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MSVICTORY
-
2 # 寰鑫看點
肩扛式反坦克導彈成為以色列陸軍又一枚大殺利器,紅外光電掃描熱成像搜尋敵方目標,速戰前推毀敵方空中戰車,推毀敵方反擊坦克。
以軍裝備反坦克導彈,導彈內部引號頭,增加電子儀器,飛行發動機電池陀螺儀,可摺疊彈翼,主站鬥部伺服器,控制翼面,光纖釋放裝置以及固體火箭發動機。陸軍裝備對付空中殺器,即使戰鬥中可推毀敵方空中戰車,追蹤掃描敵方目標速戰速決。模擬戰場演練,快速分析敵後軍情,多練兵推演棋盤山路轉,聯想起中東戰火敘利亞內戰.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倒戈,利比亞戰爭卡扎菲死亡之謎,阿富汗2001年戰火這些戰爭中美軍就是兇手。至今美國指使印度叫囂入侵中國戰爭危險幕後,中國擁有強大軍隊,更新換代資訊化戰爭最佳化印軍叫囂戰爭後果。
印軍入侵中國藏南領土,華人民憤怒,國土雖大不懼怕印軍戰爭威脅,中國收復被印軍侵佔領土,這是印度野心政府罪犯。假想華人民軍隊備感害怕,優慮什麼?外軍侵入中國領土,中國外交部下令最後通諜,印軍再不撤軍後果很嚴重。戰爭即將衝突爆發,西方擾亂世界再掀起三次世界戰爭。
反坦克導彈應用現代化,資訊化作戰,精銳突擊特種兵;西方美帝主義智庫說過中國陸軍龐大軍隊不打勝仗,決不罷休。千萬不惹中國陸軍,當年小米加步槍阿哥不再是落後,如今現代化戰爭,更新換代擴編陸軍部隊。陸海空三軍成就中國強軍夢,西方驚呼中國威脅論,美日盟國再次圍堵中國島鏈海戰。中國海軍艦隊不懼怕美國武力威懾,遠洋海軍雙航母戰鬥群形成戰鬥力,千噸級登陸艦快速登島作戰,精銳海軍突擊特種兵。打勝仗決心,成就中國軍隊中國力量!
-
3 # 青怡3
現代戰爭今非昔比,只要偵察好了敵方位置,中國的炸彈之母成本很低,儲存了那麼多,幾枚炸彈之母估計印度邊防軍也就飛灰湮滅了,解放軍哪有功夫和阿三玩過時的遊戲?
-
4 # HE觀察
以色列陸軍之前的反坦克導彈,主要還是美製產品,其中,陶-2的車載型號和步兵攜帶型號成為主力,在歷次中東戰爭中,這些美製反坦克導彈都擊毀了大量阿拉伯國家主戰坦克,不過,因為以色列裝甲部隊和空軍對地攻擊的輝煌勝利,這些美製反坦克導彈的風頭被蓋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兩伊戰爭中,美國透過伊朗門交易,向伊朗提供陶式反坦克導彈,中途需要從以色列中轉,以色列留下了運來的新型號,將舊型號送給了伊朗。
在90年代,不管是陶-2還是中國的紅箭-8,要包括大部分俄製反坦克導彈,其效能在裝甲防護技術面前遇到了巨大挑戰,除了反應裝甲對正面裝甲的極大加強,還有就是紅外干擾技術的出現,在敘利亞,陶2和紅箭-8面對俄製T-90表現疲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T-90的先進反應裝甲和紅外干擾系統,讓其在戰場上的生存率大大提升。
以色列在20世紀末,拉斐爾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長釘反坦克導彈,長釘被認為與美國標槍屬於同一級別,不過造價更便宜,也具備攻頂能力,即打擊坦克防護薄弱的頂部,在當時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新一代反坦克導彈。
目前,長釘已經發展了五個系列,包括短程型的“長釘”-SR、中程型的“長釘”-MR和遠端型“長釘”-LR,以及增程型“長釘”-ER,射程從800米到8千米不等,2009年公佈的新型非瞄準線型“長釘”- NLOS,最大攻擊距離可達25千米。
長釘採用了固態攝像頭,主要是考慮到與其光纖資料傳輸鏈路配合使用。除了光電圖象轉換裝置,長釘的導引系統還包括一個紅外成像導引頭,以色列方面並沒有公佈該紅外導引頭是否為焦平面陣列,但強調了其具備很高的靈敏度,對背景熱量掩蓋下的目標有很強的分辨能力。這種雙重體制導引頭保證了長釘導彈極高的命中機率和全天候作戰能力。
為了更有效的打擊重灌甲目標,長釘家族反坦克導彈均採用了高拋物線飛行彈道,接近目標時做俯衝攻擊,不僅避開了主戰坦克厚重的前裝甲,而且高拋物線彈道使長釘導彈受地形障礙的影響更小,能更有效的在山地、丘陵地形作戰。雙重串列戰鬥部加上攻頂模式使長釘導彈成為穿甲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導彈之一。
除以色列國防軍外,北約的多個成員國、新加坡、印度、智利和哥倫比亞等國均裝備有“長釘”導彈系統。此外,最新型的“長釘”NLOS非直瞄發射系統也已開始進入以色列國防軍服役,同時還獲得了南韓的訂單,菲律賓也訂購了這種導彈,準備裝備到夠沒得AW-159“野貓”直升機上,用於打擊海上和陸地目標。
-
5 # 利刃號
近日,印度向以色列購買了8000枚適應高原作戰環境的“長釘”單兵反坦克導彈。中國的紅箭八和長釘反坦克導彈相比誰的效能更好?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紅箭八和長釘的各自特徵。
最初的長釘家族被稱為NT家族(NT是希伯萊文Nun Tet的字頭縮寫,意為反坦克),包括三種不同型號的反坦克導彈——吉爾(Gill)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2500米,199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第一次公開展示)、長釘(Spike)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4000米,1999年由以色列陸軍解密)和丹迪(Dandy)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8000米,1999年11月首次公佈)。2002年,為了出口統一品牌,加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拉菲爾公司宣佈將原來NT家族更名為長釘反坦克導彈家族,其家族成員的名稱也相應更改為:長釘-SR、長釘-MR(MR是英文Middle Range的字頭縮寫,意為中程,也就是原來的吉爾反坦克導彈)、長釘-LR(LR是英文Long Range的字頭縮寫,意為遠端,也就是原來的長釘導彈)和長釘-ER(ER是英文Extended Range的字頭縮寫,意為增程型,也就是原來的丹迪反坦克導彈)。本文僅就長釘-LR作和紅箭八的對比。
首先看紅箭-8反坦克導彈,該導彈是中國陸軍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彈重11.2公斤,直徑120mm,全長875mm,採用聚能破甲戰鬥部和壓電引信,制導方式為目視瞄準,手柄操作,有線制導,用於攻擊100-3000米範圍內的裝甲目標或防禦工事,它是一種管式發射,光學跟蹤,有線半自動紅外製導導彈,射速2-3發/分,戰鬥部破甲厚度約800毫米[靜態],命中機率百分之90,可跪射或用三角架在地面發射,我軍快反部隊將該導彈裝在北京212型4X4越野機普車上,構成反坦克導彈輕型發射車。
而就長釘反坦克導彈而言,由於以色列在研製之前,研究過美國的陶式反坦克導彈,因而其和美國陶式有幾分相似,首先都採用2組矩形彈翼,其中彈尾的為固定式彈翼,主要用於飛行控制。彈體中部的彈翼尺寸上稍小一些,平時呈摺疊狀態,發射後自動彈出。在導引頭方面,以色列人採用了固體狀態攝像機和紅外成像的雙模模式。
兩相比較下,長釘導彈的射程略大於早期紅箭8,制導方面長釘採用雙模製導,而紅箭八採用有線紅外製導,而就單兵攜帶重量來看,長釘也略輕於紅箭8,總的看來長釘略優於紅箭8,但目前紅箭8的最新發展型也達到了與長釘導彈相當的射程,所以在未來戰場上一較高低,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
6 # 煩的時候看看
首先要注意分辨的是,在中文環境下,有兩個不同的導彈系列都被命名為長釘,其中一種是美國的單兵微型導彈,導彈淨重僅2.3公斤,全長63.5釐米。而以色列的長釘,則是一個歷史很長、譜系很廣的反坦克導彈家族,最大射程從2.5-8公里不等,導彈帶包裝筒的重量從13到33公斤不等。 如同其它的先進反坦克導彈,長釘導彈的威力相當難以防禦——它具備俯衝攻頂的能力,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坦克,能在頂部方向擋住重型反坦克導彈的破甲射流。同時高拋彈道的存在,使得它能夠在山地、丘陵地形中,有效的打擊斜面背後、無法直射到的目標。
國內坦克現在裝備的鐳射壓制觀瞄系統,根據公開資料的原理披露,它需要感受到敵方制導武器的照射鐳射,才能針對性的定位對方方向,發射鐳射壓制對方的瞄準感測器;而長釘這樣的導彈是完全被動接受可見光和紅外光資訊的,這套系統則不能發揮作用。 目前剋制長釘導彈系統的最好辦法,就是徹底掌握制空權,從空中進行搜尋、瞄準、打擊,以最大程度上消除地形為長釘射手/發射車輛帶來的隱蔽和掩護作用。尤其是察打一體無人機價格低廉、滯空時間特別長的特點,足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戰場監視和打擊能力。
-
7 # 紫龍防務觀察
該種導彈是以色列1999年對外公佈的,具有打擊效果好、適用性強、準確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目前已銷售到波蘭、新加坡、智利等多個海外國家。
該種導彈的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光纖制導。該種導彈使用光纖制導,利用光電成像和紅外成像雙重引導,準確性高、抗干擾能力強,對目標的識別和追蹤都有很好的效果。二是頂部攻擊。該種導彈採用拋物線頂部攻擊的模式,避開了坦克堅固的裝甲,導彈躍升至一定高度然後向下俯衝攻擊坦克頂部。三是戰鬥模式多樣。該種導彈可以採取三種作戰模式,一是發射後導彈安裝既定目標前進,無需人工干預;二是發射後人工干預追蹤修正,直至擊毀目標;三是發射後再重新捕捉目標。由於作戰模式的多樣,給戰場使用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性。
最後是適用性廣。該種導彈可以廣泛對付各種裝甲目標以及堅固堡壘等目標。在城市作戰、反坦克作戰中都有很廣闊的使用空間。由於可以做到發射後不管,並且採用多種作戰模式,具有很好的戰場適應性。該種導彈射程可達8公里,由於可以發射後再選擇目標,對於遠處隱蔽的裝甲集團來說無疑是十分可怕的。
中國的紅箭-10導彈和這款導彈效能類似,一樣使用光纖制導,但是射程更長,可達10公里,8連裝的安裝在步兵戰車上,可謂火力兇悍。
-
8 # 總說裝甲
以色列拉斐爾軍火研製局研製成功新的一系列反坦克導彈以滿足以色列國防軍的作戰需要。這些反坦克導彈是設計用來打擊戰場上的任何目標(包括主戰坦克和懸停的直升機在內),而且操縱手和發射平臺的生存力極高。
儘管這些反坦克導彈射程和制導系統不盡相同,但他們採用了許多相同部件以降低研製和採購費用。系列反坦克導彈中最小的一種名叫“吉爾”(Gill),亦稱“小長釘”。它是一種頂部攻擊發射後不用管的導彈,最大射程為2.5km。目前正在生產中的美國“輕槍”反坦克導彈是“吉爾”最有力的競爭者。
“吉爾”反坦克導彈將用來替換美國提供的射程為1km的“龍”式有線制導導彈。據稱,“吉爾”反坦克導彈操作極為方便,而且抗惡劣天氣和抗干擾能力極強。它既是一種單兵行動式導彈,也可安裝在移動式發射平臺上。
第二種導彈叫“長釘” (Spike)。該導彈地面發射型的射程在4km以上。據信,該導彈在鎖定目標進行最後攻擊前的飛行初始階段使用的是光纖制導。
第三種導彈被稱為“大長釘”,亦叫“恩特德”(NTD)。它是一種設計用來從直升飛機上發射的導彈。目前該導彈已提供給波蘭用於改進其現有直升機。
這些導彈及其戰鬥部的詳細技術性能不詳,但這些導彈可能安裝了串列戰鬥部,以便用來打擊裝有爆炸反應裝甲的目標。
-
9 # 加特林快評
長釘導彈,是一種足以媲美美軍標槍導彈的先進武器。
它最大特色是類似於標槍導彈的發射後不管能力。
由於長釘導彈具發射後不管能力,士兵在某一地點完成發射後,不必待在現場操縱該枚導彈命中目標,因此可以立即轉換地點,或者直接裝彈對另一個目標進行攻擊。重新裝填導彈只要15秒的時間。
長釘藉此拿下了大量訂單,除了以色列之外,2006年12月西班牙政府採購260組發射器與2,600枚長釘反裝甲導彈,用以取代服役多年的米蘭導彈及龍式導彈。這一採購由通用動力公司聖塔巴巴拉分公司與拉斐爾公司共同合作,2009年起開始交付,將於2014年完成。
原本西班牙軍方曾評估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地獄火導彈與MBDA公司的崔格特遠端反裝甲導彈,但最後仍選擇長釘反裝甲導彈。
新加坡陸軍輕型打擊機動車(LSV)也發展了專用長釘導彈車輛,拆除右後排座椅,在中央槍架上裝置雙連裝長釘反裝甲導彈,可攜帶5枚備射彈,車前保留GPMP多用途機槍,火力強大。
這一導彈甚至進入了海軍領域。2012年,美軍在一艘無人駕駛的遙控船裝備長釘反裝甲導彈進行試射。試射歷時3天,由流動的充氣遙控船共發射6枚長釘導彈,成功命中3.2公里外的海上預定目標。另外,美國空軍已使用無人機執行轟炸行動,海軍也嘗試利用機械潛艇進行收集情報和掃雷任務。
這是美國海軍首次研發出遙控船導彈發射系統,使用的就是長釘導彈。美軍稱該套系統為“精確交戰模組”,包括一個雙管導彈發射器及MK-49掛載系統,兩者均由以色列拉斐爾公司製造。
南韓政府也已決定採購非瞄準線型長釘NLOS長釘反裝甲導彈,並將在白翎島與延坪島部署其中67枚。一旦部署完成,憑藉著NLOS最大射程可達25公里的優勢,南韓部隊就能在此之前以長釘導彈先行攻擊對手隱藏於在岸上的火炮。
據新華網7月8日引用以色列《國土報》的訊息稱,印度總理在訪問以色列期間,兩國簽署了價值5億美元的軍火協議,根據協議,以色列將向印度提供多達8000枚的“長釘”單兵反坦克導彈。那麼“長釘”導彈效能到底如何能?
回覆列表
謝邀!以色列在20世紀80年代曾推出了龐大的反坦克導彈發展計劃,包括“哨兵”、“瑪帕斯”和“弗萊姆”等多種型號。但這些導彈不是因為效能一般沒有最終服役,就是因適用性欠佳沒有在國際市場上闖出名氣。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拉斐爾(Rafael)公司在細心揣摩“陶”式和“標槍”反坦克導彈的設計後,推出了“長釘”反坦克導彈系列,這一情況才有所改變。
“長釘”導彈在氣動外形上與“陶”式頗有幾分相似,都採用2組矩形彈翼。彈尾的彈翼主要用於飛行控制:彈體中部的彈翼平時呈摺疊狀態,發射後自動彈出。1997年,“長釘”系列導彈秘密進入以色列國防軍服役,有可能曾多次用於以色列與周邊的衝突中。1998年11月,拉斐爾公司與歐洲長釘集團(Eu-roSpike,由阿特拉斯公司、迪爾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組成)簽定商業協議,由後者負責在歐洲市場宣傳、生產、銷售和維修拉斐爾公司的反裝甲武器系統。拉斐爾公司還與歐洲導彈集團(MBDA)達成協議,合作開拓歐洲和其它海外市場。這一措施使“長釘”成為了國際性武器,為其日後市場推廣創造了條件。“長釘”導彈原型在1999年正式透過防務展公佈。至今,其家族人丁興旺,成員及名稱都經歷很大的變更。最初的“長釘”家族被稱為NT(Nun Tet)家族,即希伯萊文的“反坦克”之意。包括三種不同型號的反坦克導彈——吉爾(Gill)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2500米,199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第一次公開展示)、長釘(Spike)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4000米,1999年由以色列陸軍解密)和丹迪(Dandy)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8000米,1999年11月首次公佈)。2002年,為了加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拉斐爾公司宣佈將原來NT家族更名為“長釘”家族,包括短程型的“長釘”-SR、中程型的“長釘”-MR和遠端型“長釘”-LR,以及增程型“長釘”-ER,射程從800米到8千米不等,2009年公佈的新型非瞄準線型“長釘”- NLOS,最大攻擊距離可達25千米。
長耵導彈主要結構:“長釘”導彈的基本結構從前到後分別為導引頭、前戰鬥部、飛行姿控發動機、電池組、主戰鬥部和主發動機。發射裝置由命令發射單元、熱成像儀和三腳架組成。[4] “長釘”反坦克導彈家族中,長釘-SR/MR/LR均為輕型行動式(長釘-ER也可使用重型三腳架),發射系統完全通用。其全系統組成包括導彈(發射前封裝在一次性使用的 發射筒內,有效期20年)、發射控制單元(CLU)、熱成像儀和三腳架。每發導彈加上包裝筒重13公斤,發射控制單元重9公斤(不帶熱成像儀重5公斤),三腳架重3公斤,電池重1公斤。發射控制單元(CLU)可以在長釘家族多種型號之間通用。熱成像儀視場10度,放大倍率3.5倍,最大探測距離3000米。晝間光學瞄準鏡(diurne viewfinder)視場5度,放大倍率10倍。在晝間情況下,射手使用10倍放大倍率、視場為5度的晝間瞄準鏡,在夜間則使用熱成像儀。三腳架高度可調節,射手可選擇採用跪姿、坐姿、臥姿和半蹲姿勢操縱,戰鬥準備時間僅10秒。所有長釘家族的成員的全壽命費用都很低,不僅因為它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操縱性,而且零部件通用率非產高,後勤供應簡單。[5] 系統反應迅速、使用便捷,可在30秒內準備完畢進行發射。導彈中、後部各有4個翼片,其中尾部為固定式彈翼,用於飛行控制。戰鬥部採用串列高爆雙彈頭結構,充分考慮增加穿透能力。導彈密封內建在1個一次性發射筒內,使用時安裝在發射裝置上,發射時,透過1個10倍率和5度視域的晝間視域或熱成像瞄準器(最大探測距離3000米)視域,獲得目標並利用十字形瞄準點進行對準。發射後,翼片在空中開啟如導彈的花瓣,沿高拋線軌跡執行,接近目標時受驅動向下采用“攻頂”方式攻擊目標。[4]長釘導彈的訓練包括目標識別和捕捉、導彈鎖定和追蹤觀測(殺傷效果評估)。拉菲爾公司還研製了專門為單兵訓練準備了兩套模擬器。戶外模擬器將訓練士兵對真實目標進行瞄準和模擬發射。室內模擬器則訓練士兵在瞄準和發射後如何使用光纖資料傳輸系統控制導彈。
長耵導彈主要效能:拉斐爾公司地面系統分部在研製長釘導彈之前曾對美製陶式反坦克導彈和標槍反坦克導彈做了詳細研究,因此長釘導彈在氣動外形上與陶式頗有幾分相似。首先都採用2組矩形彈翼,其中彈尾的為固定式彈翼,主要用於飛行控制。彈體中部的彈翼尺寸上稍小一些,平時呈摺疊狀態,發射後自動彈出。導彈從前到後分別為導引頭、前戰鬥部、飛行姿控發動機、電池組、主戰鬥部和主發動機。作為導彈最關鍵部分的導引頭,以色列人採用了固體狀態攝像機這一圖象轉換裝置。20世紀60年代後期,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發明了電荷耦合裝置(CCD),固體狀態攝像機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CCD是現在最常用的機器視覺感測器,機器視覺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光電轉換裝置,即將感測器所接收到的透鏡成像,轉化為計算機能處理的電訊號。光電轉換裝置主要在晝間、較好的天候條件下使用,拉菲爾公司之所以選擇這種光電圖象轉換系統,而放棄了其他國家反坦克導彈常用的毫米波雷達、鐳射駕束等制導體制,主要是考慮到與其光纖資料傳輸鏈路配合使用。除了光電圖象轉換裝置,長釘的導引系統還包括一個紅外成像導引頭,以色列方面並沒有公佈該紅外導引頭是否為焦平面陣列,但強調了其具備很高的靈敏度,對背景熱量掩蓋下的目標有很強的分辨能力。這種雙重體制導引頭保證了長釘導彈極高的命中機率和全天候作戰能力。長釘家族除“長釘-NLOS”以外的所有型號全部採用串聯戰鬥部,拉菲爾公司研究人員認為,隨著爆炸式反應裝甲的廣泛使用,單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已經很難擊穿坦克裝甲,串列雙重戰鬥部是未來反坦克導彈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長釘反坦克導彈的前戰鬥部將引爆坦克上附加的爆炸式反應裝甲,而主戰鬥部將緊隨其後,撕開坦克主裝甲。為了更有效的打擊重灌甲目標,長釘家族反坦克導彈均採用了高拋物線飛行彈道,接近目標時做俯衝攻擊,不僅避開了主戰坦克厚重的前裝甲,而且高拋物線彈道使長釘導彈受地形障礙的影響更小,能更有效的在山地、丘陵地形作戰。雙重串列戰鬥部加上攻頂模式使長釘導彈成為穿甲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導彈之一。拉菲爾公司最得意的地方還是長釘導彈的光纖資料傳輸鏈路。光纖制導優點眾多,基本可以概括為3點:比普通導線更好的延展性和更小的體積、高效的資料傳輸能力、不向空間輻射電磁波帶來的隱蔽性。第一個優點可以賦予導彈在相同載荷和動力下更遠的射程。長釘-ER的射程可達8公里就是此優點的體現。高效的資料傳輸能力是光纖制導最具革命性的優點,它賦予了導彈更多的作戰模式和任務彈性。長釘-SR/MR/LR三種型號都採用了雙重戰鬥模式,其一為發射後不管模式,在發射後不管的模式下,射手啟用導彈並將瞄準線鎖定目標後即可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將自主制導飛向目標,無須射手做追蹤瞄準,這也是當前各國新一代反坦克導彈的共有特性。射手在發射導彈後可以迅速轉換髮射陣地或進行再裝填(長釘家族的再裝填時間均低於15秒),由此獲得了更高的戰場生存力。其二則是發射+觀察+修正模式,此模式與早期線導反坦克導彈攻擊模式相仿,但由於光纖資料傳輸鏈是一個自封閉的系統,外界無法對其實施干擾,因此其作戰效率要高得多。此外,光纖資料傳輸鏈路不僅能將射手獲得的目標資訊傳輸給導彈,使其精確攻擊目標(由於光纖資料傳輸的高效性,射手甚至可以在中途改變目標,可以設想這樣一個情況來體會其優越性:蹲伏在茂密灌木叢林裡的長釘射手,發現大約4公里外的空曠平地上有一輛坦克,他瞄準後便開火,但當導彈正對準目標時,射手突然意識到目標是假的。這時他透過長釘導引頭傳回圖象發現藏在附近掩體下的一輛真坦克,於是他重新輸入目標資訊,使其攻擊真正的目標),它還能將導引頭獲取的實時戰場景象傳回給射手,圖象回傳能力使長釘導彈的使用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攻擊畫面, 從而實現遠端殺傷效果評估。而且這種能力最大的潛力是實現網路中心戰的理念,即將每部導彈發射系統透過戰場區域網與其他作戰單位和高階指揮機構聯結起來,導引頭攝下的戰場實時畫面不僅可以傳回給射手,還可以透過網路實現與其他作戰單位和指揮機構的資料共享,從而使戰場態勢更加透明化。2003年10月,以色列國防軍與拉菲爾公司簽定了研製生產長釘C4I系統的合同,目的就是使長釘導彈系統具備網路戰能力。在這個系統內,長釘的發射系統將與各種不同型別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士兵行動式電腦和甚高頻資料鏈聯為一體。不僅如此,在長釘-LR/ER型中,還增加了第三種戰鬥模式——發射並全程操控(Fire and Steer)模式。這意味這射手無須在發射前鎖定目標,而可以先將導彈放出去,巡弋至目標可能出現的區域,透過光纖資料傳輸鏈傳回的圖象資訊搜尋目標,如果發現目標便透過光纖傳輸資料控制導彈攻擊目標,射手也可在確認目標後切換至發射後不管模式。這種非瞄準線操縱模式已經運用在了歐洲導彈集團研製的“獨眼巨人”導彈上,它也是美國未來反坦克導彈系統準備採用的技術。上述種種使長釘導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反坦克導彈。
長耵導彈主要型別:長釘-SR
長釘-SR短程反坦克導彈是一種低成本、發射後不管的行動式反坦克導彈系統,不僅用於攻擊裝甲目標,還可攻擊掩體、混凝土工事等多種目標。主要提供給步兵、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使用。這種行動式肩扛發射的導彈也被稱為“短長釘”(Short Spike)。射手在作好戰鬥準備後首先利用目標探測系統捕獲目標,隨後將目標資料輸入導彈使其鎖定目標,導彈即可發射。射手隨後就可離開發射陣地,隱蔽或準備發射另一發導彈。再裝填時間不超過15秒。長釘-SR的有效射程在50-800米,主要用於彌補單兵反坦克火箭和中程反坦克導彈之間的火力空白。由於其射程較短,因此,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尺寸更小,全系統重量也略輕一些,射手可以選擇肩扛發射,而無須架起三腳架,發射準備時間也因此而更短。考慮到近程反坦克武器的主要作戰環境,長釘-SR可在狹窄/封閉空間發射。[長釘-MR(吉爾)
長釘-MR是一種輕型、行動式、發射後不管的多用途導彈系統,最大射程2500米。長釘-MR導彈全長1.2米,彈頭直徑110毫米,串聯戰鬥部,入射角30度時可擊穿800毫米均質鋼裝甲。長釘-MR有可選擇的戰鬥模式,並可隨時升級。可以在發射後接受資料,甚至在飛行過程中變換攻擊目標。長釘-MR導彈已經在以色列陸軍中服役有一些年頭了,主要部署在以色列南部地區,並已進入美國、英國、德國和荷蘭的軍火市場。長釘-MR也已經在新加坡陸軍中服役。2000年5月,芬蘭陸軍選擇長釘-MR系統裝備其快速反應旅,充當中距離反坦克武器。[長釘-LR
長釘-LR是長釘家族中的遠端型號,有效射程200-4000米,在夜間或者惡劣氣候條件下,受熱成像儀有效作用距離的限制,導彈射程將下降到3公里。其效能優異的探測器和光纖數字通訊鏈可以保證SPIKE-LR擁有如下效能1.發射後可修正目標資料或轉換攻擊目標;2.完成實時監控和敵我識別;3.完成戰鬥損害評估;4.遠射程和高精度;5.對周圍目標最小的附帶傷害(這顯然是以色列獨特的周邊政治環境決定的,以色列軍方顯然希望在摧毀目標的同時減少附帶傷害,以免引起更大的外交爭端,激起國際輿論的反對)。長釘-LR也裝備了光纖通訊制導系統,它可以將射手的意圖以數字形式傳給導彈,同時可以將導彈導引頭看到的畫面以圖象形式傳回給射手。導彈的飛行過程中,射手可以修正瞄準點。也可以允許射手修正目標資訊,即可以在飛行過程中改變目標,由於光纖通訊鏈的存在,射手可以看到實時圖象以評估殺傷效果。長釘-LR系統也可以在非瞄準線制導模式下工作(NLOS),允許射手在隱蔽狀態下“盲射”,而無須暴露自己。長釘-LR除了可以安裝在三腳架上作為行動式反坦克導彈使用外,可以架設在輕型戰鬥車輛上,以跟隨機械化部隊作戰。而其攻擊目標除了坦克和裝甲車外,還可以打擊低空飛行目標,比如直升機。長釘-ER(NTD)
長釘-ER的意即長釘增程型,其最大射程可達8公里。因為發動機體積增大,導彈尺寸也相應增加,而且戰鬥部重量也增大了。在戰鬥模式中新增了發射/控制模式(Fire and Steer),在導彈發射前不需要鎖定目標,飛行員可以在發射後再進行目標選擇,並控制導彈攻擊目標最易受攻擊的部位,或者切換到發射後不管模式。長釘-ER是一種多平臺的反坦克導彈。可安裝在輕型戰鬥車輛上和直升機上,也可拆下安裝在三腳架上,而以色列海軍也有意採用長釘-ER安裝在其輕型水面戰鬥艦艇上,充當近程反艦導彈使用,必要也可攻擊陸上目標。車載長釘-ER系統包括兩種型號:簡易型和炮塔型。其中簡易型就是將三腳架換成一個帶底盤的支撐柱,安裝在輕型戰鬥車輛上,其他裝置與行動式沒有任何區別。而炮塔型長釘-ER則包括一個全模組化的炮塔,炮塔內容納有射手座位、發射控制單元、熱成像儀、伺服單元、1個射手控制介面(包括1個控制面板、1個多功能顯示器和手柄)。由於整個系統為全模組化,所以能安裝在多種型號的輕型戰鬥車輛上,效費比很高。當然,長釘-ER最主要還是提供給直升機使用。其4聯裝發射系統可以迅速安裝在多種型號直升機上(包括AH-64阿帕奇、AH-1眼鏡蛇,A-129國際型、米-24等,其中阿帕奇可以攜帶16枚之多),而無須對直升機結構進行更改。直升機載長釘-ER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也擁有兩個版本,簡易版本只是將4聯裝導彈發射裝置透過14號標準軍用導線安裝在直升機短翼下,並在導彈和直升機之間建立電子操縱介面。而完整版的機載長釘-ER則與其他裝置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武器升級包,這是拉菲爾公司專門為出口研製的,其名稱為HeliCOAT系統。全系統構成包括:長釘-ER導彈及其4聯裝發射裝置、頂置觀瞄系統、自衛和電子戰系統、頭盔瞄準具(HMS)、升級的座艙——帶有電子導航地圖、MFCD、飛行員操縱介面(控制面板、多功能顯示器和手柄,可執行導彈選擇、啟用、戰鬥模式選擇及確定發射順序)。
HeliCOAT系統也是模組化設計,平臺適應性很強,幾乎可以用在現役所有軍用直升機的改進上。它可以使任何直升機都能在全天候條件下執行攻擊任務。它還能同時與多個軟硬目標接戰,而無論是遠端還是近程,都能保持最大精度和直升機及其乘員的最大戰場生存力。
長釘-NLOS“非直瞄”又稱“間瞄”,翻譯中又常稱為“非瞄準線”,是指透過新型瞄準系統或機制使打擊目標不在射手的通視距離或範圍之內。這在戰場上不但可降低射手遭受敵方火力攻擊的風險,還可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更迅速、更精確的火力支援。因此,進入21世紀後,各國陸海軍都將非直瞄能力作為武器的發展方向。拉斐爾公司在2009年末完成了“長釘”導彈的非瞄準線改造。非瞄準線型“長釘”在外觀上與以往“長釘”系列導彈有顯著不同。它在彈體中部靠後有4副十字佈局的很長的彈翼,彈翼向前摺疊,開啟後可使導彈飛行得更遠,空中機動性也更加靈活,而且其發射單元中增加了光電瞄準器。其標準配置為四聯裝矩形發射筒,設置於高機動戰術車輛後部,射手可在駕駛室中對發射架全自動操作。非直瞄攻擊,打擊距離更遠非瞄準線型“長釘”的最大特點無疑是其非直瞄攻擊的能力,這是以前“長釘”不具備的。非瞄準線型“長釘”最大攻擊距離是原有型號的3倍以上,可達25千米。這種非瞄準線攻擊能力不僅僅提高了攻擊距離,主要是具有“間瞄”能力,可以在山嶽、房屋、叢林等障礙物後對看不到的坦克等移動目標實施精確攻擊。遠端型和增程型“長釘”使用了光纖數字通訊鏈,導彈發射後不但可修正目標資料或轉換攻擊目標,還可實時監控和敵我識別,並可將毀傷情況回傳給射手,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補充打擊。這種光纖重量輕、直徑小,1千米長的重量不過150克。這對於射程不超過8千米的導彈是可以接受的,而對於射程25千米的非瞄準線型“長釘”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因為光纖導線重量就近4千克,加之非瞄準線範圍內的複雜情況,大大降低了導線釋放的可靠性,也使回傳訊號質量受到影響。因此,非瞄準線型“長釘”採用了近年推廣的戰場無線資料鏈技術,裝有無線電通訊系統和兩路資料鏈,可透過網路中心戰(NCW)網路系統接收來自無人機等外部感測器傳回的目標位置資訊,光電制導系統獲取的目標區影象同樣可以透過無線資料鏈回傳到發射控制器。雖然這種方式可能會因為無線電干擾降低控制可靠性,但其控制距離和使用靈活性都要比原有系統高。高度機動,生存性更強。原來的“長釘”最重的也只有34千克,既可單兵肩扛或三腳架支撐發射,又能安裝在車輛、艦船和直升機上使用。非瞄準線型“長釘”為了提高射程,大幅度增大了發動機尺寸,使彈重增加到71千克,外形尺寸也有較大變化,戰術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非瞄準線型“長釘”選擇了類似“悍馬”越野車這樣的高機動戰術車輛作為平臺。而非瞄準線能力使其設伏範圍更大,可以更好地發揮高速機動平臺的優越性,從而提高其戰場生存能力。此外,由於原有“長釘”系列反坦克導彈射程近,因此大多裝備在地面車輛上,只有個別國家裝備在“美洲豹”和“虎”式等直升機上。而非瞄準線型“長釘”的遠距離打擊特點和無線資料鏈的優勢,使其更適合裝備武裝直升機。制導靈活。打擊更精確非瞄準線型“長釘”沿用了增程型“長釘”的光電導引頭,此外還包括一個紅外成像導引頭,其對背景熱量掩蓋下的目標有很強的分辨能力,能鎖定有大量熱輻射的裝甲車輛,使其具備了對移動目標的打擊能力。雙重體制導引頭保證了“長釘”導彈極高的命中機率和全天候作戰能力。隨著大容量無線資料鏈技術的發展,這種用於線導方式的導引頭也非常適合非瞄準線型“長釘”採用的無線傳輸方式,這就是為什麼以色列在非瞄準線領域率先拿出成品的主要原因。全程控制,任務更靈活。原有“長釘”系列反坦克導彈與世界同類型導彈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光電和光纖技術的運用,而非瞄準線型“長釘”將這一優勢推向了極致。它將光纖換為了無線資料鏈,在更長的飛行時間內可以實現完全的任務控制,甚至隨時中止任務。非瞄準線型“長釘”利用紅外成像自動追蹤目標,透過雙向無線資料鏈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與發射平臺一直保持資料鏈接,射手可以看到導引頭在導彈發射前和飛行中獲取的影象,並辨別真偽,有選擇地打擊真實目標,具有獨特的發射後目標轉換能力。即使射手發射時看不到目標,但透過前沿導引人員或無人機,甚至語音通訊可獲得目標的大致方向和位置,發射後透過導彈搜尋的影象尋找和鎖定目標。選定目標後,射手可依據影象引導導彈向目標最薄弱部位攻擊,或鎖定目標後切換到“發射後不管”模式。射手還能夠實時控制導彈在城市區域複雜環境下精確機動,達到“隔山打牛”和“見縫插針”的效果。,彈頭多樣,附帶毀傷更小。非瞄準線型“長釘”基本採用了經過實戰檢驗的原“長釘”戰鬥部。原來“長釘”系列的標準配置為前置串聯式戰鬥部(HEAT),主要用於打擊爆炸式反應裝甲目標。但這種戰鬥部對沒有反應裝甲的厚加固目標,如鋼筋混凝土堡壘無能為力。為了克服這種城市環境中威力不足的問題,拉斐爾公司新開發了穿甲爆破(PBF)戰鬥部,具有穿透、爆炸和粉碎裝甲的綜合性能。該戰鬥部能夠穿透牆壁或掩體,然後在目標內部爆炸,在獲得最大毀傷效果的同時,對目標外部的附帶毀傷減至最低。非瞄準線型“長釘”的戰鬥部採用可更換設計,可以攜帶幾乎全部“長釘”導彈戰鬥部,根據打擊目標的需要選擇安裝不同的彈頭。
截至2010年底已經發展了至少5個型號,它以尖端的技術、優良的操作性和廣泛的適應性被許多國家看作應對低烈度衝突的尖兵,已在18個國家服役。“長釘”導彈的許多效能參與與“標槍”類似,但其價格卻要低得多。以色列國防軍、北約的多個成員國、新加坡、印度、智利和哥倫比亞等國均裝備有“長釘”導彈系統。此外,最新型的“長釘”NLOS非直瞄發射系統也已開始進入以色列國防軍服役,同時還獲得了南韓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