋的產物。據查證,這個說法最早出現是在滿清時期流傳的《英烈傳》評書裡,而《英烈傳》是滿清當局在配合文字獄、改毀古書等文化滅絕措施而授意一些無恥文人篡改明朝人民群眾歌頌朱元璋的話本小說《皇明英烈傳》而成(“皇明”字頭古書盡數被毀,今僅餘殘本),評書裡為了扳倒前朝,加入了許多對朱元璋汙衊醜化的內容,“炮打慶功樓”就是其中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