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歐的挪威,怎麼可能有鯰魚生存呢?
9
回覆列表
  • 1 # 民科幻想家族

    假的,“效應”這種東西一般只有營銷號會拿來說事

    你是被騙了,絕對不用懷疑

    效應就是

    信則有不信則無

    的玩意,主要看你怎麼想

    但是——什麼三文魚裡放鯰魚啥的全是扯談

    危機意識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盡是些生物沒學好的人,拿自然現象啥的歸類成人類行為方式

    我是要變成鯰魚王還是土龍弟弟啊?

  • 2 # 冷先生講

    據說在挪威近海可以捕撈到一種名貴的沙丁魚,只是沙丁魚生性好靜不好動,加之返航時間又長,往往運回碼頭就都死了,賣不出好價錢。

    不過一位老漁民有秘訣,每次出海都能帶回滿艙活蹦亂跳的沙丁魚,所以發了大財。別人問他訣竅,他死活不說。

    直到有一天他去世後,人們迫不及待地開啟他的船艙,發現裡面只是多了一條兇猛的鯰魚,這才恍然大悟:沙丁魚群被放入鯰魚後,自然就會緊張起來,本能地拼命遊動,以避免被鯰魚吃掉,結果反而保持了生機和活力。

    這就是管理學上鼎鼎有名的“鯰魚效應”,常常被用來“苦口婆心地”教導企業管理者:一個組織,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很容易產生懈怠和惰性,必要時應當從外面引入一些“鯰魚”,製造一種緊張氣氛,形成一種競爭壓力,才能啟用企業中現有的人力資源,讓組織煥發生機和活力。

    但是,有沒有人深入的思考過?沙丁魚死亡,是因為缺氧,為了躲避鯰魚而加速遊動,只會導致其更加缺氧,如何還能活得更長久?我曾將一條鯰魚扔入自家的金魚缸中,第二天早上再去觀察時,小金魚並不是一個個精神抖數、紅光滿面、容光煥發,而是一個個浮在水面,翻了肚皮,驚恐而死,嚇死了。

    鯰魚分海水種和淡水種,海鯰魚(蝦虎魚)體型較小,吃不了沙丁魚;淡水種的鯰魚倒是體型夠大,但不可能與海水中的沙丁魚共處一室,來一次“關公戰秦瓊”。這.......又是一個假故事

  • 3 # 教你做生意

    鯰魚效應作為管理學裡面著名的一個論斷,當然是真的。

    什麼是鯰魚效應?根據書上的說法是:人們運輸沙丁魚去賣的時候,

    因為路途遙遠,很多沙丁魚經常會死

    後來,人們相出了一個辦法:將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裡面和沙丁魚一起運輸

    沙丁魚因為害怕鯰魚吃掉自己,運輸途中拼命的遊動

    運到目的地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沙丁魚居然都沒死。

    這說明這種運輸魚的辦法是可行的。效果顯著的。

    管理學家把這種做法總結出來,叫做”鯰魚效應“。

    後來,人們經常把這種效應運用在管理實踐中

    比如,一個公司裡面大多數人,積極性不高、工作消極,成天怨聲載道的

    這時候,公司管理層需要做如下幾種事情即可將這些人改變一下

    1,樹立榜樣。將公司中的某一個很勤奮做事很積極的樹立榜樣,用榜樣的力量給其他人施加壓力

    讓他們改變消極的面貌。

    2,引入新人。引入工作積極、勤奮的人進公司,並適當給予管理職位。給其他人以示範,也可以將公司的氛圍適當改變

    上述兩種做法,事實上就是引入了”鯰魚效應“,用不同的競爭者,讓原有的生態平衡產生破壞,刺激原有物種,從而營造積極良性的企業生態。

  • 4 # 毅而三思吳六奇

    “鯰魚效應”在中國的歷史不長,大概是1985年左右出現的。但傳播非常廣泛,可以稱得上是人盡皆知了。而且尤為難得的是,與幾十年前相比,故事基本沒有發生太多變化(文尾附1990年,《華人才》第四期46頁的一篇轉載譯文)。直接說結論的話,這個“效應”的故事本身並不屬實,它只是因闡述道理而出現。搜尋百科“沙丁魚”可以看到,沙丁魚為近海暖水性魚類,一般不見於外海和大洋,所以無需透過這種極端方式保鮮。

    以下開始解釋整個故事的各種相關問題:

    歐洲確實有鯰魚(鯰魚),兩種,搜尋百科“鯰形目”可見介紹,今日國內多見對歐鯰(Wels catfish)的介紹,另一種就沒有了。且不同於亞洲地區的海鯰,這兩種鯰魚都是淡水鯰。

    因此第一個疑問就是挪威的老船長如何讓淡水鯰一直在鹽水中活得快快樂樂(其實沙丁魚也涉及這個問題)。再就是捕魚並非一兩次,也太不可能每次都更換鯰魚,更不可能每次放鯰魚的過程中不被人發現,所以原文中的“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不太合理了。

    第二個問題其實更嚴重些。沙丁魚的經濟價值與產量直接掛鉤,價格並不是很誇張。而它又很嬌弱。在日語漢字中,它被稱為“鰯(イワシ)”,就是魚弱,弱魚……所以在一艘小型漁船的魚槽裡,它們如何在缺氧環境下“加速遊動”就是難題。或者老船長的漁船很先進,有水泵、充氧泵,可這又涉及到價效比。畢竟在很多國家,只有大個的才會做罐頭,小的多會被粉碎做成魚粉。

    在挪威,早期的沙丁魚捕撈,多見於小型漁船和垂釣,就像動畫電影《天降美食》中的傳統沙丁魚船。沙丁魚釣上來後會被送進鹽水中度過餘生,所以換而言之,日本以外的沙丁魚,根本無需考慮鮮活程度,因為都是做罐頭、魚粉的命……

    第三個問題就是,雖然挪威人確實喜歡吃沙丁魚,而且早在1810年時就出現了沙丁魚罐頭廠。可今日斯塔萬格市(Stavanger)的沙丁魚博物館卻得以證實,在1965年以前,挪威與日本並無什麼密切關聯(如圖,挪威早期的各種沙丁魚罐頭品牌)。

    在1880年時,挪威人開始大規模地向國外出口沙丁魚罐頭,較為著名的就是貝杰倫公司(Bjelland & Co. first)出口的“奧斯卡國王(King Oscar sardines)”。但是直至1920年,他們才在英國立下口碑。而後於1965年,將這一品牌出口到日本。這也源於日本當年沙丁魚捕撈量較低的緣故,如圖:

    在此之前,挪威、日本、沙丁魚之間是很難有所關聯的。然而考慮到1985-1990年間的故事原文可謂繪聲繪色,或者故事的描述者三澤千代治(現年80歲)只是為了避免華人的牴觸,將日本漁船上的事情易稱到挪威?

    如果這樣看,文中的很多問題都會得以解決。日本有著悠久的沙丁魚食用史,像寫出《源氏物語》的紫式部,就很喜歡吃這種在當時,屬於下等魚類的食物(相關故事可見江戶時期谷川士清所著的《和訓栞》)。而且日本對沙丁魚也有著較濃郁的人文風俗,會說出“鰯の頭も信心から”這種話,以及“柊鰯”這種民俗。而且今天日本,也可看到相關的料理,多少能證實“鯰魚效應”中,儘量保證鮮活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回報。但對於日本人來說,“鯰魚效應”或許也是種很生僻的知識。

    如圖:柊鰯即日本人認為鹽焗沙丁魚頭部的臭氣可以驅鬼,但可能因為流浪貓的緣故,也有將整條魚乾和柊樹葉子吊在房簷下的事情……

    在中國流行“鯰魚效應”的這段時間(1985-2000)裡,日本並無對“鯰魚效應(ナマズ効果、Catfish Effect)”的相關描述。甚至此後,我在網上能找到最早的,也是2004年的一篇部落格文章。

    除了私人部落格,少有日本的媒體會使用這種知識。甚至在2015年人民網日語版去形容“鯰魚效應”時,還需要附綴一段介紹,如圖:

    若是日本人真的熟知鯰魚效應,我想這段話就不會出現了。

    最終說到“鯰魚效應”本身的始作俑者。三澤千代治相較於他的故事,在中國並不很知名。但在日本,他曾經是非常成功的一名商人,他的最大習慣就是講述各種類如寓言的小故事,而讓人們更好的理解那份道理。

    所以這個故事與三澤本人之間,就像日本電視劇《LEGAL HIGH》(李狗嗨)第二季中的羽生晴樹律師(扮演者岡田將生)用阿拉伯去舉例各種事情一樣。這種闡述道理的行為被一些人稱為“三澤主義”。且這個故事,也衍生出了今日的“ナマズ(鯰魚)俱樂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上學早還是上學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