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談文史
-
2 # 春華秋實217261150
大致不變,但曹魏政權將會日益強大,三分一統的局面將逐步形成,曹魏將成為最後贏家。首先,吳國將最先滅亡。相對吳蜀,對吳的戰爭成本小於蜀國。曹操當年南下,也最先向吳宣戰,曹操南下的總體戰略方針不會因赤壁之戰而改變。吳國抗曹的資本是長江天險,但曹操後期定會吸取教訓,發展水軍,吳國將優勢貽盡。說到這裡,這就要看蜀國的態度了。第二次孫劉聯合,基本上不可能。不管孫劉是否真心,荊州就是一首跨不過的坎,即使聯合也會大打折扣。大不了劉備再出祁山,牽制曹軍,但拼命的事,劉備決不會做,他巴不得孫曹兩敗俱傷,自己從中漁利。說到最後,曹劉孫再活30年,三國誰能熬到最後,比拼的是綜合國力,這點曹操優勢明顯。蜀國最後滅亡,給他的評價就是偏安一隅,地理優勢明顯。巴蜀小國,歷史上成大事者少,劉備最可能要做的就是戰略防守,苟延殘喘,坐以待斃。吳國最後的結局就是南撤,至嶺南,最後被滅。
謝謝邀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既然是假設就會有很多種可能。假定曹操還活著,那麼劉備就不敢輕易地討伐孫權,因為劉備與孫權是不同的,劉備扛著的是復興漢室的大旗,這樣的政治目標,決定了其絕對不會與“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曹操在外交上有絲毫的緩和與交好,否則就無法服眾了,在曹操活著的情況下,冒著兩面作戰的危險貿然伐吳,即使劉備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也不會作出這樣的決策。以這樣發展下去,劉備不會有猇亭之敗,那麼蜀漢方面實力就會比史實中高一個層次。
如此一來,即使曹操尚在,劉備方面憑藉蜀道天險,自保不成問題。但孫劉仍處劣勢,以劉備的性格,要與以陰謀手段偷襲荊州,擒殺關羽的東吳言和,至少短時間是不可能的事。而荊州的丟失,也使曾經《隆中對》中聯合東吳,以荊、益二州北伐中原的戰略構想化為泡影。三國之間,不在是史實中諸葛亮輔佐劉禪時那樣,蜀吳聯合抗曹,而是三國之間各懷鬼胎。曹操經歷了漢中之戰,深知伐蜀的不易,作為三國之中最有主動權的國家,自然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孫權那裡了。孫吳集團算是比較危險的一方,以往與曹操交戰,大多在江淮,而奪取荊州後,不但與曹操疆界線變長,而且荊州也是被曹劉共同覬覦的,守起來頗為不易。若曹操從江淮與荊州北部兩路伐吳,劉備也來湊個熱鬧,那真是有些岌岌可危了。不過因為三國各懷鬼胎,誰也不會輕易相信誰,而三國的領導人們又是久經政治鬥爭的老狐狸了,無論是魏國還是蜀國都不會傾全國之力去伐吳的,萬一另一個國家偷襲自己家水晶大本營怎麼辦?就是這種三角關係才是極穩固的。扯了這麼多,回到問題上,即使劉備曹操得仙人相助,組隊續命三十年,只要三方在戰略決策上沒什麼重大失誤,三足鼎立的局面也不會輕易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