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午大韋

    戰略錯誤,全力壓寶小靈通這種低端系統,誰知道中國電信業發展速度太快,收入提高也太快,這種低端廉價系統剛鋪開就被淘汰了。這個重大打擊使他在主業方向研發不足,被華為追趕淘汰。

  • 2 # 無白丁學院

    如今的華為不僅在國內市場擁有極高的口碑與銷量,今年6月、7月的全球銷量更是首次超過蘋果,成為世界出貨量第二的智慧手機廠商(第一仍是三星)。

    本月16日釋出的年度旗艦mate10 成為今年科技圈關注度最高的看點之一。不過相比華為的風光無限,曾經的老對手中興的現況卻格外慘淡,要不是最近接連發售今年年度新品Z17S和Axon M,中興手機似乎已經被人們徹底遺忘。

    曾是中國產手機第一,在智慧時代跌落神壇

    1985年,時任航天691廠車間幹部的侯為貴帶隊南下深圳,創立了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1997年和2004年,中興先後在A股、H股上市,一度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通訊公司。

    在CDMA、小靈通盛行2003年,中興手機業務銷售額達到48.2億元,據說當年整個小靈通業務(包含電信裝置)達到了120億元,連著3年佔中興總收入的50%。

    2007年和2008年,中興連續兩年取得CDMA出貨量全球第一,成為全球前四大裝置供應商。

    2009年,中興推出40餘款3G終端產品,成為“中國3G第一品牌”,全球第六,中國第一大手機廠商。

    2011年,全面啟動智慧戰略轉型,全球銷量超過LG,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當年營業收入達到836億元。不過也正式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國產智慧手機的黃金時期到來,華為、小米等一大批品牌隨之崛起,中興開始一步步跌落神壇,到了2012年,中興財報顯示虧損28.4億元。

    內憂外患,一步步滑落深淵

    關於中興手機為何突然沒落,業內一直眾說紛紜,不過以下幾點的認可度相對較高。

    首先與小米的崛起不無關係,2011年,小米1憑藉“全球最快的智慧手機”的文案口號和1999元的低價一炮而紅,至此開始了小米與高通之間持續7年之久的合作,而當時的中興沒能拿下高通的技術、供應鏈支援至今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次是市場渠道戰略搖擺不定,一直以來,中興都奉行“多渠道”戰略,以至於2015年蘇寧旗下蘇寧潤東以19.3億元注資中興旗下手機品牌Nubia,佔股達33%,但因為當年銷售結果並不理想,Nubia在2016年雙十一卻選擇京東作為新品獨家發售平臺,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蘇寧背後的天貓手機負責人甚至直接在微博上點名怒懟Nubia。

    再次是沒有痛下決心拿下B2C——早在2012年就放出話來,但卻始終沒有落到實處,一方面這與中興本身注重技術服務,渠道方面早已養成對電信運營商的依賴,而另一方面則是因其品牌不注重營銷造勢,推广部門幾乎一直處於被犧牲的狀態。

  • 3 # 可樂與鋼琴

    其實在智慧手機興起之前,中興華為兩家的手機業務是差不多的,都是做貼牌業務和運營商業務,沒想過要做自己的手機品牌, 因為那時候的諾基亞、機車羅拉、黑莓這些傳統手機巨頭太強大了,幾乎瓜分了整個手機市場,其他想做自有品牌的廠商看不到可以成功的希望。

    後來蘋果手機釋出,智慧手機興起,傳統手機巨頭諾基亞、機車羅拉、黑莓逐漸倒下,整個智慧手機市場一片混戰,混戰之中就蘊藏著無數機會,魅族,小米,這些新興廠商都很快起來了,中興華為自然也不甘落後,本來他們就有技術積累,於是都決定要做自有品牌。

    如果兩家發力自有品牌的時間從2011年開始算的話,僅僅四年之後,中興和華為的手機業務差距已經非常大了,2015年華為智慧手機銷量過億,全球第三,中興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已經非常慘淡,只有在國外還有一定的銷量。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距,主要還是文化和戰略的關係吧。華為的狼性文化,華為的加班文化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都保證了華為員工的執行力。中興就不多說了,可以看一下年初的中興被美國禁運事件。戰略方面明顯也是中興失誤更多,最終錯失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大爆發的絕好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19歲的年輕創業者不值得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