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老沈一
-
2 # 青山先生
太太的稱呼要比老婆更高階,是不是比老婆太太稱呼的起源於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賢妃曰“太姜”,即泰伯、仲雍、季歷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貞靜柔順,並且極有智慧。教導諸子,至於成人,從來沒有過失。
《史記·周本紀》說:“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傳》稱其“生十男,親自教誨。自少及長,未嘗見邪僻之事。文王繼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歷、文王三代,都有賢妃良母助興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都是由其上輩“齊家、治國”的德育教化而來,並非偶然徒然的提三尺劍,一戰功成而得的天下。因此,後世尊稱別人的妻子叫“太太”,便是從周室有三位“太”字輩賢妻良母,母儀可風的典故而來,並非是隨隨便便的口頭語。
-
3 # 逆襲的諸行無常
太太稱呼的起源於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賢妃曰“太姜”,即泰伯、仲雍、季歷三兄弟之母。太姜教導諸子,至於成人,從來沒有過失。
季歷即位,又娶有賢妃曰“太任”,史載,稱其端莊誠一,德行無缺失。及有身孕,即“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因此而生文王。
文王又有賢妃,曰“太姒”。《史記·周本紀》說:“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傳》稱其“生十男,親自教誨。自少及長,未嘗見邪僻之事。文王繼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歷、文王三代,都有賢妃良母助興周室。所以能形成周王室八百年的宗室王朝。因此,後世尊稱官吏的妻子叫“太太”,便是從周室有三位“太”字輩賢妻良母,母儀可風的典故而來。
明清時代,“太太”一詞專指一二品官員的妻子,一般人是不能稱“太太”的。 到了民國時期,“太太”一詞開始氾濫。上至國家領導下到公務員,甚至商賈地主,都稱其妻子為“太太”了。
-
4 # 熱愛古文化的小青年
已婚女性為何被稱為太太 太太在古代有什麼含義!
周朝以仁德立國,那時候,不僅國君有聖德,而國君的母親、后妃的德行,在當時乃至現在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朝有三位開國先君,而這三位先王的夫人,也就是太王的夫人太姜、季歷的夫人太任、文王的夫人太姒 ,都母儀天下,輔佐和教化了開萬世太平的君王。 這三位夫人,被稱為周初“三太”,她們個個誠莊恭敬,都有非常高的道德和品格。
後來,為了追隨這三位非常有“女德”的賢妻,希望妻子都可以像“三太”一樣,人們就把已婚的女性稱為“太太”。
在《詩經》中也有關於這三位夫人的詩篇。
那其中有一篇叫做“思齊”,在開篇就寫道:“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是說周王朝的興起,和這三位偉大的母性是分不開的,那其中以太姒最為賢德,獲稱文母。
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就是《詩經》中的第一篇《關雎》,就是描述太姒和周文王的。
根據歷史記載,太姒具有姣好的容貌,且道德高尚,在生活中平易近人,還深明大義。據說她還在孃家的時候,生活就很儉樸,對自己的老師都是畢恭畢敬,待人也是溫柔和氣,所以大家都傳頌她的德行。
周文王在年輕時,有一次在“渭水之濱”偶然間遇到了太姒,驚為天人,頓時生起了愛慕之心。 後來又得知太姒心地善良,通情達理,生活也很節儉,於是西伯昌,也就是文王,決定迎娶太姒回家。
太姒在成為了文王夫人後,變得更加賢淑。 她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行,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從來沒有失禮和過失的時候,並且不忘行子女的孝道,還經常回孃家,探望和安慰父母。 太姒能夠以婦禮婦道教化天下,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文母”。
太姒協助文王把皇宮內治理得井井有條,這讓文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能夠專心致志地治理國家,因此德政流佈、教化大興。
太姒被後人尊為“周十臣”,就是位列周朝第十位著名大臣,而她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在太姒和眾多大臣的悉心輔佐之下,周國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到文王晚年時,已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太姒教育孩子也十分成功,使他們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邪僻不正的事情。 兒子長大之後,文王繼續教導他們,後來他們的二兒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伐紂滅商,救百姓於水火,建立了大周王朝。 四兒子周公旦制禮作樂,奠定了以德治為理念的根基。 周朝的王業也就延續了整整八百年。
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內,現在有人稱妻子為“內人”或者“內子”,稱丈夫為“外子”,據說也是由此而來。
以上就是關於太太的由來,太太詞是對中華女性的敬語,是每位丈夫對妻子的期望!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幫到題主
-
5 # 三秦老姚
看看大家的答案都差不多,我就不去百度了。其實古代一直到清朝,太太也很少用。反而從清末、民國開始,太太這一稱呼才逐漸就行氾濫起來。
一個稱謂的流行,一般多少都有一些時代背景的。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清末西方列強用大炮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所產生的,西語中對女性按年齡或者婚姻狀況都有特定稱謂,而且基本不體現身份和地位的高低。所以太太這一稱謂就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被使用和流行起來。應該也算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產物!
個人拙見,正確與否還請各位評斷!
回覆列表
古人為何稱已婚女性為“太太”?
第一,不是所有“古人”都稱已婚女性為太太,這個稱謂,是明代才有的。
第二,即便在明代,一開始也不是所有“已婚女性”都稱太太,中丞以上官員的“媳婦”才可以稱太太。
第三,再後來,大約在明末清初,凡士大夫官僚的妻子,就都稱太太了。
有人或曰,明代已經沒有“中丞”的官職。
但不妨看明萬曆年間胡應麟《甲乙剩言.邊道詩》裡的一段話——“有一邊道,轉御史中丞,作除夕詩云:‘幸喜荊妻稱太太,且斟柏酒樂陶陶。’”
他說,一個邊遠地區的官員,轉任御史中丞,作了一首除夕詩說,高幸啊,我的拙荊之妻,也被稱作太太了;於是,斟滿一杯美酒,心裡那個樂呀!
胡應麟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字裡行間,不無嘲諷之意。
董其昌,是萬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其在《節寰袁公行狀》中曰:“中丞臺皇遽無措,檄公往解散。”所言“檄公”,是登萊巡撫、兵部尚書袁可立。這是袁可立逝後,董其昌手書的他的“生平”。
明末崇禎時期文學家張溥寫過一篇名為《五人墓碑記》的碑文。其雲:“是時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這是說,當時“撫吳”的蘇州巡撫這個“大中丞”,是魏忠賢的人,他抓捕了“周公”——因對朝廷不滿,辭官會吳縣老家的周順昌。
無論如何,一週到明末,人們還是以“中丞”稱呼巡撫等二品以上高官的。二品以上高官的“媳婦”,被稱作太太。
問題是,“太太”一詞何以興起的呢?
大概是如下的“發展線索”——
“太”字,古通“大”。所以,“泰山”,古稱“太山”。
對人的稱謂來說,“太祖”本作“大祖”。
《詩.周頌.雝.序》:“雝,禘大祖也。”《傳》曰:“大祖,謂文王。”因為“大”通“太”,所以後世稱開國帝王為“太祖”或“太宗”。
這個時候,稱“大祖”的妻子,亦為“大”,如文王之妻稱“大姒”。《詩.大雅.思齊》雲:“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文王的祖母,被稱為“大姜”;文王的母親,被稱為大任(妊);武王的長女,被稱為“大姬”。
這些“大”,都通“太”,且讀為“太”,表崇敬。
秦漢以後,還有“太后”、“太妃”之稱,一是對先秦稱謂的傳承;二是轉為下對上的尊稱。
明代,繼秦漢、唐宋之後,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帝國時期。此時,文化上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完全進入了一個不同的階段。
“太太”稱謂的出現,也是如此——一方面,是對過去帝王妻子尊稱的繼承;另一方面,又隨著官員隊伍的壯大、“擴編”,對一些高官的“媳婦”,也以“大”,此時已改為了“太”而稱之了。因為“媳婦”們人數大大增加,不方便把每個人的姓贅於後,乾脆就創造了“太太”一詞作為泛稱,通用。
這個程序,在明末清初,又進一步擴大到適用於所有官員“媳婦”。
請注意,“太太”雖然表尊重,但尊重的是男權。中丞以上官員的“媳婦”可以稱“太太”,因為“先生”是大官兒。後來,凡士大夫官員的“媳婦”都稱“太太”,其實大多省略了前面的夫姓——張太太、李太太,是張家李家的太太。
還請注意,“太太”在使用當中,一是同級同僚為表尊敬;二是下官及下人以下稱上。
一般來說,皇上絕不可能稱臣下之妻為太太;一開始,也很少有上級官員稱下級官員妻子為太太。
再到後來,“太太”就與“小姐”、“先生”稱為通用的尊稱了,又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