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文智2

    關於信仰,首先要明確定義。一般地,信仰多被理解為對某種非自然的相信、仰望甚至追求。信仰是為了使心靈有一個歸宿。向神佛求子求財求平安都不能稱為信仰。主義是理想不是信仰。題目中的話應有一定的語言背景(上下文),與大多數人理解的信仰一詞應有差異,可能是為了強調應尊重文字和歷史吧。

  • 2 # 影視口碑榜

    《國家寶藏》是12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CCTV-3)播出的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節目由張國立主持並擔任001號講解員,且邀請了李晨、王凱、梁家輝、王剛、段奕宏、劉濤等著名演員及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第一期開播就在豆瓣上打下了9.5分的超高成績,足見這個節目的用心。

    要理解“我們的信仰就是文字和歷史”這句話首先要知道它的出處。節目第一期中一共介紹了三件國寶,均來自故宮博物院,地位是鎮館之寶。分別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瓷母”彩釉大瓶

    和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的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石鼓。

    石鼓,因為在627年時發現於鳳翔府陳倉境內的陳倉山(今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所以別名又稱陳倉石鼓。石鼓總共十隻,高約二尺,直徑超過一尺而不足二尺,外形像鼓,上細下粗,鼓頂微微隆起(實為碣狀),花崗岩材質,每個重量大約為一噸。

    每個石鼓上面都用大篆刻著銘文,即 “石鼓文”。講的是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後人所不知的歷史,主要還是先民打魚狩獵之事,所以專家們又稱它為 《獵碣》 。石鼓文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熬過了兩千年風吹日曬雨淋的打磨,神蹟般地存在了下來。可惜原來共有718個字,能看清的只有327個,非常可惜,同時也見證了漢字頑強的生命力。從明清到現在,一直是古物之首,一字抵萬金,不可謂不是中國文物史上的奇蹟。

    梁家輝作為石鼓的國寶守護人,演繹了一段石鼓前世傳奇。父親司馬池的一句“因為書同文”,向年幼的司馬光揭示了漢字的偉大和神奇。故事的最後,故事的作者借司馬池之口,道出了這句著名的話:“很多人都說,我們華夏民族沒有信仰,可其實我們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歷史。”

    知道了前半句話,就容易理解多了。其他的國家,幾乎都有一個主流的信仰,有的是基督教,有的是天主教,有的是佛教;有的人信上帝,有的人信佛祖。科技發達的美國,每天仍然有無數的人虔誠地前往教堂祈禱,我以前的一位美國外教,他已經讀到博士學位,但發生什麼事情之後,他仍然會驚呼一聲:“Oh,Jesus!”可是我們大部分的華人,信仰的都是自己。古往今來,皆是如此。神話中,天漏了個洞,咱自己去補;太陽把大地烤焦了,就努力把它射下來;海水淹死了自己,死後還要努力地去填海。

  • 3 # 烽火少年遊

    我覺得,我們的信仰就是文字和歷史這句話,具體在每一個炎黃子孫身上的表現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為人處事的規則。這些早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的血脈之中。就像每年清明,便會掃墓踏青。端午時節,便想著陣陣粽香。八月中秋,便會抬頭賞月。春節臨近,不論多遠,都會有一種回家的衝動。一封家書,一條微信,一句留言,便會熱淚盈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有必要上小託班嗎?對孩子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