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視君
-
2 # 四九城的黃昏
行酒令是什麼?
行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一般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酒令分雅令和通令。
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謎行拳之舉,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彩和才華。因此,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的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
飲酒行令,是華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已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有哪些著名的行酒令?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鬨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
又或是一些比較現代的玩法,例如:報七:一桌人從1開始依次報數,報到7、尾數為7或者7的倍數時(例如7、14、17)報數者不能出聲,代之以敲一下筷子或者拍一下桌子,錯者罰酒。
-
3 # 江雪寒
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華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飲酒行令,是華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透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酒令的產生與中國古代酒文化的發達有很大的關係。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的國家,中國的古人歷來都很喜歡喝酒。夏王朝的夏桀,曾"為酒池,可以運舟",商王朝的紂王曾"造酒池肉林",好為"長夜之飲",周王朝的穆王,曾有"酒天子"之稱,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愛喝酒的皇帝。到了漢代,由於國家統一,經濟繁榮,人民生活較為安定,因此飲酒之風更為盛行。西漢初,朱虛侯劉章在一次宴會中以軍法行酒,中有一人不堪其醉逃席,被劉章追回後斬首。西漢時的梁孝王曾集許多名士到梁苑喝酒,並令枚乘、路僑、韓安國等作賦玩樂。韓安國賦幾不成,鄒陽替他代筆,被罰酒,而枚乘等人則得賞賜。這種在喝酒時制定出一定的規則,如有違反則必須受到處罰的做法,實際上已經開創了酒令的先河。
酒令是中國酒文化中戛戛獨造的一朵別有風姿的奇葩,它是勸酒行為的文明化和藝術化。今天,我們掌握酒令的有關知識,並把它適當地應用到飲酒活動當中,可以調節氣氛,增添樂趣,陶情冶情,增進智力,提高飲酒的文明程度。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飲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別風行,他們還常常賦詩撰文予以讚頌。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後漢賈逵並撰寫《酒令》一書。清代俞效培輯成《酒令叢鈔》四卷。
介紹幾種有趣的玩法:
遊戲1、迴圈相剋令
用具:無
人數:兩人
方法:令詞為"獵人、狗熊、槍",兩人同時說令詞,在說最後一個字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獵人的動作是雙手叉腰;狗熊的動作是雙手搭在胸前;槍的動作是雙手舉起呈手槍狀。雙方以此動作判定輸贏,獵人贏槍、槍贏狗熊、狗熊贏獵人,動作相同則重新開始。
興奮點:這個遊戲的樂趣在於雙方的動作大,非常滑稽。
缺點:只是兩個人的遊戲。
遊戲2、幸運大白鯊
用具:幸運大白鯊
人數:兩人
方法:幸運大白鯊的構造非常簡單,但玩起來卻趣味無窮。方式是將大白鯊的嘴掰開,然後按下它的下排牙齒,這些牙齒中只有一顆會牽動鯊魚嘴,使其合上,如果你按到這一顆,鯊魚嘴會突然合上,咬住你的手指。當然,鯊魚牙是軟塑膠做的,不會咬痛您的。
你可以在酒桌上把它作為賭運氣的酒具,幾個人輪流按動,被鯊魚咬到者罰酒。
興奮點:適合男孩女孩一起玩,對於膽小的女孩子來說比較驚險。
缺點:首先你要先去買一個"大白鯊",雖然價錢不貴。
遊戲3、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人數:4個人
方法:將四張紙摺疊起來,參加遊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興奮點:簡單易行,不受時間地點場合的限制。
缺點:人數不宜過多。
遊戲4、拍七令
用具:無
人數:無限制
方法: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後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興奮點:沒有人會不出錯,雖然是很簡單的算術。
缺點:無
遊戲5、心臟病
用具:無
人數:越多越好
方法:將一副撲克牌給酒桌上的每個人平均分發,但是不能看自己和他人手裡的牌。然後以酒桌上的人為序,按照人數排列。例如,酒桌上有5個人,可編為1-5的序號。如果該人出的牌和自己的序號相同,那大家的手就是拍向那張牌,可以手疊手的拍,最後拍上去的人是輸家。
興奮點:非常刺激,經常是大家的手紅的一塌糊塗。
缺點:對桌子不利
遊戲6、開火車
用具:無
人數: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複。遊戲開始後,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然後大家一起問:"往哪開?"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遊戲物件,說:"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興奮點:可以增進人與人的感情,而且可以利用讓他或她"開火車"的機會傳情達意、眉目傳情。
缺點:無
遊戲6、抓撲克牌
用具:撲克牌
人數: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抓撲克玩法,把撲克擺在中間,從一個人開始抓(一般年長者或者領導),他抓到的撲克為A-K,代表1~13個數,抓到的數字,即從他開始數這個數字的那個人喝酒,那個人喝完了開始再抓。如果抓到A,就自己喝。如果抓到大王,對不起,要喝5杯,如果抓到小王,要喝三杯了。
遊戲7、投壺
用具:壺,箭
人數:不限
方法:以壺口為目標,賓主每人持4支箭,依次投入壺中,以投中多少決定勝負,最少者罰酒。
遊戲8、流觴
用具:觴
方法: 聚會於環曲的水流邊,臨水設宴,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在誰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即取飲,叫做流觴,也叫流杯。
-
4 # 且看
最近在看《中華酒典》,已經迷上了,所以就分享下。
最初,酒令的本意為有關節制人們飲酒的律令。在西周時代,它體現為森嚴的飲酒禮儀制度。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隨著西周奴隸制度的禮崩樂壞,監、史則被“觴政”所取代,觴政是在宴會上執行罰酒的使命。
到了漢代,漢武帝與群臣在柏梁臺上飲酒作詩,每人依次作一句,都用相同的平聲韻腳,連成一首詩,酒喝得很盡興,詩也聯出來了,被成為“柏梁體”詩,從此之後,宴會上就產生了即席聯句這種助興取樂的方式。
到了晉代,石崇在他的金谷園別墅中宴客,不但令客人即席賦詩,而且規定:“或不能者,罰酒三鬥。”產生了正式的以詩為令進行罰酒的酒令。
到了唐代,酒令已在社會上普遍盛行。特別是元朝以後,由於通俗文學的發展,普通的市井庶民,農工商業者也往往能用活潑俚俗的言語作些順口溜,唱些小曲。
行酒令詞真的是數不勝舉,我且說幾個有趣的來分享一下吧。
一,改字詩令(將古詩讀錯一字,另引一句詩解之。)少小離家老二回——【明是老大,何雲老二】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婦”菜花依舊笑春風——【明是桃花,何雲菜花】只因“桃花淨盡菜花開”舊時王謝堂前花——【明是燕,何雲花】只因“紅燕自歸花自開”二、迴文反覆令
上海自來人來自海上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三、人名皆姓令【要雙名古人,拆開皆成姓】王孫賈董仲舒王安石四、拆字詩句
戶方為房,二人坐床。一人吃酒,一人吃湯。薄薄酒,勝茶湯。
戶至為屋,二人借宿。一人有絲,一人有谷。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一卜為下,二人說話。一人爭上,一人爭下。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五、詩句幹例禁春宵一刻值千金。【高抬物價】夜半鐘聲到客船。【和渡關津】紫薇花對紫薇郎。【同姓為婚】天子呼來不上船。【目無國法】飛入尋常百姓家。【私闖民宅】嫦娥應悔偷靈藥。【犯有前科】無人知是荔枝來。【暗中行賄】更添波浪向人間。【危害社會】先分享這些,與各位共賞了。
回覆列表
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華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中國的酒令五花八門,大致分雅令和通令兩大類。見於史籍的雅令有四書令,花枝令、詩令、謎語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樂令、對字令、籌令、彩雲令等。
卜箕子令
原注:先取花一枝)然花行令,口唱其詞,逐句指點,舉動稍誤,即予罰酒……
我有一枝花(指自身復指花),斟我紫兒酒(指自令斟酒),唯願花似我心(指花指自心頭),幾歲長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滿滿泛金盃(指酒盞),我把花來嗅(把花以鼻嗅),不願花枝在我旁(把花向下座人),付與他人手(把花付下座人去)。
調笑令
花酒(指花指酒)滿筵有(指席上),酒滿金盃花在手(指酒指花),頭上戴花方飲酒(以花插頭舉杯飲),飲罷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發盡相思調(作彈琵琶手勢),更向當筵口舞袖(起身舉兩袖舞)。
浪淘沙令
今日一玳筵中(指席上),酒侶相逢(指同飲人),大家滿滿泛金鐘(指眾賓指酒盞),自起自酌還自飲(自起自酌舉盞),一笑春風(止可一笑),傳語主人翁(持盞向主人),兩目口儂(指主人指自身),儂今沉醉眼矇矓(指自身復拭目),可憐舞伴飲(指酒),付與諸公(指酒付鄰座)。
花酒令(詞律甘)
花酒(左手把花右指酒)是我平生結為親朋友(指自身及眾賓),十朵五枝花(以手伸五指反覆成十朵又將五指應五枝,乃指花),三杯兩盞酒(伸三指又伸二指應三杯,盞數指酒),休問南辰共北斗(伸手作休閒狀指南北),任他從鳥飛兔走(以手發退作任從狀又作飛走狀),酒樽金盃花在手(指酒樽、指酒盞指花),且戴花飲酒(左手插花右手持酒飲)。
細讀此詞,並其原注,諸樣表演情態極為細膩有趣,豐富多彩。此類手打令如何演變為今人之猜拳類酒令,尚有待考證。
作為古代專門監督飲酒儀式的酒官,最早出現於西周後期。《詩經· 宴之初筵席》:"凡此飲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監,又立之史。"所謂酒監、酒史就是酒官。
雅令的行令方法
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專案。例如,唐朝使節出使高麗,宴飲中,高麗一人行酒令,唐使即應對曰:"許由與晁錯爭一瓢,由曰:"油葫蘆",錯曰:"醋葫蘆""。名對名,物對物,唐使臣應對得體,同時也可以看出高麗人熟識中國文化。《紅樓夢》第四十回寫到鴛鴦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寫的是清代上層社會喝酒行雅令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