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甲午中日海戰後,中國北洋海軍全軍覆滅,殘存的軍艦被日本當作戰利品擄走,編入了日本海軍,成為中國海軍史上難以消除的恥辱。鎮遠艦於1882年建成於德國造船廠,是清朝北洋海軍頭等主力戰艦,為“定遠”級鐵甲戰列艦兩艘之一。該艦設計時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艦技術,為當時世界上一等鐵甲艦,正常排水量7144噸,主炮為4門德國克虜伯305毫米的後膛炮。

    (鎮遠艦)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在大東溝海戰中雖然“定遠”、“鎮遠”等艦拼死作戰,但仍未改變裝備上的劣勢。大東溝海戰之後,日軍兵鋒逼近北洋海軍的基地旅順港,由於旅順港海口狹窄,屬於絕地,北洋海軍被迫提前撤離旅順。11月14日,當北洋艦隊返回威海灣時,“鎮遠艦”不幸觸礁,造成水下多處嚴重損傷,無力進行遠洋作戰。直至甲午戰敗,“鎮遠”也只能勉強在威海灣內作戰。1895年2月14日,北洋海軍與日軍簽訂《威海降約》,“鎮遠”艦與當時港內殘存的其餘中國戰艦一起成為了日本的戰利品。

    (旅順船塢中修理中的鎮遠艦)

    1895年3月16日“鎮遠”艦編入了日本海軍,仍使用原艦名。鑑於“鎮遠”損傷嚴重,3月26日被日本海軍拖到旅順港內的船塢進行修理。7月4日修理完的“鎮遠”艦抵達日本,當時日本社會處於一片歡喜之中。11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舉行海上閱兵式,明治天皇親自到場檢閱,經過改裝的“鎮遠”竟是作為日本天皇的座艦出現。

    1911年4月1日,由於艦齡過老,正式從日本海軍中除籍。4月6日作為廢鐵被拆解出售,所得費用用來修建海軍學校的大禮堂,部分零件如炮彈、船錨等被搬到東京上野公園內展出,作為日本甲午戰爭勝利的見證。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同日本政府幾經交涉,終於索回“鎮遠”號的部分遺物,於1947年5月18日從日本起船裝運回國,現存於華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2 # 小程有點餓

    鎮遠號裝甲艦同樣是德國伏爾鏗船廠出品,是定遠號的準姊妹艦,各項引數基本一致。該艦第一任管帶林泰曾被日本海軍稱為“北洋水師的長刀”,後因戰艦不慎觸礁而引咎自盡,繼任管帶為楊用霖,曾在黃海海戰中指揮炮手以305毫米巨彈重創日軍旗艦松島號。

    威海衛陷落時,已遭重創的鎮遠艦被日軍俘獲,編入日本聯合艦隊,參加過日俄戰爭。1915年退役被拆解。

  • 3 # 九天樓

    北洋海軍定遠、鎮遠兩艘鐵甲鉅艦,曾開啟中國近代海軍最為榮耀的時代。

    1886年8月7日,丁汝昌率定遠、鎮遠等艦巡視北韓釜山、元山及俄國海參崴等地後,歸途中順路帶領艦隊駛入日本長崎保養。據日本史料記載,這兩艘鉅艦的訪問,另當時日本國民中甚至出現了“恐‘定遠’、‘鎮遠’症”,在日本日本引起一片憤懣、羨慕、恐懼的情緒。

    定遠艦、鎮遠艦作為清朝海軍實力的象徵,每年都要率北洋艦隊執行北起海參崴,南至香港、新加坡的巡弋任務,數次尋訪西貢、菲律賓,行抵新加坡等南洋國家和地區,在東海、南海顯示著中國海軍力量的存在。

    被俘後的鎮遠艦。

    被俘後在日本海軍服役17年

    甲午戰敗後,1895年2月17日鎮遠艦被日軍俘獲。

    1895年2月27日,鎮遠艦由日艦西京丸拖航至旅順。3月26日至6月1日對機器部件和船體進行檢修。7月4日鎮遠駛抵橫須賀換裝武器。

    1895年3月16日,鎮遠艦被正式編入日本艦隊,仍然使用艦名“鎮遠”,3月21日被列為二等戰艦。

    此後,鎮遠艦作為日本艦隊的成員參加了日俄戰爭中旅順之戰、黃海之戰以及對馬海戰。而和鎮遠編隊的是十年前的死敵“嚴島”、“橋立”等日艦。

    1905年12月12日,年老的鎮遠艦被列為一等海防艦。1911年4月1日除籍,作為靶艦,用於試驗新式武器。1912年4月6日在橫濱解體。

    鎮遠艦在日本海軍服役17年。

    為炫耀勝利,甲午戰後,日本曾把鎮遠以及另一艘北洋海軍靖遠艦的艦錨拆下,運往日本,豎在東京上野公園,並將鎮遠艦主炮彈頭10顆置於艦錨周圍,彈頭又焊上鎮遠艦錨鏈20尋,並立有海戰碑誌,以此羞辱華人。

    上野公園,是日本的知名景點,在清末以後眾多中國留日學生的日記、筆記中經常出現。

    1906年,一個叫程淯的年輕人“赴日本考查工藝醫學”,也去到過上野公園。

    程淯在日記說,自甲午戰後,日本人將這些戰利品展覽到處宣揚,“一以恢張武功,一以激勸後起,先事後事,甚以用心之緻密至此。”

    而當時到日本的華人,“大都因有關國恥之物,往往避道引去,或見而疾走,懼相對之無以自堪也。”

    抗戰勝利大錨索要回國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美、中、英、蘇四國組成盟國委員會處理戰後事宜。當時中國政府派出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常駐日本。

    1947年3月,海軍少校鍾漢波奉命前往日本,擔任中國代表團第一組(軍事組)的首席武官。

    出發前,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在南京召見了鍾漢波,交代了一件事:“甲午戰後,我海軍失利,鎮遠、靖遠兩艦為日所俘,其艦錨、錨鏈及炮彈等被陳列在上野公園,是乃中國國恥。”

    桂永清要求鍾漢波到日本後,“立即將之索還以除恥辱”。鍾漢波則發誓完成任務。

    5 月1 日上午9 時,甲午遺物交接儀式如期在東京芝浦碼頭舉行,儀式上中美日三方都派出代表。

    美國遠東海軍司令部海軍上尉米勒第將檔案交與鍾漢波簽字,證明接收鎮遠、靖遠艦錨2 個、錨鏈20 尋、炮彈彈頭10 顆。中國駐日代表團第一組海軍上尉劉光平、第三組組員劉豫生也在場見證。

    作為歷史性的一刻,在東京芝浦碼頭,鍾漢波與鐵錨合了一張影。

    簽收儀式完畢後,鍾漢波回到駐地,將簽收正本呈交組長,組長核閱後存案歸檔。

    根據安排,這批甲午遺物分兩次運回國內,第一批包括錨鏈20尋共53米長,分裝10箱,炮彈彈頭10 顆,由海關緝私艦“飛星號”於1947 年5 月4 日運回上海。第二批包括艦錨2 個,每個四噸,由輪船“隆順號”於10 月23 日運抵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飛星號和隆順號都是抗戰期間日本從中國掠奪走的,此次一併交還中國。

    1947年7月15日,申報刊發的兩具鐵錨在回國船艙中的照片。可惜另一具靖遠艦的大錨後來在戰爭中遺失。

    這批甲午遺物回國後,被運到青島海軍軍官學校作為雪恥的物證陳列。

    幾年後,解放戰爭開始,這批遺物再次遺失。直到1949年解放以後,人民解放軍經青島港碼頭工人介紹,在碼頭上堆積如山尚未處理的廢品中找到了鎮遠鐵錨。

    1959 年,鎮遠艦鐵錨被送到華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對外展出。

    如果仔細辨析,依然能在錨柄上看到一道明顯的焊接痕跡。當年在戰亂中,這具鐵錨曾被砸斷準備作為廢鐵出售,那道焊接痕跡就是修補鐵錨後留下的傷疤。

    如今日本還有鎮遠遺物

    由於當年鍾漢波搜尋的範圍有限,還有兩件鎮遠遺物如今還在日本:鎮遠艦艦首副錨,現存日本岡山吉備津神社;鎮遠艦305毫米炮彈,現存日本“三笠”艦公園。

    此外,在日本神奈川縣立小田原高中,還儲存有鎮遠艦的艦鍾。自1914年掛到這裡後就作為學校的鈴鍾使用。

    關於這口鐘還有另外一段故事:

    1973年,周恩來總理接見了到中國訪問的日本政治家河野謙三。此時,中日剛剛建交一年,日方很擔心不能找到雙方共同的話題。但準備充分的河野謙三巧妙地把話題引到了自己的少年時代,他告訴周恩來總理,自己曾經在小田原高等學校學習,當時用於召喚學生上課的便是一口來自中國的鐘。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之後,河野為了紀念此事,便將這口來自於北洋水師的鐘命名為和平之鐘,並將這件軼事製成標牌,放置在鎮遠艦船鐘的前面。

    作為一段後話,1912年鎮遠艦在橫濱拆解後,日本人又用鎮遠艦的材料製作了一艘小船“元山丸”,隸屬當時的九州商船,是一座交通船。最終於1961年除名。

    鎮遠艦的餘脈,元山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三自從上網課到現在排名一直都是100+,我是不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