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笪
-
2 # 孖蓒12345
“入園生病期”,其實就是孩子不適應的一種表現。孩子進入幼兒園,就如同我們成人走入社會,連大人都可能不適應,更何況孩子。寶貝新入園都有一個適應期,家長要以積極的態度幫助寶貝一起渡過難關。提前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對幼兒園多一些正面的瞭解,除此之外,入學前就開始鼓勵寶貝自己動手做事。自理能力強的寶貝會很自信,在集體生活中有成就感,而積極的情緒不但讓他更加快樂,也可以增強機體抵禦病毒侵害的能力。心情好了,生病的機率也相應的減少了。
學會兩句話一是“老師,我要喝水”,二是“老師,我要小便”。讓孩子主動告訴老師他的需求會非常有幫助。
提醒寶貝多喝水,養成隨渴隨喝的習慣。白開水的保健功能是任何飲品都不能代替的,寶貝的飲水量不足,容易產生內熱,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當你發現寶貝的尿液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讓寶貝多喝水了。如果寶貝一開始不喜歡喝,可以一次少喝點,一天多喝幾次。
想排便的時候勇敢地說出來,可以防止孩子因為膽怯而尿褲子,這不僅可以降低受涼得病的機率,更能保護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以免因羞愧而產生挫敗感以至於孩子抗拒上幼兒園。
保護孩子懂得變通
如果孩子生病了就應立即接回家積極治療,未痊癒時,不要急於送孩子去幼兒園。怕孩子趕不上班級的學習進度,結果卻適得其反,這樣的孩子下一次生病機率也比一般孩子要高。生病一旦痊癒後應該堅持送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增強寶貝的適應性和抵抗力的過程,只是再回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老師密切溝通,讓她知道寶貝最近的情況,並加強保育工作。
與人接觸少的寶貝未必就是健康有抵抗力的。適度地讓孩童感染疾病,反而對免疫系統有強化鞏固作用。從長遠的發展過程來看,這將會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體質也將逐漸得到改善。但對於早產兒,或者體質較弱的孩子,可視情況推遲入園年齡。入園初期先只上半天或者中午接回來睡午覺,也是變通的方法,在家中午睡時間會比幼兒園長,睡眠充足的孩子不易得病。
對號入座逐個擊破
如果上面說的辦法都試過了,孩子還是反覆生病,那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
被加餐的孩子:家長難免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吃不飽,傍晚回來後,不管孩子是否餓,就哄著孩子吃很多的飯,晚飯過飽,葷食過多,以致長期積食,也會造成孩子夜間睡眠質量差,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建議晚餐葷素均衡搭配,不過量,保持腸道清暢。消化功能好的孩子不易生病。
睡前抱奶瓶的孩子:不少孩子從小養成睡前喝奶的習慣,喝完也不刷牙或漱口,殊不知細菌最喜歡牛奶,最喜歡在隱蔽的咽喉部繁殖,很容易誘發孩子反覆呼吸道感染。所以及早讓孩子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非常重要。晚上習慣加一頓牛奶的寶寶,建議提前至睡前1小時喝,喝完莫忘刷牙漱口。
有過敏體質的孩子:這種孩子小時候易發溼疹,大多有家族史,比如爸爸媽媽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等。有過敏體質的孩子,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比較大,遇到過敏源也會引起反覆的咳嗽,需要加強護理。家長應及早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告知禁食的食物或者需要遠離的物品。
非常恐懼上幼兒園的孩子:對上幼兒園有明顯的恐懼和不適應的孩子易哭鬧,有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咳嗽等現象,可是如果去醫院檢查,卻發現不了太多的陽性體徵,這就需要家長更多地幫助孩子心理排解了。
睡眠太少的孩子:睡眠充足是孩子發育的先決條件,孩子貪玩,不愛睡覺,如果家長也愛熬夜,或是對孩子關心不夠,沒有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疲乏過度,就生病了。家長應及早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配合幼兒園的生活,即使節假日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不要打亂寶貝的生活習慣。
運動量少的孩子:有些孩子性格內向或是隔代撫養長輩腿腳不便較少戶外活動的寶貝,抵抗力相對較差。應該堅持讓寶貝鍛鍊身體,經常帶寶貝做些適當的消耗體能的運動,不能總是“靜坐”。
-
3 # 藍藍湖
這完全是由於不想上幼兒園引起的心理性嘔吐,是孩子為了逃避一件事情讓自己的身體出現一種病的反應。從提問中可以看到,以前早上去,中午接回家午餐午睡,和媽媽分離的時間短,她慢慢接受了。這學期全天在幼兒園,她又開始出現了這樣的反應。
是不是媽媽照顧孩子太仔細了,孩子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了。所以要從現在開始讓孩子獨立起來。比如週末的時候讓爸爸或者爺爺奶奶單獨帶孩子,或者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媽媽說好只在遠處看而不在身邊陪她。這樣他就能慢慢適應,讓孩子融入到大的環境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
4 # 程博士育兒
家長要仔細查詢下孩子發生這種表現的原因。每天將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後,要陪孩子玩一會兒,並引導他回憶幼兒園裡那些好玩的事情。千萬不要問“老師說你了嗎?”“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之類的話。
從家裡到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環境的巨大變化。不少孩子留戀原有的環境和生活方式,不習慣新的環境和生活方式,這是正常現象。一般地說,外向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就像魚兒得水那麼逍遙、自在。他能夠不需要父母或老師的幫助,便可鑽到孩子群中玩耍起來。依賴性強的孩子則不然,不管你用什麼方法,都不能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祖輩或父母過分溺愛;有的是因為幼兒園的生活過於死板拘謹,不自在等等。遇到這類產生“分離焦慮”的孩子,要消除這種不良情緒,唯一的辦法是堅持天天送去,不論他如何哭鬧,父母也不要動搖。經驗表明,最難辦的孩子,也可以在2周內適應幼兒園生活。這中間,容易壞事的是父母的猶豫不決。剛送兩天,怕孩子受委屈,又讓孩子在家呆兩天,然後又送,送送停停,結果,孩子將長期不能適應幼兒園的活動。
碰到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情況,如果剛入園是正常的,如果長期這樣,家長應該和幼兒園的教師有溝通,因為最終教育是幼兒園和家庭同步的,需要家庭和園所的配合,雙方協調,透過這樣的方式慢慢解決。
-
5 # 上善若水利不爭
這個排除了是身體病理原因的嘔吐以後,更多的就是心理的障礙引起的身體條件反射。寶寶初上幼兒園很多都會有分離焦慮,不適應離開媽媽的生活,離開時都會哭呀抱著不讓媽媽離開。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小孩子可能很快就適應,差點的孩子時間可能要長一點。但是像這個孩子反應這麼嚴重的真的很少見。建議這個媽媽在家裡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多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肯定。還有的就是可以在上學前買些關於上幼兒園的繪本,給寶寶瞭解和熟悉幼兒園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寶寶上幼兒園並不是媽媽不要寶寶了,只是暫時的分開,晚上回家又能見面了。放學回家後再給予寶寶充分的關心與愛意。
-
6 # 苦茶帶點甜
小孩子剛剛上學都會出現不喜歡幼兒園的情況的這個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孩子只是因為不喜歡上幼兒園而不是因為受人欺負,那麼家長可以多好孩子講一講上幼兒園的好處,比如很多人和她一起玩可以一起做遊戲,一起看故事,一般來說孩子是會慢慢的接受的。但是孩子每天早起有嘔吐的情況建議看看是否是孩子生病了,如果是孩子生病的情況那麼就先在家養好病再去不然很容易讓生病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人要了而非常抗拒幼兒園。如果是孩子心理問題的嘔吐那麼就需要和孩子進行溝通
-
7 # 小獸媽媽
嘔吐是分離焦慮軀體化的一個表現,孩子真的不是“裝”的。
我覺得還是爸媽過分溺愛導致的,小班了為什麼孩子要送半天,孩子太依賴,太任性。從一開始你就必須要他知道沒有特權,別人怎麼做,你也要怎麼做。
我就怕孩子情緒反覆,我都不敢請假或者中午接,我還是堅持該去的時候,該接的時候接,什麼都聽他的,我覺得我也要焦慮了。
讓孩子一些安慰物,多做做心理疏導,不要整天嚇唬他,不乖就送去幼兒園。
我還是覺得,做家長的不要讓孩子牽著鼻子走
-
8 # 悅雨育兒
嘔吐我覺得心理因素的可能性大與生理性的,當然如果你真的擔心建議你帶孩子徹底檢查一下,如果沒有病理性問題,那麼就可以確定為心理性的了。
你的描述來看,孩子之前也有類似的情況,後來慢慢好轉,在孩子變成全日後又一次出現了,那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分離屬於正常現象,所有的小朋友都會這樣,只不過有的表現不那麼明顯,我兒子就不喜歡去幼兒園,每天都告訴我不喜歡,然後每天在幼兒園教室門前都要抱一下親一下才肯進教室。
我想說你可以試著換成爸爸送試試看,孩子就可能沒有那麼明顯的反抗表現了,孩子都是依賴母親的,越是在母親身邊可能分離焦慮越明顯,平時的時候是不是你照顧的過多,適當的放手,有助於孩子的獨立。
-
9 # 凌兒媽媽
從不喜歡上幼兒園到發展成心理性嘔吐就挺嚴重了,這是孩子為了逃避做一件事而讓身體開始有“生病”的反應。記得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子的,剛開始似乎是裝的,裝著裝著好像真的病了。
我覺得可能孩子太過依賴媽媽,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改由其他家庭成員接送。同時家長要堅定,不能因此對孩子妥協,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接受了要上幼兒園的事實之後應該就會好了。
在堅持的同時當然也要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她知道爸爸媽媽都是愛她的,但幼兒園是必須要上的,就象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的,等放學才能回家跟爸爸媽媽在一起。
-
10 # 克里斯兔
如果已經到了每次上學都會嘔吐的階段,那麼這孩子的精神壓力肯定很嚴重了,建議去正規的醫院找醫生看看,並進行治療。
我家小孩子4歲,幼兒園小班上學期的時候,中午我們接她回家用餐、午睡,下午再送到幼兒園去,剛開始可能她壓力比較大,也可能是分離焦慮,只要一到幼兒園門口,就會嘔吐。我們和幼兒園老師一起努力,慢慢的就好了。這學期開始正常上課了,全天都在幼兒園,她的問題就又突出了。不但上學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會吐,甚至在幼兒園用餐前都會吐。
我們開始擔心是有胃病什麼的,但是週末在家的時候,她又完全正常,不會嘔吐。和她溝通,她就只說不想上幼兒園,問她為什麼,她說想媽媽。幼兒園老師都很好,為了讓她更好地融入,都特別照顧她。我們很擔心她這樣下去會得抑鬱症,或者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請問該怎麼辦呢?
回覆列表
我家大寶今年下學期剛上的幼兒園,大概上了一個月之後,表示不要去幼兒園,晚上睡覺還說夢話,不要上學,不要睡覺,我才知道孩子是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我就告訴他,睡覺是為了讓你醒來更加的有精神的,孩子不以為然,後來週六週日在家我也要求他睡午覺,就算不睡也不能吵我們,我們要睡覺的,孩子同意了,現在在不吵著說不睡覺的話了,孩子中午在幼兒園有的時候睡覺,有的時候沒有睡覺,老師都不知道,孩子還沾沾自喜,我當做沒有發生,也沒有告訴老師,反正他沒有吵到別的小朋友。
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就會說找不到我就哭了,我就一遍一遍的告訴他,媽媽小時候上過幼兒園了,現在該你上了,以後妹妹也會上幼兒園的,另外我告訴他,等下午睡午覺醒來媽媽就會去接他,每天接孩子的時候我都第一個站在門口等孩子,孩子看到我們就放心了,然後還是會哭,我用很輕鬆的語氣問他,媽媽不是在這裡嗎,媽媽說好來接你的,我來了。孩子就會破涕而笑。另外的話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去學校?是被同學欺負了,還是他欺負同學被老師訓了,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家孩子被一家長告狀,說他打人了,我要求老師調換了位置,另外問孩子為什麼打別人?孩子說是喜歡別人,摸摸他,不是打人,我告訴孩子只跟小朋友講話,不要動手,人家小朋友不懂,就會以為他打人的,可以回家來摸摸妹妹,妹妹不會生氣的,小子又高興的去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