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上映第一天,我馬上買了票,一個人去看,來到電影院,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年輕人不多(好吧我也是年輕人,90後),少了卿卿我我的情侶,多了一些中年人,甚至也有老年人。
也許,這就是馮小剛和《芳華》的魅力,也是懷舊、情懷的魅力。2個多小時的電影看完,我覺得意外的好,比我想象中的更好。
幾度哽咽
《芳華》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要感人和催淚,無論是何小萍對父親的思念、蕭穗子手撕情書,還是劉峰戰場失去手臂……都把人的眼淚硬生生的拉下來了。馮小剛,似乎是第一次這麼打情感牌,這牌我接。
芳華未逝
可以說,《芳華》是馮小剛一次任性的嘗試,也是他對自己青春年華的懷念,說到底,就是一部屬於馮小剛個人的青春片。因此,影片中也出現了非常多柔光拍攝,展示文工團女兵們美好身體的鏡頭,以及多次舞蹈表演,都讓人印象深刻。
芳華已逝
再美好的事物,也抵不過時間的摧殘。文工團也一樣,在80年代轟然倒塌,隨著文工團的解散,他們也各奔東西,從此天各一方。一曲《駝鈴》想起,把酒告別,一代青春就那麼去了,在馮小剛眼裡,這是十分可惜的。
隨著劉峰和何小萍在街頭的長凳上依偎著,影片結束了,片尾曲《絨花》奏響,觀眾們沒有一個離席,靜靜的聽完這一曲,才默默走出電影院。也許100個人,心中會有100中芳華,即使芳華已逝,在心中也是最美好的回憶。
上週五上映第一天,我馬上買了票,一個人去看,來到電影院,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年輕人不多(好吧我也是年輕人,90後),少了卿卿我我的情侶,多了一些中年人,甚至也有老年人。
也許,這就是馮小剛和《芳華》的魅力,也是懷舊、情懷的魅力。2個多小時的電影看完,我覺得意外的好,比我想象中的更好。
幾度哽咽
《芳華》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要感人和催淚,無論是何小萍對父親的思念、蕭穗子手撕情書,還是劉峰戰場失去手臂……都把人的眼淚硬生生的拉下來了。馮小剛,似乎是第一次這麼打情感牌,這牌我接。
芳華未逝
可以說,《芳華》是馮小剛一次任性的嘗試,也是他對自己青春年華的懷念,說到底,就是一部屬於馮小剛個人的青春片。因此,影片中也出現了非常多柔光拍攝,展示文工團女兵們美好身體的鏡頭,以及多次舞蹈表演,都讓人印象深刻。
芳華已逝
再美好的事物,也抵不過時間的摧殘。文工團也一樣,在80年代轟然倒塌,隨著文工團的解散,他們也各奔東西,從此天各一方。一曲《駝鈴》想起,把酒告別,一代青春就那麼去了,在馮小剛眼裡,這是十分可惜的。
隨著劉峰和何小萍在街頭的長凳上依偎著,影片結束了,片尾曲《絨花》奏響,觀眾們沒有一個離席,靜靜的聽完這一曲,才默默走出電影院。也許100個人,心中會有100中芳華,即使芳華已逝,在心中也是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