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那會兒,為自己制定了份常態化(生活化)的鍛鍊:,出門必負重鐵砂袋(好像單個8磅左右),加上騎車上學(往返約30公里)。那時候真是好,感覺有用不完的力氣,吃飯都用小盆裝。現在日日久坐電腦前,體能基本等於零。也清楚青春不在,想完全恢復不可能。而且小時候的方法受制於種種因素已經不能繼續使用。請教大家有什麼跟我小時候類似的常態化(生活化)的體能恢復鍛鍊方式麼?個人原因不去健身房…3Q
回覆列表
-
1 # 同化分子
-
2 # 餘冠鋒Gordon
健身房不過是有較好的訓練氣氛與眾多器械方便而已,有良好的訓練知識與技術的話,那裡都可以訓練。問題是,你的知識哪裡來,訓練技術哪裡來?
方法是其次的,原理才是最重要的,根據體適能概念,我們可以有12項體適能素質要訓練,包括:柔韌,穩定,平衡,協調,肌力,肌耐力,爆發力,心肺功能,身體成分(肌肥大),速度,靈敏,反應。
從基礎開始,每一步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掌握13種基礎運動模式:垂直推,垂直拉,水平推,水平拉,雙腿蹲,分腿模式,屈髖(臀部鉸鏈),核心屈伸,核心側屈,核心旋轉,核心抗屈伸,核心抗側屈,核心抗旋轉。
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一直練下去,過度單一的運動模式會導致區域性肌肉緊張,導致肌肉失衡,造成運動損傷。
訓練計劃必須週期性更換,掌握訓練技術與知識太過龐大,你必須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不斷的學習,而不是求別人給你“一種”方法,這反而是害了你。
方法千變萬化,原理倒是萬變不離其宗,從基礎專業書開始閱讀吧,場地與器械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只想要簡單的“方法”去訓練複雜的人體。
體能嘛!我之前是籃球A組球員,體能是不可少的,跑山,組合操,折返跑都有。
單單說體能吧!第一有氧運動,騎車,跑步......
下肢鍛鍊和爆發力例如:靠牆蹲,深蹲,單腿跳.......
注意飲食習慣和作息,多看看徒手健身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