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聚泉鋪

    金和西夏不會守城,與蒙古在平原野戰又不是蒙古的對手,另外金國夾在蒙古與南宋之間,政策的失誤,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南宋善於守城,特別是火器的應用,加大了堅守的可能性,僅襄陽一地蒙古就打了十多年,才因為降將的原因而讓蒙古佔領。

  • 2 # 風彧1

    感謝邀請,首先要弄清楚一個誤區,蒙古攻南宋的戰爭從1235年窩闊臺時期開始,到1279年南宋滅亡,期間中央兀魯思經歷了窩闊臺、乃馬真攝政、貴由、海迷失垂簾聽政、蒙哥、忽必烈的權利更替,期間更是發生了拔都攻打欽察建立金帳汗國、旭烈兀攻打報達建立伊兒汗國等震驚世界的事件。

    在亞洲東南,蒙古先後攻北韓、吐蕃、大理、安南,形成對南宋的包圍圈,理論上南宋的援軍只剩下是日本。

    那麼可以看出這45年,蒙古到底在與南宋的軍事活動中動用了多少力量,相比與基輔、報達、富浪、馬拉穆克的戰爭,以及中央兀魯思的內亂和欽察、伊兒汗、窩闊臺、察合臺的互相攻伐,被世界所共知的是泛蒙古帝國,黃禍的根源,蒙古人種的起源。

    此時的南宋幾被遺忘在東南的角落中,與失去家園的大食人做香料生意,或共緬懷昔日王朝的繁華風采。

    蒙古的政權交替以及戰略佈局是使南宋可以苟延殘喘的一個理由。

    那麼另外一個理由就是孟珙了。在滅金的戰爭,孟珙的光彩完全掩蓋了他的戰友塔察兒、張柔等人。其後在蒙古攻南宋的戰爭中,更是挽天傾般的存在,先是確立了荊襄地區的重要性:荊州,國之藩表,如其有虞,非但失一郡,當傾國爭之。若非增兵八萬併力備禦,雖韓、白復生,無所展巧。

    並提出了藩籬三層的防禦理念予以實施。使南宋的防區建立了堅固的屏障。餘玠、王堅、張珏守四川,賈似道、高達、呂文德守鄂州,呂文煥守襄陽,皆孟珙之功,使南宋得以續命。

    剩下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就是蒙古因為內部和對外戰爭,能征善戰的將領有些缺少,速不臺跟著拔都去了基輔,怯的不花、郭侃跟著旭烈兀去了報達。

    窩闊臺、蒙哥、忽必烈麾下只有塔察兒、張柔、汪德臣、兀良合臺、史天澤、董文炳等人。雖然蒙古海軍司令是個笑話,但是以騎射為主的蒙古軍隊在初期面對南宋的水軍確實沒有太多的辦法。

    雖蒙人統蒙軍,漢人統漢軍,但蒙古四大漢人軍閥屬於北地漢人,習俗與契丹、女真、蒙古無異,水戰能力遠非劉整投降興建蒙古水師時可比。

    史天澤、張柔、董文炳與水戰皆在摸索期間,在蒙哥和忽必烈攻四川和鄂州的戰役中,史天澤與嘉陵江上順流擊敗呂文德和董文炳水戰長江斬獲戰船接應兀良合臺實是不多的蒙古水戰獲勝的戰例。

    元攻襄樊時期,得伊兒汗相助,又有劉整等人來投,元有阿術、伯顏、史天澤、郭侃、張弘範、董文炳、劉整、阿里海牙、按竺邇、阿塔海等將領,南宋唯有張珏、夏貴、呂文德、呂文煥、李庭芝、張世傑等苦苦支撐,其中有的誤國賣國,還當了帶路黨,相比蒙古與時俱進,培養新銳將領以及軍隊,南宋一直在透支孟珙和趙葵的老底子,沒有利用自己的優勢進取,只是守成和被動挨打,覆滅只在朝夕。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無疚,我生之後遭陽九。

    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

    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

    出師三年勞且苦,只尺長安不得睹。

    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為人擒。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蝟交滄溟。

    遊兵日來復日往,相持一月為鷸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氣欲黃河吞。

    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

    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

    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昨夜兩邊桴鼓鳴,今朝船船鼾睡聲。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龍杳靄知何處,大海茫茫隔煙霧。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厥角稽首並二州,正氣掃地山河羞。

    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間關歸國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當。

    出師三年勞且苦,只尺長安不得睹。

    非無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為人擒。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古來何代無戰爭,未有鋒蝟交滄溟。

    唉……

  • 3 # 軍都弩

    1.地理原因。南宋有淮河長江秦嶺三峽等地理屏障保護,與華北一馬平川完全不通,江淮江漢這些地區要麼丘陵密佈,要麼河網縱橫,十分不利於蒙古騎兵騎射作戰,攻取江南需依賴水軍,這又是生存於乾旱沙漠草原上的蒙古人十分不適應的,直到蒙古人收編南北漢族帶路黨,適應了南方地區作戰情況,於是輕鬆滅了南宋,注意消滅南宋的主力,乃漢人張弘範及其漢軍。而西夏和金的地理環境,對於蒙古人並沒有太大的障礙。

    2.蒙古政權更迭過於頻繁。成吉思汗之後忽必烈之前,蒙古諸位統治者在位時間均不長,更迭頻繁,內部爭奪反覆發生,這些導致南宋得以苟延殘喘,延長壽命;對於西夏和金由於距離蒙古太近,成吉思汗生前軍事佈局既已決定了其滅亡時間,西夏和金實際上是被成吉思汗消滅的,對於南宋鐵木真並無佈局,後代直到忽必烈為止的統治者能力稍遜,自然讓南宋多活一些時間。等到忽必烈搞定了蒙古內部各種不服,南宋滅亡倒計時便加快了。

    3.南方漢族抵抗頑強。蒙古軍十分殘暴,南方漢族恐懼淪亡於異族之手,因而抵抗也十分頑強,至於南宋朝廷和南宋統治者,基本都是無能懦弱的廢物,基本上是軍隊和抵抗力量的拖累和阻礙,當蒙古人學會以漢制漢,大量主動招降納叛,讓南方漢人覺得蒙古朝廷充斥漢臣,投降異族轉變為投降另一個朝廷的看法時,投降的心理障礙就小得多了,忽必烈的政治才能確實十分厲害,南宋被滅確實是咎由自取。

  • 4 # 在水一方1975490

    首先蒙古從西征開始就採用近似秦人的立國模式,不論出處以戰功取功明,極大的調動了士兵作戰的極級性,西征前期成吉思汗是向金稱臣,向自大狂妄的西夏示弱的,蒙西征時的所向披靡是西夏始料未及的,當時西夏不是睜眼看局世,而是仍然與宋為敵,成吉思汗這時以讓西夏幫助其西征為由試探性的打過幾次,爆露了西夏的好多弱點,自大以上國自居,認為新蒙是連文字都沒有的野蠻人,幾次打仗好像挺正規的,而成吉思汗多采用遊擊方式,重創了西夏。隨後西夏就由絕對的自大成了絕對的自卑,成吉思汗去世後,蒙西征也完成了,蒙盡力攻打西夏,當時西夏金宋是旁觀者,也可說是敵對的,再就是自己嚇死自己,沒完全盡力做戰,大片徵伏了土地還在的情況下投降而被滅族的,金和西夏情況有點類似,另外大體上宋是聯蒙滅金的,聯金滅遼成功過,但有點引火燒身的感覺了,所以不十分盡力,但還是聯蒙滅了金的,好多學者為掩蓋這次引火燒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不明之舉,力圖正明宋是沒有做,或者被動做聯蒙抗金之事,這都是徒勞的,聯蒙滅金,宋上層喊多年的話。所以金滅也是必然。金滅後,蒙是忽然向宋發難的,打了宋措手不及,反映出忽必烈高朝超的政治軍事才能,不多時間就佔據了中原大地,反面看出了宋的墨守成規,宋當然也算打過多年的大國,蒙徵宋首先是人力物力都很強大了,從阿拉伯,波斯調了好些僕從兵,戰力強悍的郭侃,劉太平,張弘範吧這些以漢人為主體的軍隊,在武器上,引進回回火炮,佔據中原後有用之不盡的人力物力,儘管艱難,但還是取的了勝利吧,政治上當然也做過好多,忽必烈就像成吉思汗一樣有政治家,軍事家的能力,都是取勝的原因吧。

  • 5 # 山中史家

    有傳統的問題,也有地理的問題。傳統上蒙古草原地區種族經常越過黃河,但是很少越過長江到達江南的,就像在歐洲草原(烏克蘭草原與匈牙利草原)種族經常越過多瑙河,但是很少越過萊茵河。中亞草原種族經常越過錫爾河,但很少越過阿姆河。在印度很少越過印度河。有意思的是,在東北地區的滿族人倒是喜歡越過長江,金人即使沒有越過長江佔領江南,但他們立國之後,一直在努力作這事。

    地理問題是南宋左邊江淮地區是江河沼水澤地區,右邊是四川重慶千里山區,不利於騎兵作戰,也不利於迂迴作戰,蒙古人的迂迴作戰術最為厲害,但卻遭到失敗。事實上正是在兩淮河沼地區,四川重慶山地,湖北荊湖地區蒙古與南宋處於拉鋸戰,後來忽必烈時代才改變了策略。即使在忽必烈時代,蒙元軍隊攻取襄陽,取得決定性突破之後,忽必烈也對滅亡南宋猶豫不決。他當時真不想打了。滅了南宋又能怎麼樣?以後在元朝,在江南很少看見一個蒙古人。一如在俄羅斯大公國的土地上,很難看見有一個蒙古人一樣。蒙古人根本不會去俄羅斯大公國,就是去收稅也懶得去,找莫斯科人作包稅人得了。

    蒙古人在東、西方統一了許多地區,所謂十三世紀起於亞洲腹地涉及人類大部分地區的蒙古運動,近乎有統一亞洲大陸的傾向,但那是假像,蒙古人實際並不追求統一。比如蒙古人在俄羅斯地區並沒有去攻佔諾夫斯哥羅德地區,那是俄羅斯湖沼密集的地區。成吉思汗遠征中亞,退出阿姆河以南地區,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地區。察合臺蒙古人對印度河東邊更是望而生畏,巴卑爾越過印度河那是他在河中與費爾干納地區實在混不下去了。忽必烈滅亡南宋在軍事是聽取阿術的意見,但是阿術說的只是在軍事上的有利與可能,也只是限於軍事方面。伯顏與阿里海牙更是不知所云,伯顏才從中東過來,他根本不瞭解中原南方的政情與民情,並且那時蒙古才第一次組成水師不久,蒙古人一上船就會暈船找不到北的。真正讓忽必烈下決心滅南宋的還是他身邊的漢人幕僚,所謂金蓮川幕府人員,漢人幕僚有大一統的觀念。

    話說回來,如果蒙古人不滅亡南宋,元朝可能會活得久一些。南宋人有錢,並且大方,送給蒙古人錢帛不成問題。忽必烈一生都在為錢發愁,可以讓南宋類似於俄羅斯地區,成為他的稅收來源之一,不用花力氣去統治江南,這對蒙古人與南宋人雙方都有好處。蒙古人與江南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真是很難治理。這些都不說,最主要的是南宋人願意給錢,去滅亡給你錢的人真是說不過去。

    蒙古人幾乎是亞洲草原唯一違背傳統,越過長江進佔江南的草原人,傳統是有他的道理的,即使你不明白。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等反元勢力都是在江南起家,這決不是偶然。像契丹人、鮮卑人為什麼都止於黃河,沒有越過長江?契丹人進入中原時正是他們國力最為強大時, 中原殘唐五代混戰時,亞洲草原人最會混水摸魚,趁火打劫,但是契丹人限於燕雲十六州。成吉思汗在世時把蒙古人限制在黃河以北。木華黎經營中原,大致是節制軍隊不能越過黃河,即使有軍隊越過黃河,但也迅速退了回來。蒙古人越過黃河已是錯了,越過長江那就更錯了。

  • 6 # JAF72105962

    理由很簡單 不是宋強大 而是蒙古沒空 有空了就滅了 蒙古的主要攻擊方向是向西 向廣闊的草原方向 而不是中原的平原地帶 平原對蒙古意義不大 戰略意義一般

  • 7 # 一枚明粉

    我們來仔細談一下:

    第一個問題:金、西夏是自己扛了20年的?

    1210—1216:成吉思汗打爆大金,大金丟了遼東,丟了中都,遷都南方。之後成吉思汗主力西征,木華黎負責經略河北,與金爭奪土地城池。

    1209年:成吉思汗在滅了高昌後,突擊西夏。慘敗成了附屬,合盟攻金。

    1216-1223:成吉思汗率軍滅了花拉子模,在中亞戰場上大展雄圖。西到欽察部落、南到印度。

    這期間,西夏背盟.

    1226年:回師即爆西夏,西夏亡。

    (蒙金戰爭)

    1230-1234年:窩闊臺汗發動對金總攻,金亡。

    其實發現,只要蒙古攻擊,基本都可以滅掉。

    第二個問題:宋為啥扛了45年?

    1234年後,宋蒙聯合滅金。宋軍推進到洛陽、開封、歸德一線。史稱“端平入洛”。之後迅速被打爆。

    1234—1238:雙方攻防四年。以南宋收復襄陽六郡結束。

    (宋蒙戰爭)

    之後雙方對峙20餘年。

    1258—1260:蒙古軍大舉南下,蒙哥折戟釣魚城下。蒙古兵退去。元軍大勝。

    1266—1272:宋蒙襄樊作戰六年,宋軍失敗,之後戰場形勢逆轉。

    可以說南宋在戰爭中很強勁。

  • 8 # 騎著馬的步兵

    首先是地利 西夏國土面積狹小 迴旋餘地不足 機動能力更不是蒙古軍的對手 所以扛不住多少年 金國佔據地利 但是在野狐嶺一戰大敗之後 對蒙古人採取避戰策略 深溝高壘 抵禦蒙古人 可以說 這一策略很有效 之後成吉思汗召見漢人郭寶玉 郭寶玉與成吉思汗的對話 可以說比隆中對更加精彩 郭建議成吉思汗聯盟宋 南北夾擊金國 並先吞併西南藩國 實現對金對宋的戰略包圍 金國兩線作戰 很快崩潰 之後蒙古滅掉大理等小國 並按照部署開始展開對宋作戰 縱觀地圖 南宋偏安一隅 但都有天險可以防禦 西部以四川為要塞 中部以長江為天險 蒙古軍欲滅宋 必須先奪四川 再攻下襄陽 幹掉南宋政權的軸心 別的不說了 四川之地 自古以來易守難攻 川中天險數不勝數 川人自古堅韌 耐戰 且不計生死 蒙古軍雖戰鬥力強 卻拿四川天險沒有多少辦法 只能一城一池的打 消耗 最後 還被磨死了個大汗 襄陽攻堅戰 持續多年 彈盡糧絕而破 之後蒙古軍再無阻礙 一路追擊 南宋就此崩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有二十多天,感覺胸肌一邊大一邊小,到底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