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蒸河蟹

    意思是邊境之內,哪裡不是國君的土地?吃著土地上的出產,誰不是國君的下臣?原文出自於春秋左丘明的《左傳·昭公·昭公七年》。

    原文:

    王將飲酒,無宇辭曰: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白話譯文:

    楚靈王準備喝酒,無宇申訴說:天子經營天下,諸侯治理封疆,這是古代的制度。邊境之內,哪裡不是國君的土地?吃著土地上的出產,誰不是國君的下臣?所以《詩》說:“普天之下,無不是天子的土地。沿著土地的邊涯,無不是天子的臣僕。”

  • 2 # 風陵流度

    這句話出自《左傳·昭公七年》,是芋尹無宇對楚王說的。

    楚子之為令尹也,為王旌以田。芋尹無宇斷之,曰:「一國兩君,其誰堪之?」及即位,為章華之宮,納亡人以實之。無宇之閽入焉。無宇執之,有司弗與,曰:「執人於王宮,其罪大矣。」

    這是芋尹無宇說這句話的背景。

    意思是:楚靈王繼位以後,建造章華宮,招募流亡的人。芋尹無宇有個下人跑了進去,於是芋尹無宇就帶人去章華宮抓人。相關部門不讓芋尹無宇抓人,並把芋尹無宇抓到了楚靈王那裡問罪。

    王將飲酒,無宇辭曰:「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個時候楚靈王正準備擺宴席喝酒,芋尹無宇就章華宮不讓他抓人這件事駁斥楚靈王。說“天子治理天下,諸侯治理封國,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制度。國界以內,哪裡不是君主的土地?吃著這片土地生產出來的糧食蔬菜的人,誰又不是君主的臣下?所以《詩經》裡才會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話。”

    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這句話是對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的。

    封略:是指天子分封給諸侯的國土,諸侯能夠有權管轄經略的範圍。

    君:是指諸侯國君,不是指周天子。

    毛:土地上產出的所有東西。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子分封給你的地方,只要是國界之內的,哪裡不是你的土地?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口和資源,又有哪個不是你的臣民?

    這句話對比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所表達的是一個含義,但是由於所說的物件不同,這句話是降格的一句話。

    因為在周朝,天子是天下共主,地位比國君高,國家的主人——諸侯是受天子冊封的。天下的地位也比國家的地位高,天下是一個高於國家的更加寬泛的概念。

  • 3 # 包強中

    一,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釋:天子把略奪來的土地給予親屬,那塊土地不是君王的?

    二,食土之毛,誰非君臣,釋:種糧的田長不出莊稼,到那裡說理去?

  • 4 # 舟舟說歷史

    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出自左丘明的春秋《昭公·昭公七年》

    白話文翻譯是:天子經營天下,分封諸侯,是自古以來的制度。封地之下,都是您的土地,吃著您土地上的食物,誰不是您的臣子呢?所以《詩》說:“普天之下,都是您的土地,這天下都是您的臣子。”

    背景:周武王姬發滅商,建立了西周。為了控制廣大的疆域,建立了分封制度。將王臣,貴族和功臣分封到各地當諸侯。和宗法制一起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制度。這句話的具體意思也就是說諸侯的封地都是周天子的,吃著您土地上的食物,哪個不是您的臣子。當然這種分封制度的弊端是容易讓諸侯的實力過於強大。諸侯混戰,這也是導致西周末期諸侯割裂局面形成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珊瑚灣畔滌濤徑最近幾年有什麼變化嗎?小區前景如何?現在還值得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