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繪畫筆跡
-
2 # 國國160690293
秦晉之好是個有名的歷史典政,現在也把兩家聯姻謂為結秦晉之好。
東周前200年孔子修定了史書《春秋》,所以後世就稱為春秋,東周後200年因為各諸侯國一直在打仗,後世稱為戰國。
歷史上的秦晉之好就是發生在春秋戰國那個社會急劇變革與民族融合的時代。
秦國地處今甘肅東部和陝西的中部地區,和晉國是相鄰的兩個大國,秦國與晉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兩個強國。
秦國一直想實現自己的霸業,就主動與當時的鄰居晉國結好,公元前654年晉獻公將女兒伯姬嫁給了秦穆公,這也是兩國政治聯姻的開始,史稱"秦晉之好"的開端。
晉國後來發生了內亂,獻公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出逃。後來晉獻公去世,夷吾則以河東五城之地為條件得到秦國支援,回國做了晉惠公。而成了晉惠公的夷吾卻再不願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還屢屢兵犯秦國,秦晉兩國在韓原大戰,晉惠公被俘,最後被迫無奈只得履行當初承諾,割讓河東五城歸秦,還留下太子圉做秦華人質才得以脫身。秦穆公為圖兩國能日後相安,也就把女兒懷贏嫁給了太子圉,這樣兩國就成了親上加親了,秦為了與晉重修舊好做了許多讓步,河東五城也歸還給了晉國。
而當太子圉聽說父親惠公病重時,為搶得國君位置,就孤身跑回晉國,次年晉惠公亡,太子圉繼位稱晉懷公。晉懷公並不買秦國的帳與秦國不相往來。
秦穆公對公子圉的私逃回晉十分不滿,就決定護持重耳回國為君,為了籠絡他還把懷贏改嫁給重耳,在秦穆公的大力支援下,重耳在暮年得以回晉國為君,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十分禮讓秦國,所以兩國得以重修於好,成語退避三舍說得就是重耳重諾的故事。
秦晉之好是基於秦國處在春秋戰國這個動盪的歷史背景下的一種戰略自保行為,也是那個時代催生的一種相互取信的一種政治聯姻。
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春秋時代,晉國和秦國是相鄰的大國,晉獻公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稱“穆姬”,以加強同秦國的關係。獻公死後,公子夷吾即位。夷吾因長期在外,於是請秦穆公派兵護送,答應割讓河外五城給秦國作報酬。哪知夷吾(晉惠公)即位後,並沒有信守諾言。晉惠公不守信用,引起秦穆公的不滿。公元前641年,晉國發生饑荒,秦穆公仍送去大批糧食,幫助晉國度過困難。第二年冬天,秦國遇到了同樣的饑荒,晉惠公卻一點糧食也不支援。秦穆公非常生氣,親自率軍討伐晉國,活捉了晉惠公。穆姬得到訊息後,身穿喪服,帶著四個兒女登上一座堆滿乾柴的樓臺,並派人對秦穆公說:“上天降災,使秦、晉兩君以刀兵相見。現在晉君被您俘虜,他什麼時候來到京城,我就什麼時候死去,請君王早做打算!”秦穆公一聽著了慌,決定寬恕晉惠公,把他安置在靈臺,待以上賓之禮,兩國國君還締結了盟約。以後,秦、晉兩國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晉惠公把太子子圉(yǔ)派到秦國去當人質,秦穆公將宗女懷嬴嫁給子圉。但子圉擔心當不上晉國的國君,就於公元前638年秋天,偷偷逃回晉國。第二年,晉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稱晉懷公,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不安。這時,晉公子重耳來到了秦國。穆公決定幫助他回國奪取政權。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和國內群臣的擁戴下,回到都城曲沃,派人殺死懷公,即位為君,史稱晉文公。晉文公才華出眾,忠厚謙遜,深得穆公的歡心。從此,秦晉兩國在整整六年的時間裡一直友好相處,沒有發生過嚴重的衝突。“秦晉之好”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