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康哥哥
-
2 # 熊貓侃車人
人面對面的時候,交流是相對立體的。表情,語氣都是包含資訊的表達形式,即言外之音。而單純從語言來判斷,很多言語表明上看是中性的,但是在一些特定場合就會產生歧義。
那麼在這些場合為了避免誤會,就會用那些“言外之音”來強化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你微笑著用熱絡的語氣對一個長時間沒見面的朋友說“你丫還沒死啊”,他會覺得你在跟他拉近距離。
而當你皺眉頭語氣沉重的說這句同樣的話,效果就會不一樣。囉嗦這麼多,說到底你為的只是強化情緒表達,最大程度的保證你匯出資訊的正確性。
我從小就愛笑,差不多到大學畢業,天生樂觀派,對什麼都有好感。天天笑嘻嘻。
不過後來遇到一些事,反而不愛笑了,不過還是改變不了我樂觀的態度。。。
我記得有一次騎腳踏車不小心摔破了腿,去醫院處理傷口,護士拿著酒精棉直接在傷口處使勁的擦,為了把傷口裡的髒東西沙子土什麼的擦出來,我硬生生的看著她處理,疼的不能行了,做出來的反應卻是狂笑,越疼越笑。
-
3 # 段子手派大星星
其實這些人在大家的生活中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可能是一個交流的習慣導致的,就好像有些人喜歡說話的時候,手裡筆畫,或者是頭在動,或者是平時說一句口頭禪,這種都是溝通的習慣的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開始接觸的時候可以先容忍下這個習慣,下意識清楚明白這個人是沒有惡意的,等相處的時間長了後在和這個人單獨說一下這個問題,溝通下,(注意是需要單獨,不然可能會認為你是在公然的諷刺他這個習慣)
只要在意到這個問題了,平時說話會注意的話,等時間長了慢慢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
雖然這個習慣是沒有惡意,但是也不是一個好習慣,因為不是每個人性格都能接受說完一句話後就笑的,可能會誤會他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了
希望本次解答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我在生活當中也碰到過這種人,他每次說完話就冷笑一下,剛開始我覺得沒什麼,時間長了,我就會腦補一些畫面。
我就會想這孫子每次跟我說話都冷笑一下,瑪德是嘲諷我嘛,欠抽嘛,很來火。
相處時間長了,我找個機會就問他,為什麼你每次說完話都笑一下,他先是一驚。然後不說話了,估計也被別人說過。
之後他告訴我叫我這樣理解,就把他的笑當做別人的口頭禪去理解,沒有別的意思,更沒有惡意。
後來過了好幾年再見他的時候,他這個毛病已經沒有了,可見這個是可以刻意改掉的,就看這個毛病對他生活有沒有帶來負面的影響,如果有他會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