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作物農技110

    1、秸稈還田不徹底

    近幾年秸稈還田粉碎不徹底;同時秸稈全量還田,秸稈沒有徹底拋撒粉碎,另外土壤沒有進行深耕造墒;由於現在水稻、玉米長勢厚實,秸稈量大,粉碎不精細,深耕層不足20cm,同時土壤與秸稈相互交錯蓬搭導致小麥根部通氣受冷風影響,使田間小麥出苗後根系紮在疏鬆秸稈上,很難下扎土壤中,不能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肥力養分,造成麥苗發黃,因此提倡深耕深翻造墒,每隔2-3年需要深耕,深度25cm,左右!目前會出現田間發黃成片發生不均勻

    解決方法:這樣的田塊應及時鎮壓;鎮壓可以緩解發黃,使小麥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另外根據墒情和苗情進行澆水施肥,每畝一般增施8斤左右尿素;由於秸稈腐熟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氮肥,有條件的可以補噴促根壯苗藥劑。

    2、漬害、肥害導致發黃

    我們常說小麥收不收,主要看三溝,那麼對於小麥三溝是否暢通取決小麥收成問題,從昨天田間檢視很多農友田間三溝堵塞嚴重,導致麥苗根系生長不良,影響養分的吸收和運輸,在田間表現為低窪處苗少、黃葉多,點片的分佈!現在農民朋友施肥喜歡一炮轟施肥發;由於一次性施肥過多,或者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后土壤區域性肥料濃度過高,引起燒根發黃、嚴重區域性死苗症狀!注意疏通三溝、排水無憂,對後期小麥通透性減少病害發生!

    解決方法:一排水、二補營養(葉面可以使用生物刺激素或者氨基酸葉面肥噴施,另外可以使用70%丙森鋅100克或者80%代森錳鋅+8斤尿素撒施)

    3、除草劑藥害發黃

    對於目前我們使用的幾大類除草劑基本對於小麥都有藥物反應,那麼只有在我們使用不當、混配不當(殺蟲、殺菌、除草混配不當)、超劑量使用和使用後遇到極端天氣時候會導致小麥發黃。另外施藥後田間積水嚴重會加重小麥發黃,嚴重田塊可導致小麥整株死苗。同時炔草酯對揚麥、寧麥系列較為敏感也導致麥苗發黃、異丙隆使用後不能有積水,除草劑使用不當一旦產生除草劑藥害,應提前發現提前解決;若發現太遲將無法挽救!

    針對性合理選擇除草劑,避免重複施藥;合理復配除草劑使用!避免超劑量使用,同時注意除草劑對品種的敏感問題。若發現除草劑噴施6-8小時內下雨、急劇降溫;請及時觀察麥苗心葉發黃情況!

    解決方法:使用植物強壯劑穗滿多16克+生物刺激素50ml葉面噴施,嚴重田塊7-10天再噴一次!

    4、肥力不足導致葉片發黃

    肥力不足導致小麥葉片發黃的原因;使用肥料的配方比例不合理、尤其氮肥不足時,麥小黃化瘦小,分櫱少而弱,幼苗葉片進而發黃;同時缺失肥導致的麥苗不像凍害發黃來的快,整塊田發黃不均勻;發黃成片發生且發生程度不均勻。另外如果只注重大量元素沒有注重微量元素補充也會導致小麥發黃!,由於今年苗情看一塊田中出現苗齡差異大的我們要注意補施“偏心肥”促弱轉壯!

    解決方法:田間溼度大有利於吸收,每畝補施尿素8-10斤+100克70%丙森鋅100克或者80%代森錳鋅

    5、小麥病害導致發黃

    由於下麥播種基本偏遲導致田間整體苗情不好,導致小麥抗逆能力減弱,同時近期的持續陰雨,導致小麥長期處在溼漉的土壤中,病菌得到大量繁殖!有利於小麥根腐病、紋枯病的發生,經過田間實地檢視,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已經發生!

    紋枯病:主要危害莖杆、根腐病危害基部以下部位,都是阻礙養分和水分的運輸造成小麥葉片發黃,隨後逐漸向上發展!

    根腐病:根腐病整個生育期都會發生,主要危害小麥根部,根部受害出現黑色褐色,植株的莖基部出現黑褐色的條斑,那麼整體表現我們看著小麥是站立的會表現營養輸送中斷,提前發黃到枯死!

    全蝕病:侵染以後的小麥根部出現黑褐色的菌絲層,類似黑膏藥一樣。那麼發病以後小麥的苗期和灌漿乳熟期均可表現出來,最近幾年尤其在旱旱輪作區的小麥發生面積逐漸擴大,這個病害也被稱為小麥癌症,毀滅性比較強。

    解決方法:對於小麥紋枯病的藥劑很多,可以選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復配優質的葉面肥,促進秸稈柔韌度,有利減緩小麥倒伏問題;(甲氧基丙烯酸酯復配戊唑醇+高濃度葉面鉀肥噴施),根腐病、全蝕病沒有什麼特效藥劑,可以選擇苯甲丙環唑之類三唑類的藥劑緩解一下。

    6、播量多,基本苗過大,麥苗旺長

    雖然今年整體播種進度比較慢,但是有很多旱旱輪作的小麥播種期偏早、播量過大,有些農民朋友播種50斤以上,同時這段時間雨水的滋潤,整體出苗率很高,現在這一段時間溫度升高,小麥徒長造成旺苗發黃;同時“苗擠苗”造成麥苗發黃;小麥整體播種密度過大,造成小麥群體過大,影響到小麥光合作用,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發黃。

    解決方法:可採用多效唑、麥立發(縮短節間增加韌度)化控的措施抑制生長避免後期倒伏,同時,對於稠密“苗擠苗黃苗勝似草荒苗”的區域性,進行人工疏苗、鎮壓等方式控旺苗!

    7、急劇降溫凍害

    1、小麥凍害對於品種選擇尤其重要,從田間表現揚麥、寧麥系列及其容易受凍;

    2、今年整體氣候特殊,正值小麥出苗生長時期溫度驟降,突遇寒流未能適應氣候突變;造成部分地區冬小麥出現葉片黃化、根系弱小、凍害乾枯等現象;

    3、這次凍害凍造成絕大多數冬小麥葉片不可逆轉的損傷,給下步小麥恢復正常生長、盤根增櫱、培育壯苗來不小隱患!

    解決方法:

    1、如果出現受凍田塊,僅有葉片凍枯且部分葉尖泛紫綠色,沒有死櫱、死根現象;這樣的田塊不需要任何處理;開春溫度回升後每畝追施8-10斤氮肥返青肥。

    2、如果出現凍害較嚴重田塊;尤其是小麥葉片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損傷,葉片失去吸收功能,此時切記不要使用任何除草劑,防治進一步加重小麥黃化死苗;待氣溫回升平均溫度5℃以上,儘快噴施植物源強壯劑加快葉片恢復、增強抗凍能力、確保及時恢復生長!

  • 2 # 小火話三農

    小麥葉子發白發黃,是不是病?

    由於不知道具體情況,小火在這裡也不敢斷言小麥就是發病,但是小火這裡可以給大家科普一下小麥的主要疾病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

    小麥主要病害的種類:

    1 小麥赤黴病

    別名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佈於潮溼和半潮溼區域,尤其氣候溼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2 小麥鏽病

    分條鏽病、葉鏽病和稈鏽病3種,是中國小麥上發生面積廣,危害最重的一類病害。條鏽病主要危害小麥,葉鏽病一般只侵染小麥,稈鏽病小麥變種除侵染小麥外,還侵染大麥和一些禾本科雜草。

    3 小麥白粉病

    是一種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產麥國均有分佈,中國山東沿海、四川、貴州、雲南發生普遍,為害也重。該病可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葉片和葉鞘為主,發病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

    總體防治措施

    選擇抗病蟲品種

    種植抗病蟲品種,採用相對定級指標,鑑定品種對條鏽病、白粉病等的抗性,選出表現高抗、中抗的品種,如蘇麥3號、蘇麥2號、湘麥1號、揚麥4號、萬雅2號、揚麥5號、158號,遼春4號、早麥5號、興麥17、西農88、西農881、周麥9號一矮優688系等。

    適期播種

    冬小麥適宜播種期在9月25日~10月5日,此期間播種可使小麥形成冬前壯苗。

    加強肥水管理

    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目標確定全生育期氮肥、磷肥、鉀肥和微肥的用量以及底肥所佔比例,按照各時間苗情長勢確定不同時期追肥的用量,並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墒情適時灌水。

    物理防治

    重點是燈光誘殺,即利用金針蟲、蛾姑、金龜子、粘蟲等成蟲的趨光性,在田間安裝殺蟲燈。

    生物防治

    麥田天敵資源主要有瓢蟲類、食蚜蠅類、草嶺類、蜘蛛類、蚜繭蜂類和寄生嫡類。如蚜量明顯上升,應立即發出防治警報,迅速開展化學防治。

    分時防治措施

    播種前

    採用拌種的方式,以多菌靈50%可溼性粉劑,或戊陛醇2%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

    返青~拔節前

    每畝地可選用苯磺隆75%幹懸浮劑1g+三唑酮20%乳油50m1+多效唑15%可溼性粉劑40g;或2, 4-滴丁酯72%乳油 50m1+三唑酮20%乳油50m1十多效唑15%可溼性粉劑40g,兌水30kg~40kg均勻噴霧。

    拔節~孕穗期(僅針對病株率>15%時)

    每畝地用三唑酮20%乳油50ml,或烯陛醇12. 5% 可溼性粉劑32g~64g,兌水30kg~ 40kg均勻噴霧,重病田間隔7天再防治一次。

  • 3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小麥葉子發白發黃,基本可以斷定病害。其中生理性病害可能性較大。

    小麥生長正常情況下,一般葉片是淡綠或暗綠或鮮綠的,如果水肥不足,或病蟲害影響時,會導致葉片發黃,嚴重時失水,枯萎,但一般除葉片發白發黃外,還會有其它表現症狀的。因為沒有圖片不好具體判斷,按照你說小麥葉片發白發黃的字面思路想,通常有兩種情造成生理性病害也會這樣。

    1.藥害影響引起。田間噴施藥劑濃度偏大或藥劑使用不當,或噴施後突遇降溫通常會造成葉片發白發黃,尤其除草劑唑草酮,或闊世瑪、啶磺草胺等藥劑噴施不勻,或使用濃度偏大,或重噴,或藥後田間積水、降溫等容易發生。

    2.縮二脲肥害。一般尿素中縮二脲含量大於1.5%,小麥使用尿素追肥時因縮二脲含量大,對小麥造成毒害通常也會引起。

    因此針對你說情況情況,建議及時澆水,如果沒有追施過尿素的,可以畝用10-15斤優質尿素結合澆水追施,結合葉面噴施碧護或蕓薹素加美州星或海藻酸加磷酸二氫鉀加吡唑醚菌酯代森聯,防病促根壯苗調節生長,增強抗逆性抗病性,可以有效緩解藥害或肥害影響,促使快速生長正常,增加產量。

  • 4 # 我不是馮鞏

    這是小麥鏽病和白粉病。在春季氣升高、溫度增大的情況下這兩種病原體附著在麥苗上形成病斑,成熟破裂出病菌孢子隨風或溫氣傳播到其它健康植株,所以高溫雨霧天氣最好發病。鏽病分葉鏽和條鏽兩種,剛開始出現黃色斑點,以後遂漸發展為條狀黃斑,由麥杆上升至葉片,嚴重時由黃變褐色似鐵鏽。白粉病也是剛開始少許白斑,隨著病情發展,由點到面,嚴重時整個植株呈白色。這兩種病發病後植株.瘦弱發黃、發白,生長嚴重受阻。防治方法:藥劑拌種防治,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100~150克加水3公斤拌50公斤麥種後用塑膠簿膜密封5~10小時播種。藥劑防治:25%戊唑醇懸浮液4000~5000倍噴霧,或25%丙環唑乳油或600倍代森鋅或三唑銅4000~5000倍液噴霧,根據病情,一週以後再噴一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晨那樣的倒三角應該怎麼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