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峻小哥
-
2 # 張鄉本
(一)關於分答app出現與發展我的一些思考。
分答是2016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付費語音問答。「分答」,國內領先的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快速地找到可以給自己提供幫助的那個人,用一分鐘時間為你答疑解惑。由「在行」團隊孵化,也是延續了知識傳播與分享的分享方式。不僅是科學家,很多名人和各領域的專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費問答的模式。以上段落來自百度。下面是我對分答的一些個人理解。首先,我覺得知識付費這種模式出現了,短時間內肯定它在不斷的成長,它回不到孃胎裡面去了。以前各式各樣的免費專家回答應該競爭不過這種付費模式。為什麼呢?免費專家,大V回答有幾個弊端,第一,專家大v沒有 經濟回報,來平臺上回答問題都是出於一些個人目的,或者是有人出了錢請他來的,為平臺打廣告,或者是為了更多的吸引粉絲,增加互動性,但都持久。第二,由於沒有經濟利益,所以也缺少固定的平臺,好像哪裡都有這樣的平臺。這時候就給一些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他們假冒成專家,學者,處於一定的目的來吸引你過去。表面上他們是免費回答問題,其實有很多時候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誤導你。而付費模式完整的解決了以上的兩個難點,平臺得以規範,分答就是固定的陣地,第二,專家學者在這裡回答問題得到了回報,如果他們覺得回報不夠大,可以往上調整。這和他們的個人水平有關。有多少本事就拿多少收入。比如我分答註冊號滄海一浪就拿一毛錢,其實我覺得我的回答還真值不了一毛錢,所以要加強學習,希望在未來的時間內真正能有效的幫分答使用者解決自己的難題。第二,分答的這種模式對碎片化時間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探索過程。姬十三在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提出了馬桶時間這個概念。分答正是出於利用馬桶時間的目的進行學習。平時工作,生活過程中我們都會有些碎片化的時間,或者腦袋裡面靈光一閃,有時候有個好想法,有時候有個疑問,但是往往都沒有記錄下來,所以也就沒有去更深層次的深究下去。華南師範大學的李克東教授曾經提出為什麼教師部落格缺乏深度互動,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是在和自己互動,但是很多時候是抖抖機靈,沒有更深層次的深究下去。分答長久累月的對自己的碎片化知識進行抖機靈,久而久之只要自己有心去整理,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建構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關於分答app推廣運營我的一些思考。
分答一直採用60秒語音回答問題的模式,在剛剛推出的時候重點依靠網紅來推廣產品。前期透過王思聰,羅輯思維,科學家種太陽,章子怡等網紅把它推向大眾,由於這些人的粉絲人群非常龐大,分答得以迅速席捲朋友圈。但是隨著公眾的好奇心慢慢淡化,我個人覺得分答還有一些改進的地方。當然,分答是一個團隊,他們在不斷的設計一些方案,以達到進一步吸引粉絲的目的,肯定他們也是成功的。下面,我就我個人就分答的推廣運營提出自己一些簡陋的見解。
首先,我感覺分答的廣告力度不夠,筆者認為分答在電視,網路,自媒體等方面投入的廣告都很少見到,至少我從來沒有在大街上或任何一個電視臺看到關於分答的廣告,筆者的家人和朋友知道分答的人數也不是很多,當然,就從這裡判斷還是非常武斷,但是分答還是過分低調。姬十三上次去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我個人就覺得非常好,湖南衛視一向是娛樂臺,年輕觀眾的人群數量非常大,姬總的意願估計也是想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度。第二,分答對明星大v的吸引力我感覺還是不夠的,每每一些大牌點的明星在分答玩幾天之後就消失。例如佟大為、汪峰、柳巖、秦嵐等等。都是推一段時間然後就迅速的冷淡下去。我覺得這個難以解決,明星的收入都非常高,對分答獲得的經濟利益感覺還是來得太慢。這一點上我一直有個疑惑,微博上明星一直都能夠堅持下去,而在分答上面能堅持的很少,不知道為什麼?還需要在分答上向更多的專家求教。我個人認為分答現在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些二,三線明星,二,三線大v,形成金字塔頂端下面第二層堅實的基礎。這一點我也從小王子上書看到了類似的論述。第三,我覺得分答需要開發附件包,它現在開發的是附帶圖片,我個人覺得文字包也可以開發出來,比如上有道什麼數學題目要解答啊,有個什麼論文提綱需要幫助啊,一些聲音檔案啊,這裡有個問題,圖片和聲音的稽核比文字更加麻煩。答主可能在解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可能更加麻煩,但是可以獲取更多的資訊,提問者需要為掛附件包多付費用。第四,分答的答主提問現在採用的是讚賞的形式,但是讚賞後對答主回答的價效比沒有做一個更好的排行。筆者認為可以採用天貓,淘寶那樣的排行模式,讓優質的答主排到首頁。現在分答也在做,有個收聽人數,意願是讓提問者自己選擇優質的答主。但是在這裡用來我有一點感覺不舒服,我覺得對提問者對答主的價效比排行度可能與分答運營者的理解還是有不同,怎麼取得平衡,讓提問者能夠簡單的對照價效比得出提問的物件。第五、分答的提問在一段時間內會沉積下去,它推出的是值得一聽,把一些經典的提問用值得一聽這種方式推出來,這裡有個小小的問題,問題越來越多,篩選的工作量我認為還是蠻大的,我覺得可以讓提問者或答主花一定的價錢讓提問上浮上去,就是類似於淘寶那種直通車的形式。第六、分答可以和廣告商結合,我預計分答很快會推出這個專案吧,分答的人群基數其實蠻大,應該可以試著投入廣告吧。不過,一個乾淨,整潔的頁面勇於是吸引客戶的重要因素,我想這也是分答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推出廣告的原因。第七,分答的小v如何發展成為大v的方式是怎麼樣的,有沒有這條途徑,我目前不太知曉,我不知道它的後臺對此有沒有一個標準,不過我個人認為分答可以考慮讓更多的小v有一個上升途徑,不斷競爭,打出一個草頭王。
(三)關於分答app提問技巧我的一些簡單方法。
首先,我覺得生存永遠比好奇重要。在分答提問,我的一個原則就是讓自己在提問的過程中有錢掙,有錢掙才能玩的長久。我極少提問十元以上的問題,以下都是我根據自己在分答平臺提問過程中得出的資料,沒有普遍參考性。我個人認為分答平臺偷聽人數和答主設定的價格不一定成正比。偷聽人數我覺得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係。第一,答主的網紅指數。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答主開通了微博,他的粉絲數就是他的網紅指數。 #第二、答主設定的提問價格未必和他的網紅指數完全成正比。整體來說,娛樂圈人士設定的價格相對較高,而學術圈設定的價格相對較低。當然,提問的投入有時候也是和收入成正比的,這裡面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有些人就是擅於提出好的問題,他需要的就是收聽的人數基數足夠大,這點就如投資需要自己把握。還有一種確實有時候處於知識的需求,分答建立的初衷就是出於知識有償分享目的,這點不納入考慮。
第二,如何抓住偷聽人群的痛點。
偷聽人群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各種使用者上分答的需求不同。一些簡單的常見的問題在百度上輕易可以獲得的問題偷聽效果肯定就比較差。具有爭議性的問題相對更能吸引人群的注意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儘量提出一些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答案的問題,讓人群更加好奇去了解分答大V的個人想法,從而獲得參考價值是我提問的主要想法。
第三,如何抓住時政新聞提問?
第四、反饋分析提出問題所獲取的偷聽人數。
每天,我都會對所提出的問題對應的答主進行分析,有些時候提出的問題很好,但是在分答的反映並不好,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自己覺得好的問題未必就是人家關心的問題。這個就靠不斷的去總結,也就是沒有抓住使用者的痛點。第二,提問的答主人氣不夠,好的問題因為關注答主的人少所以也就石沉大海。透過每天的反饋分析以後,對經常有錢賺的答主進行收聽,用表格記錄下來,增加提問,在保證每天不虧錢的情況下不定時的問問其他答主,如果一個答主經常性是虧錢的,除非自己確實有這方面的知識獲取需要,馬上減少甚至停止提問。這裡相對有些勢利眼,但是沒有辦法。
第五,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提問的質量。
在分答提出一個好問題,需要自己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工作之餘,我常常收聽蜻蜓FM,喜馬拉雅APP這些軟體,在做家務,鍛鍊身體的時候都會去收聽《財經郎眼》、《羅輯思維》,《曉說》等節目。我個人比較喜歡歷史,也常常會關注這方面的節目。聽完一個節目,想到一些好問題,我會馬上用備註把它記下來,等有空再慢慢組織語言,找到相應的答主,提出自己的問題。
第六、利用網路搜尋答主的個人資料以及答主的一些背景材料。用網路搜尋答主的個人資料以及答主的一些背景材料。我會重點關注一些答主的微博以及相應的新聞。瞭解答主在哪些方面比較專業,以及瞭解答主對哪些事物比較有興趣。雖然從分答的回答中也能獲知答主的一些個人見解,但是不是很系統,所以我讀一些答主的文章,從中考慮他的系統性一些思想。
第七,關於分答提問偷聽時間段規律。
這個不好說,我只是談我個人的一些主觀認識。分答的偷聽我覺得和年輕人作息規律聯絡比較大。早上整個偷聽的人數是一日之中幾乎最少的,到中午吃飯,睡午覺的時候多一些。下午的偷聽的人比上午要多一些,但是比中午少。接下來是下班的時候,是整個白天中偷聽人數最多的,到了晚上7-9點,人數越來越多,9點到11點人數稍微有回落,11點以後,是整個偷聽人數的最高峰時期。分答有句口號,讓睡前聽分答成為一種習慣。所以,這個時候,我會關注一下哪些答主喜歡在早上回答問題,哪些答主是中午有時間,哪些答主喜歡十點多回答問題。這個可以平時用一些表格記錄一下,不是很準確,但是大概有個直覺。在相應的時段提出問題。關於這個偷聽人時間段規律的研究,是甦醒先生向我提問的,我沒有非常細緻的去研究過,僅僅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寫下來的,不一定可靠。
分答某一天滄海一浪個人問題被偷聽資料圖
第八、分析特定答主圍繞在他身邊人群的年齡階段以及人群職業屬性。
有些答主圍繞在他身邊的是在校大學生多一點。有些答主重點關注他的是職場小白,20多歲剛剛出頭,有些答主重點關注他的是中層管理者。年齡層次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其次是職業屬性,關注醫生這個領域的人最為複雜,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都有可能亞健康。其他的人就分為關注職場、房產、教育等等。
第九,我認為個人的專業知識非常重要。
這一點需要平時的積累。沒有知識的積累,就沒有靈光一現。我比較欣賞陳永偉教授的T型知識理論,他講到,平時需要有比較廣泛的知識面,然後對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研究的比較深。本人是大學時候學計算機專業,但是在分答上面沒有提出太多的關於IT行業的好問題,自己反思,還是由於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多。分答上其實計算機的大V還是有的,他們平時都比較忙碌,所以沒有很好的問題,很難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呢,專業知識提問的太深透,可能需要的人群數量不是很多,圍觀的群眾可能存在一個看不懂的問題,從而導致偷聽人數不夠多。但是深層次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持續性會更好一點,當某一天某個使用者有這方面的需求時候,他會去主動搜尋把這個問題翻出來。而淺顯一點的問題呢,可能有需求的人群基數更大。這就要回到要抓住使用者的痛點問題,到底哪些專業問題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比較容易碰到的問題。
第十,關於關鍵詞的串聯。
關鍵詞的選取永遠是很關鍵的,分答允許提問的字數不能超過60字,這也就對提問者提出了類似於編輯的要求。如何做好一個標題黨?如何在閱讀者短短几秒內時間內抓住他的眼球?有些提問者很狡猾,他們的在提問過程中嵌入“小姨子”,“隔壁老王”,“翹胸豐臀”等等,我不得不佩服他,其實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是我覺得關鍵詞選取的方法其實有很多很多,比如明星,“范冰冰”、“鹿晗”、“TFBOYS”、“宋仲基”,這些當紅炸子雞,有些人說,我並不喜歡他們啊,但是,喜歡他們的人的基數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你要承認。比如說文學家,“沈從文”,“徐志摩”,“張愛玲”等等。還有企業家,“董明珠”,“王石”,“馬雲”太多太多了,他們是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他們名字的出現哪怕千次萬次,很多人腦海中深刻的依然是他們。上面我們舉例的都是人名。下面我們延伸到地名,我個人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地域概念。你是哪裡人?你出生在哪裡?甚至說你的初戀是哪個城市的人?當這個城市名字比如北京,比如上海,比如深圳出現在提問中的時候,分答的另一端那個手持手機的人,他或她看到這個名字是如此的親切。接下來是近期的熱詞的嵌入,臨近高考,關於高考的話題有人聽了,關於臨近考研,那關於考研的問題有人看了,如此,公務員考試,英語四六級,會計註冊考試等等。除此之外,近期上映了哪部電影,比如《長城》,《三體》,《擺渡人》等等,看過的人們會好奇人家是這麼看待這部影片的,裡面的景田演技怎麼樣啊?沒有看過的依然會有好奇,想知道一下評價高不高,要不要買票啊?近期發生的一些時事的熱詞,比如“出軌”,“網紅”,“藍瘦”,“直播”,“二胎”等等。關鍵詞是串聯是一個長久累計的過程,很多時候需要第一感覺,但是也需要刻意的去嵌入,一個好的提問需要熱詞,我想這也是標題黨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第十一,我覺得在分答提問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提出越多的問題,將來可能能獲取的收益會更大。就如百度文庫早期積累的一幫人,今天很多人上百度文庫,可能下載的文章依然是幾年前上傳的文章。他們依然在獲取利益。所以,今天的我,時時刻刻不斷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積累自己的問題,我看好分答的未來,寄希望於不斷的積累好的問題,慢慢的形成自己個人的一個小小資料庫,而對於分答來講,海納百川,分答在形成自己的大資料庫。一旦達到一定的規模,我覺得分答也會形成爆炸效應,我個人認為分答將來會成為知識分享及其重要的APP,會成為一個知識倉庫,同時也期待將來有一天不斷的有人透過搜尋翻出我從前的舊問題。
分答在爆紅之後,因內容監管問題經歷了長達47天的停擺,被瘦身到僅剩職場、健康、科普三個分類。騰訊投資分答,到底是看上了他什麼?
回覆列表
騰訊投資分答是因為這個軟體拉進了平時你完全和他說不上話的名人的距離,而且這個APP有相應的盈利模式,大家願意為了提問而付錢,如果提出的問題民眾有興趣也會付錢去看回答。這就讓明星賺錢(他們其實也不在乎)提問的人賺錢,公司賺錢。盈利模式有,所以值得投資。而且名人回答有話題,如果提問的人提出的話題有話題性,也能製造噱頭。所以這個就是本身應該爆紅的APP,可盈利,有話題性。公司最主要監管好提問人提問的話題不要太過。而且現在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知乎等軟體基本壟斷了所有提問類流量,騰訊必須從一個特殊的路徑殺入取得流量。只要積累了流量,分答可以侵蝕百度和知乎的市場。所以值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