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多多分享~
5
回覆列表
  • 1 # 講古場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成人之美、破鏡重圓的故事。

    南北朝時期,南朝先後出現宋、齊、梁、陳四個政權。陳朝後主陳叔寶統治時期,有一名太子舍人(太子府官職),名叫徐德言,娶了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為妻。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感情甚好。

    (昏庸淫亂的陳後主)

    當時,陳後主昏庸,朝政腐敗。徐德言敏銳的預感到,陳朝很快就會滅亡。於是把一面銅鏡一分為二,自己留一半,讓妻子保管另一半。約定,如遇戰亂,二人被迫分離,自己一定會竭盡全力尋找妻子的下落。希望妻子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託人到集市去叫賣這半面銅鏡,我找到這半面銅鏡,夫妻二人就可以團聚了。

    不久,隋文帝楊堅揮師南下,南朝軍隊無力抵擋。很快都城建康(南京)失守,陳朝滅亡。滅陳有功的大臣楊素被加封為越國公,並且還得到了很多的賞賜。樂昌公主也作為獎賞被賜給了楊素,跟隨楊素回到了大興城(西安)。

    (破鏡重圓)

    徐德言流落江湖,四處打探妻子的下落。得知妻子隨楊素去了大興之後,自己也輾轉來到大興城。樂昌公主身不由己,棲身楊素府內,卻日夜思念丈夫徐德言,盼著正月十五的到來。這一天,樂昌公主委託一老僕去集市叫賣這半面銅鏡。徐德言在集市上找到了這位老僕,掏出自己的半面銅鏡,果然能夠對上,知道這銅鏡的主人就是自己的妻子。於是,徐德言寫了一首詩,把自己的半面銅鏡和這首詩一同交給老僕,託其帶給妻子,詩中寫道: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

    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隋朝四大名將之首——楊素)

    樂昌公主見到銅鏡和詩後,終日哭泣,茶飯不思。楊素得知實情之後,叫人把徐德言請到府中,宴請徐德言和樂昌公主夫妻二人。席間,楊素讓樂昌公主賦詩一首,樂昌公主略加思索,吟道: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楊素被這夫妻二人的真情實意深深感動,決定成人之美。於是把樂昌公主送還給徐德言,並贈送給他們很多的禮物和錢財,讓他們夫妻二人回到故鄉生活。成為一段佳話,這也就是破鏡重圓這則成語的典故。

  • 2 # 一笑莞爾

    1.隋唐小故事—毛驢告假  胡趲是唐朝宮廷的雜戲演員,因皇帝賞識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閒無事,便天天騎上毛  驢到朋友家下棋取樂。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熱情遠迎,並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驢子牽  到後院,細心餵養!”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燈,主人絕不肯讓他回家。一天兩天不新鮮,  數月如此,都知心頭很為有這樣一個難得的知心朋友而高興。  一天,他正與主人下棋,殺得難解難分之際,突然接到皇帝傳旨,要他立刻進宮應差。  胡趲不敢怠慢,急忙讓主人把驢牽來。過了一會兒仍不見主人出來,胡趲急了,奔進後院,  只見驢子渾身是汗,直喘粗氣,正從磨盤上卸下肩來,胡趲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趲又來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樣,習慣地拉開嗓門喊道:“僕人們  多加草料,好好餵驢!”  胡趲冷笑一聲說:“抱歉得很,今天驢子來不了啦。”  主人問:“為什麼?”  都知就說:“昨天回去頭旋噁心,臥在棚裡起不來了,請您準它幾天假,讓他緩緩氣吧!”  2.唐朝小故事-李靖夜襲陰山  唐太宗即位初期 ,中原戰事雖然結束,但西邊邊境上還很不安定。特別是東突厥,當時還很強大,成為唐朝主要的威脅。太原起兵以後,唐高祖一心對付隋朝,只好靠妥協辦法,維持了和東突厥的和好關係,但東突厥貴族仍舊不斷侵擾唐朝境界,鬧得地方不得安寧。  唐太宗即位不滿二十天,東突厥的頡利(頡音jié)可汗率領人馬十多萬,一直打到離長安只有四十里的渭(weì)水邊。頡利以為唐太宗剛即位,未必敢抵抗,他先派出使者進長安城見唐太宗,揚言突厥兵一百萬,馬上開到。唐太宗是見過世面的人,他不理頡利的威脅,把使者扣押起來。他先佈置長安的唐軍擺開陣勢。接著,又親自帶了房玄齡等六名將領,騎馬到渭水邊的便橋,指名要頡利出來,隔河對話。  頡利聽說使者被扣,已經有點吃驚;再看到太宗親自上陣,後面唐軍旌旗招展,軍容整齊,不禁害怕起來。他帶著突厥將領在渭水對岸,下馬拜見太宗。  唐太宗隔著渭水對頡利說:"我們兩家早已訂立盟約,幾年來也沒有少給你們金帛,為什麼要背信棄義,帶兵進犯?"  頡利被責備得無話可說 ,表示願意講和。過了兩天,雙方在便橋上訂立盟約。接著,頡利就退兵了。  打這以後,唐太宗加緊訓練將士,每天召集幾百名將士在殿前練習弓箭。他跟將士們說?外敵進犯,這是常有的事,並不可怕。怕只怕邊境稍為安定,人主就貪圖安逸,忘記戰爭,敵人來了就抵擋不了。從現在起,平時我做老師,教你們弓箭;戰時我當將帥,帶領你們抵抗敵人。"  經過唐太宗的鼓勵,將士專心練武,不出幾年,就訓練出一批精銳軍隊。  第二年,北方下了一場大雪。東突厥的牲畜死了不少。大漠以北發生饑荒。頡利可汗加緊對其他部族的壓迫,又引起各部族的反抗。頡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鎮壓,反被打得大敗。突利逃回去後,被頡利責打一通。兩人因此翻了臉,突利投降了唐朝。  唐太宗抓住這個時機,派出李靖、徐世績等四名大將率領大軍十多萬,由李靖統率,分路出擊突厥。  李靖是唐朝初年有名的軍事家,精通兵法。他在隋朝末年歸附唐朝,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立了不少戰功。  公元630年,李靖親自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從馬邑出發,趁頡利不防備,連夜進軍,逼近突厥營地。頡利毫無防備,發現唐軍突然出現,大驚失色。將士們也慌了手腳,說:"這次一定是唐朝發動全國兵力來了,要不然,李靖怎敢孤軍深入呢?  還沒有到唐軍發起攻擊,突厥兵先亂了起來。李靖又派間諜混進突厥內部活動,說服頡利一個心腹將領投降。頡利一看形勢不妙,就偷偷逃跑了。  李靖攻下定襄 ,得勝回朝,唐太宗十分高興,說:"從前漢朝李陵帶兵五千,結果不幸被匈奴所俘虜;現在你以三千輕騎深入敵人後方,克服定襄,威震北方,這是自古以來少有的盛事啊!"  頡利逃到陰山以北 ,怕唐軍繼續追趕,派使者到長安求和,還說要親自朝見。唐太宗一面派唐儉到突厥,表示安撫;方面又命令李靖帶兵前去察看頡利動靜。  李靖領兵到白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和徐世績會師 。兩個人商量怎樣對付 。李靖說:"頡利雖然打了敗仗,但是手下人馬不少。如果讓他逃跑,以後我們再要追他,就很困難了。我們只要選一萬精兵,帶二十天糧,跟蹤襲擊,一定能把頡利活捉住。"徐世績也贊成這個意見。兩支軍隊就向陰山進發。  頡利可汗求和實際上只是緩兵之計,想等草青馬肥季節來到,再逃到漠北。他看到唐儉來到,以為唐太宗中了他的計,暗暗高興,防備也自然鬆懈下來。  當天晚上,李靖和徐世績率領唐軍到了陰山,命令部將蘇定方率領二百名輕騎,冒著夜霧悄悄進軍。到突厥前哨發現唐軍的時候,唐軍離開頡利營帳只有七里地了。  頡利得知唐軍騎兵來到,趕快找唐儉,唐儉已經瞅機會脫身回到唐營。頡利慌忙騎上他的千里馬逃走。李靖指揮唐軍追殺,突厥兵沒有主帥,亂成一團。唐軍殲滅突厥兵一萬多,還俘獲大批俘虜和牲畜。  頡利東奔西逃 ,最後帶著幾個親兵躲在荒山裡,被他的部下抓住後交給唐軍,後來被押送到長安。  一度很強大的東突厥滅亡了。唐太宗並沒有殺死俘虜。在東突厥原地設立了都督府,讓突厥貴族擔任都督,由他們管理突厥各部。  這次勝利,提高了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這一年,回紇等各族首領一起來到長安,朝見唐太宗,擁護唐太宗為他們的共同首領,尊稱他是"天可汗"。  打那以後,西域各族人和亞洲許多國家的人, 不斷來到長安。在這一時期,中國高僧玄奘和尚也透過西域各國到天竺去。  3.古時候,有個學問家叫孟軻。他剛上學的時候,很用心,寫字一筆一劃,很工整。不久,他覺得學習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於是,他逃學了,常到山坡上樹林中去玩,好開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裡,正在織布的媽媽問他:“怎麼這麼早就放學了?”他只好承認逃學了。媽媽生氣地說:“我辛辛苦苦織布供你讀書,你卻逃學,太沒出息了!”小孟軻連忙給媽媽跪下。  媽媽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沒織完的布剪斷了,說著:“你不好好讀書,就像這剪斷的布,還有什麼用處!”  小孟軻哭著說:“我錯了!今後再也不貪玩了。我一定好好讀書!”從此,小孟軻勤奮學習,從不偷懶。後來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4.“如掛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過瓦岡山反隋義軍的首領。李密,字法主,京兆長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家後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  有一次,李密聽說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讚揚他:“這麼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李密一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為此《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李密談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楊素。回家以後,楊素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個人的學識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將來你們有事可以與他商量。”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逃亡,後加入瓦崗軍,人稱魏王。李密釋出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數說楊廣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的成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中鋒的班級3v3賽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