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鏡店軍師
-
2 # 懂得教育諮詢
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性格情緒容易激動,我行我素,而與父母和長輩產生隔閡甚至是對抗。
孩子其實到了青春期生理更趨於成人,再心裡上更要求自我的主張,不可否認還會有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想法,但大多數家庭的處理方式過於簡單粗暴,沒有充分考慮孩子的主張及背後的原因。
理解孩子,真正坐下來耐心的和孩子好好的溝通,瞭解情況,對成人也是一種考驗。
不要指望一兩次就會贏得孩子的心。這需要耐心與智慧!
-
3 # 敏敏說財稅
孩子叛逆分情況對待,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爸媽說什麼,就跟著做什麼。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時候,我們家長,需要繼續學習,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做朋友,知道孩子想做什麼!
春節前,小寶貝說:媽媽,我告訴你個秘密,有兩個女孩喜歡我,她說長大以後,要嫁給我!我說:好啊!那你就好好學習,你倆約定一起去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可好玩了,有清華園,有朱自清的荷花池,還有………給了孩子美好的想象空間,也給了孩子學習的動力!如果我們大聲的訓斥孩子,說:你怎麼可以早戀呢???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學習,還扼殺了孩子對美好事物的憧憬!
孩子要玩遊戲,我就問他,你準備玩多久?時間自己把控,玩完以後,寫總結!這款遊戲哪裡好,哪裡不好?有沒有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如果和你猜想的不一樣,如果你是遊戲的設計師,你應該如何設計?想不想有一款屬於你自己的開發的遊戲?小寶貝說:想!我說:好!那你就好好學習,等你到大學的時候,你就去研發這個遊戲,好還是不好?小寶貝說:好!
綜上所述:教育孩子,要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場出發,感同身受的為孩子著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原聲態家庭的成長,對孩子有著極其重要的因素!呼籲家長們,多走出來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的課程!
謹以此文,獻給關愛孩子的父母們,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同行!
-
4 # 大米小米愛媽咪
孩子叛逆,更多的是家長怕孩子受挫折或傷害,平日說的太多,管的太多。其實我們可以借鑑國外經驗,讓孩子適當經受一些小的挫折與失敗,自己總結經驗,獲得成長。
-
5 # 賴頌強講孩子網癮休學
孩子叛逆、厭學的原因是什麼?
1、家長對孩子責備過度。許多時候,孩子心裡不滿父母偏心,心口不一。但又說不出來,便會以行為來表現自己的不滿。有時候父母並非偏心,而是因為某個孩子行為不良,經常犯錯誤,自然父母貴備的比較多。可是,孩子接受的資訊卻是:父母偏心。因此,他很可能會以不聽從命令,厭學逃課等行為以示不滿。
2、家長不注意對孩子的管教方法。父母以專制的方法管教孩子,常用命令的語氣說話,要孩子順從一切,並不是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行得通的。個性較溫和的孩子,會順從父母的權威,個性較剛強的孩子, 則會反彈。反彈的結果,便會形成所謂的叛逆行為了。
3、老師的原因,老師有的沒有耐心,對孩子數落的多,弄得孩子沒有了自信。
面對孩子叛逆、厭學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1、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透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2、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如果這時候父母去打孩子,就會讓他產生更加逆反的心理,就是以暴制暴。
3、重要的是得到孩子的信任。當孩子信任我們時,就會相信我們說的每一句話,自然而然就不會叛逆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麼辦?
第一步,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
第二步,父母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技巧。
第三步,幫孩子分解學習目標。
第四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
6 # 賴頌強講孩子叛逆厭學
孩子叛逆、厭學的原因是什麼?
1、有些學校,缺少學習氛圍,確少個性化教學,缺少人文關懷,缺少校園文化,缺少名氣,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孩子不想去這個學校上學。
2、有些同學,喜歡攀比,喜歡打擊人,喜歡校園暴力,喜歡拉幫結派,喜歡打遊戲,喜歡欺負人,等各種原因,讓孩子覺得不喜歡回去和這些人一起學習了。
3、家長忽視了與孩子間的界限。很多時候,由於父母不合。母親為了爭取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便會時常對孩子訴說做父親的不是,做母親的苦處,這等於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談,告訴孩子自己多無助。這樣的角色扮久了,很難再建立起父母的權威,孩子也不可能順從自己。還有些家長,為了討孩子歡心,會以金錢收買孩子,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結果使得孩子得寸進尺,不斷要求,終至超過界限。這時,做父母的要劃分界限已經來不及了。
面對孩子叛逆、厭學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1、多和孩子溝通一下。和孩子談談心,有時候,是家長太理解孩子了,導致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那麼理解,單方面是不夠的,需要雙方都理解一點。
2、家長要有耐性。面對倔強的孩子,家長要有耐性,不要跟孩子硬碰硬。家長要不怕在孩子面前丟面子,肯在孩子面前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學會“蹲”下來和孩子講話,學會傾聽孩子聲音,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或許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暖暖的幾句話,輕輕的幾次撫摸,孩子的心結就已解開。
3、家長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針尖對麥芒只會使氣氛變得更糟,讓孩子更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的時候,一定要稍待冷靜,再去和孩子交流。交流時,多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年輕時行為,和孩子達成共鳴。
孩子叛逆、厭學怎麼辦?
第一步,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
第二步,父母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技巧。
第三步,幫孩子分解學習目標。
第四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回覆列表
因為孩子在青春期本身就充滿了矛盾,是一個斷裂的過渡時期。
在生理上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面對陌生的逐漸成熟的身體,和強烈卻羞於啟齒的性慾。
在家庭關係上,他們一方面依賴父母,另一方面又開始脫離家庭,為自己爭取獨立空間。
在社會上他們一方面開始參與社會,另一方面其實對社會一無所知。
這些矛盾在孩子身上發生劇烈的衝擊,所以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都是對這些矛盾的反饋。
怎麼幫孩子哪?
透過以下3個步驟:
1.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某些才能,因而建立起自信;
2.找到了自己的榜樣,並能夠獲得榜樣的認同;
3.遇到一群能相互認同和包容的夥伴。
舉例說明:我的青春期經歷
那時候我家裡住房面積小,弟弟年齡小,又蹦又跳的,我沒法安靜的在家裡學習,於是我就跟著15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一起住在學校的宿舍裡。
進入高中,我開始變聲期,莫名其妙的我聲音條件特別好,又對朗誦有特殊的感覺,所以每次都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朗誦、演講的比賽,而且擔任校廣播站的播音員,校運動會,縣運動會我都去做播音員。所以,這個特長讓我獲得了一種自信,讓我覺得自己還是個人物。
我們高中的班主任是省級優秀教師,縣裡為了表彰他的付出,獎勵給他一套房。他也一心紮在我們班級管理上,對我也特別好,那會兒我們全班同學都有一種莫名的驕傲,有比賽就要贏,處處爭先進,都以做老杜的學生而感到自豪。也可以說,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驕傲。
那時候,我有一個小團體,一共3個小夥伴兒,一起吃,一起睡,一起逃課出去打乒乓球,一起深夜跳牆出去喝啤酒吃烤串,彼此引為知己。
現在對照片段的分析,可能正是因為,有上面這些條件的具備,我才能順利的從青春期的叛逆走出來,步入到成年人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