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色列的建國對猶太民族意味著什麼?
7
回覆列表
  • 1 # 懷寧微訊

    猶太——以色列國,曾在中東迦南地區存在了上千年之久。但公元二世紀,羅馬帝國將其徹底征服,這個國家便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隨後羅馬將猶太人驅離故土,使這個民族四散飄零散落異鄉。在兩千年的流浪歲月中,歲月洗禮,猶太人不僅失去了自己的聚居地,甚至民族語言以及絕大部分族群特徵都已喪失,只靠著猶太教這個孱弱的宗教紐帶,來維繫自己民族性認同和傳承。

    但到了19世紀,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已經亡國兩千年之久的猶太人,突然出現了歷史性的復國機遇。從19世紀末開始,猶太復國主義興起,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擴散,成為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絕大部分猶太人的共同認識。而這一願景,在二戰後終於成為現實。猶太人在古以色列國所在地——中東迦南地區重新建國,完成了亡國兩千年後重新復國的奇蹟。

    為什麼猶太人會在亡國兩千後,得以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裡重新復國?在雲石君看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民族生存的需要。在之前的《地緣政治:猶太系列》中,雲石君曾經說過,猶太人作為一個四散飄零四方,在異族國家和文明體系內寄生的邊緣少數族群,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主體民族和文明的欺壓。只不過,儘管處境艱難,但歐洲各國基於對商品交易的客觀需求,以及各國間的制衡與不信任,使它們有必要利用一個獨立的第三方,來扮演各國間商業貿易的紐帶。而作為邊緣少數族群的猶太人,既不會對各主體民族和文明構成威脅,又自帶商業基因,正式充當這個角色的合適人選。成為雖不受各國待見,卻又離不開的物件。

    可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歐洲列強紛紛進入帝國模式。猶太人在歐洲——殖民地貿易中的作用並不明顯,其利用價值相對下降;加上歐洲列強間的矛盾激化,工業時代的戰爭,對資源的消耗又遠超農耕時代。這種情況下,歐洲列強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戰爭,對有錢卻無勢力的猶太人大加盤剝。生存環境的急劇惡化,一方面逼得猶太人紛紛移民美國,逃避歐洲列強的魔爪;此外,受夠了歐洲人的壓榨排擠,特別是後來的法西斯種族滅絕,猶太人也實在再難接受寄人籬下,迫切希望可以成為自身命運的主宰。這種特殊時代環境下,猶太復國主義被孕育出來,並很快就在猶太人群體中獲得廣泛認同。

    除此之外,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代環境,也給猶太人復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要想復國,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得有客觀條件做支撐。

    首先,猶太人必須得有錢。煽動復國主義思潮,將散落全球的猶太人運回迦南故地,在故土重新開展生產生活、協調跟列強利益關係,乃至建立武裝對抗伊斯蘭世界土著勢力,這些都得有錢做支撐。

    當然,猶太人是出了名的有錢。但這種程度的有錢,僅僅是指日常生活層面,要供應復國大業這種龐大開銷,光靠自己之前的那點積累,還遠遠不夠。

    而除了錢,猶太人還必須有足夠的戰略空間。

    這一點是以前的猶太人不具備的。中世紀時,猶太人被歐洲各國嚴格管制,不僅沒有政治權力,且聚居地都被嚴格限制,日常生活也被歐洲封建主嚴密監視。猶太人要復國,首先得建立政治組織,然後還得招兵買馬,並需要一個相對獨立,且比較強大的穩定根據地作為戰略後方——這條條都犯了歐洲封建勢力與天主教會的忌諱。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猶太民族為什麼沒有消亡》一節中,雲石君已經說過,歐洲之所以會允許猶太這個小眾異族在自家勢力範圍內獨立存在,只不過是基於他們要維持商業交換的利益需要。同時,為了防止這幫異教徒利用自己的殷實家底擴大影響,進而對天主教與封建主們的利益構成威脅,歐洲各國與教廷都堅決禁止猶太人形成獨立政治勢力。甚至,封建主們還多次出臺針對猶太人的限農令,禁止他們參與農業,以防止他們用做生意賺來的錢去四處買地組織生產,把自己同時變為有地盤有武裝,手下還有大把農民壯丁,可以獨立成國的封建主。

    所以,在中世紀的歐洲,並沒有猶太人復國的戰略空間。

    在歐洲是這樣,在伊斯蘭世界同樣是這樣。甚至在猶太人影響力最薄弱的東亞大陸更是如此。

    中世紀時,人類的文明地區基本上侷限於亞歐大陸,鑑於這塊大陸上的精華板塊皆已被當地強勢原生民族佔領,根本就沒有猶太人的施展空間。所以復國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不過美國的崛起,使這一切都被改變。美國幅員遼闊,地緣實力世界一流,經過19世紀百年開發,到20世紀時已經成為全球最強國家;而且美國雖然不是猶太人國家,但猶太人在美國權力結構中卻佔據了重要份額,所以大可放心的把這裡作為復國根據地,而不至於像在亞歐大陸上那樣,有遭受本土原生民族打壓之慮。

    而伴隨著美國的崛起,猶太人即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物質資源,以供復國開銷;另一方面,他們還能夠利用美國的強大影響力,制衡伊斯蘭乃至歐洲,為猶太人復國爭取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甚至,當猶太人在跟阿拉伯土著發生衝突時,猶太人還能夠運用自己對美國政壇的影響力,借這位全球霸主之手壓制異己。

    美國這個絕佳的的戰略基地,給了猶太復國主義堅實的依託,使它得以在各方勢力犬牙交錯的亞歐大陸生生擠出一條縫隙,最終成功復國。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和文明水平飛躍。猶太人要達成復國宏願,不光得有錢,有好的戰略基地,有合適的國際環境,一個最基本的,她還得有人!必須要爭取到大多數猶太人的參與,並且把它們有效的組織發動,猶太復國運動才有變為現實的可能。

    對漢族、阿拉伯族這種大族來說,人可能並不是什麼問題。但對猶太人來說就很要命了。猶太民族一直人口稀少(直到現在,全球猶太人總數也不過千萬——這還是以色列政府大幅放寬鑑別標準後的數字),並且散落於全球。

    這就給猶太復國運動造成了麻煩。

    由於猶太人分佈太散,倘若單單隻依靠某一地區的猶太人,就算把它們全部組織發動,也遠不夠復國用的——莫說支撐一個國家的正常運轉,光抵抗阿拉伯人進攻的兵源都湊不齊;但要把全世界範圍內的猶太人統統組織發動,這在農耕文明條件下是不可能辦到呢。且不說互通聲息不可能。再說猶太人雖然憑著猶太教這個意識形態,勉強維繫著四處猶太人的共同情感認同,但這種認同比較脆弱,用來維持同一民族性還勉強湊合,但用來構建一個具有高度組織性的政治勢力,難度實在太大。

    這正是中世紀的猶太人難成大器的原因之一。

    但工業文明使這一切都發生改變。隨著郵件、電報、電話等工業時代傳播工具的發明和普及,資訊傳播效力大幅提高。

    憑著現代傳播工具與通訊工具的加持,大範圍的組織發動成為可能,猶太復國主義的核心組織者們,能夠相對便捷的把復國理念輸入至全世界猶太人耳中,甚至還可以透過一些煽動,讓一些民族性基本泯滅的猶太人的舊有民族意識重新啟用,號召他們投入到復國運動中來;而交通工具和設施的飛躍,讓猶太人也可以相對便捷和低成本的重回迦南故土——這要擱在農耕時代,光這種萬里遷徙的成本,就可以讓一個富裕家族一貧如洗!

    外部環境的倒逼,美國戰略基地的強勢,還有現代科技文明的助力,三大因素疊加到一起,使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極短的時間捏發展壯大,並最終造就了現代以色列國的重生。

    只是,在以色列復國的選址方面,猶太人卻做了一個讓普通人大惑不解的選擇——它將古猶太——以色列國所在的迦南,作為新以色列國的棲身之處。

    客觀的說,這實在不是個好地方——甚至可以說比較糟糕。雖然迦南是猶太人的故國所在,但它氣候過於乾旱,而且地域狹窄,最重要的是,它位於伊斯蘭世界的心臟地帶,幾乎四面受敵,而作為以色列靠山的美國,卻和迦南相隔萬里,地緣關係十分疏離——不管從哪方面看,這都是個死地!

    在這裡重建以色列,非但嚴重缺乏拓展空間,而且還註定要受到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圍毆,這完全是自尋死路!

    猶太人這是腦子進水了麼?這麼大個地球,哪兒不能找塊地方建國?就因為這裡是昔日故土,所以大家就一定要返回,哪怕身陷絕境也不管不顧?

    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這個看上去的死地,恰恰是猶太復國夢想能夠成功的唯一生機!如果不選擇回迦南,猶太人幾乎沒有可能重建自己的國家。

  • 2 # 好吃的芋頭

    1897年8月,以 T.赫茨爾為首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之家”的復國綱領。英國對巴勒斯坦垂涎已久,決定利用猶太復國主義,攫取巴勒斯坦,進而控制中東地區。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A.J.貝爾福致函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L.W.羅思柴爾德。信中說:“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願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但應明確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者損害其他國家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這封信後來被稱為貝爾福宣言。宣言中的“猶太人的民族之家”,實即猶太國。

    隨後,猶太人不斷地往這裡移民,這裡一度被看做是猶太人的家,是一艘新的諾亞方舟,前前後後大約知道納粹德國執政開始,已經有五次比較大的移民浪潮。二戰結束後,這裡已經有60多萬猶太人了。

    二戰結束後,英華人結束對這裡的託管,於是猶太人開始組建自己的國家。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新成立的以色列曾邀請愛因斯坦來當總統,但是被婉拒。建國的那一晚,數以萬計的猶太人來到基督耶穌登天的地方,緬懷他們在幾千年前失去的故鄉,他們來到哭牆邊,對著歷經幾千年風霜雨雪的哭牆低低地哭訴自己流浪漂泊的歲月。並虔誠地告訴基督,我們再也不違揹你的教訓了,我們將永遠追隨你的腳步。

  • 3 # 隨波入流

    二戰後,他們意識到寄生在別人的籬笆下永遠都不會成為人上人,即使再有錢。他們的科技、武器飛機坦克、軍人素養都是世界頂尖的,靠的是他們一步步努力得來的,也只有努力的發現才能永久的重生。

  • 4 # 娛樂搞笑吧

    根據我上下五千年所掌握的只是,對於消失了2000年後的猶太國是怎麼重生的問題,這個問題要解釋起來,比較的複雜,這個要從人類的起源說起,說起人類的起源就不得不說女娃補天的故事,話說女媧補天剩了一塊石頭,哪塊石頭就是幻化成孫悟空,草!!!編不下去了,我上哪知道去

  • 5 # 笑眼觀世界

    猶太人通常有鮮明的特點:

    1.堅定的信仰;

    2.精明的頭腦;

    3.顛沛流離的生活。

    一個民族有堅定的信仰和精明頭腦,肯定無時無刻不想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

    精明的頭腦讓他們擁有巨大的經濟財富,這是物質基礎。

    堅定的信仰讓他們擁有較強的民族凝聚力,這是精神基礎。

    所以他們買了一塊地建國了。

  • 6 # 手機使用者34330320

    自稱“上帝的選民“,掩耳盜鈴,坑害了自己幾千年。貪婪自私,陰險狡詐,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冷酷無情,毫無道德底線,吃高利貸起家,眼裡只有金錢,寄生蟲,吸血鬼,擅長於偽裝,壞事做絕還要把自己包裝成"好人",因為他們控制著媒體。 曾經的巴比倫階下囚,羅馬人刀下鬼,歐洲人網中魚。 流浪幾千年的喪家之犬,如今依附了有勢力的霸主,勉強得以安身,狗仗人勢,猖狂起來了,一旦主子衰敗,立刻夾住尾巴做人,否則,將再次淪為喪家之犬。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任你詭計多端,機關算盡,到頭來連立足之地都沒有,還差點被滅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要去窮遊的我們,如何花費少去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