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曼哈頓計劃exo

    公元前596年,楚莊王派使者出使,被宋國所殺,楚王率領軍隊包圍宋國,然後晉國派使者出使宋國,但是……內容太長,不好說了,還請見諒

  • 2 # 蠔尾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此詞指的是兩軍在作戰期間,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資訊。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從古至今的戰爭法規。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規矩來源:“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後世流傳下來的交戰規則主要只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春秋時期諸侯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國派出申舟出使齊國,楚莊王特意囑咐不要從宋國經過。宋國執政華元聽說了,覺得這是對宋國的莫大侮辱,就設伏擊殺死楚國使者。楚莊王為此“投袂而起”,出動大軍包圍宋國國都整整9個月。宋國派出使者到晉國告急,晉國上一年剛被楚軍打敗,不敢冒與楚國全面衝突的危險,只是派解揚為使者勸宋國堅守,不要投降。解揚經過鄭國,被鄭國抓起來交給楚國。楚莊王親自接見解揚,企圖買通他,要他向宋軍喊話,說晉軍不再提供救援,斷絕宋軍的希望,解揚不同意。經楚莊王幾次威逼利誘,解揚才答應下來。可是當解揚來到了望城中的樓車上,就大聲疾呼,說晉國援軍不日就到,請宋國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楚莊王大怒,解揚說:“我答應你的條件只是為了實現使命,現在使命實現了,請立刻處死我。”楚莊王無話可說,反而釋放他回晉國。長期圍困而無戰果,楚莊王打算退兵,可申舟的父親攔在車前,說:“我兒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國王的使命,難道國王要食言了嗎?”楚莊王無言以對。申舟父親建議在宋國建造住房、耕種土地,表示要長期佔領宋國,宋國就會表示屈服。宋國見楚軍不肯撤退,就派華元為使者來談判。華元半夜裡潛入楚軍大營,劫持了楚軍統帥子反,說:“我的國君要我為使者來談判,現在城內確實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訂立城下之盟則情願舉國犧牲。貴軍退到三十里外,中國唯命是聽。”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證做到。第二天報告了楚莊王,楚軍真的退30裡外,和宋國停戰,雙方保證不再互相欺瞞,華元作為這項和約的人質到楚國居住。後世將這一交戰規則稱之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歷史上最著名的戰時兩國使節以禮相見的故事是“彭城相會”。450年南朝劉宋與北魏發生戰爭,劉宋發起北伐,先勝後敗,戰略據點彭城被包圍。江夏王劉義恭率領軍隊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舉打過長江,派出李孝伯為使節進彭城勸降。劉義恭派了張暢為代表與李孝伯談判。兩人都是當時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贈送禮品,儘管處在極其殘酷的戰爭環境,但他們在談判中卻仍然是文質彬彬、禮貌周全。這次談判本身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可雙方的禮節及言辭,一直被後世譽為戰場佳話。

  • 3 # 往事軼事

    一,兩國交戰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而一、二個“來使”顯然算不上有生力量,和人數眾多的部隊相比,“來使”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二,戰爭的形式隨時都在發生變化。,當戰爭進行的某個階段時,根據戰爭的形態和自己的處境,有時需要把自己的意圖告訴對方,比如自已的力量不行了想談判或者想投降,這些資訊都需要“來使”在來傳遞,如果把來使斬了,誰來傳達這些資訊?

    三,兩國交戰,斬了來斯,不但對自己的勝利沒有什麼幫助,反而還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

    綜上所述,“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長期戰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家都必須遵守的一條準則。

  • 4 # 歷史大大人物

    根據《日內瓦公約》,世界各國不得虐待俘虜,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無抵抗能力的人員,同時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也就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現代戰爭中基本所有國家都得遵守的一條規則,違反《日內瓦公約》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以及各種壓力,處理不好,先前取得的優勢都會化為烏有,在這個條約的框架下,大規模侵犯人權的現代戰爭很少發生。

    人權在現代很受重視,但在封建社會可沒有人權可講,古代版的“日內瓦公約”,沒有規定不能殺害俘虜及相關人員,相反,殺俘虜、屠城的事經常發生,例如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戰俘,揚州十日等,大量戰俘和平民慘遭殺害,古代戰爭雖然不能像現代戰爭那樣尊重人權,但卻很尊重雙方的使者,即“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不成文規定,充滿血與火的古代戰爭狠起來連敵方的婦孺、老人都殺精光,使者也是對方的人馬,為何卻享有如此“人性化”的待遇?

    在處於白熱化的戰爭中,使者是雙方交流的媒介,負責傳達己方的意思給對方,如果連對方的使者都不能倖免,表明已經沒有了和解的可能。對處於弱勢的己方來說可能會帶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局面,或者會引起對方激烈的反抗,如明朝嘉靖年間,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便派石天爵、滿受禿等為使節與明朝洽談,由於是世仇,結果大明不分緣由,直接將這些使節全部斬於市,蒙古大汗俺答漢大怒,不待入秋便大軍直犯邊境,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邊境困擾。

    另外兩方的將軍也明白,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本質是利益訴求不一致,政治家談不攏了,就只能戰場上見,需要透過戰爭來獲取所需的利益,例如常見的一些邊境問題引起的戰爭。

    再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戰爭只是手段,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將軍計程車兵在戰場上流血,馬革裹屍還,最後可能連個撫卹金都拿不到,所以將軍們是很不願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過,沒有必要殺了對方的使者,引起對方的反感,斷了和談這條後路。還有就是一些政治家只是為了給對方增加些壓力,並不想擴大事態,小打小鬧之後,便會回到談判桌上,如果那個將軍不識相把使者殺了,最後只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所以聰明的將軍看到對方來使,都不會不問緣由就殺。

    使者往往是沒有惡意的,沒有攻擊性,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傳遞資訊,如果殺掉這麼一個手無寸鐵之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層議論層面會處於下風。

    這一情況尤其是在注重禮儀的春秋時期特別嚴重,在那時候打仗十分講究“規矩”,打仗如君子之交,參考宋襄公和楚國的作戰,本來宋襄公可以在楚軍渡河時候半渡擊之,完全可以取得勝利,或者在楚軍為列好佇列時進攻亦可沖垮楚軍,但宋襄公卻認為這樣不仁義,不合禮法,最終宋軍慘敗,古代連打仗這樣的國家生死大事都可以講仁義,還有理由殺一個手無寸鐵的使節嗎?

    雖說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戰爭禮儀已經被丟了七零八落,但不斬來使卻沒有丟,古人認為打仗要靠勇氣和自信,尤其是基層官兵,是要在戰場上見血的,如果主帥把來使殺了,會顯得己方不是正義之師,大軍出征還會怕怕一個小小的使者,士氣上輸一籌,士兵在戰場上便會多一分心裡負擔,相反,這可能還會給敵軍增加士氣,認為對方軍隊無道無良,連前去傳遞資訊的使者都殺,士氣便會大振。

    花剌子模是十一世紀時候的強國,而當時的蒙古也蒸蒸日上,四處征戰,成吉思汗為了籌取軍費請求與花剌子模通商,可花剌子模國王摩訶見錢眼開,殺了蒙古的商隊,吃了大便宜的花剌子模還不滿足,認為自己強大了,還把後面派出處理危機的蒙古使者也殺了,蒙古軍隊大怒,第二年便出兵花剌子模,最終花剌子模滅國滅族。

    當然,不殺使者也不是絕對的,殺使者也會起到鼓勵己方的作用,不過大都是發生在抵抗侵略的情況下。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為了減少傷亡,就讓使者進城勸宋軍投降,但宋軍卻把使者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頭上,以表決心,大大鼓舞了士氣,併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擊斃。又如東漢時期的將領耿恭被匈奴包圍,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勸降,許諾美人、金錢,耿恭民族氣節高尚,親自把使者殺了,在城頭上把使者屍體烤了,這也是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

    使者能夠不被殺,自身的才能和膽量也是十分出眾的,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刃於刀鋒之間,諸葛亮就曾在江東舌戰群儒,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張儀遊說六國,實施連橫戰略,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交戰雙方還是會遵守這條不成文規定,不然以後誰敢當使者,處於政治需要、軍事需要、禮儀需要,往往“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 5 # 枕月拾星

    從3000年前的周朝起,這個各方面都很完善的國家,它對“禮”的要求是方方面面的,當然也包括打仗。在他們看來,打仗打的就是規矩。比如“齊人三鼓”,齊人敲了三次鼓,但是因為魯人不動,齊人也不好進攻。顯然,這就是一種規矩。還有宋襄公在和楚國作戰時,一定要等楚國渡過河,擺好陣,再和他們打。這也戰爭禮儀的表現。

    戰爭本來是殘酷的,反人性的,為什麼還要給戰爭制訂規範?你看那時候諸侯國之間的戰爭,說白了就是一家人內鬥,都是在周天子的統一領導下。既是一家人,所以能談就談。因此用規則來處理爭執,其實是最好的方式。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使臣是兩個國家之間溝通調節的紐帶,對於避免戰爭是很有幫助意義的。

    所以各國對於使節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即使是兩國處在戰爭狀態,使節仍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這點和現代的外交制度有點相似。但是“春秋無義戰”,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違背周天子的詔命頻繁交戰,爭奪地盤。春秋早期,諸侯還會講究一些戰爭禮儀,“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反而會以禮相待,好吃好喝好招待。

    但是從春秋末期開始,這種戰爭禮儀就被破壞了。戰爭打多了,仇恨也多了,戰爭開始充滿了詭譎和突然性,開始講究謀略,一切以戰勝對方為直接目的,不管禮儀,甚至殺降、屠城、傷害平民這種事也屢屢發生。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雖然還存在,但也不再是絕對的“了。此時使節的地位,完全建立在己方的軍事實力基礎上。

    此時開始,“不斬來使”,已經不是在考慮禮節的問題,更多是因為斬殺使者會中斷一條資訊來源。比如三國時期,使者已經成了一種重要的情報來源,使者可能是來刺探情報的,但也可能會洩露情報,如司馬懿就是透過蜀漢使者,得知了諸葛亮的飲食起居,推測到其命不長久。有智慧的人常常會將計就計,故意向使者釋放一些假資訊,讓來使上當,如“蔣幹盜書”等。

  • 6 # 飛哥說史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中國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其本身沒有任何強制約束力,但即使交戰雙方殺紅了眼,也都不會輕易破壞這條規矩。

      那麼“不斬來使”這一說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違背周天子的詔命頻繁交戰的事比比皆是,孟子就曾說過:“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時期的戰爭並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戰前首要的一條就是得下戰書。

      這是因為春秋時期的戰爭以車戰為主,交戰雙方需要透過戰書來約定戰爭的時間以及選定一塊開闊的交戰地,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來充當“快遞員”的角色。

      這個“快遞員”的正式稱呼叫“行人”,“行人”這一官職延續自西周,分“大行人”和“小行人”,主要任務就是出使四方各國。《左傳》明確記載到:“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兵交,使在其間可也”。

      這就是兩國交兵中“使者”的由來。春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以維護周禮和天子為幌子,所以,對於前來溝通交戰地事宜的使者,是不存在敵意的,更不會隨意斬殺,反而會以禮相待。

      但是到了戰國以後,所謂的“禮”“義”早已被拋諸腦後,戰爭充滿了詭譎和突然性,除了殺降,屠城傷害平民這種事也屢屢發生。

      那麼這個時候“不斬來使”又是因為什麼呢?

      一個原因是古代的資訊傳播不發達,使者是傳遞戰爭雙方資訊的重要媒介,加上使者本身的地位不高,不存在威脅性,所以斬殺來使不僅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中斷一條資訊來源。比如三國時期,司馬懿就是透過蜀漢使者,得知了諸葛亮的飲食起居,推測到其命不長久。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使者本身已經成為戰爭的一部分,是雙方將帥利用的“工具”,透過“不斬來使”來釋放一種訊號,或藉以瓦解對方鬥志,其效果有時候遠比戰場搏殺來的大。

      比如東漢末年東吳襲取荊州之戰,關羽得知後方失守的同時不斷派出使者前去與呂蒙溝通,而呂蒙正好抓住了這一點,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甚至還允許使者帶回報平安的家信。結果關羽計程車卒聽聞家人所受待遇超過從前,再也無心戀戰,數萬精銳潰散,導致了關羽的敗亡。可以說,在兩國來使問題上,關羽吃了呂蒙的暗虧,教訓可謂慘痛。

      當然,上面提到的都是“不斬來使”的情況,那如果斬了又如何呢?

      其實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激怒對方,導致敵軍死戰。不過這並非絕對,根據戰場形勢變化,“斬殺來使”有時候反而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東漢的建威大將軍耿恭就嘗試了一次。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北匈奴圍攻疏勒城,守將耿恭彈盡糧絕,匈奴派使者勸降,結果耿恭不僅斬殺了來使,而且還公開在城頭吃起了“燒烤”。

      耿恭有違常理斬殺匈奴來使,雖然激怒了匈奴單于,引來了更多敵軍,但卻也讓守軍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耿恭透過“斬使”斷絕了守軍投降的可能,所以,匈奴在增兵的情況下,卻依然無法攻破只有數十名守軍的疏勒城,讓耿恭創造了“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戰史奇蹟。

  • 7 # 冷先生講

    在處於白熱化的戰爭中,使者是雙方交流的媒介,負責傳達己方的意思給對方,如果連對方的使者都不能倖免,表明已經沒有了和解的可能。對處於弱勢的己方來說可能會帶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局面,或者會引起對方激烈的反抗,如明朝嘉靖年間,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便派石天爵、滿受禿等為使節與明朝洽談,由於是世仇,結果大明不分緣由,直接將這些使節全部斬於市,蒙古大汗俺答漢大怒,不待入秋便大軍直犯邊境,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邊境困擾。

    另外兩方的將軍也明白,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本質是利益訴求不一致,政治家談不攏了,就只能戰場上見,需要透過戰爭來獲取所需的利益,例如常見的一些邊境問題引起的戰爭。

    再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戰爭只是手段,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將軍計程車兵在戰場上流血,馬革裹屍還,最後可能連個撫卹金都拿不到,所以將軍們是很不願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過,沒有必要殺了對方的使者,引起對方的反感,斷了和談這條後路。還有就是一些政治家只是為了給對方增加些壓力,並不想擴大事態,小打小鬧之後,便會回到談判桌上,如果那個將軍不識相把使者殺了,最後只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所以聰明的將軍看到對方來使,都不會不問緣由就殺。

    使者往往是沒有惡意的,沒有攻擊性,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傳遞資訊,如果殺掉這麼一個手無寸鐵之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層議論層面會處於下風。

    這一情況尤其是在注重禮儀的春秋時期特別嚴重,在那時候打仗十分講究“規矩”,打仗如君子之交,參考宋襄公和楚國的作戰,本來宋襄公可以在楚軍渡河時候半渡擊之,完全可以取得勝利,或者在楚軍為列好佇列時進攻亦可沖垮楚軍,但宋襄公卻認為這樣不仁義,不合禮法,最終宋軍慘敗,古代連打仗這樣的國家生死大事都可以講仁義,還有理由殺一個手無寸鐵的使節嗎?

    雖說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戰爭禮儀已經被丟了七零八落,但不斬來使卻沒有丟,古人認為打仗要靠勇氣和自信,尤其是基層官兵,是要在戰場上見血的,如果主帥把來使殺了,會顯得己方不是正義之師,大軍出征還會怕怕一個小小的使者,士氣上輸一籌,士兵在戰場上便會多一分心裡負擔,相反,這可能還會給敵軍增加士氣,認為對方軍隊無道無良,連前去傳遞資訊的使者都殺,士氣便會大振。

    花剌子模是十一世紀時候的強國,而當時的蒙古也蒸蒸日上,四處征戰,成吉思汗為了籌取軍費請求與花剌子模通商,可花剌子模國王摩訶見錢眼開,殺了蒙古的商隊,吃了大便宜的花剌子模還不滿足,認為自己強大了,還把後面派出處理危機的蒙古使者也殺了,蒙古軍隊大怒,第二年便出兵花剌子模,最終花剌子模滅國滅族。

    當然,不殺使者也不是絕對的,殺使者也會起到鼓勵己方的作用,不過大都是發生在抵抗侵略的情況下。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為了減少傷亡,就讓使者進城勸宋軍投降,但宋軍卻把使者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頭上,以表決心,大大鼓舞了士氣,併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擊斃。又如東漢時期的將領耿恭被匈奴包圍,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勸降,許諾美人、金錢,耿恭民族氣節高尚,親自把使者殺了,在城頭上把使者屍體烤了,這也是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

    使者能夠不被殺,自身的才能和膽量也是十分出眾的,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刃於刀鋒之間,諸葛亮就曾在江東舌戰群儒,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張儀遊說六國,實施連橫戰略,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交戰雙方還是會遵守這條不成文規定,不然以後誰敢當使者,處於政治需要、軍事需要、禮儀需要,往往“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 8 # 歷史阿Q

    根據《日內瓦公約》,世界各國不得虐待俘虜,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無抵抗能力的人員,同時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也就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現代戰爭中基本所有國家都得遵守的一條規則,違反《日內瓦公約》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以及各種壓力,處理不好,先前取得的優勢都會化為烏有,在這個條約的框架下,大規模侵犯人權的現代戰爭很少發生。

    人權在現代很受重視,但在封建社會可沒有人權可講,古代版的“日內瓦公約”,沒有規定不能殺害俘虜及相關人員,相反,殺俘虜、屠城的事經常發生,例如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戰俘,揚州十日等,大量戰俘和平民慘遭殺害,古代戰爭雖然不能像現代戰爭那樣尊重人權,但卻很尊重雙方的使者,即“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不成文規定,充滿血與火的古代戰爭狠起來連敵方的婦孺、老人都殺精光,使者也是對方的人馬,為何卻享有如此“人性化”的待遇?

    在處於白熱化的戰爭中,使者是雙方交流的媒介,負責傳達己方的意思給對方,如果連對方的使者都不能倖免,表明已經沒有了和解的可能。對處於弱勢的己方來說可能會帶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局面,或者會引起對方激烈的反抗,如明朝嘉靖年間,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便派石天爵、滿受禿等為使節與明朝洽談,由於是世仇,結果大明不分緣由,直接將這些使節全部斬於市,蒙古大汗俺答漢大怒,不待入秋便大軍直犯邊境,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邊境困擾。

    另外兩方的將軍也明白,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本質是利益訴求不一致,政治家談不攏了,就只能戰場上見,需要透過戰爭來獲取所需的利益,例如常見的一些邊境問題引起的戰爭。

    再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戰爭只是手段,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將軍計程車兵在戰場上流血,馬革裹屍還,最後可能連個撫卹金都拿不到,所以將軍們是很不願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過,沒有必要殺了對方的使者,引起對方的反感,斷了和談這條後路。還有就是一些政治家只是為了給對方增加些壓力,並不想擴大事態,小打小鬧之後,便會回到談判桌上,如果那個將軍不識相把使者殺了,最後只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所以聰明的將軍看到對方來使,都不會不問緣由就殺。

    使者往往是沒有惡意的,沒有攻擊性,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傳遞資訊,如果殺掉這麼一個手無寸鐵之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層議論層面會處於下風。

    這一情況尤其是在注重禮儀的春秋時期特別嚴重,在那時候打仗十分講究“規矩”,打仗如君子之交,參考宋襄公和楚國的作戰,本來宋襄公可以在楚軍渡河時候半渡擊之,完全可以取得勝利,或者在楚軍為列好佇列時進攻亦可沖垮楚軍,但宋襄公卻認為這樣不仁義,不合禮法,最終宋軍慘敗,古代連打仗這樣的國家生死大事都可以講仁義,還有理由殺一個手無寸鐵的使節嗎?

    雖說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戰爭禮儀已經被丟了七零八落,但不斬來使卻沒有丟,古人認為打仗要靠勇氣和自信,尤其是基層官兵,是要在戰場上見血的,如果主帥把來使殺了,會顯得己方不是正義之師,大軍出征還會怕怕一個小小的使者,士氣上輸一籌,士兵在戰場上便會多一分心裡負擔,相反,這可能還會給敵軍增加士氣,認為對方軍隊無道無良,連前去傳遞資訊的使者都殺,士氣便會大振。

    花剌子模是十一世紀時候的強國,而當時的蒙古也蒸蒸日上,四處征戰,成吉思汗為了籌取軍費請求與花剌子模通商,可花剌子模國王摩訶見錢眼開,殺了蒙古的商隊,吃了大便宜的花剌子模還不滿足,認為自己強大了,還把後面派出處理危機的蒙古使者也殺了,蒙古軍隊大怒,第二年便出兵花剌子模,最終花剌子模滅國滅族。

    當然,不殺使者也不是絕對的,殺使者也會起到鼓勵己方的作用,不過大都是發生在抵抗侵略的情況下。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為了減少傷亡,就讓使者進城勸宋軍投降,但宋軍卻把使者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頭上,以表決心,大大鼓舞了士氣,併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擊斃。又如東漢時期的將領耿恭被匈奴包圍,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勸降,許諾美人、金錢,耿恭民族氣節高尚,親自把使者殺了,在城頭上把使者屍體烤了,這也是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

    使者能夠不被殺,自身的才能和膽量也是十分出眾的,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刃於刀鋒之間,諸葛亮就曾在江東舌戰群儒,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張儀遊說六國,實施連橫戰略,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交戰雙方還是會遵守這條不成文規定,不然以後誰敢當使者,處於政治需要、軍事需要、禮儀需要,往往“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 9 # 開飛機的小足球

    你好,在我看來是因為溝通渠道的問題,兩國交戰,使臣基本上是雙方最後的溝通橋樑。如果你把我最後跟你說:“大家能不能坐下來談談”的機會都剝奪了,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只能一戰,並且是必爭死活的搏殺了。在古代不像現在,現在是即便我像特朗普一樣說的跟伊朗政府下一秒就要開戰似的劍拔弩張,但同時我也可以發個推特,讓伊朗看到我不是真想打,還有轉圜的空間。古時候不可能貼個皇榜當推特。那使臣,就意味著這是我們最後冷靜的機會,所以不殺,安全的放回去,那之後還能邊打邊談。殺了,那就只能拼死一搏了。

  • 10 # 送車小哥

    根據《日內瓦公約》,世界各國不得虐待俘虜,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無抵抗能力的人員,同時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也就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現代戰爭中基本所有國家都得遵守的一條規則,違反《日內瓦公約》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以及各種壓力,處理不好,先前取得的優勢都會化為烏有,在這個條約的框架下,大規模侵犯人權的現代戰爭很少發生。

    人權在現代很受重視,但在封建社會可沒有人權可講,古代版的“日內瓦公約”,沒有規定不能殺害俘虜及相關人員,相反,殺俘虜、屠城的事經常發生,例如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戰俘,揚州十日等,大量戰俘和平民慘遭殺害,古代戰爭雖然不能像現代戰爭那樣尊重人權,但卻很尊重雙方的使者,即“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不成文規定,充滿血與火的古代戰爭狠起來連敵方的婦孺、老人都殺精光,使者也是對方的人馬,為何卻享有如此“人性化”的待遇?

    在處於白熱化的戰爭中,使者是雙方交流的媒介,負責傳達己方的意思給對方,如果連對方的使者都不能倖免,表明已經沒有了和解的可能。對處於弱勢的己方來說可能會帶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局面,或者會引起對方激烈的反抗,如明朝嘉靖年間,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便派石天爵、滿受禿等為使節與明朝洽談,由於是世仇,結果大明不分緣由,直接將這些使節全部斬於市,蒙古大汗俺答漢大怒,不待入秋便大軍直犯邊境,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邊境困擾。

    另外兩方的將軍也明白,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本質是利益訴求不一致,政治家談不攏了,就只能戰場上見,需要透過戰爭來獲取所需的利益,例如常見的一些邊境問題引起的戰爭。

    再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戰爭只是手段,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將軍計程車兵在戰場上流血,馬革裹屍還,最後可能連個撫卹金都拿不到,所以將軍們是很不願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過,沒有必要殺了對方的使者,引起對方的反感,斷了和談這條後路。還有就是一些政治家只是為了給對方增加些壓力,並不想擴大事態,小打小鬧之後,便會回到談判桌上,如果那個將軍不識相把使者殺了,最後只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所以聰明的將軍看到對方來使,都不會不問緣由就殺。

    使者往往是沒有惡意的,沒有攻擊性,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傳遞資訊,如果殺掉這麼一個手無寸鐵之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層議論層面會處於下風。

    這一情況尤其是在注重禮儀的春秋時期特別嚴重,在那時候打仗十分講究“規矩”,打仗如君子之交,參考宋襄公和楚國的作戰,本來宋襄公可以在楚軍渡河時候半渡擊之,完全可以取得勝利,或者在楚軍為列好佇列時進攻亦可沖垮楚軍,但宋襄公卻認為這樣不仁義,不合禮法,最終宋軍慘敗,古代連打仗這樣的國家生死大事都可以講仁義,還有理由殺一個手無寸鐵的使節嗎?

    雖說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戰爭禮儀已經被丟了七零八落,但不斬來使卻沒有丟,古人認為打仗要靠勇氣和自信,尤其是基層官兵,是要在戰場上見血的,如果主帥把來使殺了,會顯得己方不是正義之師,大軍出征還會怕怕一個小小的使者,士氣上輸一籌,士兵在戰場上便會多一分心裡負擔,相反,這可能還會給敵軍增加士氣,認為對方軍隊無道無良,連前去傳遞資訊的使者都殺,士氣便會大振。

    花剌子模是十一世紀時候的強國,而當時的蒙古也蒸蒸日上,四處征戰,成吉思汗為了籌取軍費請求與花剌子模通商,可花剌子模國王摩訶見錢眼開,殺了蒙古的商隊,吃了大便宜的花剌子模還不滿足,認為自己強大了,還把後面派出處理危機的蒙古使者也殺了,蒙古軍隊大怒,第二年便出兵花剌子模,最終花剌子模滅國滅族。

    當然,不殺使者也不是絕對的,殺使者也會起到鼓勵己方的作用,不過大都是發生在抵抗侵略的情況下。

    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為了減少傷亡,就讓使者進城勸宋軍投降,但宋軍卻把使者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頭上,以表決心,大大鼓舞了士氣,併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擊斃。又如東漢時期的將領耿恭被匈奴包圍,匈奴人很敬佩耿恭,便派使者勸降,許諾美人、金錢,耿恭民族氣節高尚,親自把使者殺了,在城頭上把使者屍體烤了,這也是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

    使者能夠不被殺,自身的才能和膽量也是十分出眾的,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刃於刀鋒之間,諸葛亮就曾在江東舌戰群儒,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張儀遊說六國,實施連橫戰略,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交戰雙方還是會遵守這條不成文規定,不然以後誰敢當使者,處於政治需要、軍事需要、禮儀需要,往往“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 11 # 方城闕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到了春秋時期,雖然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爭霸,攻伐不至。但若發生兩國交戰的事情,交戰方也要向周天下提前報備,而且要說明開戰的理由,待周天子批准後方可進行

    ,可見當時兩國交戰是很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

    周天子批准後,主戰國還要向敵國下戰書,做到師出有名,以此來彰顯本國國君的戰爭理由和戰爭意志,並藉此炫耀本國武力。

    於是就有了兩國交戰前後許多使者的互相出訪,以此來溝通兩國諸侯王的戰爭意願,或戰、或和,十分的講究。並且在使者的選擇上,各國多以有名望或能言善辯之士來擔任,以達到“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目的。因此為了更好的溝通,交戰國彼此心照不宣,“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便成了不成文的約定,也十分符合周天子所倡導的禮儀,便世代沿襲了下來。

    雖然使者是一項技術活,但也是一件建功立業的好事情。因此在春秋時期,使者這一工作也成了香餑餑,多由世卿大夫擔任。

    如果出使成功,不辱使命,並且為所在國爭得了臣大利益,對於使者個人來說無疑是一件揚名立萬的好事。

    而到了戰國時期,戰爭裂度大增,各國諸候王們為了攫取最大利益,講究人也開始變得不講究起來。“兵者,詭道也”,使者往往是費力不討好,並且還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於往昔那些世卿大夫們來說,趨利避害乃是人之本性。

    於是使者這一高貴工作得以降低身價,成了哪些沒落貴族或寒士們逆襲上位的絕好通道,如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縱橫天下的蘇秦兄弟組、大忽悠家張儀、寧可玉碎的藺相如、脫穎而出的毛遂等等,都是大爭之世中的優秀使者,烏雞變鳳凰的傑出代表。

    再往後,兩國交戰之時的使者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高危職業,生殺予奪全憑雙方主帥的心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斬殺使者,以表絕決之心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成了行軍打仗時的一種謀略,使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往昔那種主動請纓出使的人很少有了,大多是下命令派人前去,必竟人都是惜命的。

    因此“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便成了交戰方一般性的約定,實際執行起來大打折扣。

  • 12 # 漁耕樵讀

    主要是你斬了意義也不大,還落不了好名聲,而且還容易激起對方的憤怒。但這事也不絕對,如果你用的好,也許還能提高士氣。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比方說大家都很熟悉的“十三將士歸玉門”,耿恭就殺掉了匈奴派來招降的使者,實際上他不但殺掉了那個匈奴使者,還把他當成燒烤給大家改善生活了。

    公元75年,匈奴大舉進攻金蒲城,漢軍只有數百人,匈奴派了兩萬大軍,而且匈奴還迫降了車師國。如果是一般人,那肯定想的是固守金蒲城,等待援軍。但是金蒲城並不適合防守,鬼知道援軍會不會來,實際上漢朝確實有放棄西域的打算,那怎麼辦呢?要麼坐以待斃,要麼死中求活,主動出城尋一線生機。

    但是要想突破重圍,談何容易。對於機動性強的匈奴兵來說,貿然出城就是活靶子。這就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匈奴主動的讓路的機會。當然這個機會不能奢求上天賜予,於是耿恭制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匈奴軍經過一天激烈的戰鬥早已疲憊不堪,對於困獸孤城的漢軍他們其實是不怎麼在意的,對他們來說一座孤城遲早早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於是他們放鬆了警惕。多數匈奴軍很快進入了夢鄉,然而一隊漢軍在夜色的掩護下偷偷地出了城門,直奔匈奴大營。

    像發瘋了一樣直衝匈奴中軍,還沒搞清楚狀況的匈奴單于只好撤退,軍中最怕的就是突發狀況,特別是統帥都慌了,再沒有人做指令,他們自己都能把自己搞死。現在一般人看到夜晚和古代真的相差很大,伸手不見五指絕對不誇張,何況當天有風雨。匈奴人在這一次衝鋒中,終於潰退了。於是耿恭就抓住這個機會,迅速的轉移到了疏勒城。

    疏勒城的特點是三面環山,一面環水。無論是山還是水,對於擅長騎射的軍隊來說都是不利的。但是事情也都有兩面性,又是孤城,那就意味著難以突圍。於是匈奴單于就相應的調整了戰術,圍而不攻,於是匈奴軍切絕了漢軍的水源。漢軍最困難的時候,為了飲水從馬糞中榨水,不過幸好漢軍卻奇蹟般的挖出了井水。

    但是時間長了,城裡又開始斷糧了,匈奴就趁機派人去說服耿恭投降,並且許諾他高官厚祿。耿恭表示很感情興趣,希望使者進城祥談,於是使者就被當成了糧食被拉到城頭當著匈奴軍的面給烤了。耿恭為啥沒有堅持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呢?

    第一,耿恭不怕激怒匈奴,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斷糧了,援軍遲遲不到,那只有死路一條。拖的越久對自己越不利,所以他索性激怒匈奴,讓他們儘快主動進攻。第二,堅定城中士兵的決心,向城內士兵表明,投降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抗爭到底。

    楚莊王不斬晉使

    所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只是一個表面的禮節,遵不遵守完全看對方是否覺得有利與否。而這句話具體最早是用來說宋楚之間的戰爭。在宋昭公的時候,楚穆王曾侮辱過宋昭公。

    而到了楚莊王的時候,楚莊王派申舟出使晉國,但卻要求不要從宋國借道。在春秋時期,一個使者想要經過一個國家,出使另一個國家需要向經過的國家借道,也就是申請一下,如果沒有借道就過去那就是挑釁。因為這是把對方當成了自己屬國,這是一個侮辱的行為。於是宋國派人殺掉了路過宋地的楚國使者。

    楚莊王就趁機聯合各國討伐宋國,發兵包圍了宋國。於是宋國向中原諸侯的霸主晉國求救。晉國派解楊出使宋國,但是在解楊經過鄭國的時候,被鄭國捕獲交給了楚莊王。楚國就想透過解楊勸降宋國,在經過一番威逼利誘以後,解楊同意的楚莊王的要求,表示同意勸降宋國。

    但是解楊被押到前線的時候,卻向宋國高呼:“晉國的援軍很快就到了,宋國一定要堅持下去”。然後他對楚莊王說:“我答應你的請求只是為了完成使命,現在我已經完成了使命,你就殺了我吧”。楚莊王明白,殺瞭解楊也沒用,反而還會激怒晉國。於是楚莊王就把解楊給放了。

    在後來的很多戰爭中,也都遵守這個規則。並不是說這個規則多重要,而是使者的命不重要,使者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他的使命完成了,你殺了他也沒有意義,反而會激怒對方,同時也會讓自己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完全就是一個賠本買賣。

  • 13 # 卷舒風雲潤天地

    在今天看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對使者的基本保障,如果去送個信都有去無回,哪有人願意去呢?不過,這並不是天然存在的,有其出現的原因。

    戰爭是手段不是目的,沒有人會為了戰爭而戰爭。進行戰爭的目的多種多樣,為了報仇、為了擴張領土、為了救援他人、為了讓人臣服、為了緩和國內危機、為了加強王權……不論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盲目死拼從來沒有好結果,都需要訊息互通,這就需要使者了。

    使者,是帶有使命的,他說的話代表了一方諸侯的態度,做的事代表一方政權的行為。因為使臣的言行,可能改變了人們對他所代表的政權的態度,晏子使楚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戰爭期間,正常情況下,使者所傳達的資訊無非幾種,一、議和;二、逼/誘降;三、投降;四、宣戰。

    按實際情況又有不同,依據這些不同,接待使者一方的做法也有不同。因此,有時使者是很危險的,為了儘量減少這種危險,就逐漸出現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出自春秋時的一個典故,晉楚之爭中,楚莊王派使者申舟出使齊國,因為晉宋交好,楚莊王特意交代不要申舟不要經過宋。這惹惱了宋的執政華元,派伏兵殺了申舟。楚莊王因此興兵討伐宋國,圍宋國國都商丘九個月。城內實在過不下去了,華元隻身趁夜潛入楚軍大將子反的營房,和子反定下盟約。子反沒有食言,天亮就報告給楚莊王,楚軍果然後撤。之後晉楚在宋簽訂了春秋史上第一個停戰協議,史稱禮兵大會,為紛亂的春秋開闢了一條新路,有了一種新的政治格局。

    議和

    申舟的犧牲換來了這樣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讓戰爭有了一種新的出路。這就是使者傳達的資訊中最重要的一種——議和。

    在這種情況下,使者是萬萬不能殺的,因為派出使者就已經是友好的表現,殺了使者就什麼都不用談了,等於直接開戰。

    澶淵之盟中宋的使者曹利用硬是把真宗下限三百萬,按寇準的意思壓到三十萬,遼並沒有惱羞成怒,雙方成就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成吉思汗崛起時,派到花剌子模的使者一半被殺,一半燒了鬍鬚放回來,有這樣的羞辱,也難怪成吉思汗要屠城了。

    逼/誘降

    戰爭中為減少損失,常會派出使者去勸說對方主要決策人投誠。這種情況下,需要使者有高超的語言藝術,能照對方的心理為其分析利弊,類似張儀、蘇秦這樣的人適合這種工作。同時,做這個事被殺的可能性很高,被反利用的可能性也有。

    秦二世時,為劉邦出使的酈食其本已說服齊王田廣停戰,韓信不服,在此時偷襲齊國。田廣大怒,烹殺了酈食其。

    三國中期五丈原,諸葛亮為逼司馬懿出戰,給他送去女裙釵。警惕性不高的使臣,反被司馬懿問出諸葛亮命不久矣。

    投降

    這個本來就不是什麼能抬頭的事,使者也不可以太高傲,那樣容易引起受降方的怒氣,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但如果使者又懷有別的使命,就不同了,例如荊軻刺秦王。

    宣戰

    不宣而戰非禮也,戰爭也講究一定的規矩,一些基本的規矩都不能守,本來正義的一方也會逐漸失掉他人的支援,例如臨陣倒戈這種事,常常為人所不齒。

    宣戰常會引起對方的怒火,相對來說,使者的生命安全比較難保障,殺使者祭旗的事並不新鮮。

    綜上所述,“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為了保障使者生命安全而存在的一種約定俗成,並非明文規定,因出使的情況不同,使者所冒的風險大小也不同。

  • 14 # 冷知識分享

    聽說過一個叫花剌子模的國家嗎?

    在一千年前,中國正處在宋代,中亞有個大國叫花剌子模。那個字讀拉,不讀刺。

    花拉子模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在歷史書上經常看到,今天已經不存在了。它所在的位置在今天的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和各種斯坦,就是下圖。

    他的面積非常大,約400萬平方公里,南宋只有200萬平方公里。這個花拉子模不僅面積大,物產也豐富。地理位置還很優越,在亞歐大陸中間,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連線歐亞。

    其國力也很強,國王摩訶末重新振興了花剌子模,擴張了國土,自詡世界的征服者,是整個穆斯林的守護者。

    當時東亞這邊的情況是這樣的,金國最強大,連蒙古都是金國的附屬國。 不僅蒙古幹不過金國,宋朝也不是金國的對手,兩個皇帝都金國被擄走了,史稱“靖康之恥”。

    所以南宋也跟金國是世仇。

    既然南宋和蒙古有共同的敵人,於是就聯合起來,並肩作戰,共同滅金。此戰曠日持久,持續幾十年。成吉思汗擔心物資不夠,於是就派出商隊,到西域建立友好通商關係,換取生產生活和戰鬥的物資。去的國家就是這個巨大而富裕的花拉子模

    成吉思汗對這次通商高度重視,組織專班,召開了多次政治局擴大會議,每個蒙古貴族和千戶以上都出錢出力,籌集了450個商人和500頭駱駝的商隊,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與牛羊馬匹,代表國家浩浩蕩蕩的前去通商。為了尊重花剌子模的宗教習慣,這450個商人還全都是穆斯林,可謂誠意滿滿。

    這個商隊延綿數公里,帶著全村人的希望,在中亞荒涼的戈壁上走了一年多,終於到達花剌子模。

    沒想到花剌子模領導同志完全不當回事,說我們花剌子模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根本就不需要通商。而且,他們見財起意,汙衊他們是奸細,450名商人全部處死,獨吞了金銀珠寶和駱駝以及牛羊馬匹。

    成吉思汗大怒,但當時他正在跟金國交戰,不想兩邊作戰,於是派出自己最信賴的使者過去。這個使者叫鎮海,是新疆人,也是穆斯林。鐵木真給了花剌子模一個臺階下,說我們兩國世代交好,你們的領導肯定是好的,只是受到奸人挑撥。幾百個駱駝和錢嘛,小意思,我們蒙古人不在乎。你們只需要緝拿兇手,給我們一個說法就行。如此這般,咱們還是戰略伙伴關係。

    國王摩訶末打聽了下蒙古的情況,原來蒙古不能產米也不產面,只能吃點牛羊肉,茹毛飲血。不產棉花,沒有布匹做衣服。沒有房子住。不能產鐵,做不了刀劍。不產樹木,做不了戰車。騎的馬也特別小,只有西域馬的一半高。軍隊有信佛的,有信伊斯蘭的,有信拜火教的,是幫雜牌軍,烏合之眾。而且還正在跟女真人打仗……

    聽到這兒,摩訶末一拍大腿:臥槽,那還怕個球啊,辦他

    所以使者到了花剌子模,摩訶末當場就一劍捅死了使臣。

    使臣帶的隨從嚇得目瞪口呆,摩訶末的侍衛把隨從推來搡去,把隨從的頭髮和鬍鬚割掉,剝光他的衣服,用鞭子抽,大加羞辱,最後一腳把他踢出了皇宮。

    隨從一路乞討,N年之後回到蒙古草原。

    當時成吉思汗已經57歲了,頭髮花白,看到頭髮遮面衣不蔽體的使者隨從,大怒。

    鐵木真出身高貴,父親就是部落首領,人稱黃金家族,哪兒受過這種侮辱?鐵木真這下子徹底被激怒了,眼珠子都紅了。他脫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親自給隨從戴上。然後把腰帶摘下來,掛在自己脖子上,在聖山上對著斷箭跪了三天三夜,立下重誓,必全殲花拉子模。

    他於是將攻打金國之事交給木華黎,已經57歲高齡的鐵木真親率23萬大軍,4個皇子,窩闊臺,察合臺,朮赤,託雷,哲別,從東方出發,浩浩蕩蕩,長途跋涉去攻打花剌子模。

    出發之前,讓隨軍的每個千戶萬戶以及部落首領都選好自己的接班人,做好不回來的準備。此戰不成功,便成仁,絕不後退。

    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殺商隊的城市,叫訛答剌,皇子窩闊臺上交降書限城主即日出城投降,交出所有財富,可以免去一死。城主輕蔑的一笑,撕毀了降書,又殺了使者

    成吉思汗說道:爾要戰,便戰!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在人數遠少於花拉子模的情況,客場作戰,久攻6個月。成吉思汗及其軍隊始終意志堅定,持續進攻,半年後將其攻破,活捉了城主,其封號是海兒汗

    窩闊臺

    這人猛一看有點像梵高,其實是鐵木真的兒子窩闊臺。

    窩闊臺取出銀子,對海兒汗說道:你不是很喜歡錢嗎?把這些銀子吃掉!

    海兒汗緊閉嘴巴,腦袋一偏。

    窩闊臺微微一笑,命人生起大火,支起爐子,將銀子融化。

    再命人按住他的腦袋,把融化的銀子灌入他的耳朵和鼻子。

    成吉思汗大手一揮,朗聲說道:“且慢”。

    眾人詫異的看著鐵木真,難道大汗想赦免城主?

    鐵木真繼續說道:“換小勺!”

    於是眾人用小勺把融化的銀子灌入海兒汗的耳朵,讓它慢慢往腦子裡面流。

    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之後,城主活活燙死。

    該城守城將士3萬人,全部處死。入城之後,開始屠城,城內所有百姓幾十萬人,全部被殺掉,一個不留。

    前兩年,有人把熔化的鋁水倒入蟻穴,當鋁凝固之後就能得到一個蟻穴的形狀。我想,把銀水到入海兒汗的耳朵,肯定可以得到他大腦的形狀。

    首戰告捷,成吉思汗繼續進攻。在北方重要城市玉龍傑赤,是當時中亞最大的城市。城內百姓奮力抵抗,全民皆兵,全部參與戰爭,蒙古軍連續攻城7天7夜將其拿下。

    入城後,開始屠城,120萬百姓一個不留。每個人的指標是24個,必須殺到24人以上。

    房子也全部燒掉,然後引入河水,將城淹沒,自此該城被夷為平地。

    花剌子模的皇帝大汗也必須受到懲罰。

    鐵木真親率大軍攻打花剌子模的首都撒馬爾罕,國王心驚膽顫,提前逃跑,剩下守軍11萬人3天后就投降。蒙古大軍入城之後開始屠城,殺掉20萬百姓。

    在隨後到其他戰役中,全部戰勝,花剌子模被滅國。不僅被滅國,人也全部殺掉,破城之後全部屠城,房屋燒為平地。

    花剌子模所在地,直到今天仍然是不毛之地。

    所以,兩國交戰,殺了使者會有什麼後果?

    很多人想不明白,當年訛答剌到底在想啥?為什麼要殺人家的使者?

    我也不知道。no zuo no die.

    事情還遠沒有結束,蒙古大軍打金國打了20多年,發現西域國家居然如此之菜B,打繼續攻打。

    打下了阿拉伯,打下了土耳其,打下了俄羅斯,活捉弗拉基米爾大公。

    順利進入西歐,打到萊茵河畔。

    打到了敘利亞和以色列,馬上就打到了埃及,蒙古大軍即將在金字塔下會師

    亞洲這邊,南宋也被蒙古滅了。

    四大文明古國即將統一成一個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抱回來一隻小貓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