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興堅哥
-
2 # superman空巢古人
我三十多年前小腿肚子就拉傷了,十三歲開始跑長跑,十六歲拉傷,後來再練就抽筋地痛,物理療法只能好一週,最後我就放棄長跑了,休息不好就這樣,五十又開始從回長跑之路,遇到好多跑友,才知道防止小腿肚拉傷的練習方法:(全身站立)找個臺階,單腳尖踩在臺階上,腳根落地,腳丫子側面看呈坡形,腰部用力向腳尖方向靠,(最好身前有個木柱更好),這就是最好解決小腿肚子拉傷的方法了,比物理療法,和吃(噴)和帖、雲南白藥都有效:平時就站在有臺階的地方拉一拉,我跑了五年也犯過二次,後來用這方法再沒痛過,
大腿拉傷用手拉著一條腿的腳面,(金雞獨立)單腿站著,手用力拉著腳面向屁股靠在一起,雙腿垂直並在一起不要分叉。
平時多吃些膠原蛋白之類的食品,(雞爪子,豬皮,涼凍等)和雞鴨蛋的清樸允蛋白質,牛奶,蔬菜,牛肉,魚等,跑前先活動各關節後再上路。
-
3 # 小冉哥運動康復
跑步拉傷在鍛鍊中時有發生。遭遇後一般表現為刺痛(尤其在向心收縮時)、腫脹、活動受限。輕則一週好轉痊癒,重則幾月不見好,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不說,甚至問題遺留、積成老傷。
以下將以跑步過程中最常見的拉傷部位之一----膕繩肌為例,介紹康復方案。
1、 拉傷即刻:俯臥、伸直腿,在膝蓋處將腿墊高;冰(冷)敷拉傷處,並沿肌肉走向來回緩慢移動。
2、有條件者可行包紮,在患處加壓以減慢血循、抑制腫脹產生。
3、注意休息,傷後24小時內儘量減少活動、減輕負重(此處不同於關節或骨髂損傷,需及早負重),待症狀緩解後可行自我牽拉,注:控制力度、保護進行,不引起疼痛為宜(適當地拉長肌纖維將避免其錯誤排列、形成結節)。
4、後期恢復運動時注意循序漸進,勿急上跑量。
5、預防:減少拉傷誘因。如:充分保暖、選擇良好路況、加強本體感覺訓練等。最為重要的一點:熱身充分!但凡涉及運動(有一定強度),熱身環節必不可少。關節預熱、肌肉啟用、神經興奮都得到位。通俗來講,如果將人跑步比作機器運轉的話,那麼熱身就相當於機器的準備、預熱。只有將狀態調動起來了,跑步時才會更輕鬆且發生損傷的機率大大下降。
當然,跑後的靜態拉伸也同樣不可忽視。牽拉到位,機會恢復也就更快;並且當肌肉處於放鬆而非緊張狀態時,拉傷也可很大程度地避免。
-
4 # 骨科袁鋒
跑步是一項比較普及的運動,因為跑步的條件要求不高,只需要有一塊地皮,有一雙跑鞋就行了.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跑步,但是跑步過程中難免有些運動損傷,比如說肌肉拉傷
如果跑步過程中肌肉拉傷,應該怎麼辦呢?一般情況下,如果肌肉拉傷的不嚴重,可以暫行保守治療,肌肉拉傷的當時最好趕緊用旁邊的自來水衝10到15分鐘,或者用冰敷10到15分鐘,儘量把出血降到最低,從而會很好的緩解腫脹,可以到附近的藥店配一些非甾體的消炎藥. 一般普通的肌肉拉傷,一週左右基本上就會恢復,所以建議一週內儘量不要再重拾跑步,儘量多臥床休息,包括走路也儘量少走. 最好區域性用石膏或者支具固定一下. 如果保守治療一週無效,甚至,腫脹明顯加重或者疼痛劇烈的,建議一定要到醫院看一下,結合醫生的體格檢查,最好能拍個x片或者區域性的磁共振.
如果跑步的時候不幸肌肉拉傷,當時就非常嚴重,區域性腫脹非常厲害,那這種情況建議在區域性冰敷制動的同時儘快的送往醫院,結合醫生的體格檢查,最好區域性拍個x片,看看是否有骨折,如果排除骨折,那一般情況下就是休息制動,如果在特殊部位的腫脹,比如說膝關節腫脹非常嚴重,拍x片排除骨折,那這種情況建議要進一步查一下磁共振,看一下膝關節是否有半月板或者韌帶的損傷,因為膝關節腫脹,那就代表膝關節裡面有比較嚴重的出血,有出血,一般都會有軟組織損傷.
總之如果跑步的時候發生肌肉拉傷,當時就要立即處理,區域性給予冰敷或者自來水衝,區域性需要制動. 如果嚴重必須要打120送醫院.
-
5 #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1拉傷的表現症狀
疼痛 、 腫脹 、 功能障礙是肌肉拉傷的主要臨床表現。如果想自我診斷是否是拉傷,可以做這塊肌肉的收縮和牽拉,如果有疼痛感,那麼就是拉傷了。
2拉傷的損傷機制
肌肉由千千萬萬肌纖維組成,肌纖維就像一根橡皮筋,可以被拉長,如果給它的力超過了它的承受範圍,那麼它就會斷。一般來說,劇烈運動都會有肌纖維的斷裂,健身增肌也是這個原理。但是,如果某個動作造成大量肌纖維斷裂,就會感到疼痛,也就是拉傷了。
還有種情況就是肌肉本身比較緊,就像老化的橡皮筋,更加容易斷裂。
3容易拉傷的危險因素
1準備活動不充分
充分的準備活動可提高肌肉溫度,使肌肉變柔軟,並延長肌肉達到疲勞的時間,冷的和準備活動不充分的肌肉是僵硬的, 對拉長產生更大阻力。
2肌肉疲勞
美帝有人做過研究,在橄欖球比賽的後 1/4 時間段內出現損傷的數量明顯高於前 3/4 時間段,而且疲勞還會導致疲勞性骨折。所以說小夥伴們千萬別打球打一下午,打到身體被掏空。
3柔韌性差
柔韌性差的肌肉黏滯性大,黏滯性越大就越容易拉傷。所以,柔韌性差的小夥伴要更認真地做運動前的熱身和動態牽拉哦~
4力量不平衡
每組肌群都有拮抗肌群和它對應,比如說大腿後方的膕繩肌和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是一組拮抗肌。當一組太強,另一組相對弱的就容易拉傷,就像你和世界冠軍綁在一起跑步,世界冠軍跑得飛快,你就會摔倒。所以,如果你覺得拉傷是因為肌力弱,可以做一些離心收縮訓練增加肌力。
4拉傷了該如何應對
肌肉拉傷後不同時期, 其治療方法存在較大差異。急性期時,組織紅腫熱痛,且有一種加劇的趨勢,為了讓大眾更好鑑別,一般我們把48小時以內視作急性期。
1
急性期:
傷後即刻的處理原則與其他急性軟組織損傷相同 , 即price原則。
1.保護
2.休息制動
3.冰敷
4.加壓包紮
5.抬高患肢
有個小夥伴跑步的時候膕繩肌拉傷,傷完以後就忍著疼,老遠就能看見他以一種非常糾結的姿勢蠕動著前進,每次看到他就想問“嗨,哥們,幾個月了”。問他為什麼不吃止疼藥,他說老吃止疼藥容易吃傻。
在這裡要科普一下,大劑量的服用止疼藥確實有問題,但我們一般人服用的劑量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完全不需要有這方面的擔心。而且總是保持錯誤的走步姿勢,受傷部位還沒好,其他地方又出問題,所以小夥伴們疼的厲害可以適當吃一些布洛芬或者芬必得。
2
急性期後:
對抗牽拉是很好的拉傷後應對方式。主要遵循一個“對抗-放鬆-對抗”迴圈的模式,牽拉的方式和我們一般牽拉肌肉的方式一樣。
同時,在恢復正常運動之前加入適當的力量訓練很有必要。因為損傷後,被拉傷肌肉的生理以及生物力學特性產生變化,會有打結粘連或是疤痕組織,同時會有輕度萎縮,所以它比其他肌肉更脆弱。如果直接去參加中強度運動,容易再次拉傷,所以要練拉傷的這塊肌肉,要練力量,要練力量,要練力量,重要的事說三遍。
理療,按摩,外敷活血藥物此時也可以介入啦~
等到完全沒有症狀,小夥伴們就可以愉快地去玩耍啦!
-
6 # 跑步學院
最重要的建議就是休息,停止任何運動,開始休息。
跑步傷痛最大的原因,一方面是錯誤的跑步姿勢,另外一方面就是想用自己的意志力來撐著,去完成自己的體力,肌肉力量無法負荷的距離,如同一個人跑比賽的時候,明明持續不下去了,身體無法負荷距離了,還想用意志力撐著跑完,然後告訴自己,自己多麼難以堅持,美其名曰,意志力堅強,其實這是對身體最有害的做法。
你應該尊重你的身體,尊重身體的極限,尊重身體的感覺,是你為自己能夠做的最好的事情。
等你完全恢復了,你再開始運動或者是跑步,那麼為了避免下一次肌肉拉傷,你需要做以下事情,首先在運動之前記得熱身,熱身有很多種動作,你可以在任何一個論壇或者是網上搜到相關的熱身動作,主要是慢,然後活動筋骨,讓身體從靜息狀態過渡到運動狀態,這個過程是比較必要的,就像車子需要磨合,剛買的音響也需要磨音。
同時你需要做柔軟操,提升自己的身體靈活度,提升關節的活動程度,這樣在未來你更不容易肌肉拉傷,最後在跑步結束之後一定要記得拉伸,拉伸可以緩解肌肉的痠痛,讓肌肉維持彈性和維持長度,進而讓你更快的恢復,也能減少肌肉拉傷的機率。
-
7 # 耐力運動
肌肉拉傷是跑步時經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那麼跑友們是否知道肌肉拉傷之後如何正確地處理?
什麼是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也就是部分肌纖維承受的拉力過大而撕裂,臨床上將肌肉拉傷分為三級:
1級:
僅有少數肌肉纖維擠壓或撕裂,而其周圍的筋膜完好無損,纖維的斷裂只能在顯微鏡下見到,該肌肉腫脹、肌肉緊張、發硬、痙攣,在有對抗力存在(觸控或收縮伸展)的情況下有疼痛與壓痛,在開始24小時內可能出現輕度腫脹與皮下淤血。
2級:
有較多數量肌纖維斷裂,筋膜可能亦有撕裂,肌與肌腱連線處有部分斷裂,傷者可能有“啪”的一下拉斷的感覺,常可摸到肌與肌腱連線處略有缺失與凹陷。
3級:
肌肉完全斷裂,受傷時有劇痛,並摸到明顯的凹陷,拉傷的肌肉功能喪失。
注意:有很多業餘跑友經常把肌肉拉傷和運動導致的肌肉痠痛混淆,甚至因為錯誤的判斷,喪失了最佳恢復時期。所以,對兩種疼痛必須加以區分:如果運動、牽拉時疼痛感加重,那說明可能是該區域的肌肉出現了拉傷;如果運動或牽拉該部位肌肉,疼痛有減輕,那可能僅僅是肌肉痠痛。
肌肉拉傷怎麼處理
1、休息
如果鍛鍊中身體某部位感到某種異常的疼痛,就別再做下去了,應該徹底放鬆和休息。
2、弄清傷勢
將受傷部位輕輕轉動,隨便做一些輕柔動作以確定哪些肌肉,肌腱,韌帶疼痛或受了傷,這樣就能知道治療動作應該集中在何處,並在強烈鍛鍊時應該避開哪些動作。
3、不增加傷處的負擔
弄清受傷部位後,不僅僅不要做影響這些傷痛處的鍛鍊動作,就是在日常活動中,也須注意不給傷處增加負擔,例如,後腰疼痛就別去提起重物,腳疼就要避免跑步。
4、繞過傷處鍛鍊,採取“積極休息法”
人體有600多塊肌肉,因此,即使你傷了100塊肌肉,你還有500多塊肌肉可練,應該鍛鍊全部肌肉,才能改善你的健康,取得均勻發展,同時又能加強主要負重的股骨,傷處周圍會存在可作意中人活動的肌肉,例如,受傷或接任脛部肌肉阻礙整個下蹲的動作,但還允許做到半蹲動作,但必需小心從事,若活動時,有所不適,就應該讓整個傷處肌群都得到休息。
5、輕輕伸展
慢慢伸展傷處,直到一遇到有輕微牴觸處即停止,然後試著放鬆損傷部位。這樣做時,試試作進一步的伸展,當肌肉達到伸展和輕鬆時,起治療作用的血液會更多的流往該處,就能更快得到治癒,但如伸展過分,就會導致創傷的惡化,甚至甚至再受傷。
6、冰敷
熱力作用往往用於長期的受傷後的養治,而不能用作臨場的急救,剛受傷即加熱能造成傷處腫脹而引起組織進一步損傷,一般受傷後的48小時內,用冰敷可減輕腫脹。
回覆列表
這樣的運動損傷很正常的:其實你可以再運動完後,洗澡時用比較高溫度的水經行對損傷部位的沖洗(洗到全身發熱為止,這一招對於肌肉的乳酸堆積情況也一樣有效。可以最大可能的減輕疼痛和酸脹感) 之後幾天做一些較小的針對於損傷部位的運動(這樣會加快損傷部位的血液的流動更好的經行恢復)····· 要是你受傷後反應比較劇烈,那麼第一天(就是受傷當天)不要經行搓揉,直接冰敷(可以適當的塗抹上藥物,但千萬不要搓揉) 過了24小時後,就可以用藥經行搓揉了,並可以用時進行熱敷啦!
還有就是一定要適當運動,不要太劇烈。運動後要針對於受傷部位經行拉伸運動,但也不要太急於求成··· 祝你早日康復,練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