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哪兩漢哪三國?
23
回覆列表
  • 1 # louanhuamingyouyicun

    劉邦

    得天下而建

    西漢;劉秀

    中興而續

    東漢;東漢

    未年,群雄並起,

    曹操

    攜天子以令諸候佔

    天時

    以建

    魏國;劉備

    人和

    以立

    蜀漢;孫權

    雄踞江東佔

    地利

    以建

    吳國。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兩漢.三國】。

  • 2 # 適情雅趣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建都長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他們同屬漢朝,國號都是漢。因為時間是一前一後,故稱“前漢”和“後漢”。又因為後漢國都洛陽在前漢國都長安的東部,故史稱“東漢”、“西漢”。三國是家喻戶曉的了,不過時間我說一下。東漢中後期,由於朝廷皇帝軟弱、官員爭權。在黃巾起義的打擊下,群雄割據、諸侯混戰。196年曹操控制了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220年,曹丕廢獻帝自立,建立魏國,同時己有劉備的蜀和孫權的吳,歷史進入三國時期。到了280年,魏國皇帝司馬炎統一三國進入晉朝。

  • 3 # 榮導有戲

    兩漢三國中的兩漢指的是西漢、東漢,三國指的是蜀國、魏國、吳國。其實“兩漢、三國“”也可以看作是劉氏皇權集團從創業、到傳承、到分裂、到再次鞏固、傳承,到又分裂,最後滅亡的歷史過程。

    西漢和東漢又稱前漢、後漢,統稱為漢朝。首先,項羽滅秦王朝後,劉邦和項羽爭霸四年,劉邦打敗項羽,統一了那時的中原,劉邦定都長安,建立的西漢政權,這是漢朝劉氏皇權集團的開山祖師爺,屌絲逆襲當皇帝,相當的不容易。

    在西漢末年,由於王莽代漢,建立了新朝,國家出現了分裂和內戰,劉秀起義打敗了王莽,最後又統一了中原,劉秀定都洛陽,建立了東漢政權。這是劉氏皇權集團在統治權傳承的過程中,出現的第一次巨大的分裂和內亂,由劉秀這個劉氏後人,家族精英繼承人,重新統一了中原,恢復了劉氏皇權集團的統治。這位叫劉秀的小哥出生好,有皇族血統,老爸是縣令,而且自己還是西漢最高等大學的大學生,是劉氏集團中最年輕、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位皇帝。

    到了東漢末年,國家再一次陷入內戰,由於黃巾起義,導致各路軍閥乘機以剿匪的名義,擁兵自立,開始逐鹿中原,發展和擴張自己的地盤,在長期的內戰中,最後三個最大的軍閥首領曹操建立了魏國,孫權建立了吳國,劉備建立的蜀國,劉備是劉氏皇權集團最後一個為復興漢氏奮鬥的皇帝,可惜最後沒成功。

    魏、蜀、吳三個國家打了幾十年,誰都沒有成為最後的贏家,最後三國的勢力都被司馬懿吞併,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最後建立了晉朝,再次統一了中原。劉氏皇權集團最後一個繼承人劉禪,被封為安樂公,從此在晉朝過上了樂不思蜀的快樂生活,劉氏皇權集團到此,徹底結束了。

  • 4 # 隨隨便便的文化

    兩漢指西漢和東漢。東漢末年分的三國。三國分為曹魏、東吳、蜀漢三國。

    西漢,又稱前漢,東漢,又稱後漢,合稱漢朝。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2年稱皇帝,建立漢朝。後期王莽篡位稱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一共209年。後漢朝宗室劉秀起兵反抗新朝,中興漢室,建立了東漢。東漢末年,天下動盪,群雄並起,另有黃巾起義等,經過一系列兼併戰爭,最終僅剩北方曹操、江東孫權和佔據蜀地(即四川等地)劉備。公元220年曹丕迫漢獻帝禪讓,改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劉備亦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至公元229年才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者東吳。

  • 5 # 學習冇止境1

    歷史上把劉邦建立的漢朝稱為西漢,劉秀建立的政權稱東漢,西漢和東漢合稱兩漢,都是劉家天下,因為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劉秀起兵推翻王莽政權,建都洛陽,相對西漢國都咸陽東移,故稱東漢。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統一北方,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孫權盤踞東吳稱帝,建立吳國,劉備在四川建立蜀國,歷史上稱魏吳蜀為三國,有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小說,民間流傳廣泛。

  • 6 # 夏有涼風61

    倆漢三國指的是什麼,倆漢三國指的是中國古代歷史程序中,既中國古代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暴政,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失敗後,劉邦,項羽爭雄,項羽被劉邦打敗建立的大漢王朝,劉邦建漢後定都陝西西安所以叫西漢,西漢末年,大臣王莽篡位,國內綠林,赤眉起義,劉秀平亂建立了後漢定都洛陽叫東漢,史稱光武中興,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動盪,群雄並起,長年內戰,互相吞併,北方的曹操其子曹丕建立了魏,佔據蜀地的劉備建的蜀,佔據長江以南孫權建的吳,史稱三國。

  • 7 # 孟珍

    謝謝邀請。兩漢三國指什麼?我當然知道。我媽媽姓劉,每次同舅舅家的人聚會時,都聽他們談論兩漢三國的事兒。那就是他們劉家先人的榮耀史,也是一部興衰史。也就是一部封建王朝的興衰史。又是社會發展時代變遷人員更替的歷史記載。漢朝是一個比較強盛的封建王朝,同樣有由鞏固(西漢還叫前漢)到分裂(王莽的新朝),再復興(東漢也叫後漢)再到衰敗(三國時期)的過程。封建王朝一般都有著正統的地位,是人們心中正義的象徵。既使是到了末年衰敗懦弱的不行不行的了,但那個名號還在,董卓曹操等還要轄天子以令諸候。而劉備則還要仗著自己姓劉,生攀上個靖王做先人,打著討伐漢賊恢復漢室的名義來行事。但興衰更替的社會發展規律總是變不了的。依靠舊的衰敗的王朝是成不了什麼大事兒的,而且借重不可能全讓你借去,只多是各借一點,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其實是有所借重就有所制肘,就會有許多顧慮,最後讓無所顧忌的新興勢力吞併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所以才會三國歸晉。回到問題上來。如果單說兩漢三國的名子,太簡單了,西漢(也叫前漢)東漢(也叫後漢)和魏吳蜀三國。如果說以外還指什麼,除了上面所說,就不知道什麼了。

  • 8 # 生說

    兩漢指西漢和東漢,西漢是劉邦建立的,東漢是劉秀建立的,因為中間存在王莽建立的時間很短的新朝。為以示區分,前面都長安的階段稱為西漢,後面都洛陽的階段稱為東漢。

    東漢末年分三國。東漢末年戰亂紛紛,地方州牧紛紛擁兵割據,最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魏實力最強,由曹操奠定基礎,曹丕建立。蜀實力最弱,由劉備建立。吳由孫權建立。三國割據的局面最後由篡魏的司馬氏實現統一。

  • 9 # 東方大狂俠

    謝邀!劉邦建立大漢朝,後人稱之為漢高祖。後外戚王莽篡權篡位,後世把這一時期稱之為西漢。得劉氏後人劉秀打敗了王莽他們,重建漢朝,後世為了加以區別,稱劉秀皇帝開始為東漢。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各地軍閥勢力各自為政,在打著剿滅起義軍旗號的同時,互相吞併發展自己的勢力。經過多年的大戰,最後曹操之子曹丕逼漢帝禪讓皇位,改國號為魏,是為魏文帝。後追封曹操為武帝,後世稱之為魏武帝!另劉備因於成都稱帝,稱蜀漢,後世為方便就稱之為蜀國,其實當時就是稱蜀漢。因為劉備是漢室後人,當然以漢為榮!孫權立國稱東吳,後世為方便稱之為吳國。是為三國魏蜀吳!

  • 10 # 史苑空間站

    先看大漢,即東漢王朝

    東漢(25年-220年)漢朝的一部分,由光武帝劉秀建立建都洛陽,是當時世界上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前期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傳至靈帝桓帝,信任外戚,宦官當道,強臣弄權,先有董卓專橫,激起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後有曹操專政“挾天子以令諸侯”,征討天下不臣諸侯,滅袁紹、袁術、呂布、張繡等統一北方。220年,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東漢滅亡。

    再看小漢,即三國之蜀國

    蜀國(221年 -263年),蜀漢,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三國之魏國

    魏國(220年-266年),中國正史稱為魏朝,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於是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由曹操長子曹丕建立,處中原地區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一國。

    三國之吳國

    吳國(229年 -280 ),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割據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領土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國土面積在三國中僅次於曹魏。起初建都於吳郡(今江蘇蘇州),後築石頭城遷都建業(今南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曹操出裝大全?