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內能鎮壓太平天國。
7
回覆列表
  • 1 # 浩漢防務論壇

    軍事上為什麼平壤戰役清軍有1萬5000人還是沒有守住?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清朝軍隊的彈藥消耗問題,日本陸軍在初期進攻平壤的戰鬥並不順利,除了平壤的地形山環水抱的地形外,更大的原因是中國大量裝備了水連珠步槍和加特林機槍。火力要比日軍兇猛的很多,且克虜伯75MM後膛鋼炮的威力日本也十分忌憚。但是在雙方第一波交鋒中,由於清朝士兵射擊水平低劣,不會控制彈藥的使用。使得僅僅過了數天。清朝的彈藥就只剩下剛來時彈藥的5/1,雖然清朝有後續的補給,但是由於日本騎兵的騷擾,都停留在鴨綠江邊不敢前進。使得平壤城內雖然糧食很多,且人心向著中國,但是也很難改變彈藥短缺的問題。

    第二:清軍的守將問題,由於葉志超的膽小怕死和部署失誤,本應重兵把守的牡丹臺實際上可用的兵力非常少,最後嚴密的防線被日軍找到突破點並攻入平壤城內,但是清朝仍有一定的對抗能力,只要和日軍在城裡打下兩天的巷戰,北洋海軍就會運輸援軍和物資到達北韓半島。然而葉志超並沒有堅守待援,而選擇了棄城逃跑,然後遭到日本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沒。

    第三:清軍不會抓住機遇,從日本戰後對在北韓境內的作戰境遇來看,我們能發現日本在北韓是十分不得人心的。無論是強徵來的苦力不願意幫忙日本運輸輜重,還是北韓一直在騷擾日軍,並且提供給清軍情報,都能看出清朝佔盡天時人和地利。日本此次兵力是從四面八方趕來,清朝有很大的兵力優勢。只要提前出城,逐個殲滅就可以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總的來說,清朝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仍然沒有抓住本該抓住的機會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 2 # 番石榴不好吃

    要知道,不僅僅是清朝在戰爭中敗給了西方列強。實際上,全世界各古國的傳統騎兵(軍隊)都無法戰勝歐洲的新式軍隊。

    失敗的原因我感覺主要在兩個方面:

    1.器

    2.氣

    1.“器”上的差距是最直觀的,列強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戰爭中所使用的武器無不大幅領先對手。

    鴉片戰爭中的例子就不多舉了,先說說二十世紀初的英軍侵藏戰爭,藏軍與英軍進行會談,英軍代表表示為了顯示雙方誠意,表示將子彈退出槍膛,但也要求藏人熄滅火槍的點火繩。英軍士兵將步槍退出一發子彈,但實際上士兵們隨即推動槍栓將另一發子彈放入槍膛。藏軍當時並不瞭解步槍的構造,誤以為英軍槍膛內已沒有子彈,便按協議將火繩槍的點火繩全部熄滅。英方隨後命令英軍開火,而待命的藏軍卻無法打響火繩槍。無法使用武器的藏人很快就被英軍屠殺殆盡。這不僅僅是武器的落後,更是眼界的落後。

    還是要講克里米亞戰爭,俄國現役部隊超過一百萬,預備役更是接近兩百萬,笑傲Continental,但是其部隊所使用的武器基本全部落後於英法聯軍:滑膛燧發槍面對線膛槍;帆船面對蒸汽動力戰艦,有線電報、鐵路、統一校表進攻、戰地醫院……聯軍的“器”的領先並不僅僅表現在一杆槍或者一門大炮上,面對這種整體的科技優勢,俄軍根本無所適從,自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保持了三十多年的Continental霸權喪失、沙皇駕崩、國內革命、農奴危機、被迫割地收縮勢力範圍、賣掉阿拉斯加。這場戰鬥一戰就打垮的沙皇俄國的國運,使其再也無力涉足歐洲。

    相比清朝已經算是進步的沙俄尚且如此,那清朝就更不用說了,在鴉片戰爭中往往清軍援軍還未趕到,英軍就已克城而去。黑龍江的馬隊剛剛進關,就得到訊息說戰鬥已經結束。制海權的喪失使得清軍被動挨打,古老的炮臺也幾乎起不到海防的作用,再加上陳舊的作戰思維,讓這個如此龐大的帝國面對一支艦隊卻根本無能為力,只能討饒求和。

    2.“氣”主要表現在士氣和訓練方式:歐洲在十九世紀與清朝的戰爭開始之前,幾乎就沒有停下過打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而且這種戰爭不是中國所謂的平叛戰爭、對小邦小國的討伐,或者是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而是長年與體量相等的國家之間的戰爭。

    在這種戰爭中磨練出來的西歐列強們,當然可以憑藉著這麼一支軍隊縱橫世界了。

    “兩個馬穆魯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穆魯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打勝三百個馬穆魯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總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穆魯克兵。”這是拿破崙在埃及金字塔大戰結束之後的評價。

    馬穆魯克騎兵就是埃及的傳統騎兵,可以說是各個驍勇善戰,騎術精湛。可是在金字塔大戰之中大約25000馬穆魯克騎兵面對拿破崙的法軍,被打得一敗塗地,法軍的傷亡不到三百人。

    更不要說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細細的紅線”了,面對來勢洶洶數倍於己的哥薩克騎兵,英軍93團甚至放棄了傳統步兵對騎兵的四方陣型,而是用排成兩排的這種在旁人看來近乎自殺的方式來迎擊俄軍的2500名騎兵,並且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新式軍隊的紀律性和組織嚴密所帶來的巨大戰鬥力。這種戰鬥力是很難用人數上的優勢或者單個士兵的戰鬥力來彌補的。

    在鴉片戰爭中,清軍在英軍的炮火和槍彈下還是可以堅持,但是一旦英軍上刺刀展開白刃戰衝鋒,清軍就往往不戰而潰。

    在八里橋戰鬥中,可謂大清國中流砥柱的蒙古騎兵在僧格林沁的帶領下對英法聯軍展開進攻,蒙古騎兵可謂是東方世界最強的戰士,即使實在清朝末期戰鬥力也不減當年,這些來自察哈爾的蒙古軍隊,被咸豐皇帝稱為“大清的長城”。

    僧格林沁要對付的除了英軍本土最強的“女王”近衛龍騎兵團之外,還有來自北非的西帕希騎兵團,以及來自旁遮普的錫克騎兵和來自印度的騎兵。聯軍的騎兵數量將近1500人,而滿蒙騎兵則是萬人規模。

    戰爭的過程我就不再贅述了,結果就是聯軍不僅僅在火力上遠勝過清軍,就連聯軍騎兵在白刃戰中對清軍也是碾軋性的,清軍在這場戰鬥中不可以說不英勇,但是近萬人的傷亡只換來聯軍十餘人的損失。

    近代戰術體制下的軍隊面對古代式的軍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以蒙古騎兵為代表的傳統騎兵在近代的軍事進步面前已經很難有所作為。

    近代歐洲的殖民戰爭中體現的不僅僅是武器上的差距,更是紀律、訓練、戰術思想等全方位的差距。

    想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歐洲列強縱橫全世界的原因了。

  • 3 # 弈海飄流

    首先,當官的貪生怕死,下面計程車兵自然士氣低落,一觸即潰。拿第一次鴉片戰爭來說吧,廣州林則徐還是一文官,但是面對英國侵略積極備戰,英軍在廣州就沒有佔到便宜。其它地方的官員,英軍一到就首先逃跑,下面士兵失去指揮也不戰而逃或者沒有援軍就戰死沙場。

  • 4 # 東港朝天闕

    太平天國是誰鎮壓的?主要還是以曾國藩為首的鄉勇團練。而且,如果不是太平天國高層後來的高度腐敗。是曾國荃打進南京城,還是太平天國打進北京城還兩說呢?

    個人認為清朝的軍隊在清朝中後期不能打仗,主要原因還是有以下兩點:

    一是士氣;這是歷朝歷代軍隊的通病。打江山時能征善戰,驍勇無敵。打下江山以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一支驕奢日甚的軍隊上了戰場,只能潰不成軍。滿清的八旗兵就是個例子,是最好的反面典型。

    二是武器;18世紀,當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工業革命的時候,大清王朝依舊閉關鎖國。對西方的科學技術不僅不重視,不學習,反而斥為奇淫技巧,加以排斥。所以當我們的大刀長矛遭遇鋼槍大炮的時候,必然是一觸既潰,戰之即敗,結果只能是門戶大開,國土淪喪。

    有人說,一頭獅子可以領導一群羊,一隻羊是無法領導一群獅子的!領頭羊只能當羊群的領導,獅子王才能當獅群的領導!所以造成清朝軍隊不能戰鬥的這兩點,其主要根源就是當時的統治者,他們極度專制,腐朽、沒落。不知道順勢而為,反倒是逆勢而動。

    結果說明了一切!

  • 5 # 史實縱橫

    謝邀!雖然個人原因不太喜歡滿清,但是清朝軍隊也不是全部對外戰爭都輸了,也打贏了區域性一些小戰役。滿清後期除了兵種及武器落後以外,制度腐朽,民族矛盾尖銳等等有一大堆因素。因為他是少數民族,對內的重要性是排在對外以前的。比如對太平天國那是鎮壓得非常徹底,但是對各國列強就是隻要你承認滿清的合法性,你要什麼就可以給什麼。說句偏離歷史的話,但凡太平天國制度稍微有點人性,遵循一下中國的當時基本國情,十個曾國藩也救不了滿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臉上突然出現了紅斑是什麼?要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